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79896发布日期:2024-01-23 11:5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信息,首先需要将遥感影像纳入到一定的坐标系中,赋予遥感影像一定的地理参考,使得地物实体与影像位置相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信息的分析比较及相应的时空趋势研究。因此,结合已有基础资料,对获取的原始遥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并镶嵌形成海陆影像一张图是开展遥感技术海洋应用的首要工作。

2、原始卫星遥感影像由于获取传感器自身系统误差及外部因素随机误差的影响,原始影像数据往往存在影像畸变,必须通过一定的处理改善畸变情况。卫星遥感影像正射校正一般是通过一组地面控制点及相应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联合处理,正射校正后影像被纳入到目标坐标系中并修正影像畸变。

3、目前,针对大区域的影像正射校正主要是基于已有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产品作为参考影像获取控制点,联合dem并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fm)进行卫星影像的正射校正。该方法利用获取的控制点、dem数据、原始卫星影像rpc参数利用平差解算影像的成像几何模型,最终消除由自身误差和随机误差引起的几何畸变,赋予影像目标坐标系,完成满足要求的校正成果。由于陆海遥感一张图具有自身特点,在利用传统正射校正方法时难以满足成果要求,如在海岸带区域和远海区域存在已有dom成果控制点不足、控制点分布不均匀及远海影像无控制点的情况,使得陆海卫星影像正射校正出现影像接边处出现几何位置不一致的现象,最终影响一张图影像产品的研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包括:

3、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包括:

4、获取原始卫星影像,根据原始卫星影像的矢量边界对原始卫星影像进行分组,获得内陆区域影像、海岸带影像和远海区域影像;

5、基于不同的精化后的rpc参数和有理函数模型分别对内陆区域影像、海岸带影像以及远海区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生成内陆区域正射影像、海岸带正射影像以及远海正射影像;

6、对内陆区域正射影像、海岸带正射影像以及远海正射影像进行拼接,生成陆海遥感图像。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原始卫星影像包括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内陆区域影像的正射校正方法包括:

9、读取参考遥感数据,参考遥感数据包括参考dom和参考dem;

10、根据参考dom,得到参考dom与全色卫星影像中同名点的几何坐标;通过最小二乘平差对获取的rpc参数进行精化处理,得到精化后的rpc参数,采用精化后的rpc参数和有理函数模型对全色卫星影像进行几何坐标的校正,生成校正后的第一全色卫星影像;

11、根据第一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确定第一全色卫星影像与多光谱卫星影像的同名点的影像坐标,基于影像坐标对第一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影像匹配处理,得到匹配处理后的第一影像;

12、基于参考dem对第一影像进行投影差改正,生成内陆区域正射影像。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海岸带影像的正射校正方法,包括:

14、在海岸带影像的陆地区域获取若干个地面控制点,根据参考dom以及空间投影模型获取地面控制点的空间投影坐标,并建立海岸带影像的影像坐标与地面控制点的空间投影坐标之间的关系式;

15、依据海岸带影像的影像坐标与地面控制点的空间投影坐标之间的关系式对获取的rpc参数进行精化处理,基于精化处理后的rpc参数和有理函数模型对全色卫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得到第二全色卫星影像;

16、根据第二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确定第二全色卫星影像与多光谱卫星影像的同名点的影像坐标,并对第二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影像匹配处理,得到匹配处理后的第二影像;

17、基于参考dem对第二影像进行投影差改正,生成海岸带正射影像。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远海正射影像的正射校正方法,包括:

19、获取开源dem以及原始卫星影像的rpc参数;

20、基于原始卫星影像的rpc参数以及有理函数模型对全色卫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得到第三全色卫星影像;

21、根据第三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确定第三全色卫星影像与多光谱卫星影像的同名点影像坐标,并对第三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影像匹配处理,得到匹配处理后的第三影像;

22、基于开源dem对第三影像进行投影差改正,生成远海正射影像。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影像匹配处理,包括:

24、基于几何配准模型对几何校正后的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配准,生成配准后的全色卫星影像和配准后的多光谱卫星影像;

25、对配准后的全色卫星影像和配准后的多光谱卫星影像进行影像融合。

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7、对内陆区域正射影像、海岸带正射影像以及远海正射影像进行色彩处理。

28、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陆海遥感图像校正系统,执行如上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

29、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各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30、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各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3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优点或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2、本发明将原始卫星影像中的内陆、海岸以及远海区域进行分区校正,通过不同情况下的rpc参数精化方法对各分区影像进行正射校正,保障了少控制、无控制情况下正射校正的精度,最后通过统一的正射影像镶嵌匀色,生产陆海遥感影像一张图,相比传统方法陆海一张图几何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实现了陆海遥感一张图精度均匀,从而使得涉海影像正射纠正的精度和质量得到提升,提高了陆海遥感一张图的生产效率。

33、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卫星影像包括全色卫星影像和多光谱卫星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陆区域影像的正射校正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岸带影像的正射校正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海正射影像的正射校正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任一项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匹配处理,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陆海遥感图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陆海遥感图像分区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校正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卫星影像,根据原始卫星影像的矢量边界对原始卫星影像进行分组,获得内陆区域影像、海岸带影像和远海区域影像;基于不同的精化后的RPC参数和有理函数模型分别对内陆区域影像、海岸带影像以及远海区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生成内陆区域正射影像、海岸带正射影像以及远海正射影像;将内陆区域正射影像、海岸带正射影像以及远海正射影像进行拼接生成陆海遥感图像。本发明实现了陆海遥感一张图精度均匀,从而使得涉海影像正射纠正的精度和质量得到提升,提高了陆海遥感一张图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玲,原峰,徐天,钟金香,崔文君,袁晓彬,李姗迟,张敏,张蜀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