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0537发布日期:2024-04-18 18:0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网络教育及办公场地的多样化,便携电子产品在商务领域或教育领域得到普及,用户对人机交互有了更高的需求,尤其对笔书写的需求更加明显。目前市面上的显示产品通过电磁感应天线板来实现电磁笔与显示屏进行交互的功能,电磁感应天线板粘连在显示屏的下方,但采用该种方式导致显示产品的厚度增加。因此,在实现电磁笔与显示屏进行交互的基础上,如何减薄显示产品的厚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以减薄显示产品的厚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3、触控金属层;所述触控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行方向触控电极及列方向触控电极;

4、针对每个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的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支撑板上的投影无重叠部分,该电极单元的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无重叠部分,该电极单元的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5、在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行方向上,同一行方向上相邻的电磁感应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一电磁感应电极;在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列方向上,同一列方向上相邻的电磁感应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二电磁感应电极;

6、针对每个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的行方向触控电极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投影与该电极单元的列方向触控电极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投影无重叠部分,且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之间以榫卯拼接的方式进行拼接;

7、在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的行方向上,同一行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的列方向上,同一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无重叠部分;所述列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无重叠部分。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

10、所述第二触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11、所述行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列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层;

12、或者;

13、所述行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层,所述列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层。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之间电绝缘,所述列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之间电绝缘。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单元还包括:虚拟浮动电极;所述虚拟浮动电极设置于所述行方向触控电极与所述列方向触控电极之间。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7、电磁屏蔽层、支撑膜层、显示层、薄膜封装层、透明光阻层、偏光板层、光学胶层、盖板层;

18、所述电磁屏蔽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层上;所述支撑膜层设置在所述电磁屏蔽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显示层设置在所述支撑膜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透明光阻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偏光板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光阻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光学胶层设置在所述偏光板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盖板层设置在所述光学胶层上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极走线结构,所述电极走线结构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显示基板的触控金属层,所述电极走线结构包括:

20、多个第一环形走线组、多个第二环形走线组、多个第一焊盘、多个第二焊盘;

21、针对每一个第一环形走线组,该第一环形走线组与所述触控金属层中两条第一电磁感应电极共同组成一个第一环形电磁感应通道,该第一环形走线组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焊盘电连接,该第一环形走线组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焊盘电连接;

22、针对每一个第二环形走线组,该第二环形走线组与所述触控金属层中两条第二电磁感应电极共同组成一个第二环形电磁感应通道,该第二环形走线组的一端与一个第二焊盘电连接,该第二环形走线组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焊盘电连接。

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走线结构还包括:

24、多条第三走线、多条第四走线、多个第三焊盘、多个第四焊盘;

25、针对每条第三走线,该第三走线的一端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该第三走线的另一端与一个第三焊盘电连接;

26、针对每条第四走线,该第四走线的一端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该第四走线的另一端与一个第四焊盘电连接。

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走线、所述第四走线的路径与所述第一环形走线组、所述第二环形走线组的路径无重叠部分。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驱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微控制单元及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

29、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三焊盘、所述第四焊盘电连接,用于输出驱动信号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进行驱动;

30、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焊盘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环形电磁感应通道、所述第二环形电磁感应通道的开通与关闭;

31、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触控驱动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触控驱动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

32、本技术实施例有益效果: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触控金属层;触控金属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包括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行方向触控电极及列方向触控电极、;针对每个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的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显示基板的支撑板上的投影无重叠部分,该电极单元的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支撑板上的投影无重叠部分,该电极单元的行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列方向电磁感应电极在支撑板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在多个电极单元的行方向上,同一行方向上相邻的电磁感应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一电磁感应电极;在多个电极单元的列方向上,同一列方向上相邻的电磁感应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二电磁感应电极;针对每个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的行方向触控电极在支撑板上的第一投影与该电极单元的列方向触控电极在支撑板上的第二投影无重叠部分,且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之间以榫卯拼接的方式进行拼接;在多个电极单元的行方向上,同一行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在多个电极单元的列方向上,同一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通过电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通过将电磁感应电极设计在显示基板的触控金属层,与触控电极共用触控金属层,以实现电磁笔与屏幕进行交互的功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电磁感应天线板粘连在显示屏下方的设计方式,可以减薄显示产品的厚度。

3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