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0153发布日期:2023-08-20 18:1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机交互,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1、数字人,是一种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对人体在不同水平的形态和功能进行虚拟仿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人的生成技术越来越成熟,数字人是基于信息通信、ai语音交互、红外探测、头像识别、大数据分析与建模等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是企业用于对外进行介绍和宣传、对内辅助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创新平台应用;

2、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202221727979.9公开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可拆卸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前侧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上侧设有语音交互装置、红外探测器和人脸识别装置,终端设备的侧面设有设备开关,终端设备的后侧设有拾音器和扩音器;机体内设有主控制器、与主控制器连接的语音交互模块、红外探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触摸显示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与语音交互装置电性连接,红外探测模块与红外探测器电性连接,人脸识别模块与人脸识别装置电性连接,触摸显示模块与显示屏电性连接;该实用新型的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将终端设备设置为可360°旋转的平台,保证终端设备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设备使用更灵活性;

3、但是该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不足,难以调整机体使用时的倾斜角度,导致机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显示屏闲置时长期裸露在外部,由于缺少对显示屏进行保护的措施,因此显示屏容易被刮损损坏,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利于方便的调整机体使用时倾斜的角度,而且可以防止闲置的显示屏被刮损损坏。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包括机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于所述机体下方;

3、所述底座上端转动连接有凹型架,所述机体左右端均设有角度调节组件;

4、所述机体前端上部相接有往右依次排布的红外探测器、人脸识别器及语音交互器;

5、所述机体前端中部相接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外部设有防刮保护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均包括阻尼转轴、弹簧回力杆及卡球,所述阻尼转轴内端均固定于所述机体外侧,所述阻尼转轴外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凹型架内侧壁,所述弹簧回力杆均设于所述阻尼转轴下方,所述弹簧回力杆均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凹型架内侧壁。

7、进一步地,所述卡球均相接于所述弹簧回力杆上端,所述阻尼转轴外围均开有若干个与所述卡球相匹配的卡孔。

8、进一步地,所述防刮保护组件包括上凹型罩、回力收卷辊、防刮挡布及升降板,所述上凹型罩设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方且固定于所述机体前端,所述回力收卷辊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凹型罩内,所述防刮挡布收卷于所述回力收卷辊外围,所述升降板设于所述上凹型罩下方且相接于所述防刮挡布下端,所述升降板下端相接有海绵刷。

9、进一步地,所述防刮保护组件还包括侧凹型罩、升降电机、丝杆及导向轴,所述侧凹型罩设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于所述触控显示屏的左右端,所述侧凹型罩均固定于所述机体前端,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凹型罩内顶端,所述丝杆上端相接于所述升降电机的动力端,所述丝杆下端转动连接于同侧所述凹型罩内底端。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左右端均延伸进所述凹型罩,所述丝杆往下螺纹贯穿过所述升降板,所述导向轴固定于另一个所述侧凹型罩内,所述导向轴往下滑动贯穿过所述升降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2、1.通过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侧设置红外探测器、人脸识别器和语音交互器,从而达到与用户语音及影像交互的目的,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

13、2.通过阻尼转轴的转动带动机体进行旋转,方便调整机体倾斜时的使用角度,而且通过弹簧回力杆的弹性可以使卡球卡入卡孔内,利于防止倾斜后的机体自动旋转,利于保证机体倾斜使用后的稳定性,更好的提升了该移动终端的使用灵活性;

14、3.通过将防刮挡布遮挡在触控显示屏前方,利于防止触控显示屏闲置时被刮损损坏,从而有效保证触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包括机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设于所述机体(1)下方,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均包括阻尼转轴(4)、弹簧回力杆(18)及卡球(19),所述阻尼转轴(4)内端均固定于所述机体(1)外侧,所述阻尼转轴(4)外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凹型架(3)内侧壁,所述弹簧回力杆(18)均设于所述阻尼转轴(4)下方,所述弹簧回力杆(18)均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凹型架(3)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球(19)均相接于所述弹簧回力杆(18)上端,所述阻尼转轴(4)外围均开有若干个与所述卡球(19)相匹配的卡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保护组件包括上凹型罩(8)、回力收卷辊(9)、防刮挡布(10)及升降板(11),所述上凹型罩(8)设于所述触控显示屏(16)上方且固定于所述机体(1)前端,所述回力收卷辊(9)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凹型罩(8)内,所述防刮挡布(10)收卷于所述回力收卷辊(9)外围,所述升降板(11)设于所述上凹型罩(8)下方且相接于所述防刮挡布(10)下端,所述升降板(11)下端相接有海绵刷(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保护组件还包括侧凹型罩(13)、升降电机(14)、丝杆(15)及导向轴(17),所述侧凹型罩(13)设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于所述触控显示屏(16)的左右端,所述侧凹型罩(13)均固定于所述机体(1)前端,所述升降电机(14)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凹型罩(13)内顶端,所述丝杆(15)上端相接于所述升降电机(14)的动力端,所述丝杆(15)下端转动连接于同侧所述凹型罩(13)内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1)左右端均延伸进所述凹型罩(13),所述丝杆(15)往下螺纹贯穿过所述升降板(11),所述导向轴(17)固定于另一个所述侧凹型罩(13)内,所述导向轴(17)往下滑动贯穿过所述升降板(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人的移动终端,包括机体和底座,底座设于机体下方,底座上端转动连接有凹型架,机体左右端均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机体前端上部相接有往右依次排布的红外探测器、人脸识别器及语音交互器,机体前端中部相接有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屏外部设有防刮保护组件;本技术通过阻尼转轴的转动方便调整机体倾斜时的使用角度,更好的提升了该移动终端的使用灵活性,且通过将防刮挡布遮挡在触控显示屏前方,利于防止触控显示屏闲置时被刮损损坏,从而有效保证触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嘉盟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