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45673发布日期:2024-02-26 16:5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网,特别是一种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评估技术中,评估体系存在明显缺陷,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指标体系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效益状况,无法评价不同业务的协同效应对企业整体利润的影响。此外,也没有实现关键技术经济指标的实时测算,获取数据滞后,很难支持调度决策的时效性要求。

2、现有调度决策技术中,决策依据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较差,主要表现是:辅助决策的模型理论不足,很难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生成的调度建议也不够明确具体,缺乏多种工况的比对分析,难以找出最优解。此外,现有技术也没有提供后评估功能,无法验证调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发电企业经济效益评估和调度决策方法中存在评估指标体系缺失、数据获取滞后和决策依据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构建能够综合考虑多业务效应、并基于实时数据支持科学调度决策的发电企业效益评估与优化系统。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其包括从生产实时系统采集实时测点数据,同时手动录入机组参数数据;根据实时测点数据和机组参数数据建立综合效益测算模型,以测算发电供热综合效益;设置多个模拟运行场景,计算各情景下的效益指标;比较各模拟场景与实时场景效益的差异,提供发电供热调整方案。

5、作为本发明所述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建立综合效益测算模型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测算电力、热力销售收入、销售电价、发电成本、供热成本、边际贡献以及碳排放盈亏指标,以评估销售业务的盈亏情况、利润盈亏情况和环境效益;将手动测算工况与实际工况小时盈亏情况进行比对,以指导值长调整调度策略,优化综合效益;增设负荷率±5%自动测算工况,以判断增减负荷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增设市区供热量±5%自动测算工况,以判断增减市区供热量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增设工业供汽供热量±5%自动测算工况,以判断增减工业供汽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将自动测算工况和实际工况小时盈亏情况、手动测算工况与自动测算工况盈亏情况分别进行比对,选择对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发电和供热工况,以指导值长及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方向;进入实时系统进行采集测算,并投入实际运行。

6、作为本发明所述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模拟运行场景包括手动设置和自动设置,手动设置是根据人工经验来设定不同水平的关键参数的模拟场景;自动设置是通过程序自动生成关键参数的变化来模拟场景,包括发电负荷的自动增减场景、市区供热量的自动增减场景和工业供汽供热量的自动增减场景。

7、作为本发明所述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模拟运行场景还包括,若发电负荷、供热量和工业供汽量均发生变化,则选择手动测算工况,通过改变测算发电负荷、测算工业供汽供热量和测算市区供热量进行效益测算;若需要判断发电功率的增大或减小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则选择发电自动测算工况,计算发电功率在变化±5%情况下的效益指标,并与实时工况进行对比;若需要判断市区供热量的增大或减小对综合效益的影响,则选择市区供热量自动测算工况,计算市区供热量在变化±5%情况下的效益指标,并与实时工况进行对比;若需要判断工业供汽供热量的增大或减小对效益的影响,则选择工业供汽供热量自动测算工况,计算工业供汽供热量在变化±5%情况下的效益指标,并与实时工况进行对比。

8、作为本发明所述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实际工况的计算过程如下:计算总供热量实时值和总供热比实时值;计算发电设施的碳排放配额和co2排放量,并对比计算配额盈余和缺口co2量的实时数值,以得出碳排放盈亏的实时值;按照细则考核标准计算出细则偏离计划考核实时值和细则申报出力考核实时值;计算大宗材料成本实时值、综合供电煤耗实时值、售电单位燃料成本实时值、发电成本实时值、小时销售额实时值、销售电价实时值、边际贡献实时值以及边际贡献实时值;利用供热单位燃料成本的实时值计算供热小时盈亏的实时值,并获得合计小时盈亏的实时值。

9、作为本发明所述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手动测算工况包括以下步骤:调整发电负荷、工业供汽供热量和市区供热量进行测算;考虑负荷率、辅机影响厂用电率和供热比的影响,利用公式计算综合厂用电率测算值,并根据综合厂用电率测算值计算上网电量测算值;考虑负荷率、实时发电煤耗和供热比,测算纯凝发电煤耗测算值;根据纯凝发电煤耗测算值,考虑市区供热和工业供汽供热量对发电煤耗的影响,并测算发电煤耗下降值测算值;考虑发电厂用电率实时值、辅机影响厂用电率、供热比、负荷率的影响,测算出发电厂用电率测算值;计算合计小时盈亏测算值;根据合计小时盈亏测算值和合计小时盈亏实时值计算手动测算对比小时盈亏;根据测算盈利情况,选择效益最大化发电和供热工况,在符合生产现场实际的情况下指导值长及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方向。

10、作为本发明所述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发电自动测算工况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自动计算发电功率变化+5%、-5%且其他实时参数保持不变的工况,并根据手动测算工况的计算方法,计算合计小时盈亏发电自动测算值;根据合计小时盈亏自动测算值和合计小时盈亏实时值计算发电自动测算对比小时盈亏值;根据测算盈利情况,指导值长及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方向;市区供热量自动测算工况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自动计算市区供热量变化+5%、-5%且而其他实时参数不变的工况,并根据手动测算工况的计算方法,计算合计小时盈亏市区供热量自动测算值;根据合计小时盈亏市区供热量自动测算值和合计小时盈亏实时值计算市区供热量自动测算对比小时盈亏;根据测算盈利情况,指导值长及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方向;工业供汽供热量自动测算工况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自动计算工业供汽供热量变化+5%、-5%且其他实时参数不变的工况,并根据手动测算工况的计算方法,计算合计小时盈亏工业供汽供热量自动测算值;根据合计小时盈亏工业供汽供热量自动测算值和合计小时盈亏实时值计算工业供汽供热量自动测算对比小时盈亏;根据测算盈利情况,指导值长及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方向。

11、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生产实时系统采集实时测点数据,同时手动录入机组参数数据;计算分析模块,根据实时测点数据和机组参数数据建立综合效益测算模型,以测算发电供热综合效益;多情景模拟模块,设置多个模拟运行场景,计算各情景下的效益指标;优化决策模块,比较各模拟场景与实时场景效益的差异,提供发电供热调整方案。

12、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步骤。

13、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电厂发电供热综合效益测算方法的步骤。

14、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手动测算、自动测算等手段,将指标测算和大数据同步平台融为一体,基于大数据同步优化平台研发《综合效益测算模型》,且基于当前实际运行工况解决发电、供热、供汽三者调整的多变量复合优化问题,并应用于集控监盘一线人员的调整,以实现全厂综合效益最大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