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92499发布日期:2024-04-01 14:0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保,涉及一种技术包构建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完善城市雨水体系,提高防汛安全保障能力的工作基础。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雨水系统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运行效能定量难、排水设施标准低、体系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

2、针对已建城区存在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管位有限的缺陷,现阶段对于已建城区雨水设施,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提标改造优化方法,不利于开展城区雨水设施提标升级的规划设计,亟需探索相关技术措施,在尽可能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减少改造对生产生活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的提标升级,形成适用于不同类型排水系统的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典型模式和构建方法。

3、因此,在现有的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中,由于已建城区存在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管位有限,且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提标改造优化方法,而导致城区雨水设施提标升级不利,进而产生城市内涝、城市雨水体系不完善、城市防汛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中,由于已建城区存在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管位有限,且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提标改造优化方法,而导致城区雨水设施提标升级不利,进而产生城市内涝、城市雨水体系不完善、城市防汛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并进行总结梳理;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包括:共性问题、解决策略及对应的具体措施;基于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确定绿色设施技术包和灰色设施技术包,并基于所述绿色设施技术包进行评价分析比选;基于所述解决策略提出针对排水系统已建区域的相关灰色设施技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绿色设施技术和灰色设施技术的组合方案。

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并进行总结梳理包括以下步骤:总结梳理已建城区雨水设施的共性问题、解决策略及对应的具体措施;对所述共性问题、所述解决策略、所述具体措施互相对应匹配。

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共性问题包括:城市迅速扩张,径流系数增大;源头建设硬化面积大,峰值流量增大;泵站及管网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城市涝水行泄通道排水能力不足;城市排水管渠排水能力不足;管道受下游顶托,雨水“倒灌”;治污治涝不统筹,雨污混接影响排水能力;排水管渠淤积、缩窄严重;雨水最终排放出口不多,缺乏完善分散的自排雨水系统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解决策略包括:改善下垫面条件,提高城市地表的下渗蓄滞能力,降低综合径流系数;优化系统布局;对管网及泵站提标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提高雨水管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预降水位,协调下游水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具体措施包括: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重新划分雨水分区,分流部分雨水至其他雨水系统;翻排、增排管道,对已建市政雨水设施扩容改造;建设调蓄池、城市深隧;增加系统总管及泵站规模;涝水两侧分流入河;雨水系统自排改强排;建设泵站之间的连通管;建设雨水管道之间的连通管;改进雨水口;对淤积严重段进行全段清淤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绿色设施技术包分析包括:适建性因子分析、适建性地块分析、降雨控制成效及成本效益分析;基于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确定绿色设施技术包和灰色设施技术包,并基于所述绿色设施技术包进行评价分析比选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块特点、降雨条件、设计目标、可行性和成本确定绿色设施技术包;基于所述解决策略提出绿色设施技术及其适建性因子分析;根据所述绿色设施技术所在区域的地块类型进行适建性地块分析;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降雨控制成效、成本及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分析比选。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块类型包括: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开发区、改造区、绿地、广场、街道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绿色设施技术包包括:蓄水池、雨水罐、雨水湿地、湿塘、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植草沟、渗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适建性因子分析包括:土壤渗透率、土壤类型、坡度、汇水面积、地下水高度、水体距离、红线距离、占地面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适建性地块分析包括: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桶、渗渠及雨水调蓄设施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灰色设施技术包适用于已建城区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的灰色设施技术;所述灰色设施技术包包括:重新划分雨水分区;涝水两侧分流入河;雨水自排系统改为强排;建设调蓄设施;建设雨水管道之间的连通管;建设泵站之间的连通管;雨水口的改进。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重新划分雨水分区包括:基于流量的雨水分区、基于地形的雨水分区;所述基于流量的雨水分区,基于流量调整已有泵站服务范围,使其达到新雨水片区设计要求;规划新建雨水泵站,其设计流量满足原雨水片区调减后范围的设计要求;所述基于地形包括: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所述高水高排,是指高处来的水应尽量就近排入承蓄区;所述承蓄区包括:河道、湖泊、排水沟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的自然或人工承水体。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并进行总结梳理;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包括:共性问题、解决策略及对应的具体措施;技术包确定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性质确定绿色设施技术包和灰色设施技术包,并基于所述绿色设施技术包进行评价分析比选;方案组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解决策略提出针对排水系统已建区域的相关灰色设施技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绿色设施技术和灰色设施技术的组合方案。

12、最后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装置执行所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

13、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构建方法,针对雨水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其对应的解决策略和具体措施,构建绿色、灰色设施技术包,依据各绿色设施技术特点进行适建性因子分析、适建性地块分析,进行lid措施降雨控制成效、成本和环境效应评价分析,进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技术包的组合方案,实现已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改造技术包的构建,为城区雨水设施提标升级规划设计提供决策依据,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完善城市雨水体系、提高防汛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对实际工程设计和研究更具有指导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