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方法及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28338发布日期:2024-03-25 19: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方法及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项目信息化管理,具体地,涉及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的研究研发逐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但对于组织机构层级较深的企业来说,这类企业往下存在多个二级、三级和其他子单位,不仅科技项目运行环境十分复杂,而且现有企业旗下二级或者三级等单位对于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企业下发的指标,人为逐级分配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这类方式存在任务分派效率低、分派滞后、随意性较大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研发又具有高技术含量、长周期、大投入、风险高和多方合作等特点,这就导致多层级企业对于旗下子单位科技创新项目存在监控项目进度更新滞后和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最终影响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效益。因此,亟需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方法,来解决多层级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多层级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获取预设企业的层级结构数据,基于所述层级结构数据,构建所述预设企业的第一树状图;

3、为所有项目任务配置岗位信息并提交至预设人员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形成所有项目任务的组织结构数据,基于所述组织结构数据,构建所有项目的第二树状图;

4、获取预设项目任务的第一基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基础信息,获取所述预设项目任务的预设标识和对应的第二树状图并命名为第三树状图;

5、基于所述第三树状图,生成相应的任务工作包;

6、基于所述预设标识,将所述预设项目任务分配至所述预设企业中的预设单位;

7、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每级结构均设置数据池;

8、获取所述预设单位所有人员的第二基础信息,基于所述第二基础信息,将所有人员分配至对应的数据池中,并为所有人员设置多个标签数据;

9、基于完成人员分配的所述数据池和所有人员的标签数据,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人员;

10、为完成节点人员配置的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所述任务工作包,并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所述任务工作包的预设权限,将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所有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树状图对应的节点中,完成所述任务工作包的动态分解。

11、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获取企业的层级结构数据,对于多层级企业而言,旗下存在多个二级、三级或者其他级别的子公司,基于层级结构数据,构建第一树状图,同一层级的公司在树状图中同样处于同一层级,第一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表示为具体的单位。

12、为所有项目任务均配置岗位信息并提交给预设人员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得到每个项目任务的组织结构数据,基于该结构数据,构建每个项目的第二树状图。每个项目的第二树状图由于是统一配置岗位信息,而且都是由预设人员审批确定的,而不是由旗下二级或者三级单位的系统管理员来配置,不仅减低了具体单位系统管理员的工作负荷,同时也避免系统管理员过多干预项目任务组织结构的配置。

13、通过获取预设项目任务的第一基础信息,通过该基础信息,得到预设项目任务的预设标识和对应的第二树状图命名为第三树状图,由于每个科技创新项目都预设有唯一标识,通过该标识来确定每个项目具体是由那个二级公司或者二级单位来建设。因为对于不同项目来说,通过代表项目组织结构的第三树状图也能得到该项目的管理体系,不同管理体系对应不同的任务工作包,因此,基于第三树状图,生成该预设项目所有的任务工作包。为第三树状图中每层结构均设置数据池,通过人员的第二基础信息(如岗位信息),将所有人员分配至对应的数据池,因为一个人可能存在多个岗位,所以单个人员可以分配至多个数据池,再基于第二基础信息,为所有人员设置多个标签数据,通过标签数据可以获取每个人员擅长的项目和优势。

14、最后基于完成人员分配的数据池和每个人的标签数据,为第三树状图中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人员,再为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任务工作包,并为每个节点设置任务工作包的预设权限,该权限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录入权限、审核权限、会签权限和抄送权限,需要说明的是,任务工作包的权限设置是基于岗位进行设置,与具体人员无关。然后再将第三树状图的所有数据存储在第一树状图对应的节点中,通过遍历第一树状图,可以具体了解该预设单位下预设项目的相关数据,完成任务工作包的动态分解,极大提高了多层级企业对于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效率。

15、进一步地,将所有人员分配至对应的数据池包括:获取所有人员的岗位数据,基于所述岗位数据,将所有人员分配至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数据池中。

16、其中,获取所有人员的岗位数据,对于单个人员而言,存在多个岗位的可能性,若只有一个岗位,则将该人员分配至一个数据池中,若有多个岗位,则需要将该人员分配至多个数据池中。

17、进一步地,为所有人员设置多个标签数据包括:获取项目岗位人员及所在单位、管理岗位人员及所在单位得到获取结果;基于所述获取结果,对所有人员进行分析得到每个人员的多个标签数据。

18、其中,通过获取项目岗位人员及所在单位、管理岗位人员及所在单位得到获取结果,通过该获取结果判断人员擅长的项目或技能,并将擅长的项目或技能作为每个人员的标签数据,后续用于自动分配项目任务。

19、进一步地,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人员包括:

20、获取所述第三树状图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层级数据;

21、基于所述层级数据,获取每个节点对应的第一数据池;

22、基于所述第一基础信息,提取所述预设项目任务的关键字数据;

23、计算所述关键字数据与所述标签数据的相似度得到计算结果,基于所述计算结果,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池中的多个第一人员,并设置任务工作包推送规则;

24、基于所有第一人员和所述任务工作包推送规则,为每个节点分配相应的人员并进行任务工作包推送。

25、其中,在对每个节点进行人员分配时,首先获取该节点的层级数据,通过层级数据获取对应的第一数据池,该节点的人员只能从第一数据池获得。然后再基于项目任务的基础信息,提取该项目任务的关键字数据,计算每个人员标签数据与关键字数据的相似度得到计算结果,再基于计算结果,获取第一数据池中的多个第一人员,并设置相应的任务工作包推送规则,通过获取的多个第一人员,进行节点人员分配,再通过任务工作包推送规则,为分配到节点的一个或多个人员推送任务工作包。

26、进一步地,基于所述任务工作包推送规则,为每个节点分配的人员进行任务工作包推送包括:

27、判断每个节点对应岗位是否为多人,若是,基于所述任务工作包推送任务规则,将对应的任务工作包推送给多人;若否,基于所述任务工作包推送规则,将对应的任务工作包推送给相应人员。

28、其中,每个节点对应岗位可能存在多人的情况,因此通过判断该岗位是否为多人,来进行任务工作包的推送,如果为一人,则将任务工作包推送至对应的人员,如果是一岗多人,则将任务工作包推送给多人。

29、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0、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每个节点均配置工作流事件;

31、获取所述第三树状图中当前节点的所述工作流事件,判断所述工作流事件的状态是否为已完成,若是,则启动后续节点的所述任务工作包,若否,则不动作。

32、其中,任务工作包启动是以工作流事件驱动,科技创新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任务工作包(wbs工作包)都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而每个节点又是对应到具体的任务工作包,因此通过对每个节点配置工作流事件,并通过判断工作流事件的状态,来确定是否启动后续节点的任务工作包,如果该节点工作流事件的状态为已完成,则启动后续节点的任务工作包,如果未完成,则不动作。

33、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并获取所述第三树状图中所有节点的工作状态,基于预设方式对每个节点的工作状态进行标识。

34、其中,监测并获取节点的工作状态,通过预设方式如不同的颜色对每个节点的工作状态进行标识,通过区分不同的颜色就能立即了解该节点的工作状态。

35、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三树状图中每个节点的数据权限进行隔离:将每个节点的数据权限划分为预设个数的级别;获取每个节点数据权限的级别,若所述级别为第一预设级别,将所述节点的数据权限划分为项目组权限及管理层权限;若所述级别为第二预设级别,将所述节点的数据权限划分为多个等级的数据查看权限;若所述级别为第三预设级别,将所述节点的数据权限划分至预设岗位下的所有人员。

36、其中,对节点的数据权限进行隔离,不仅是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更便于管理。第一预设级别的数据权限体现在多个项目层面上,此时把数据权限划分为项目组权限及管理层权限;第二预设级别的数据权限体现在单项目的数据查看权限上,此时把数据权限划分为基本查看、部门查看、下级部门查看、被管理部门查看、项目查看、指定部门查看和最高查看;第三预设级别的数据权限体现在工作包的数据录入和审核上,此时把数据权限发送至当前项目参与单位对应岗位下的所有人员。

37、为解决多层级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系统,该系统包括:

38、第一树状图单元,用于获取预设企业的层级结构数据,基于所述层级结构数据,构建所述预设企业的第一树状图;

39、第二树状图单元,用于为所有项目任务配置岗位信息并提交至预设人员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形成所有项目任务的组织结构数据,基于所述组织结构数据,构建所有项目的第二树状图;

40、第三树状图单元,用于获取预设项目任务的基础信息,基于所述基础信息,获取所述预设项目任务的预设标识和对应的第二树状图并命名为第三树状图;

41、任务工作包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树状图,生成相应的任务工作包;

42、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标识,将所述预设项目任务分配至所述预设企业中的预设单位;

43、数据池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每级结构均设置数据池;

44、第二分配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单位所有人员的第二基础信息,基于所述第二基础信息,将所有人员分配至对应的数据池中,并为所有人员设置多个标签数据;

45、配置单元,用于基于完成人员分配的所述数据池和所有人员的标签数据,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人员;

46、动态分解单元,用于为完成节点人员配置的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所述任务工作包,并为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每个节点配置所述任务工作包的预设权限,将所述第三树状图中的所有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树状图对应的节点中,完成所述任务工作包的动态分解。

47、为解决多层级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包的分解方法的步骤。

48、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9、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树状图、第二树状图和第三树状图,结合数据池和标签数据,不仅实现了任务自动分配,减少任务分配的人为干预,同时通过遍历各个树状图的节点,可以获取对应科技创新项目的相关数据,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多层级企业对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效率。

50、本发明通过从多维度划分每个节点的数据权限,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更便于企业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