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89338发布日期:2024-03-13 20: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风险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虚拟电厂指通过分布式电力管理系统将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聚合成一个虚拟的可控集合体。运行过程中,虚拟电厂在不同的执行设备的设备影响因素和地理影响因素的影响下,可能给虚拟电厂内部工业负荷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风险。其中,虚拟电厂的运行风险主要包括:虚拟电厂的安全性问题、稳定性问题和可靠性问题。

2、传统的虚拟电厂的运行风险检测方法采用固定的数据采集频率获取检测数据,未考虑不同的设备类型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的地理影响因素对虚拟电厂的故障概率的影响差异性,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低,且只能单独对虚拟电厂中的储能设备、用电设备或发电设备进行运行风险检测分析,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提高了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风险检测中心接收注册请求,按照归属区域构建多个虚拟电厂,且一个虚拟电厂对应一个电厂信息,其中,注册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端id和多个执行设备信息;每个执行设备信息至少包括:执行设备类别、执行设备编号、执行序号、执行设备位置和设备归属信息;s2:风险检测中心根据电厂信息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虚拟电厂,其中,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第一配置文件和第二配置文件;s3:虚拟电厂根据配置信息完成配置后,风险检测中心接收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获得检测结果并发送,其中,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第一检测数据、发电数据、第二检测数据和用电数据;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

3、如上的,其中,风险检测中心接收注册请求,按照归属区域构建多个虚拟电厂的子步骤如下:s11:接收注册请求,读取区域信息,区域信息至少包括:检测区域和多个归属区域,一个归属区域对应一个区域范围;s12:根据区域信息中的检测区域对每个执行设备信息进行预分析,获得预分析结果,其中,预分析结果为属于或不属于;若执行设备位置位于检测区域外,生成的预分析结果为不属于,则生成剔除信息,并发送;若执行设备位置位于检测区域内,生成的预分析结果为属于,执行s13;s13:根据区域信息中的多个归属区域对执行设备信息进行归属分析,将执行设备信息所属的归属区域作为该执行设备的检测区域;s14:根据设备归属信息确定检测区域的调度中心,将同一个检测区域内的调度中心和与调度中心对应的多个执行设备构建为一个虚拟电厂,并生成电厂信息,其中,电厂信息至少包括:调度中心信息、多个执行设备信息和检测区域。

4、如上的,其中,风险检测中心根据电厂信息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虚拟电厂的子步骤如下:s21:构建第一配置初始表,第一配置初始表包括多个第一标题单元格,每个第一标题单元格均对应多个第一填写单元格;多个第一标题单元格分别为:第一配置编号项、第一采集设备编号项、发电设备编号项、第一运行条件项和第一通信通道项;s22:对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和对应的第一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第一填写内容,并将第一填写内容填写于第一配置初始表的第一填写单元格内,完成填写后获得第一配置文件;s23:构建第二配置初始表,第二配置初始表包括多个第二标题单元格,每个第二标题单元格均对应多个第二填写单元格;多个第二标题单元格分别为:第二配置编号项、第二采集设备编号项、用电设备编号项、第二运行条件项和第二通信通道项;s24:对用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和对应的第二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第二填写内容,并将第二填写内容填写于第二配置初始表的第二填写单元格内,完成填写后获得第二配置文件;s25:将第一配置文件和第二配置文件作为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虚拟电厂。

5、如上的,其中,对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和对应的第一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第一填写内容,并将第一填写内容填写于第一配置初始表的第一填写单元格内,完成填写后获得第一配置文件的子步骤如下:s221:读取最小的执行序号,将执行序号相同的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和第一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作为一组分析数据,并生成第一配置编号,执行s222;s222:将第一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中的执行设备编码作为第一采集设备编号,将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中的执行设备编码作为发电设备编号,执行s223;s223:设定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第一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执行s224;s224:根据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将检测周期划分为多个第一任务区间,并获取每个第一任务区间的检测频率;一个第一任务区间对应一个检测频率,将多个第一任务区间和多个检测频率作为第一运行条件,执行s225;s225:将第一配置编号、第一采集设备编号、发电设备编号、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一运行条件作为第一填写内容填写于第一配置初始表的第一填写单元格内,完成填写后,对第一配置编号进行判断,若第一配置编号小于分析数据的总组数,剔除当前的分析数据,执行s221;若第一配置编号等于分析数据的总组数,剔除当前的分析数据,将完成填写后的第一配置初始表作为第一配置文件。

6、如上的,其中,根据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将检测周期划分为多个第一任务区间,并获取每个第一任务区间的检测频率的子步骤如下:t1:根据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中的执行设备类别确定发电影响因素;t2:根据发电影响因素和发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中的执行设备位置将检测周期划分为多个第一任务区间,其中,一个第一任务区间对应一个任务序号,任务序号按照时间由先至后的顺序依次递增;t3:获取每个第一任务区间的检测频率。

7、如上的,其中,获取每个第一任务区间的检测频率的子步骤如下:t31:获取执行设备位置的多个第一因子历史数据,根据多个第一因子历史数据获得检测周期内的发电影响因素的第一变化阈值;t32:按照任务序号由小至大的顺序依次根据第一变化阈值设定第一任务区间的检测频率,至完成所有的第一任务区间的设定为止。

8、如上的,其中,对用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和对应的第二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第二填写内容,并将第二填写内容填写于第二配置初始表的第二填写单元格内,完成填写后获得第二配置文件的子步骤如下:s241:读取最小的执行序号,将执行序号相同的用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和第二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作为一组处理数据,并生成第二配置编号,执行s242;s242:将第二采集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中的执行设备编码作为第二采集设备编号,将用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中的执行设备编码作为用电设备编号,执行s243;s243:设定第二通信通道作为第二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执行s244;s244:根据用电设备的执行设备信息将检测周期划分为多个第二任务区间,并获取每个第二任务区间的检测频率;一个第二任务区间对应一个检测频率,将多个第二任务区间和多个检测频率作为第二运行条件,执行s245;s245:将第二配置编号、第二采集设备编号、用电设备编号、第二通信通道和第二运行条件作为第二填写内容填写于第二配置初始表的第二填写单元格内,完成填写后,对第二配置编号进行判断,若第二配置编号小于处理数据的总组数,剔除当前的处理数据,执行s241;若第二配置编号等于处理数据的总组数,剔除当前的处理数据,将完成填写后的第二配置初始表作为第二配置文件。

9、如上的,其中,风险检测中心接收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获得检测结果并发送的子步骤如下:s31:根据预设的第一正常运行范围对第一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生成第一检测结果,若第一检测数据位于第一正常运行范围内,则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为发电设备正常,若第一检测数据位于第一正常运行范围外,则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为发电设备异常;s32:根据预设的第二正常运行范围对第二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生成第二检测结果,若第二检测数据位于第二正常运行范围内,则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为用电设备正常,若第二检测数据位于第二正常运行范围外,则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为用电设备异常;s33:根据预设的储能设备的检测区间和判断条件对储能数据、发电数据和用电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获得第三检测结果,若储能数据、发电数据和用电数据满足判断条件,则生成的第三检测结果为储能设备正常,若储能数据、发电数据和用电数据不满足判断条件,则生成的第三检测结果为储能设备异常;s34:将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作为检测结果,并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端和调度中心。

10、如上的,其中,判断条件为:fdl-δcs1-(cdl+sdl+δcs2)≤qcy;其中,fdl为在与储能设备的检测区间对应的时间段内,所有发电设备的发电量总和;δcs1为在与储能设备的检测区间对应的时间段内,所有发电设备向储能设备传输电能时所产生的传输损耗;cdl为储能设备在检测区间的储存电量;sdl为在与储能设备的检测区间对应的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量总和;δcs2为在与储能设备的检测区间对应的时间段内,储能设备向用电设备传输电能时所产生的传输损耗;qcy为预先设置的误差阈值。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至少一个虚拟电厂和风险检测中心;一个用户端对应至少一个虚拟电厂;其中,用户端:用于发送注册请求,接收检测结果;每个虚拟电厂至少包括:多个发电设备、多个第一采集设备、至少一个储能设备、多个用电设备、多个第二采集设备和调度中心;第一采集设备与发电设备和调度中心通信,一个发电设备对应至少一个第一采集设备;第二采集设备与用电设备和调度中心通信,一个用电设备对应至少一个第二采集设备;第一采集设备:完成配置后,采集发电设备的第一检测数据和发电数据;第二采集设备:完成配置后,采集用电设备的第二检测数据和用电数据;调度中心:接收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对第一采集设备和第二采集设备进行配置;接收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度管理和/或检修工作;风险检测中心:用于执行上述的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方法。

12、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考虑了不同的设备类型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的地理影响因素对虚拟电厂的故障概率的影响差异性,提高了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4、(2)能同时对虚拟电厂中的储能设备、用电设备和发电设备进行运行风险检测分析,提高了虚拟电厂运行风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