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1853发布日期:2023-12-29 22:0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rfid抗金属标签,特别涉及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提供的rfid产品根据工作频段可划分为:lf,hf,vhf,uhf(ultra highfrequency,超高频)以及微波频段,uhf频段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传送数据快、可靠性强和寿命高等特点,其中,抗金属电子标签是一种被动式智能标签,标签具有远距离识别和高速的反冲突机制,可适用于智能称重管理、高速公路(路桥)不停车收费管理、车牌防伪识别管理、车辆编组调度管理、智能停车场管理、资产管理、口岸出入境车辆查验管理、和码头集装箱管理等等众多领域,可运行于860~960mhz的uhf频段,其频率覆盖范围宽(达100mhz带宽,以方便区域性uhf标签频点选用,能够与当地电信业务的900兆通讯频率错开应用),其机具多采用跳频覆盖方式,不受不同区域变化时无线电频段规划的影响,因而允许同一个标签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被读取。标签具有反冲突性能、可在全球各种环境下部署、具有读/写现场可编程性和更快的标签读/写速度、能在读卡器密集的环境中运行等功能。现阶段市场上的电子标签主要有两大类:普通柔性标签和抗金属标签,两种类型标签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例如普通柔性标签由于有比较宽的带宽,适应性强,大多应用在零售、服装等材质不统一的非金属应用领域,一旦应用在金属环境性能就急剧变差甚至识别不到;抗金属电子标签具有抗金属功能,可安装于金属物质表面,大多应用于工具、载具等金属环境应用领域。但是,普通抗金属标签的辐射角度通常很窄,在标签正前方方向会有很好的读取效果,偏离正前方轴线后标签被读取的距离就会急剧下降,且现有的抗金属标签在非金属表面由于没有金属底板从而频率偏移性能一般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此标签不仅比普通抗金属标签辐射角度大,而且在金属表面和非金属表面有一致的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天线10、标签芯片11和载体12,所述标签芯片11设置在标签天线10上,标签天线10设置在载体12上;

4、标签天线10包裹所述载体12设置;

5、所述标签天线10采用缝隙天线形式。

6、优选的,所述标签芯片11用倒封装工艺粘贴在标签天线10上,所述标签天线10粘贴在载体12上。

7、优选的,所述标签天线10为inlay或者fpc材质,工作频率为920mhz-925mhz。

8、优选的,标签天线10的尺寸不小于载体12的两倍尺寸。

9、优选的,所述载体12为柔性或半柔性非金属材质,厚度0.5mm-5mm。

10、优选的,还包括热转印纸20和胶贴30,所述热转印纸20粘贴在标签天线10的一面,胶贴30设置在标签天线10的另一面。

11、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通过使用缝隙天线形式,辐射角度大,并且在金属和非金属应用场景有一致的性能,兼容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天线(10)、标签芯片(11)和载体(12),所述标签芯片(11)设置在标签天线(10)上,标签天线(10)设置在载体(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芯片(11)用倒封装工艺粘贴在标签天线(10)上,所述标签天线(10)粘贴在载体(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天线(10)为inlay或者fpc材质,工作频率为920mhz-925m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标签天线(10)的尺寸不小于载体(12)的两倍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2)为柔性或半柔性非金属材质,厚度0.5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转印纸(20)和胶贴(30),所述热转印纸(20)粘贴在标签天线(10)的一面,胶贴(30)设置在标签天线(10)的另一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包括:标签天线、标签芯片和载体,所述标签芯片设置在标签天线上,标签天线设置在载体上;标签天线包裹所述载体设置;所述标签天线采用缝隙天线形式。所述标签天线依据缝隙天线原理金属表面开槽的方式,实现标签天线与标签芯片阻抗匹配从而正常与读写器通信,本技术的一种宽波束辐射电子标签通过使用缝隙天线形式,辐射角度大,并且在金属和非金属应用场景有一致的性能,兼容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骥,李卫,李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博纬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