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0键键盘及应用于小屏电子设备的简拼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9953发布日期:2024-03-01 12:3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基于10键键盘及应用于小屏电子设备的简拼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键盘布局及输入法,具体是指基于10键键盘及应用于小屏电子设备的简拼输入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的使用越来越多,目前,手表的输入法方面有touchone键盘、analog keyboard输入法、苹果手表百度输入法等等;英文qwerty键盘应用于手表方面不适于操控,基本不适用于手表方面;在汉语拼音输入法方面完全基于1958年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两个元音i、u在音节中作为起始音时,要加上或换上y、w,还有一个26个英文拉丁字母之外的ü,及英文的隔音符,以及无法广泛应用的四声标调法,操作较为复杂,不适用于小屏页面操作,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小屏电子设备的输入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基于10键键盘及应用于小屏电子设备的简拼输入法,使得手表等平台具有新的键位布局和输入方式,学习成本低。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着手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基础性的简化: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借用了拉丁字母,因为26个拉丁字母的限制,形成了八个双字母音素:zh、ch、sh、ng、yi、wu、yu和er;关键的是四声标注法,使我们到现在都无法广泛应用汉语拼音方案;带声调的行文不美观且现有的英文全键盘不支持,不带声调的行文可读性差,因此到现在也没有一款可用的基于拉丁字母的汉语编程语言。

3、方案性改动如下:yu改成ü,i前不再加y或i不再改成y,u前不再加w或u不再改成w,zh改成v,ch改成w,sh改成y,ng改成t,er改成ë;实际行文中音节与音节之间用声调分隔,输入法中用隔音符或声调分隔;隔音符是’,1、2、3、4和5或新文字的声调符表示声调,依次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隔音符或声调处于音节尾部;儿化音的r改成ë;一个音节输入几键后,如果已输入字母自成音节且存在继续相拼,但是需要结束该音节就手动输入隔音符或声调;如果不存在继续相拼,即自动结束该音节。

4、一般性变化:3个音节,jiu、qiu、xiu变回jou、qou、xou;

5、新省略:87个音节;包括省略j、q、x后的i共27个音节;z、c、s后省略i共3个音节;b、p、f、m后省略u共4个音节;de、ge、ke、he、te中省略e共5个音节;v、w、y、r后省略i共4个音节;en、et里的e如果不是音节首字母可省略共34个音节;省略iao里的a共8个音节;lü省略成l’,nü省略成n’;r标准化为元音后,与u、i、e、a同属性;

6、共有409个音节;205个音节得到简化,再加上101处ai、an和at两个字母可以一键输入,相当于306个音节得到简化,达到总音节数量的四分之三。

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具有键位布局的键盘,包括键盘本体,所述键盘本体具有9个按键形成的主键区,所述9个按键按照3行3列的阵列形式布置,第10个按键及一个文本框,布置在9个按键的左、上、右或下侧;并将每个按键上面分为七个键位,七个键位是:左键位、上键位、右键位、下键位、中键位、左下键位、右下键位;其中,主键区内的成十字形分布的5个按键的左、上、右、下和中键位,及其它3个按键的中键位形成28个键位,用于显示28个汉语拼音、28个形码字母、26个英文字母及退格符和删除符,且一一对应。

8、具有键位布局的键盘,输入法字母为汉语拼音字母、形码字母和英文拉丁字母,在虚拟键盘的虚拟按键上,字母键位上的汉语拼音字母、形码字母、英文拉丁字母之间动态替换,用于匹配当前使用的输入法。

9、有一键输入法字母输入后,除了各种输入法字母、回车符、空格符、退格符、隔音符和删除符及其它功能键外,其余空出来的左、上、右、下或左下键位用作候选栏,用于显示通过各种输入法搜索到的字词。

10、每个按键的中键位显示的内容用单击该按键输入或实现;按键的上键位显示的内容用按住该按键上滑输入或实现;按键的左键位显示的内容用按住该按键左滑输入或实现;按键的右键位显示的内容用按住该按键右滑输入或实现;按键的下键位显示的内容用按住该按键下滑输入或实现;按键的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用长按该按键输入或实现;按键的右下键位显示的内容是合键功能,用长按该按键再加其它相关按键的单击、滑行或长按实现预定的合键功能。

11、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几键字母后,10键键盘的u、i、e、r和a键的25个键位显示的25个字母不变;3个按键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动态变化,o键的左下键位显示o,ü键的左下键位显示ü,ë键的左下键位显示ë;用单击或四向滑行和长按输入字母。

12、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几键字母后,7个按键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动态变化,51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1代表一声、52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2代表二声、53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3代表三声、54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4代表四声、55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5代表轻声,59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下拉符、60号键位显示的内容变为退格符;用长按输入声调或实现功能。

13、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第一键字母,预简拼显示两字词,输入第二键字母,预简拼显示三字词,同理类推;输入声调后退出预简拼,已输入几键字母就显示几字词。

14、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几键字母之后,已输入字母与o及u键显示的字母预简拼,搜索到的字词,显示在o键上;与ü及i键显示的字母预简拼,搜索到的字词,显示在ü键上;与ë及e键显示的字母预简拼,搜索到的字词,显示在ë键上;与r键显示的字母预简拼,搜索到的字词,显示在空格键上;与a键显示的字母预简拼,搜索到的字词,显示在回车键上;搜索到的字词字数一定,两字词时,综合字词频排序前5的字词显示在中、左、上、右和下候选栏,在这样的按键用单击或四向滑行输入字词;三字词时,综合词频排序前3的字词显示在中、上和下候选栏,在这样的按键用单击和上滑或下滑输入字词;四字词及以上时,综合词频排序前1的字词显示在中候选栏,在这样的按键用单击输入字词。

15、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声调后,搜索到的字词,显示在回车、o、ü、ë和下拉键的中、左、上、右或下候选栏;搜索到的字词字数一定,两字词时,搜索到的字词,词频排序前25的,显示在回车、o、ü、ë和下拉键的中、左、上、右和下候选栏,在这样的按键用单击或四向滑行输入字词;三字词时,搜索到的字词,词频排序前15的词,显示在回车、o、ü、ë和下拉键的中、上和下候选栏,在这样的按键用单击和上滑或下滑输入字词;四字词及以上时,搜索到的字词,词频排序前5的词,显示在回车、o、ü、ë和下拉键的中候选栏,在这样的按键用单击输入字词。

16、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过程中,u、i、e和r键的左下键位有显示内容时,在回车、o、ü、ë和下拉键上,滑向空的左键位输入1声,滑向空的上键位输入2声,滑向空的右键位输入3声,滑向空的下键位输入4声,单击中键位空的按键输入5声。

17、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过程中,u、i、e和r键的左下键位没有显示内容时,在回车、o、ü、ë和下拉键上,滑向空的左键位实现退格功能,滑向空的上键位实现回车或上拉功能,滑向空的右键位实现删除功能,滑向空的下键位实现下拉功能。

18、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法应用于圆形手表时,新增左弧、上弧、右弧和下弧键四个按键;输入声调前,u、i、e和r键的左下键位有显示内容时,左弧键居中跟随显示u键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上弧键居中跟随显示i键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右弧键居中跟随显示e键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下弧键居中跟随显示r键左下键位显示的内容;四个按键居中显示的内容用单击输入或实现。

19、作为改进,汉语拼音简拼输入时,输入法应用于圆形手表时,新增左弧、上弧、右弧和下弧键四个按键;输入声调后,u、i、e、r和a键左下键位不再显示1、2、3、4和5,即暂时不再需要输入声调的功能;这时,左弧键居中动态显示退格符,上弧键居中动态显示回车符或上拉符,右弧键居中动态显示删除符,下弧键居中动态显示下拉符;四个按键居中显示的内容用单击实现。

20、采用以上方法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1、一、基于新的汉语拼音方案所做的汉语拼音输入法简化了拼音,在手表等设备上实现方便的汉语拼音输入,具有学习容易,输入效率高、误操作率低等优点;

22、二、28个汉语拼音、28个形码字母与26个英文拉丁字母及退格符和删除符一一对应,方便三种字母布局之间切换;

23、三、取消现有的候选栏方式,让部分按键的相关键位成为候选栏,候选的字、词数量大量增加,使输入更加快捷。

24、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