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10915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测试的,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需要在生产环境中对多台计算机进行批量测试,监测计算机的性能,以确保在生产环境中有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问题。

2、相关技术中,在进行计算机的批量测试时,需要断开用户端服务器与被测机的连接,导致用户无法实时查看测试的进展和状态,限制了用户对测试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反馈。

3、因此,亟需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用户无法实时查看测试的进展和状态,限制了用户对测试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反馈的问题。

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测试平台,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多个测试编号和多个测试列表,一个测试编号对应一个测试列表;在预设被测机库中,查询第一测试编号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其中,第一测试编号为多个测试编号中的任意一个,预设被测机库中包括测试编号和被测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预设测试脚本库中,查询第一测试列表对应的第一测试脚本;其中,第一测试列表为多个测试列表中第一测试编号对应的测试列表,预设测试脚本库包括测试列表和测试脚本之间的对应关系;调用第一测试脚本对第一被测机进行测试;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反馈信息包括第一测试编号及其所对应的测试状态,测试状态包括测试中、测试失败以及测试成功。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允许用户输入多个测试编号和测试列表,并根据这些输入自动管理和执行测试操作。这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特别是在需要大规模执行测试的情况下。该方案实现了实时接收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包括测试状态。这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测试进度和结果,而不必等待测试结束后才查看。将测试状态展示给用户,包括测试中、测试失败和测试成功,使用户能够迅速识别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4、可选的,调用第一测试脚本列表对第一被测机进行测试,具体包括:获取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下载链接;向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发送第一下载链接,以使第一被测机根据第一下载链接下载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测试代码进行测试。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测试脚本对应的下载链接,然后将下载链接发送给被测机,使被测机能够远程下载测试脚本,这实现了远程自动测试。同时,只发送下载链接而不是完整的测试脚本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成本和时间。测试脚本可能会很大,而仅传送链接可以显著减小传输开销。通过动态获取测试脚本,可以确保被测机收到的脚本是最新的版本。这有助于维持测试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更新和维护测试脚本时。节约了存储和网络带宽资源。

6、可选的,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之后,方法还包括:统计多个测试编号对应的被测机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信息数量;判断信息数量是否与多个测试编号的数量相同;

7、若信息数量与多个测试编号的数量不同,则确定多个测试编号中的第二测试编号,第二测试编号为多个反馈信息对应的测试编号中未包含的测试编号;根据第二测试编号,确定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二被测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统计反馈信息的数量,可以检测是否有被测机未能发送反馈信息。如果信息数量与测试编号数量不同,说明某些被测机可能遇到了问题,无法发送反馈信息,或者未在线。这有助于识别异常情况。一旦检测到信息数量与测试编号数量不同,测试平台可以进一步确定哪些测试编号对应的被测机处于离线状态,以便进一步处理。

9、可选的,在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之后,方法还包括:若测试状态为测试成功,则在预设测试脚本库中,查询第一测试列表对应的第二测试脚本,其中,预设测试脚本库中一个测试列表对应至少一个测试脚本;调用第二测试脚本对第一被测机进行测试。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第一测试脚本测试成功,则自动继续执行第二测试脚本,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的测试流程。这可以提高测试效率,特别是在批量测试场景中。通过连续执行多个测试脚本,系统能够进行多重测试,以确保被测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这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和异常情况。通过执行不同的测试脚本,测试平台可以进行更全面的测试,包括各种测试场景和条件。

11、可选的,根据第二测试编号,确定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二被测机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地址对应规则,确定第二测试编号对应的物理地址数据,以便于用户对第二被测机进行人工测试,物理地址数据为被测机所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厂房编号与被测机编号,地址对应规则为预先建立的被测机的测试编号与物理地址数据之间的对应规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预设的地址对应规则,可以精确确定离线状态的被测机的物理位置信息,包括厂房编号和被测机编号。这有助于用户迅速找到被测机的实际位置。确定被测机的位置后,用户可以进行人工测试,进一步诊断离线原因、修复问题或执行其他必要的操作。用户可以采取主动措施以解决问题,而不仅仅依赖自动化测试。通过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可以加速故障排除过程,降低维护时间和成本。建立测试编号与物理地址数据之间的对应规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关联测试数据和物理位置数据。

13、可选的,向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发送第一下载链接,具体包括:通过第一通信通道向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发送第一下载链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送信号单独采用一个通信通道,避免发送信号在发送过程中受到干扰。

15、可选的,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具体包括:通过第二通信通道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发送的反馈信息,第二通信通道的通信频率与第一通信通道的通信频率不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建立了一个双向通信系统,允许测试平台与被测机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这种双向通信为测试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和监控能力。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通过第二通信通道实时接收被测机发送的反馈信息,测试平台可以迅速了解测试状态、进度和结果。这有助于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重新测试或报告测试失败。通过分离通信通道,测试平台可以更好地控制传输的数据和信息。

17、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批量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测试平台包括获取模块、查询模块、发送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多个测试编号和多个测试列表,一个测试编号对应一个测试列表;查询模块,用于在预设被测机库中,查询第一测试编号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其中,第一测试编号为多个测试编号中的任意一个,预设被测机库中包括测试编号和被测机之间的对应关系;查询模块,还用于在预设测试脚本库中,查询第一测试列表对应的第一测试脚本;其中,第一测试列表为多个测试列表中第一测试编号对应的测试列表,预设测试脚本库包括测试列表和测试脚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模块,用于调用第一测试脚本对第一被测机进行测试;处理模块,用于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反馈信息包括第一测试编号及其所对应的测试状态,测试状态包括测试中、测试失败以及测试成功。

18、可选的,发送模块调用第一测试脚本列表对第一被测机进行测试,具体包括:获取模块获取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下载链接;发送模块向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发送第一下载链接,以使第一被测机根据第一下载链接下载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测试代码进行测试。

19、可选的,处理模块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模块统计多个测试编号对应的被测机发送的反馈信息的信息数量;处理模块判断信息数量是否与多个测试编号的数量相同;若信息数量与多个测试编号的数量不同,则处理模块确定多个测试编号中的第二测试编号,第二测试编号为多个反馈信息对应的测试编号中未包含的测试编号;根据第二测试编号,处理模块确定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二被测机。

20、可选的,在处理模块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之后,方法还包括:若测试状态为测试成功,则在预设测试脚本库中,查询模块查询第一测试列表对应的第二测试脚本,其中,预设测试脚本库中一个测试列表对应至少一个测试脚本;发送模块调用第二测试脚本对第一被测机进行测试。

21、可选的,根据第二测试编号,处理模块确定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二被测机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地址对应规则,处理模块确定第二测试编号对应的物理地址数据,以便于用户对第二被测机进行人工测试,物理地址数据为被测机所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厂房编号与被测机编号,地址对应规则为预先建立的被测机的测试编号与物理地址数据之间的对应规则。

22、可选的,发送模块向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发送第一下载链接,具体包括:发送模块通过第一通信通道向第一测试脚本对应的第一被测机发送第一下载链接。

23、可选的,处理模块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具体包括:处理模块通过第二通信通道实时接收第一被测机发送的反馈信息,第二通信通道的通信频率与第一通信通道的通信频率不同。

24、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以及网络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用户接口和网络接口均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的方法。

25、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的方法。

26、综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7、1、允许用户输入多个测试编号和测试列表,并根据这些输入自动管理和执行测试操作,特别是在需要大规模执行测试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该方案实现了实时接收被测机的反馈信息,包括测试状态。这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测试进度和结果,而不必等待测试结束后才查看。将测试状态展示给用户,包括测试中、测试失败和测试成功,使用户能够迅速识别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28、2、通过获取测试脚本对应的下载链接,然后将下载链接发送给被测机,使被测机能够远程下载测试脚本,这实现了远程自动测试。同时,只发送下载链接而不是完整的测试脚本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成本和时间。测试脚本可能会很大,而仅传送链接可以显著减小传输开销。通过动态获取测试脚本,可以确保被测机收到的脚本是最新的版本。这有助于维护测试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更新和维护测试脚本时。节约了存储和网络带宽资源。

29、3、通过统计反馈信息的数量,可以检测是否有被测机未能发送反馈信息。如果信息数量与测试编号数量不同,说明某些被测机可能遇到了问题,无法发送反馈信息,或者未在线。这有助于识别异常情况。一旦检测到信息数量与测试编号数量不同,测试平台可以进一步确定哪些测试编号对应的被测机处于离线状态,以便进一步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