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8067发布日期:2024-02-02 21:5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触控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触控类电子设备,并且触控类的电子设备层出不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提升。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触控面板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部分,其中,接收线路10’和发送线路20’需要通过柔性电路板30’的内部将走线两端连接起来,由于走线占用的空间大导致柔性电路板30’的尺寸大,价格高,因此生产成本高,并且整机的结构设计也会受到限制,不利于整机的结构布局。

2、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触控面板进行改进,使触控面板的柔性电路板尺寸减小、生产成本更低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的结构不够简洁、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包括:

4、基板;

5、接收线路,至少有两个,覆盖所述基板;

6、导电桥,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基板,用于将各个所述接收线路电连接;

7、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桥;

8、触控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

9、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触控层;

10、发送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11、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保护环,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所述保护环能够将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之间屏蔽。

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为金属走线。

13、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将各自线路的两端电连接。

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线路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导电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部,并将所述接收线路的两端电连接。

1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电桥为ito导电桥。

1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控层为ito sensor。

1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的位置至少部分重叠。

1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为玻璃。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

2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1、将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层叠设置,并在中间通过绝缘层绝缘,减少了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在柔性电路板上占用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小柔性电路板的尺寸,有利于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有利于整机结构的布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环,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所述保护环能够将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之间屏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为金属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将各自线路的两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路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导电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部,并将所述接收线路的两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桥为ito导电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为itosensor。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的位置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其中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包括:基板;接收线路,至少有两个,覆盖所述基板;导电桥,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基板,用于将各个所述接收线路电连接;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桥;触控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触控层;发送线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本技术将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层叠设置,并在中间通过绝缘层绝缘,减少了接收线路和发送线路在柔性电路板上占用的面积,因此能够减小柔性电路板的尺寸,有利于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有利于整机结构的布局。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华,洪锡秋,姚桂武,邱泽银,许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