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838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特别适用于CI-300/400/600/800及系利点行式高速打印机。
CI系列点行式打印机不同于一般的9针或24针打印机,它以其高速的输出、优良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需要长时间大量打印输出数据的单位和部门。如银行、海运、电力等公用事业,以及大中型企业作管理工作之用,但原CI-300/400/600/800及系列打印机无法打印汉字,因而在使用方面受到了一定局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影响原有CI系列高速打印速度及打印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汉字打印,打印的字型可作横扩纵扩变换等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在CI系列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中安置一汉卡与主机连接,汉卡包括有一个Z8OACPU,从而实现了小的寻址能力寻址大的内存空间的功能;有一个8KROM,用于存贮控制程序;一个24K缓冲区RAM;一个256K×8的汉字库ROM,用于存贮汉字数据;一个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PIO,从而实现了对主机及打印机的双向通讯功能;还有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达到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译码电路。
本发明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打印机通过汉卡与主机连接框图。
图2是汉卡硬件组成框图。
图3、图4是汉卡硬件电气原理图。
图5、图6、图7是本发明的主流程图。
图8是输入中断处理流程图。
图9是输出中断处理流程图。
图10是图形方式处理流程图。
图11是8/6位转换处理流程图。
图12是置01流程图。
图13是读汉字字模处理流程图。
图14是非汉字内码处理流程图。
如图1、图2所示,在原CI系列打印机加一汉卡与主机连接,汉卡利用PIO的双向通讯功能,从而实现了其对主机及打印机的双向通讯功能,输入口实现了与CI系列打印机现有输入接口信号相同功能;输出口保证了CI系列打印机主板所需接口的全部信号要求。汉卡包括有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及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Z80ACPU;一个8KROM;一个24K缓冲区RAM;一个256K×8的汉字库ROM;一个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PIO;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达到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译码电路。图3中主机通过汉卡的J1口向汉卡的PIO发出选通信号STROB,汉卡CPU根据汉卡的工作情况通过PIO向主机发回准备好信号RDY,同时向PIO发出接收数据的中断,并通过PIO的B口把J1口上的主机数据经CPU译码和写信号WR放入预先设好的缓冲区。接收完后,CPU根据接收的行数据信息,通过译码电路对汉字库进行访问,CPU再将读出的汉字数据信息,放入预先设定的缓冲区。处理完后,CPU通过PIO向J2口及打印机发出输出选通信号STROB,打印机如向汉卡发回接收准备好信号RDY,则汉卡CPU向PIO发出输出中断,把存在缓冲区中的处理好的行汉字数据信息,通过PIO的A口及J2口输出往打印机。以上只是一行的工作原理,汉卡CPU对主机来的信息,不停地这样处理,从而实现了汉字信息的处理。图中的译码电路由数据线A14、A15控制译码器LS139输出到缓冲区RAM,达到“空间切换”技术。
图5-图14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当打印机一加电,监控程序即从起始地址为OOOH开始执行。首先对Z80-PIO(并行输入/输出电路)初始化,并允许PIO的B端口以方式1工作(即输入方式),A端口以方式0工作(即输出方式),同时允许PIO中断请求,其中断请求方式为模式2。其次对当前程序回到的工作单元赋予初值,如将图形方式设置为重打方式、横/纵扩展为1倍,点行、点字间距为空,字型设置为16×16点阵,字符设置为半角字等;设置双输入/输出缓冲区的其一为准备好的状态;设置输入/输出起始地址;将堆栈指针,计数指针赋初始值等等。随后程序要判别输入缓冲区是否满?不满即为空表为当符合输入条件时,便可进入输入中断处理程序;输出缓冲区是否空?不空即满时,表为当符合输出条件便可进入输出中断处理程序,否则均处于等待状态。
当前输入缓冲区接收到输入信息后,要判别接收行中有无汉字内码(汉字内码为大于AOH的字符,H表示为十六进制)。若无则置英文打印方式,即在输出缓冲区前于输入控制码串1BH,37H;然后将整行内容从当前输入缓冲区放至当前输出缓冲区。如果遇到OAH/ODH,OAH表为行传送结束,否则直到行结束为止。这种英文方式处理能够保证原西文打印机速度不变。若当前接收行有汉字内码,即国标码范围“A1H”至“FFH”。首先要置图形打印方式,然后读一个字节,判断是否大于AOH?若是则再读下一个字节,判断此字节是否也大于AOH?是表为接收的汉字码正确(二个大于AOH的汉字内码为一个汉字)。
确定为汉字内码后,若字型选择为16×16点阵则需进行16×16点阵处理,也就是说在16×16点阵中,每个汉字是以32个字节(也称汉字字模)存入字库的,所以读每个汉字就需读32个字节(汉字字模)放入相应的暂存区,在进行8位码至6位码的变换后,存放于当前的输出缓冲区,直到最后一个字符处理完后,满足输出条件时,输出至打印机。若为24×24点阵处理则要读72个汉字字模,此后处理同16×16点阵。由于使用双输入/输出缓冲区则在一个输入/输出缓冲区工作完后要切换状态,以便另一个输入/输出缓冲区不等待地交替工作,提高中文/图形处理速度。
在读第一个字节后,若不为汉字内码,则要判别它是否为控制码范围即“OOH”至“1FH”是进行控制码处理,不是要判是否为ASCII码范围即“2OH”至“7FH”是进行全角字符/半角字符处理(全角字符意为ASCII码字体大小同汉字字体大小;半角字符意为ASCII码字体大小为汉字字体的一半),否则作不识别处理即错误处理。
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使CI/300/400/600/800及系列点行式高速打印机在不影响原有高速打印西文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打印汉字。
权利要求
1.一种CI系列点行式高速汉字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打印机中一汉卡与主机连接,汉卡包括一个Z80ACPU;一个8KROM,用于存贮控制程序;一个24K缓冲区RAM;一个256K×8的汉字库ROM,用于存贮汉字数据;一个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PIO,用于对主机及打印机双向通讯;一个利用数据线译码达到内存“空间切换”技术的译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汉卡的J口与PIO的B口连接,用于主机通过J1口向汉卡PIO发出选通信号,汉卡CPV向主机发准备好信号,同时PIO发接收行数据中断,并由PIO的B口把J1口上的主机数据经CPU放入预先设好的缓冲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汉字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汉卡的J2口与PIO的A口连接,用于CPU通过PIO向J2口及打印机发出选通信号或输出中断,把缓冲区中汉字数据通过PIO的A口及J2口输出打印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打印机,其特征在于缓冲区为双输入/输出缓冲区,在一个输入/输出缓冲区工作完后切换状态,另一个输入/输出缓冲区不等待地交替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译码电路由数据线A14、A15控制译码器LS139输出到缓冲区RA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CI-300/400/600/800及系列点行式高速打印机加汉卡与主机连接,其汉卡由一个Z80ACPU、一个8KROM、一个24K缓冲区RAM、256K×8的汉字库ROM及一个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PIO等组成,从而实现了在不影响原有高速打印功能的基础上,打印汉字。
文档编号G06K15/02GK1057537SQ90103050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8日
发明者曹勤, 邱珩 申请人:深圳中航电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