一种计算机内置断电保护系统

文档序号:36795271发布日期:2024-01-23 12:1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内置断电保护系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设备安全防护,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内置断电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1、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常用的网络设备,主要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由于同等价位下,台式电脑的硬件配置和整体工作性能通常高于笔记本电脑,因此在很多相对重要的工作环境中,台式电脑的使用率也较高;但台式电脑通常需要使主机箱和显示器分别与市电交流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断电或低压停电的情况,台式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屏往往会瞬间断电,这也会导致正在工作中的电脑来不及保护正在传输的相关数据,从而造成数据丢失的现象;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结合现有技术,设计了一种计算机内置断电保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内置断电保护系统,解决现有的台式电脑意外断电时无法及时保护数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机内置断电保护系统,包括电源装置、传动组件和散热机构,电源装置、传动组件和散热机构均设置于计算机主机箱内部,电源装置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通用电源改装,其通过传动组件与散热机构相互配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冷散热器和液冷散热器,两者均为筒体,且相互焊接固定为一体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和传动轴,其中传动电机栓接固定于风冷散热器的表面,传动轴设置于风冷散热器与液冷散热器之间,且传动轴与传动电机传动配合;在上述结构中关于计算机内置的断电保护系统最主要的改装部分即为对电源装置的改装,其余风冷散热器与液冷散热器均为辅助改装后的高负荷电源装置进行正常的断电保护工作而设置。

4、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外壳、分隔板、变压器、备用电池组和电能输出器,其中外壳内表面与分隔板焊接固定,且外壳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设有对流区和供电区;所述分隔板为网板结构,且对流区与供电区通过分隔板相互连通;其中供电区为主要的工作区域,而对流区主要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对供电区及时冷却散热,避免高负荷工作后对设备内部的各电子器件造成损害;

5、所述变压器、备用电池组和电能输出器均设置于供电区的内部,且三者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内置电极组,包括若干电极板,若干所述电极板叠合胶接固定,且相邻两电极板之间存在缝隙,缝隙内部填充有绝缘芯板;所述电极组周侧面缠绕有输入线圈、直流输出线圈和蓄电线圈,其中直流输出线圈和蓄电线圈分别设置于输入线圈的相对两侧,且均与输入线圈共轭耦合;其中为了确保备用电池组与电能输出器的输出电压相吻合,直流输出线圈与蓄电线圈的匝数相同;其中在本技术方案中,电能输出器为计算机主机机箱内部供电的常规装置,即通过变压器降压滤波后转变为多组直流输出,从而为计算机的主板及其他涉电设备供电;同时备用电池组为电能输出器的备用电源,用于在突然断电时短时间内为主板等应急供电,并使其完成数据保护工作;

6、所述蓄电线圈两极之间电性并联有滤波电容;所述备用电池组内置若干相互串联的蓄电池,同时备用电池组包括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其中电流输入端的正极与蓄电线圈之间电性串联有蓄电整流器,电流输入端的负极与蓄电线圈之间电性串联有断路转换器;结合前述结构,输入线圈与蓄电线圈耦合使蓄电线圈输出低压交流电,而后经滤波电容消除杂波,经蓄电整流器整流为直流电流输入至备用电池组为其充电;

7、所述电能输出器包括集成电路板和若干分压电阻,其中若干分压电阻相互串联,且共同与直流输出线圈电性串联;所述分压电阻的相对两端电性并联有直流整流桥;若干所述分压电阻均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直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其中直流输入端与备用电池组的电流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断路转换器相互配合;结合上述结构及现有技术,在电源装置正常工作时,输入线圈与直流输出线圈耦合输出低压交流电流,而后经若干分压电阻分压为若干组低压输出,同时经过分压电阻的电流被直流整流桥整流为直流输出电;而集成电路板用于汇聚若干组直流输出电流,并对其进行整理后继续等压输出。

8、进一步地,所述断路转换器包括电阻器和驱动块,其中电阻器与驱动块电性连接,且驱动块为软铁材质的电磁体;所述断路转换器还包括从动推板和从动块,其中从动推板一表面与从动块焊接固定,其中从动块为铁质板结构,其在驱动块通电时与驱动块磁性相吸;所述从动推板一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滑杆,且滑杆的一端滑动贯穿电阻器;所述从动推板与电阻器之间粘连固定有复位弹簧;结合前述结构,在备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驱动块为通电状态,其利用磁吸力吸引从动块,当驱动块断电时瞬间消磁,从动块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迅速复位。

9、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开关为滑动变阻器结构,且滑动变阻器结构的滑片与从动推板的另一表面焊接固定;所述滑动变阻器结构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直流输出线圈为集成电路板供电,阻值最小时备用电池组为集成电路板供电;结合前述结构,驱动块通电时,转换开关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断电时阻值最小,而在从动块、从动推板和滑片共同复位滑动的过程中,集成电路板虽然逐渐切换供电电源,但始终保持通电状态,因此该过程中能够避免切换电源造成集成电路板的瞬时断电和产生电火花的现象。

10、进一步地,所述风冷散热器内表面焊接固定有增压罩,液冷散热器内表面焊接固定有储油盒,且传动轴旋转轴接于增压罩与储油盒之间;所述传动轴上端焊接有增压蜗扇,且增压蜗扇设置于增压罩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周侧面焊接有从动齿轮,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焊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对流区内表面栓接固定有排风盒,从动轴的一端焊接有排风扇,且排风扇随从动轴延伸设置于排风盒的内部;所述排风盒与外壳的外部连通;需要补充的是,风冷散热器的一侧面焊接连通有排风管,增压罩的内部与计算机主机箱的外部通过排风管连通;结合上述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传动电机接入电源装置的电路后开始运行,一方面能够利用齿轮啮合结构带动增压蜗扇将主机箱内部的热量通过排风管排出,另一方面利用联轴器带动从动轴旋转,并使排风扇将供电区内部产生的热空气排出至主机箱外部,大大提高了主机箱及电源装置的散热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中段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周侧面螺旋连接有泵液板,泵液板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泵液栓;所述储油盒上表面焊接连通有若干泵液管,泵液栓的下端焊接有泵液塞板,且泵液塞板设置于泵液管的内部并与其构成活塞结构;所述泵液塞板的表面滑动卡合有若干泵液阀栓,其与泵液塞板构成单向阀结构,且单向阀结构的联通方向为泵液塞板的下方向上方;所述液冷散热器的周侧面焊接固定有回油箱,其中泵液管的上端与回油箱之间焊接连通有通油管;所述回油箱与电极组的相对两侧面之间焊接有回油管,其中回油管的一端与相邻两电极板之间的缝隙连通,另一端贯穿回油箱并延伸连通至储油盒的内部;需要补充的是,泵液板与螺纹段之间构成往复丝杠结构,储油盒内部填充有变压器油;结合前述结构,在实际工作时,传动轴与螺纹段同时旋转,利用往复丝杠结构带动泵液板往复滑动,从而利用单向阀结构将泵液管中的变压器油泵送至回油箱,并通过回油箱输送至电极组的内部为电极板冷却散热后继续回流至储油盒中,实现对电源装置内部的液冷散热效果。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通过对传统计算机主机电源改装,并通过设置备用电池组为电能输出器的备用电源,用于在突然断电时短时间内为主板等应急供电,并使其完成数据保护工作;其中在主机箱正常工作时能够利用电源装置为备用电池组充电,以备不时之需;

14、同时,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换开关与断路转换器相互配合,在备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驱动块为通电状态,其利用磁吸力吸引从动块,当驱动块断电时瞬间消磁,从动块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迅速复位,其中驱动块通电时,转换开关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断电时阻值最小,而在从动块、从动推板和滑片共同复位滑动的过程中,集成电路板虽然逐渐切换供电电源,但始终保持通电状态,因此该过程中能够避免切换电源造成集成电路板的瞬时断电和产生电火花的现象;

15、另外,在有本技术方案的断电保护系统参与的主机机箱正常工作时,传动轴与螺纹段同时旋转,利用往复丝杠结构带动泵液板往复滑动,从而利用单向阀结构将泵液管中的变压器油泵送至回油箱,并通过回油箱输送至电极组的内部为电极板冷却散热后继续回流至储油盒中,实现对电源装置内部的液冷散热效果。

16、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