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6616发布日期:2024-05-17 13:0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分析,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1、碳排放是指在能源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碳排放的来源包括燃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为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推行减排和适应措施。通过减少碳排放,增强适应能力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意识到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加强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锂离子电池产业要达成零碳目标,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配合与协作。

2、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未在分析碳排放时考虑电池的特殊性质,存在上下游企业核算碳排放量不一致的问题,例如,锂离子电池会随着时间的经过会自然放电,使得供应的每单位电力量与实际使用的每单位电量对应碳排放不同,进而使得上下游产业链规划碳排放量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以能够解决传统碳排放量分析方法未考虑锂离子电池特性且与实际碳排放量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全产业链碳排放的一体化分析,协调了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企业规划碳排放量的差异。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分别计算上游企业的燃料碳排放数据、以及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

4、根据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所述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所述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计算修正系数,所述修正系数包括使用阶段修正系数和回收阶段修正系数;

5、根据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和所述修正系数,计算锂离子电池的规划碳排放数据,所述规划碳排放数据包括使用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

6、进一步地,所述分别计算上游企业的燃料碳排放数据、以及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的步骤包括:

7、根据上游企业的使用燃料,计算上游企业的燃料碳排放数据;

8、根据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方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

9、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方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

10、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数据和烟气脱硫过程碳排放数据;

11、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数据:

12、c1=a×efa

13、式中,a表示活动水平,efa表示燃料排放因子;

14、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烟气脱硫过程碳排放数据:

15、c2=cal×efb

16、式中,cal表示碳酸盐消耗量,efb表示脱硫剂排放因子;

17、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

18、

19、式中,fc表示百公里电能消耗量,l表示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行驶里程,μ表示锂离子电池充电效率,k表示电能生产的碳排放因子。

2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方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的步骤包括:

21、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方式,将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子回收阶段;

22、根据各个子回收阶段的投入材料,计算在各个子回收阶段产生的子阶段碳排放数据,并将各个子阶段碳排放数据之和作为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

23、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

24、

25、

26、式中,m表示子回收阶段总数,ej表示第j个子回收阶段的碳排放数据,n表示第j个子回收阶段中投入材料的类型总数,adi表示第i种投入材料的使用量,efi表示第i种投入材料的排放因子。

2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所述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所述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计算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28、将所述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的比值作为使用阶段修正系数;

29、将所述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的比值作为回收阶段修正系数。

3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和所述修正系数,计算锂离子电池的规划碳排放数据的步骤包括:

31、将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与所述使用阶段修正系数的乘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

32、将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与所述回收阶段修正系数的乘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

33、进一步地,所述回收阶段包括电池热分解阶段、电池浸出阶段、电池萃取阶段、电池沉淀阶段和电池煅烧阶段;

34、所述电池热分解阶段的投入材料包括天然气和二氧化碳,所述电池浸出阶段的投入材料包括硫酸、双氧水和蒸汽,所述电池萃取阶段的投入材料包括萃取剂、煤油和硫酸,所述电池沉淀阶段的投入材料包括氢氧化钠、氨水和蒸汽,所述电池煅烧阶段的投入材料包括碳酸锂。

3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6、第一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上游企业的燃料碳排放数据、以及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

37、修正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所述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所述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计算修正系数,所述修正系数包括使用阶段修正系数和回收阶段修正系数;

38、第二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和所述修正系数,计算锂离子电池的规划碳排放数据,所述规划碳排放数据包括使用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

39、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40、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所述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碳排放量分析方法未考虑锂离子电池特性且与实际碳排放量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全产业链碳排放的一体化分析,协调了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企业碳排放量的差异,为电池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数据支持,这对于电池领域的节能减排是非常有意义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上游企业的燃料碳排放数据、以及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数据和烟气脱硫过程碳排放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方式,计算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燃料碳排放数据、所述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所述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计算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和所述修正系数,计算锂离子电池的规划碳排放数据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阶段包括电池热分解阶段、电池浸出阶段、电池萃取阶段、电池沉淀阶段和电池煅烧阶段;

8.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碳排放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分别计算上游企业的燃料碳排放数据、以及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根据燃料碳排放数据、使用阶段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碳排放数据,计算修正系数;根据上游企业规划碳排放数据和修正系数,计算锂离子电池的规划碳排放数据,规划碳排放数据包括使用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和回收阶段规划碳排放数据。本发明通过准确计算锂离子电池的实际碳排放量,并通过碳排放修正系数对规划碳排放量进行修正,协调了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企业碳排放量的差异,有助于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碳排放量规划体系的建立。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军,李爱霞,谢英豪,李长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