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2222发布日期:2024-04-08 13:4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行驶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数据识别,具体涉及一种行驶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社会中,用于长途运输的货车一般配备两个驾驶员,轮流驾驶货车,可以达到轮流休息、不疲劳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安全驾驶的目的;其中,每个驾驶员具有对应的身份识别卡,通过在货车的车机系统上插拔对应驾驶员的身份识别卡,以便于对货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监管;但存在部分货车驾驶员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往往一个人配备两张身份识别卡,从而驾驶货车进行长途运输。目前,仅通过识别身份识别卡,是很难识别出货车是否配备两名驾驶员的。

2、因此,亟需一种行驶数据识别方法,从而判断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能够对车辆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从而减少危险驾驶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行驶数据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货车驾驶员为节省运输成本,一个人配备两张身份识别卡,驾驶货车进行长途货物运输,可能造成疲劳驾驶、出现交通事故的问题。

2、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行驶数据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信息,以及多组插拔卡信息;

4、基于所述行驶信息,以及所述多组插拔卡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

5、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数据与对应的目标阈值进行比较,得到至少一个比较结果;

6、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比较结果,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为双司机车辆。

7、本公开提出的一种行驶数据识别方法,通过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插拔卡信息,确定特征数据,从而根据特征数据判断车辆是否为双司机车辆。其判断过程中只涉及到插拔卡信息和车辆的行驶信息,不涉及身份识别卡对于判断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避免一个人配备两张身份识别卡,将其误判为双司机驾驶车辆的情况的发生,进而达到提高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判断准确率的目的。

8、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行驶信息,以及所述多组插拔卡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括:

9、基于每组拔插卡信息,确定所述每组拔插卡信息中第一动作的时间,以及与所述第一动作的时间对应的第二动作的时间;所述第一动作为插卡或者拔卡;所述第二动作与所述第一动作不同;

10、确定多个第一时间段,每个第一时间段是以相应组的第一动作时间为起始时间,以与相应组的第二动作时间为结束时间的时间段;

11、基于所述行驶信息,确定所述车辆每次停靠的第二时间段,得到多个第二时间段;

12、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

13、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行驶数据识别方法,通过限定第一动作为插卡或者拔卡,以及通过第一动作的时间和第二动作的时间确定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从而根据第一时间段来确定用于判断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特征数据。其确定特征数据的过程中只涉及到插卡动作和拔卡动作的相应时间,不需要考虑插卡或者拔卡时的司机身份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避免一个人配备两张身份识别卡,将其误判为双司机驾驶车辆的情况的发生,进而达到提高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判断准确率的目的。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中还考虑到车辆的停靠时间,通过车辆的停靠时间和插拔卡时间来确定特征数据,能够充分考虑到双司机车辆的特殊情况,例如双司机车辆需要在车辆停靠时进行驾驶员的替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判断准确率。

14、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以拔卡时间为起始时间,以插卡时间为结束时间的时间段;所述特征数据包括车辆拔插卡的平均停靠时长;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括:

15、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中的任一第一时间段,从所述多个第二时间段中确定出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目标时间段,得到多个第一目标时间段;所述第一目标时间段为包含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第二时间段;

16、将所述多个第一目标时间段的平均时长作为车辆插拔卡的平均停靠时长。

17、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行驶数据识别方法,充分考虑到双司机车辆在进行驾驶员替换时,为了提升运输效率,停靠时长普遍不会太长;而单司机车辆由于一个人驾驶车辆,因此需要较长的停靠时间,来恢复驾驶员的精力,因此,将车辆插拔卡的平均停靠时长作为判断车辆是否为双司机车辆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判断准确率。

18、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特征数据包括在服务区进行拔插卡动作的次数;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括:

19、从所述多个第二时间段中筛选出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三时间段为所述车辆停靠在服务区的第二时间段;

20、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中筛选出第二目标时间段;所述第二目标时间段为与第三时间段相关联的第一时间段;

21、将所述多个第二目标时间段的总段数作为车辆在服务区进行拔插卡动作的次数。

22、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行驶数据识别方法,充分考虑到双司机车辆一般为跑长途货运的车辆,普遍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进行驾驶员的替换,因此,将车辆在服务区进行拔插卡动作的次数作为判断车辆是否为双司机车辆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是否为双司机驾驶的判断准确率。

2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以插卡时间为起始时间,以拔卡时间为结束时间的时间段;所述特征数据包括车辆处于相邻两次插卡状态的平稳行驶时长占比差异的平均值;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括:

24、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中的任一第一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车辆的平稳行驶时长,并确定所述平稳行驶时长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占比,得到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一一对应的多个占比;

25、针对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段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确定所述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的平稳行驶时长占比差值,得到多个占比差值;所述平稳行驶时长占比差值为与所述相邻两个第一时间段对应的两个占比的差值;

26、基于所述多个占比差值,以及占比差值的数量,确定车辆处于相邻两次插卡状态的平稳行驶时长占比差异的平均值。

27、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数据中的任一个,所述特征数据对应预设的多个初选阈值,在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数据与对应的目标阈值进行比较,得到至少一个比较结果之前,还包括:

28、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数据中的任一个,从所述多个初选阈值中确定所述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阈值。

29、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多个初选阈值中确定所述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阈值,包括:

30、针对所述多个初选阈值中的任一初选阈值,根据所述初选阈值对与所述目标特征数据对应的多个参数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别和第二类别;

31、确定所述第一类别的第一差均值和第二差均值,以及所述第二类别的第一差均值和第二差均值;每个类别对应的第一差均值为相应类别中的各个参数和相应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所述相应均值表示相应类别中的所有参数的平均值;每个类别对应的第二差均值为相应类别中的各个参数和另一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

32、基于所述第一类别的第一差均值和第二差均值,以及所述第二类别的第一差均值和第二差均值,以及所述预设差值绝对值,确定所述初选阈值的结果值;

33、根据与所述多个初选阈值对应的多个结果值,从所述多个初选阈值中筛选出与所述目标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阈值。

34、本公开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驶数据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5、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信息,以及多组插拔卡信息;

36、特征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行驶信息,以及所述多组插拔卡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

37、数据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数据与对应的目标阈值进行比较,得到至少一个比较结果;

38、车辆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比较结果,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为双司机车辆。

39、本公开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0、本公开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1、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的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