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3053发布日期:2024-03-12 21:0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容器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容器技术能够封装微服务整个运行时环境的特性,天然就适用于微服务构建、发布和运行,让原本缓慢前进的devops得到飞速发展。但对于多云环境,如多个厂家、多个架构的云环境,单一的devops平台无暇顾及复杂微服务的构建、部署和交付。

2、云原生devops旨在解决已经容器化部署的微服务应用具备持续交付和智能自运维能力,能够做到比传统devops平台更高的服务质量、更低的开发运维成本,让研发专注于业务的快速迭代,因此逐渐成为各个企业解决docker和kubernetes(简称k8s)环境下的资源管理、微服务环境构建和持续集成的复杂、效率低等问题的优选工具。

3、但是,一方面,目前现有的一些容器平台和devops平台暂未完成无缝对接,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版本更新、容器启停等能力未实现ci/cd全流程,如果要实现云原生devops,对现有devops平台或者容器平台的改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容器应用持续部署和版本控制不够灵活,敏捷流水线流的镜像版本较多,直接进入镜像仓库以及容器平台部署容易导致管理比较混乱。此外,企业一般存在多个环境需验证容器应用对应的镜像制品,镜像制品又在持续构建,多个环境、多版本并存。那基于多环境的流水线ci/cd场景,按照环境进行镜像和应用更新的有效管控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保障环境变量一致性,保障测即所得。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以低成本、快速地实现云原生应用的快速交付以及实现对容器应用的分级管控。

2、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所述方法由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执行,所述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用于对接devops平台和容器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4、接收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

5、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获取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

6、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以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在容器平台进行容器应用的部署。

7、可选地,在接收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8、接收devops平台的申请请求,所述申请请求用于申请激活账号和申请管控权限,所述管控权限包括镜像入库和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

9、根据所述申请请求确定账号激活状态并配置对应的管控权限。

10、可选地,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为基于新镜像触发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在接收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1、接收devops平台的新镜像入库请求;

12、根据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获取镜像入库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

13、根据所述镜像入库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以根据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在镜像仓库进行新镜像入库。

1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镜像入库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包括:

15、若所述镜像入库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为一级管控,则确定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为devops平台的流水线直接将新镜像入库;

16、若所述镜像入库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为二级管控,则确定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为devops平台的流水线提交入库申请并经管控平台审批通过后,由流水线将新镜像入库并受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监控;

17、若所述镜像入库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为三级管控,则确定所述新镜像入库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为devops平台的流水线提交入库申请并经管控平台审批通过后,由管控平台将新镜像入库并受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监控。

1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包括:

19、若所述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为一级管控,则确定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为devops平台的流水线直接进行容器应用部署;

20、若所述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为二级管控,则确定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为devops平台的流水线提交部署申请并经管控平台审批通过后,由流水线进行容器应用部署并受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监控;

21、若所述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为三级管控,则确定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为devops平台的流水线提交部署申请并经管控平台审批通过后,由管控平台进行容器应用部署并受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监控。

22、可选地,在接收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查询待部署的容器应用的应用信息;

24、根据查询结果确定待部署的容器应用的部署类型,以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和所述待部署的容器应用的部署类型进行容器应用的部署,所述部署类型包括首次部署和更新部署。

2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6、提供应用接口,以使所述devops平台通过调用所述应用接口实现对应的接口功能;

27、所述应用接口包括查询接口、部署接口和部署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2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容器应用的管控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所述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用于对接devops平台和容器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29、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

30、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获取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

31、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以根据所述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在容器平台进行容器应用的部署。

32、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容器应用的管控系统,所述容器应用的管控系统包括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devops平台和至少一个容器平台,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所述方法。

33、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4、处理器;以及

35、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之任一所述方法。

36、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前述之任一所述方法。

37、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由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执行,容器应用的管控服务端用于对接devops平台和容器平台,先接收devops平台的容器应用部署请求;然后根据容器应用部署请求获取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最后根据容器应用部署的管控权限配置信息确定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以根据容器应用部署请求对应的分级管控策略在容器平台进行容器应用的部署。本技术的容器应用的管控方法可以低成本、快速解决云原生应用的快速交付问题,无需对现有的容器平台做修改即可实现对镜像和容器应用的持续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镜像和容器应用的分级管控,保证测试环境交付物的一致性,还可以实现对接多个不同架构的容器平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