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34751发布日期:2024-02-02 22:0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装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大规模复杂装配的设计场景中,由于零部件数量多、设计层次深、设计关系复杂,因此大规模复杂装配的设计经常需要不同文件之间的数据进行交互,合理的数据引用和正确的数据更新次序可以确保装配的零部件模型尺寸和位置正确,避免装配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

2、为了更好地维护和管理装配数据,现有技术通常根据装配设计场景将设计得到的装配文件之间的引用关系转换为关系图表后进行存储。由于在各个装配文件之间设计数据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当其中一个装配文件的设计数据的变更时,关联到的其他设计数据需要做同步的变更,而在装配场景的设计过程中,设计数据经常需要进行细节调整,导致存储的关系图表更新频繁,容易造成关系图表的更新缺漏,进而影响关系图表正确性,导致装配数据的管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关系图表的更新缺漏,进而影响关系图表正确性,导致装配数据的管理效果较差的技术缺陷。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数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当检测到用户构建目标装配文件的混合图时,获取与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最新的对象映射表,其中,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包括多个目标导入数据及至少一个目标导入数据中引用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时的引用关系,所述对象映射表包括与各个目标导入数据对应的导入单元,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表征目标导入数据的引用关系的引用单元;

4、遍历所述对象映射表中的每一导入单元,并生成每一导入单元对应的导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引用单元对应的引用节点;

5、根据各个引用单元与导入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各个导入节点和引用节点之间的边,得到所述目标装配文件的目标混合图,以实现对目标装配文件中装配数据的管理。

6、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最新的对象映射表,包括:

7、获取所述目标装配文件的对象标识;

8、在数据库中对所述对象标识进行检索,得到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对象映射表;其中,所述数据库中预先构建有各个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对象映射表。

9、可选地,所述对象映射表的构建过程,包括:

10、当建立目标装配文件的引用关系时,对所述目标装配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装配文件中每一目标导入数据的数据id和引用关系;

11、创建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导入集,并根据各个数据id在所述导入集中生成每一目标导入数据对应的导入单元;

12、确定每一引用关系对应的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并根据各个引用关系和各个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在各个导入单元中生成相应的引用单元,将搭建完成的导入集作为所述目标装配文件的对象映射表。

13、可选地,所述生成每一导入单元对应的导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引用单元对应的引用节点,包括:

14、确定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每一引用单元来源的其他装配文件;

15、构建所述对象映射表的初始混合图,并在所述初始混合图中生成所述目标装配文件以及每一其他装配文件对应的导入集节点;

16、在所述目标装配文件的导入集节点中生成每一导入单元对应的导入节点,以及,在每一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集节点中生成来源于该其他装配文件的每一引用单元对应的引用节点。

17、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引用单元与导入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各个导入节点和引用节点之间的边,包括:

18、针对每一引用单元与导入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

19、确定该对应关系中的导入节点和引用节点,以及所述引用节点的驱动类型;

20、判断所述驱动类型是否为镜像驱动;

21、若是,则在所述导入节点和所述引用节点之间创建无向边;

22、若否,则确定所述导入节点和所述引用节点之间的引用导向,并根据所述引用导向在所述导入节点和所述引用节点之间创建有向边。

23、可选地,所述对象映射表中每一导入单元存储有对应的导入数据的数据id;

24、所述对象映射表的更新过程,包括:

25、当检测到用户更新所述目标装配文件时,获取与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对象映射表,并将所述目标装配文件中更新的目标导入数据作为变更数据;

26、确定所述变更数据的数据id和变更类型,在所述对象映射表中对所述数据id进行索引,并根据索引结果确定所述数据id对应的导入单元,作为所述对象映射表的待更新单元;

27、根据所述变更类型和所述变更数据对所述待更新单元进行更新,以更新所述对象映射表。

28、可选地,所述根据索引结果确定所述数据id对应的导入单元,作为所述对象映射表的待更新单元,包括:

29、判断所述索引结果是否为空;

30、若是,则在所述对象映射表中生成所述变更数据对应的导入单元,并将生成的导入单元作为所述对象映射表的待更新单元;

31、若否,则将所述对象映射表中与所述数据id对应的导入单元作为所述对象映射表的待更新单元。

32、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变更类型和所述变更数据对所述待更新单元进行更新,包括:

33、确定所述变更数据对应的引用关系,以及所述引用关系对应的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并根据所述变更类型、所述引用关系及所述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对所述待更新单元进行更新;

34、其中,所述变更类型包括引用关系的新增、修改和删除,以及导入数据的新增、修改和删除。

3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36、映射表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用户构建目标装配文件的混合图时,获取与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最新的对象映射表,其中,所述目标装配文件包括多个目标导入数据及至少一个目标导入数据中引用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时的引用关系,所述对象映射表包括与各个目标导入数据对应的导入单元,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表征目标导入数据的引用关系的引用单元;

37、节点生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对象映射表中的每一导入单元,并生成每一导入单元对应的导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引用单元对应的引用节点;

38、混合图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引用单元与导入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各个导入节点和引用节点之间的边,得到所述目标装配文件的目标混合图,以实现对目标装配文件中装配数据的管理。

3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装配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4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41、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装配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4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43、本技术提供的装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当检测到用户构建目标装配文件的混合图时,可以获取与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最新的对象映射表,其中,目标装配文件包括多个目标导入数据及至少一个目标导入数据中引用其他装配文件的导入数据时的引用关系,而对象映射表包括与各个目标导入数据对应的导入单元,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表征目标导入数据的引用关系的引用单元,因而本技术可以通过对象映射表来预先存储装配文件对外部文件的所有引用关系,减少每次构建混合图时对装配文件的引用关系进行解析的过程;在得到目标装配文件对应的对象映射表后,遍历对象映射表中的每一导入单元,并生成每一导入单元对应的导入节点,以及至少一个导入单元中的引用单元对应的引用节点,根据各个引用单元与导入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各个导入节点和引用节点之间的边,得到目标装配文件的目标混合图,因此生成的目标混合图能够与目标装配文件中的引用关系同步,从而提高目标混合图的精度。本技术通过预构建装配文件的对象映射表后根据对象映射表生成目标混合图的方式,可以提高生成的目标混合图的正确性,进而提高装配数据的管理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