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输入编码法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469阅读:1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藏文输入编码法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
随着汉字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日趋完善,自1985年前后国内外藏文计算机处理研究相继开展。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具有上下竖向拼合的藏文方便迅速地输入到计算机中去,同时解决藏文和汉字及西文兼容问题。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院访问学者张连生,提出计算机处理藏文系统,只提供拉丁转写为基础的编码,未从操作系统级作起,用PASCAL语言编写,不能和汉字兼容,输出藏文字符为8X8点阵,字形不美观,难为藏族所接受。
国内上海、青海、甘肃等地也相继推出藏文处理系统,有的采用数字编码,有的采用拉丁代字,有的采用形音结合编码方式,这些编码方法有如下问题未能得到解决;首先输入编码中一些人为定义的规则与人们公认且已习惯接受的藏文结构不同,难于做到易学、易记;第二不能盲打,需要不断地在屏幕上选择才能输入,不可做到只看原稿的快速盲打;第三,键盘布局不尽合理,有的把带上加字字符全部放在键盘上,既无规律又不符合书写习惯,而且难于记忆,藏汉西兼容性未能很好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藏文编码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实用化的解决高速盲打的藏文输入编码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键盘。
本发明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提供了多种输入编码方法,以面向广大藏族用户及其它用户的字形码为主;还包括面向藏学研究工作者的以拉丁代字码为基础的音形代码与数字结合的编码及面向程序的区位码。其中字形码方法输入与藏文字符的书写顺序基本相同,采用拼合方式,自上而下依次输入,元音最后输入,字形码字符、字根按其使用概率的高低排列在标准键盘的字母键上。其键盘划分为三个区,即数字区、上加字头、下加字根、元音区以及辅音区。
本发明所说拉丁代码是利用国际通用的拉丁转写方案,键盘布置是音形、代码和数字结合,其操作过程及原则与字形编码相同。本发明的藏文操作系统中,附有拉丁代码对照表,用户可随时调到屏幕上来查阅,方便用户。基本码为30个辅音字符代码及7个上下加字代码组成。如下表所示
本说明所说的区位码方法是把一级藏字库约650个藏文字符放在区位码表中的88区-94区,排列顺序是辅音.下加字.上加字.上下加字.梵文转写字符和藏文数字。本方案在内存中存放方式和使用方法与汉字系统中区位输入码相同。


图1.为字形码处理模块流程框2.为本发明的字形输入码键盘设置图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例是采用字形输入码,其特点如下(1)字形码输入与藏文书写顺序基本相同,将藏文字符分解成基字(辅音),上加字头,下加字根,上加(下加)元音几部分,输入采用拼合方式,自上而下依次输入,元音最后输入。
(2)字形输入码在屏幕下方设提示行,该行左端提示击键序号,右端依次显示每次击键所输入的部分,输入直观,便于检查错误,及时纠正。
(3)字形码输入藏文时,每个藏字结束是根据下一个输入的字符来判断,省去了通常编码方法中的“结束键”,这样大大减少了击键次数,提高了输入速度。当下一键输入的是辅音,上加字头或元音这三种字符中的任一种,则表示该藏字结束,该藏字即从提示行自动显示在光标指示处,整段或全篇文章结束时,采用“E”键将最后输入的藏字显示于屏幕上,“退格键”用来删除藏文输入过程中个别错误输入码;“回车键”用来刷新提示行,删除全部错误输入码(4)字形码的实现是在本发明者的藏文操作系统(TCDOS)中所包括的键盘驱动模块中(如图1所示),将各代码键位进行重新定义,即将该键位所对应的ASCII码,与其代表的藏文字符,编成对照表,以实现输入藏文的目的。本程序在操作系统级用汇编语言编写,便于实现藏汉西文兼容。为了实现字形码方案,本发明通过大量的调查,参考了藏文打印机的布置,并经过藏族用户的多次反复试用,修改,设计出了字形码键盘,如图2所示,键盘的布置原则如下(1)字母键键位按其使用概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在中、上、下、三排上,使其符合人手最方便操作状态。
(2)常用字符尽可能安排在下挡键,以提高输入速度。
(3)同类型的字符放在相同的位置,如藏文数字放在阿拉伯数字的上挡,一一对应,达到一目了然,无需记忆的目的。
(4)字形相似的字符,放在同一键位的上下挡,如














等,便于记忆和操作。
(5)字形相似而对称的字,尽可能放在同一键位的上下挡,如







等。
(6)最常用的字符

(相当于汉字的“的”),使用频率最高,将其放在上排中部下挡位,以提高输入速率,减少击键次数。
根据以上原则,本发明将键盘分成三个区.上加字头.下加字头.下加字根及元音区,及辅音区.具体布置见图(2),其中标准键盘中部第一数字键上挡键,是藏字的字区,第二行为上加字头,下加字根,元音区。其中左边的q,w,e及T组成下加字根区,r,t,u,i代表元音字符,右边的三个键位o,p,[是上加字头区,中间“Y”键表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符

。由于第二区的字符出现频率均较高,因此全部放在下挡位。第三行,第四行组成辅音区,辅音的分布也是根据上面原则将最常用的辅音字符

及音节分隔符“

”,放在第三行中间的下挡键。
采用本发明的字形输入码及其键盘输入藏文可以象写字一样,方便地组合出经常用的约700个藏字,平均速度约为每分钟100个字符以上。平均击键次数1.31。
本发明可运行在IBM-PCXT/AT及其兼容机或长城0520微机上,采用本发明者发明的藏文操作系统(TCDOS)输入各种藏文文章、公文、报表,进行各种屏幕编辑如增、删、修改、拷贝、存贮、输出等,输出可采用普通打印机及激光打印机。输出前采用本发明者发明的藏文编辑排版予处理软件,按照藏文出版印刷格式进行排版编辑。激光打印机输出时,采用本发明者发明的高点阵藏文字符库(黑体字64×40,白体字64×32)。全套软件可用在藏文印刷系统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藏文输入编码方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可采用字形码、拉丁代字码和区位码输入,藏文字符按藏文字符组成及使用概率的高低排列在标准键盘的字母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文输入编码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说字形码方法是采用与藏文字符的书写顺序相同的拼合方式输入,即自上而下依次输入,元音最后输入,每个藏文字符输入后首先显示于提示行的右边,提示行左边的序号表示当前键入的键数,每个藏字输入结束是根据下一个输入编码来判断;所说的字形码键盘划分为三个区,即数字区、上加字头、下加字根、元音区和辅音区。
3.入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文输入编码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字形码键盘字符三个区分布入下在标准键盘的中部第一行数字键的上挡键是藏字的数字区,第二行下挡键是上加字头、下加字根、元音区,其中左边的q、w、e、及T键是下加字根字符,r、T、u、i4个键是元音字符,右边的三个键o、p、[是上加字头字符,y键位是
字符;第三行、第四行是辅音字符区。
4.如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藏文输如编码方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拉丁代字编码方法采用拉丁转写符号,键盘布置是音形、代码和数字相结合,基本编码为30个辅音字符代码及7个上下加字代码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文输如编码方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区位码方法是把一级藏字库约650个藏文字符放在区位码表中的88-94区,排列顺序是辅音、下加字上加字、上下加字、梵文转写字符和藏文数字。
全文摘要
一种藏文输入编码法及其键盘,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多种输入编码,包括字形码、拉丁代字码、区位码,并设计出相应的键盘。本发明的编码简单、易记、直观、符合藏文书写规律,击键次数少、输入速度快、宜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G06F3/023GK1045308SQ8910079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3日
发明者罗圣仪, 刘璐, 李明华, 刘英杰, 张渝平 申请人:航天工业部第七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