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编码字根输入的键盘引导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51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汉字编码字根输入的键盘引导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计算机、电脑打字机的汉字信息处理,是汉字编码字根输入法中的键盘引导技术。
在已有的汉字信息处理的字形分解输入技术中,有编码和非编码两类方法。属于编码的键盘输入方法,如“渤海三号汉字编码键盘”(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85103204A)这种编码输入是在编码键盘上建立了键位,字根与汉字的基本映射,从而实施把汉字分解输入,它要求用户记住所有字根及其键盘上的分布,实行盲打以达到快速输入的要求。这样初学时要花费许多时间来记忆大量字根及其所在键位,并且还要反复巩固才不致遗忘,造成学习初期难以逾越的障碍。
属于非编码的键盘输入方法,如“汉字非编码字根输入法”(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85103321A)这种方法部分地运用了屏幕提示字根的手段,对六百多个非常用字根进行索引,减少了初学者记忆上的困难。但它依赖于提示,至少有1/3不能盲打(公开说明书第7页),需要看屏幕提示,影响对输入文本的注意力,因而无法发挥字形分解盲打高速的优势,产生这一缺陷的根源在于非编码输入的大量字根依赖于索引,而索引键位在非编码字根输入中不是可有可无的键位,不能省略,否则就无法区分其常用字根和非常用字根,引起混乱(因为非常用字根的选择键就是常用字根的输入键),索引键的使用引起非常用字根击键次数成倍增加。因此这种方法不利于提高输入速度,不利于学习的多层次要求,况且还有48个常用字根分布在32个键位上造成学习初期的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两类方法各自的不足,使用户既能在学习初期减少记忆的困难,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输入速度以利于学习的多层次要求。为此在键盘上建立一组独立的引导键,在用户需要时才通过引导键在屏幕窗口“菜单”上提示字根,实现学习多层次的要求。
本发明的基本内容是除了键盘的键位通过字根形成对汉字的基本映射之外,还建立一组与编码字根(编码的字形元素)输入无关的引导键位,形成辅助映射,键位上镶嵌刻印或隐含对应的引导元符号,这些引导元是编码字根的特征信息,如按照笔划顺序的笔划,笔划的走向,角形特征,形成一个独立的辅助系统,键盘输入的引导元通过机器程序在屏幕窗口按“菜单”方式提示该引导元的全部同族字根及其键位。对于汉字输入的任一字根,都可以实施或不实施这种方法。按照这种构思就导致1.由于引导键和字根输入键以及字根选择键无关,在逻辑上它就可以独立于编码,只根据引导元起提示作用。
2.在机器接收到引导元的内码时,程序上中断原来的汉字输入过程,搜索引导元的表格数据,把该引导元的全部同族字根及其键位符号送到指定的屏幕窗口上,这种引导程序可以镶嵌在不同汉字输入方法的输入程序中。
3.机器程序对引导元既然是独立处理的,那么就可以根据用户是否输入引导键而决定在一个汉字输入过程中对部分或全部字根进行引导提示。因此使用、不使用、重复使用都不会影响汉字分解字根输入结局。
4.与那些不用引导技术的字根编码方案相比较,减少了学习初期记忆的困难,并且在中断使用之后,不致于有很大影响。循序渐进的学习可以逐步减少对引导的依靠。最后能达到原有方案的最好使用水平。
5.与非编码字根输入法相比较,前期学习更为方便灵活,尤其是学习使用过程中随着减少对引导的依靠,其平均击键次数同步降低,以至于达到完全盲打的水平,实现使用学习的多层次要求。
综上所述,独立的引导系统是提高汉字字根分解输入技术的重要手段,它与采用什么样的汉字字形编码方案无关。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引导元可以采用不同的特征信息,顺序笔划有时有歧义性,采用字根左上角的角形特征更为直观,它既包括基本笔划,有交点的笔划相交如“土”呛崾嘟唬约白笊辖堑谋驶嘟尤纭俺А⑷铡ⅰ鹊耐夹巍 引导键只输入一键就驱动引导程序,较为方便,当窗口上多于一屏的“菜单”时,通过定时换页程序自动更换提示行,更换时对照键盘逐行显示,在输入字根编码键码后结束引导过程。
在电子计算机中,通用的ASCⅡ键盘的右手部分,有未参与汉字编码的0~9的数字键或光标移动键,它们具有独立的扫描码,适合作为引导键,引导键的多少决定于引导元的多少;另外可另行设计的键盘如电脑打字机的键盘,应另外设计专用的引导键位。
这项引导技术包括键盘上的引导键,由独立引导键驱动的屏幕“菜单”引导提示程序、自动翻页程序,它是在某种字形编码及相应的提供这些引导技术的计算机上实施的。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和附图。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基本键位2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引导元表图3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引导键位4是根据本发明图1对“附”字的字根分解示意5是根据本发明用引导键引起图4的变化示意6是根据本发明所引起图5的变化减少了引导键的示意图。
图1的基本键位图,它表明了汉字字根分解的依据,每个键位上有相应的字根,图4的分解是根据图1的基本映射的键位关系。其中“附”字的“阝”对应于P键,“亻”对应于R键,“寸”对应于C键,其输入是“P、R、C”。图2是引导元表用来说明引导元和引导键之间的对应关系。图3是引导键位图,是表示图2关系的实体,图5是图1、图3共同作用于“附”字的结果,每个字根都用了引导键,输入键位的序列为“⑥P、③R、⑦C”,图6则表明图5的一种变化,只对其中一个字根“寸”作引导输入键位的序列,“P、R、⑦C”图4、图5、图6的键位序列对应着同一个“附”字。
以使用本技术输入“附”字为例,当用户输入第一个编码字根“阝”时,该字根的左上角为两个笔划相接,所以根据图2、及图3用引导键⑥引导输入。计算机在接收键⑥的内码之后,由于它是独立于汉字编码以外的引导字符,因此中断原来的输入程序,转入引导程序。引导程序根据引导元的特征,搜索表格把下列左上角相接笔划的全部同族字根,把“月y又I足O日C贝A田F口K阝P马M”等字根及相应的键位显示在屏幕窗口上。用户根据“菜单”提示,选择编码键“P”输入,此时由于接收了非引导字符就结束引导转回输入程序。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得到按图5示意的输入过程;如果对另一个用户只需要对最后一个字根“寸”提示,则前面的“阝、亻”可直接击键输入而只在最后一键用引导键⑦后,根据“菜单”提示输入C实现按图6示意的输入过程;至于对于记住全部字根键位的熟练用户则无需引导,按照图4示意的过程输入“附”字。
通过本实施可知,应用这一技术带来的效果是适合于所有认识汉字的使用者的字根编码,将因此解决了输入方法上长期未能排除的障碍,这对于推广计算机应用使用户乐于使用含有此项技术的字根编码及计算机或打字机是很方便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汉字编码字根输入的键盘引导技术,使用电子计算机电脑打字机中汉字分解编码输入的键盘,该键盘的键位,通过编码字根建立了和汉字的基本映射,形成一个汉字输入系统从而实施汉字的键盘输入。本发明的特征是在键盘上建立一组与编码字根(编码的字形元素)输入无关的引导键位,形成辅助映射,键位上镶嵌刻印或隐含对应的引导元符号,这些引导元是编码字根的特征信息,如按笔划顺序的笔划,笔划的走向,角形特征,形成一个独立的辅助系统,击键输入的引导元通过机器程序在屏幕窗口按“菜单”方式提示该引导元的全部同族字根及其键位,对于汉字输入的任一字根都可实施这种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引导技术其特征在于引导元是字根左上角的角形特征,角形特征是笔划、笔划的相交、笔划的相接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引导技术其特征在于引导时,引导键只输入一键就驱动引导程序,屏幕窗口上多于一屏的“菜单”时,通过定时换页程序自动更换提示行,在输入一个编码键后,结束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引导技术其特征是引导键是用通用ASCⅡ键盘上右手部分未参与编码的0~9数字键或光标移动键作引导键,另外可在另行设计的键盘上专门设置的键位作引导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引导技术其特征是由独立引导键驱动的屏幕“菜单”的引导提示程序、自动翻页程序、以及运动这些程序的编码,提供此引导技术的计算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汉字编码字根键盘输入的引导技术,在于解决初学者在字形编码上的困难,并逐步提高输入效率,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字形编码或音形编码的键盘上。
文档编号G06F3/023GK1036848SQ8910286
公开日1989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6日
发明者胡宣华 申请人:胡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