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

文档序号:37440753发布日期:2024-03-28 18:2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


背景技术:

1、根据当前电力供需形势分析,保障电力供应应面临挑战,省级电网公司作为保供和服务主体,如何充分利用省间现货市场,发挥其保障电力供应作用的同时稳定用户价格显得尤为重要,省间电力现货交易,是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电力余缺互济所形成的电力交易,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升市场效率与效益。

2、在宏观经济增长、极端气候频现、居民用电高速增长、负荷分布格局演化等形势下,这些都将大大增加省级电网公司在电力市场交易分析的难度和购电成本。目前省级电网公司在量价申报时面临电价预测精度不够,购电成本较高的问题,这就要求省级电网公司需要结合自身区位特征并基于电力保供和稳定电价目标制定合理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并根据运行结果进行滚动修正。根据省级购电区域的省间现货申报规则要求,在省间现货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购电应根据日前通道可用容量对应的购电时段及电力值(不超过通道限额)代表公司参与省间电力现货购电交易;申报价格不高于省内月度集中交易加权平均价。

3、本发明充分结合国内现行省间现货交易与运行规则,以实际现货交易细则为依托,考虑某省级电网公司的省间现货交易现状提出了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

2、一种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根据历史申报和出清数据及省级购电区域颁布的省间现货购电申报机制要求,确定申报价格边界;

4、s2:在电力平衡无缺口时段,根据电力需求和供应状况,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电力市场状况,进行购电价格的设定和调整;

5、s3:利用调控中心反馈的电力平衡预测信息,确定购电缺口并填报省间日前现货量价申报数据;

6、s4:分析汇总省级购电区域的历史购电数据,确定常用的多个购电省份(即多个省级售电区域)及输电通道,所述购电省份为省级售电区域,按照购电量大小,对多个省级售电区域进行排序,并计算相关的输电价格和线损率;

7、s5:通过购售双方的最后一段报价和历史实际出清价格,倒推出省级售电区域报价;

8、s6:模拟购售双方报价方式,结合出清价对省级购电区域申报价格进行调整,滚动优化找到最优报价。

9、进一步的,所述确定申报价格边界具体包括:

10、分析历史申报和出清数据,通过收集并研究省级购电区域在过去时期段内的电价申报和出清数据,识别历史电价波动、成交率、供需变化,为预测未来市场走势并为设置申报价格边界提供依据;

11、参考省级购电区域颁布的省间现货购电申报机制要求,根据相关电力市场监管机构或政府部门发布的省间现货购电申报规定,整合到申报价格设定过程中,该规定包括申报时间、格式、责任、价格上下限制定依据;

12、设定一个不高于省内月度集中交易加权平均价的最大申报价格。

13、进一步的,所述确定购电缺口具体包括:

14、分析调控中心提供的电力平衡预测信息;

15、根据预测信息,计算预期的电力缺口;

16、根据电力缺口,准备相应的省间现货量价申报数据并进行填写。

17、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常用购电省份及购电通道具体包括:

18、所述输电价格和线损率基于《省间现货交易规则(试行)》和电网公司的价格方案进行计算,基于价格折算方法,具体如下:

19、折算到卖方节点的买方市场主体价格=买方市场主体报价-输电价格,其中,输电价格包括线损率;

20、

21、

22、

23、

24、其中:

25、power买电,j,t为买方市场主体j在t时段的申报电力;为买方市场主体j在t时段申报电力折算到卖方节点的电力;price买电,j,t为买方市场主体j在t时段的申报价格;为买方市场主体j在t时段申报价格折算到卖方节点的价格;coe1为折算参数;pricecoe为中间折算变量;m为交易交易路径中跨区通道、省间联络线或区域共用电网的序号;ρm为交易路径中自卖方节点至买方节点的第m段跨区通道、省间联络线或区域共用电网的输电网损率;ptm为交易路径中自卖方节点至买方节点的第m段跨区通道、省间联络线或区域共用电网的输电价格;n为交易路径中跨区通道、省间联络线或区域共用电网的总个数;

26、基于此:

27、省级售电区域至省级购电区域的输电通道线损率为:

28、1-(1-ρ1)(1-ρ2)(1-ρ3)(1-ρ4)(1-ρm);

29、省级售电区域至省级购电区域的输电通道输电价格为:

30、pt1(1-ρ1)+pt2(1-ρ2)+pt3(1-ρ3)+pt4(1-ρ4)+ρtm(1-pm);

31、按照省级售电区域的排序,依次进行计算,得到多个省级售电区域至省级购电区域的线损率、输电价格。

32、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倒推出省级售电区域报价具体包括:

33、基于价格折算方法计算省级购电区域的申报电价折算到卖方节点的电价:折算后的卖方节点电价=省级购电区域申报电价-输电价格,该输电价格包括线损率;

34、根据省间现货出清机制,确定系统边际电价作为参考,系统边际电价由市场中最后一笔成交报价的均价确定,反映市场的最终供需平衡价格;

35、使用购售双方的最后一段报价数据,结合历史实际出清价格,进行倒推。

36、进一步的,所述s6中的模拟购售双方报价方式具体为:省级购电区域和省级售电区域根据各自的报价策略设定一段或多段报价,当省级购电区域和省级售电区域采用不同段数的报价策略时,通过综合的价格折算方法确定交易的成交情况和出清电价,该价格折算方法基于将购电区域的申报电价减去输配电价后,折算到省级售电区域的具体申报价格,确定是否可以成交,若成交,再确定出清电价。

37、进一步的,所述省级购电区域与省级售电区域之间的报价策略具体包括:

38、当双方都采用单一段式报价时,通过比较价格折算后的购电价格和售电价格,确定能否成交,以及根据双方价格的平均值确定出清电价;

39、当省级购电区域或省级售电区域采用多段式报价时,分别考虑每一段的报价,通过比较价格折算后的每一段价格,确定成交部分以及不能成交部分,基于成交部分的价格确定出清电价;

40、多段式报价时,若省级购电区域的某段价格低于省级售电区域对应段价格,则该部分不能成交,若省级购电区域的某段价格高于或等于省级售电区域对应段价格,则该部分成交,出清电价基于成交部分的价格,并考虑各自的成交率和购电成本因素调整。

41、进一步的,所述省级购电区域报价时,根据售电方的申报价格,结合购电目标(如成交率、购电成本等)以及输配电价调整申报价格,达到最优的购电策略。

4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3、本发明,通过收集、分析历史申报、成交报价和实际出清价格数据,并结合系统边际电价的确定,增强了市场参与者对电价形成机制的理解,不仅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还增强了各方对未来电价变动的预测准确性,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44、本发明,考虑了输电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空间,确保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通过设定一个与系统边际电价相关联的合理报价区间,避免了价格操纵和不正当竞争,从而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性。

45、本发明,强调了基于市场供需的价格形成,有效指导电力资源向更高效的使用方向分配,通过反映真实的市场供需情况,电价能够合理地指导生产和消费决策,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