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2656发布日期:2023-10-29 01:2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标签领域,具体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


背景技术:

1、电子防伪标签是采用电子芯片校验技术从而达到轻松识别真假的目的,相比传统的不干胶防伪标签,电子标签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超市防盗标签与rfid标签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标签。公开号为cn2177674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标签底座与标签盖卡接,标签底座内部设有展板,展板设置在标签盖观察口的对应位置,展板与标签底座之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展板上缠绕有标签带,转动轴带动标签带在展板上滑动,标签底座一侧还设有旋转轮,旋转轮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与展板上缠绕有标签带,转动轴采用橡胶辊,具有很好的粘力,且采用转动轴能够很好的带动标签带在展板上滑动,人们就可以从观察口观察标签带上的信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但上述专利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能够从包装上完整的撕下来,从而将盒体开口打开并将产品取出,之后再将产品放回盒体后,包装仍能够还原为未拆开状态,使得工作人员无法确认产品是否被客户打开过,从而导致客户将包装打开,甚至使用过产品后再进行退货,工作人员也无法发现。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标签能够从包装上完整的撕下来,从而将盒体开口打开并将产品取出,之后再将产品放回盒体后,包装仍能够还原为未拆开状态,使得工作人员无法确认产品是否被客户打开过,从而导致客户将包装打开,甚至使用过产品后再进行退货,工作人员也无法发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包括防拆环,所述防拆环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环腔中设置有倒角卡扣,所述防拆环的环腔中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倒角卡扣之间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环的顶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壁贴合有防伪层,所述连接柱的柱体圆周侧壁套设有标签层。

3、优选的,所述倒角卡扣呈锐角状卡接在所述环形槽的环腔中。

4、优选的,所述倒角卡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形卡扣。

5、优选的,所述凹形卡扣与所述环形槽的上壁相卡合。

6、优选的,所述倒角卡扣沿圆周阵列分布有四个。

7、优选的,所述倒角卡扣的底壁与所述环形槽的环腔底壁之间垫设有加强环。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防拆环包裹标签层以及防伪层,在安装该标签时,通过按压防伪层带动连接柱下降,使得连接条带动倒角卡扣插进环形槽中,并使得凹形卡扣卡住防拆环,进而将带有标签层和防伪层的连接柱及连接条卡死,若想拆除该标签,必须使用较大力气破坏凹形卡扣与倒角卡扣,但破坏后,标签就无法恢复,从而避免了将标签撕下再粘贴后,包装仍能还原的情况,使得工作人员可快速确认产品是否被打开过。



技术特征:

1.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包括防拆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环(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的环腔中设置有倒角卡扣(9),所述防拆环(1)的环腔中设置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与所述倒角卡扣(9)之间连接有连接条(8),所述连接环(7)的顶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顶壁贴合有防伪层(3),所述连接柱(6)的柱体圆周侧壁套设有标签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卡扣(9)呈锐角状卡接在所述环形槽(4)的环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卡扣(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形卡扣(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卡扣(10)与所述环形槽(4)的上壁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卡扣(9)沿圆周阵列分布有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卡扣(9)的底壁与所述环形槽(4)的环腔底壁之间垫设有加强环(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防伪防拆的标签,包括防拆环,防拆环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环腔中设置有倒角卡扣,防拆环的环腔中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倒角卡扣之间连接有连接条,连接环的顶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壁贴合有防伪层,连接柱的柱体圆周侧壁套设有标签层。本技术通过采用防拆环包裹标签层以及防伪层,使得连接条带动倒角卡扣插进环形槽中,并使得凹形卡扣卡住防拆环,进而将带有标签层和防伪层的连接柱及连接条卡死,若想拆除该标签,必须使用较大力气破坏凹形卡扣与倒角卡扣,但破坏后,标签就无法恢复,从而避免了将标签撕下再粘贴后,包装仍能还原的情况,使得工作人员可快速确认产品是否被打开过。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香,张虹,王金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