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28748发布日期:2024-04-30 17:38阅读:9来源:国知局
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供应链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在企业采购业务中,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会对采购的物料进行质量检验,针对检验结果合格的物料进行放行入库,对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会进行让步接收或拒收处理,并与供应商展开相关质量问题反馈及跟踪(对策表及8d报告)。目前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是通过人工评判方式确定检验是否合格,当存在质量问题时通过线下方式与供应商进行线下质量问题协同,质量检验评判确认标准主要靠人工,质量问题处理过程效率低下,相关质量数据没有形成完整数据链条。针对检验结果问题的严重程度需要使用不同的质量协同方式缺乏统一标准,主要凭借人工判断,因此,对供应商供应的物料多项目采检需要一种质量协同有效管理的方式和科学化的采检运行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企业采检供应商物料合格性评价过程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包括将获取到的与待检测物料对应产品检测信息中的多组物料采检参数填充至预置的协同检测模型对应检测链的待检测项目中;协同检测模型包括若干检测链,各检测链对应包含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一个待检测项目,每一待检测项目对应一组物料采检参数;判断物料采检参数是否符合预设的初步筛选规则;若物料采集检参数符合初步筛选规则,则将物料采检参数标记为初始合格参数;判断各待检测项目中的初始合格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产品复检规则;若初始合格参数符合产品复检规则,则将初始合格参数标记为复检目标参数;将包含有复检目标参数的检测链标记为项目合格检测链,并将所有获取到的项目合格检测链添加至项目确认库;判断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是否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若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则判定待检测物料为合格物料。

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装置,其包括第一参数填充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与待检测物料对应产品检测信息中的多组物料采检参数填充至预置的协同检测模型对应检测链的待检测项目中;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物料采检参数是否符合预设的初步筛选规则;第一标记单元,用于若物料采集检参数符合初步筛选规则,则将物料采检参数标记为初始合格参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各待检测项目中的初始合格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产品复检规则;第二标记单元,用于若初始合格参数符合产品复检规则,则将初始合格参数标记为复检目标参数;第三标记单元,用于将包含有复检目标参数的检测链标记为项目合格检测链,并将所有获取到的项目合格检测链添加至项目确认库;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是否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判定单元,用于若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则判定待检测物料为合格物料;类别划分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产品检测信息中的物料采检参数进行类别划分,得到与各类别分别对应的物料分类参数;第二参数填充单元,用于将各类别分别对应的物料分类参数分别填充至协同检测模型中与各类别对应的检测链的待检测项目中。

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方法。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获取到的与待检测物料对应产品检测信息中的多组物料采检参数填充至预置的协同检测模型对应检测链的待检测项目中;协同检测模型包括若干检测链,各检测链对应包含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一个待检测项目,每一待检测项目对应一组物料采检参数;判断物料采检参数是否符合预设的初步筛选规则;若物料采集检参数符合初步筛选规则,则将物料采检参数标记为初始合格参数;判断各待检测项目中的初始合格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产品复检规则;若初始合格参数符合产品复检规则,则将初始合格参数标记为复检目标参数;将包含有复检目标参数的检测链标记为项目合格检测链,并将所有获取到的项目合格检测链添加至项目确认库;判断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是否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若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则判定待检测物料为合格物料,实现通过自动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质量管理的可靠性。该方案适用于采购企业对来料检验及后续质量问题实现业务自动化传递,形成规范完善的业务流程,打造完整的业务数据链条。总的来说,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标准化、自动化和系统化的方法,解决了传统质量检验和协同管理中的多个技术问题,实现了高效、规范的质量管理流程,提升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完整的数据链条支持了持续的质量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用于协同检测待检测物料的多个待检测项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到的产品检测信息中的物料采检参数填充至预置的协同检测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物料采检参数是否符合预设的初步筛选规则,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各所述待检测项目中的初始合格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产品复检规则,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项目确认库中的所述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是否等于所述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所述检测链的总数量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项目合格检测链中的所述复检目标参数进行评级,得到评级结果之后,还包括:

7.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装置,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检测模型的质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将获取到的与待检测物料对应产品检测信息中的多组物料采检参数填充至预置的协同检测模型对应检测链的待检测项目;判断物料采检参数是否符合预设的初步筛选规则;若物料采集检参数符合初步筛选规则,则将物料采检参数标记为初始合格参数;判断各待检测项目中的初始合格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产品复检规则;将包含有复检目标参数的检测链标记为项目合格检测链;判断项目确认库中的项目合格检测链的数量是否等于协同检测模型中的检测链的总数量。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对来料检验及后续质量问题实现业务自动化传递,形成规范完善的业务流程,打造完整的业务数据链条。

技术研发人员:熊跃隆,王垚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企企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