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1985发布日期:2024-03-28 18:5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快消品行业的产品数字化过程中,一般会对多级包装物进行一物一码赋码。为建立多级包装的关联关系,一般会在不同工位安装工业相机,一次或多次采集各级包装上的标识码(一维条码、二维码等),实时对各包装码建立关联。

2、由于各级包装上标识码赋码质量原因,或者采集设备偶发原因,可能导致部分的包装标识码未被采集。这样会造成在系统中各级包装标识码的时间序列数据缺失,或者未建立缺失数据各级包装关联关系,进而会导致在供应链签收信息不完整,不能支持数字化追溯及数字化营销的正常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各待关联包装码组合,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待关联包装码组成;

4、针对任一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的包装等级及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各邻近包装码;

5、根据各所述邻近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分别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并将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别与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对应的所述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包括:

7、确定第一邻近包装码的第一上级包装码、及确定第二邻近包装码的第二上级包装码,所述第一邻近包装码排列在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之前,所述第二邻近包装码排列在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之后;

8、根据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及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的包装等级及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各邻近包装码,包括:

10、获取所述包装等级对应的等级包装码数量;

11、根据所述等级包装码数量、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及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待关联包装码数量,确定针对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的邻近包装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所述邻近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分别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包括:

13、根据各所述邻近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及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各第一目标上级包装码;

14、按序遍历各所述第一目标上级包装码,针对当前遍历到的第二目标上级包装码,按序将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目标待关联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作为所述第二目标上级包装码,直至所述第二目标上级包装码对应的包装码数量达到所述等级包装码数量为止,其中,所述目标待关联包装码是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中,未对应上级包装码的待关联包装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为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所述第一类别用于表征所述待关联包装码自身缺失,所述第二类别用于表征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缺失,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及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包括:

16、在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相同、且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属于第一类别的情况下,将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并结束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流程;

17、或者,在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不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及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9、在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之间间隔1个上级包装码、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均为第三目标上级包装码、所述待关联包装码数量为所述等级包装码数量,且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属于第二类别的情况下,将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别与所述第三目标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并结束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流程。

2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关联包装码组合,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待关联包装码组成;

22、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任一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的包装等级及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各邻近包装码;

23、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邻近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分别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并将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别与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对应的所述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25、确定第一邻近包装码的第一上级包装码、及确定第二邻近包装码的第二上级包装码,所述第一邻近包装码排列在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之前,所述第二邻近包装码排列在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之后;

26、根据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及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28、获取所述包装等级对应的等级包装码数量;

29、根据所述等级包装码数量、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及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待关联包装码数量,确定针对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的邻近包装码。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31、根据各所述邻近包装码对应的上级包装码及所述上级包装码数量,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各第一目标上级包装码;

32、按序遍历各所述第一目标上级包装码,针对当前遍历到的第二目标上级包装码,按序将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目标待关联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作为所述第二目标上级包装码,直至所述第二目标上级包装码对应的包装码数量达到所述等级包装码数量为止,其中,所述目标待关联包装码是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中,未对应上级包装码的待关联包装码。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为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所述第一类别用于表征所述待关联包装码自身缺失,所述第二类别用于表征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缺失,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34、在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相同、且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属于第一类别的情况下,将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并结束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流程;

35、或者,在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不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及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确定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对应的上级包装码数量。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37、关联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之间间隔1个上级包装码、所述第一上级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和所述第二上级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均为第三目标上级包装码、所述待关联包装码数量为所述等级包装码数量,且所述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属于第二类别的情况下,将各所述待关联包装码分别与所述第三目标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并结束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流程。

38、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方法。

39、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方法。

40、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方法。

41、上述基于插值法的包装码关联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将各缺乏与上级包装码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包装码组成待关联包装码组合,进而基于插值法,根据邻近包装码,确定在待关联包装码组合中的各待关联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是什么包装码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各上级包装码连续,以此得到各待关联包装码的上级包装码,进而将待关联包装码和上级包装码进行关联处理。因此可以在即便没有采集到包装物上的包装码的情况下,也能补全各级包装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