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点式汉字编码法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920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点式汉字编码法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法及其依据该编码法设计的汉字输入键盘。
为使计算机汉化人们已提出了数百种汉字编码方案,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即形码、音码和音形结合码。所谓形码是将汉字中的字根依形进行分类,同时将无法分类的字根按种种规则归于上述类别中,虽然输入较快但难学难记;音码是利用汉语拼音的方法进行编码,对普通话的要求高,存在重码多、输入慢的缺点;而音形码是将音码和形码加以组合,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两种编码法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照汉字中的构成部件的几何位置及部件中的笔划交点状态进行编码的交点式汉字编码法及其健盘,具有汉字编码简单、直观易学、操作简便、易普及的优点。
以下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某些术语的定义1.形码表示汉字中的构成部件的几何位置的编码;2.交点码表示部件中的笔划交点状态的编码;3.首交点码表示部件中按笔顺形成第一个交点的笔划上的交点状况的编码;4.尾交点码表示部件中按笔顺形成最后一个交点的笔划上的交点状况的编码;5.直交点指部件中由水平的笔划“横”和垂直的笔划“竖”相交而形成的交点;6.斜交点指部件中由“撇”和“捺”与其它笔划相交而形成的交点(包括“钩”、如“亅”)
7.连笔交点指部件中由于笔划转折而形成的转折点,可分为直交点和斜交点两种;8.游离笔划指无交点但明确属于某一部件的笔划(如“刂”中的一竖)及不明确属于某一部件的点和短撇(如“拆”上的一点);9首次拆分、再次拆分指将汉字中的构成部件进行不同层次的拆分,比如对“塑”字,可先拆分为上下两部分“朔”和“土”,此为首次拆分,其上部分又可拆分为左右两部分,“屰”和“月”,此为再次拆分,而“屰”又可拆分为上下两部分“丷”和 ,此为三次拆分。
本发明的编码法是这样实现的将汉字的构成部件按“上下”(包括上中下)“左右”(包括左中右)和“里外”三种基本结构的不同组合形式划分为24种形码,分别以下述符号表示 三, 将部件的笔画交点按直交点和斜交点及是否有连笔交点划分为24种交点码,分别以下述符号表示、 十、卄、 、 ,将无交点的部件划分为竖、横、撇、捺4个交点码,分别以下述符号表示丨、一、丿、,将每个汉字取1个形码和3~4个交点码进行编码。
按上述方法取形码时按下列原则进行A.由无交点笔划构成的部件在汉字拆分时视为一个整体部件,B.在汉字拆分时不允许将非游离笔划从汉字部件中拆分出来成为另一个单独部件,C.在汉字拆分时笔划点和短撇不作为一个单独部件,D.汉字首次拆分后的某一部分若不能按“上下”、“左右”、“里外”三种结构进行再次拆分,则将该部分视为一个整体部件取形码,取交点码时按下列原则进行A.汉字经形码拆分后不论各部分有多少个部件,各部分均取首交点码为交点码,其中对于具有“里外”结构的部分取外交点为首交点码,当不足三个交点码时,补取该汉字主体部分的尾交点码为交点码,若该汉字无明显主体部分,则取最后一个尾交点码为交点码,当不足四个交点码,且还有未取交点码的部件和/或游离笔划时,将该部件或游离笔划取交点码补足四个交点码,其取交点码的顺序依次为离末笔划近的部件、离末笔划远的部件、丨、一、丿、,当超过四个交点码时,按“前三末一”或“前二末二”的原则取各部分的首交点码,B.无交点的部件按单笔划的优先级取交点码,其优先级顺序为丨、一、丿、,C.部件中的笔划“点”和短“撇”形成的交点不计算,只视其为游离笔划,D.不可拆分的独体字取首交点码、尾交点码和首笔划或有连笔的首笔划交点为交点码,如有游离笔划则补上,E.汉字中的偏傍“钅”、“”、“饣”、“”在取交点码时分别取,
F.“儿、 、小”三个部件均取交点为交点码,不再拆分,G.“日”、“火”、“女”、“车”作为汉字部件时直接作交点码使用,H.汉字中型码取 的字,包括不能用“上下”,“左右”、“里外”结构描述的部分,取交点码时将各部件按笔顺以前三末一的原则取码。
上述形码中的 表示首次拆分为左右结构,左边又可再次拆分为里外结构,简称为“左右——左里外”,其它形码均以简称表述如下 表示左右—右里外, 表示左右——右上下,且右边只能拆成两部分, 表示只可左右拆分,且两部分无明显主体部分, 表示可左右拆分,且左边为主体部分, 表示左右——左上下, 表示里外——里左右, 表示里外——里里外, 表示无法用本方案形码所描述的汉字字形, 表示上下——上里外, 表示上下——下里外, 表示可上下拆分,且下为主体, 表示上下——下左右, 表示只可上下拆分,且两部分无明显主体部分, 表示只可上下拆分,上部分为主体部分, 表示上下——上左右, 表示里外——里上下, 表示里外, 表示不可拆分的情况, 表示在首次拆分后,形成的两部分均能作再次拆分, 表示左右——右上中下, 表示只能拆成左右两部分,且其右边为主体部分, 表示首次拆分就能拆成左中右三部分或三部分以上, 表示首次拆分就能成上中下三部分或三部分以上。
交点码中的“ 、 ”表示有一个交点,其中前两个表示无连笔,后两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三个均表示为一个直交点,第二个和第四个均表示为一个斜交点,交点码“卄、 ”表示有两个交点,其中前三个表示无连笔,后三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四个表示两交点均为直交点,第二个和第五个表示一个直交点一个斜交点,第三个和第六个表示两交点均为斜交点,交点码“ ”表示有三个交点,前四个表示无连笔,后四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五个表示为三个直交点,第二个和第六个表示为两个直交点一个斜交点,第三个和第七个表示为一个直交点二个斜交点,第四个和第八个表示为三个斜交点,交点码 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前三个表示无连笔,后三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四个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均为直交点,第二个第五个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中,有直交点,也有斜交点,第三个和第六个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均为斜交点。
实现上述编码法的专用键盘是将24种形码和24种交点码分别布置在26个英文字母标准键盘的键位的左下角和左上角,其中E键和Z键未列形码,O键和P键未列交点码,交点码“丨、一、丿、”分别位于Z键、X键、C键和M键的右上角,交点码“日、火、女、车”分别位于U键、I键、O键和P键的右上角。
上述键盘的第一排从Q键到P键的左下角分别为形码 (E键除外),第二排从A键到L键的左下角分别为形码 第三排从Z键到M键的左下角分别为形码 (Z键除外),第一排从Q键到I键的左上角分别为交点码、 十、卄、 、 ,第二排从A键到L键的左上角分别为交点码 第三排从Z键到M键的左上角分别为交点码 上述键盘的第一排从Q键到U键为形码首次拆分为“左右”结构,第二排从A键到J键为形码首次拆分为“上下”结构,第一排和第二排中的I键、O键、K键和L键为形码首次拆分为“里外”结构,第三排从X键到M键为形码拆分时的特例,左边第一列到第四列均为无连笔的交点码,其中第一排和第二排中的第一列和第二列为三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三列为一个交点的交点码,第四列为二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五列到第九列均为有连笔的交点码,其中第一排和第二排中的第五列和第六列为三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七列为一个交点的交点码,第八列和第九列中的L键为二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三排除艹交点码表示二个交点以外,其它均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交点的交点码。
本发明具有汉字编码简单、直观易学、键盘中英文兼容、操作简便、易普及的优点。
附图
为本发明的键盘示意图。
下面列举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亦即实施例)洛取形码时,将“氵”视为整体,本字的形码取 (形码原则A),取交点码时,取“氵”中单笔划优先级最高的笔划为交点码“丿”(交点码原则B),因此,洛的编码为 微形码取 ,汉字首次拆分即形成三部分,“彳”、 “攵”,取这三部分首交点码 ,此时交点码不足四码,且有未取码的游离笔划和部件,中间部分有三个汉字部件,“山”“-” ,将后两个按优先级取部件 的首交点码 补上,(交点码原则A),微的编码为 让形码取 ,由于只能进行首次拆分,且右边为字的主体,取右边部件的尾交点码,最后补一个“ ”,因此,让的编码为 正形码取 ,其交点码为、卄、一(交点码规则D);已形码取 ,其交点码为 (交点码规则D);乘形码取 ,其交点码为 (交点码规则H);剩形码取 (形码规则D),交点码为 (交点码规则H);
京形码取 ,交点码为一、 ,此时交点码不足四码,取“ ”补足(交点码规则A、E),因此,京的编码为 ;鲜形码取 ,取交点码对按笔顺以前二末二的顺序取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的交点,即 (交点码规则A、B);霸形码取 ,交点码取码为 卄 此时交点码不足四码,而仍有未取码部件 ,因此将其补上 ,因此,“霸”的取码为 卄 非由于“非”无明显的主体部分,形码取 取两个首交点码后,再取后一部分的尾交点码为交点码,因此,非的编码为(交点码原则A)。
权利要求
1.一种交点式汉字编码法,其特征是将汉字的构成部件按“上下”(包括上中下)“左右”(包括左中右)和“里外”三种基本结构的不同组合形式划分为24种形码,分别以下述符号表示 ,将部件的笔划交点按直交点和斜交点及是否有连笔交点划分为24种交点码,分别以下述符号表示 十、卄、 、 将无交点的部件划分为竖、横、撇、捺4个交点码,分别以下述符号表示丨、一、丿、,将每个汉字取1个形码和3~4个交点码进行编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点式汉字编码法,其特征是取形码时按下列原则进行A.由无交点笔划构成的部件在汉字拆分时视为一个整体部件,B.在汉字拆分时不允许将非游离笔划从汉字部件中拆分出来成为另一个单独部件,C.在汉字拆分时笔划点和短撇不作为一个单独部件,D.汉字首次拆分后的某一部分若不能按“上下”、“左右”、“里外”三种结构进行再次拆分,则将该部分视为一个整体部件取形码,取交点码时按下列原则进行A.汉字经形码拆分后不论各部分有多少个部件,各部分均取首交点码为交点码,其中对于具有“里外”结构的部分取外交点为首交点码,当不足三个交点码时,补取该汉字主体部分的尾交点码为交点码,若该汉字无明显主体部分,则取量后一个尾交点码为交点码,当不足四个交点码,且还有未取交点码的部件和/或游离笔划时,将该部件或游离笔划取交点码补足四个交点码,其取交点码的顺序依次为离末笔划近的部件、离末笔划远的部件、丨、一、丿、,当超过交四个交点码时,按“前三末一”或“前二末二”的原则取各部分的首交点码,B.无交点的部件按单笔划的优先级取交点码,其优先级顺序为C.部件中的笔划“点”和短“撇”形成的交点不计算,只视其为游离笔划,D.不可拆分的独体字取首交点码、尾交点码和首笔划或有连笔的首笔划交点为交点码,如有游离笔划则补上,E.汉字中的偏傍“钅”、“”、“饣”、“”在取交点码时分别取 F.“小、 、儿”三个部件均取交点为交点码,不再拆分,G.“日”、“火”、“女”、“车”作为汉字部件时直接作交点码使用,H.汉字中形码取 的字,包括不能用“上下”“左右”“里外”结构描述的部分,将各部件按笔顺以前三末一的原则取交点码。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交点式汉字编码法,其特征是形码中的 表示首次拆分为左右结构,左边又可再次拆分为里外结构,简称为“左右——左里外”,其它形码均以简称表述如下 表示左右—右里外, 表示左右——右上下,且右边只能拆成两部分, 表示只可左右拆分,且两部分无明显主体部分, 表示可左右拆分,且左边为主体部分, 表示左右——左上下, 表示里外——里左右, 表示里外——里里外, 表示无法用本方案形码所描述的汉字字形, 表示上下——上里外, 表示上下——下里外, 表示可上下拆分,且下为主体, 表示上下——下左右, 表示只可上下拆分,且两部分无明显主体部分, 表示只可上下拆分,上部分为主体部分, 表示上下——上左右, 表示里外——里上下, 表示里外, 表示不可拆分的情况, 表示在首次拆分后,形成的两部分均能作再次拆分, 表示左右——右上中下, 表示只能拆成左右两部分,且其右边为主体部分, 表示首次拆分就能拆成左中右三部分或三部分以上, 表示首次拆分就能成上中下三部分或三部分以上,交点码中的“ 、 ”表示有一个交点,其中前两个表示无连笔,后两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三个均表示为一个直交点,第二个和第四个均表示为一个斜交点,交点码“卄、 ”表示有两个交点,其中前三个表示无连笔,后三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四个表示两交点均为直交点,第二个和第五个表示一个直交点一个斜交点,第三个和第六个表示两交点均为斜交点,交点码“ ”表示有三个交点,前四个表示无连笔,后四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五个表示为三个直交点,第二个和第六个表示为两个直交点一个斜交点,第三个和第七个表示为一个直交点二个斜交点,第四个和第八个表示为三个斜交点,交点码 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前三个表示无连笔,后三个表示有连笔,第一个和第四个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均为直交点,第二个和第五个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中有直交点,也有斜交点,第三个和第六个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交点均为斜交点。
4.一种专用于交点式汉字编码法的键盘,其特征是将24种形码和24种交点码分别布置在26个英文字母标准键盘的键位的左下角和左上角,其中E键和Z键未列形码,O键和P键未列交点码,交点码“丨、一、丿、”分别位于Z键、X键、C键和M键的右上角,交点码“日、火、女、车”分别位于U键、I键、O键和P键的右上角。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专用于交点式汉字编码法的键盘,其特征是第一排从Q键到P键的左下角分别为形码 (E键除外),第二排从A键到L键的左下角分别为形码 ,第三排从Z键到M键的左下角分别为形码 (Z键除外),第一排从Q键到I键的左上角分别为交点码、 十、卄、 、 ,第二排从A键到L键的左上角分别为交点码 ,第三排从Z键到M的左上角分别为交点码
6.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专用于交点式汉字编码法的键盘,其特征是第一排从Q键到U键为形码首次拆分为“左右”结构,第二排从A键到J键为形码首次拆分为“上下”结构,第一排和第二排中的I键、O键、K键和L键为形码首次拆分为“里外”结构,第三排从X键到M键为形码拆分时的特例,左边第一列到第四列均为无连笔的交点码,其中第一排和第二排中的第一列和第二列为三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三列为一个交点的交点码,第四列为二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五列到第九列均为有连笔的交点码,其中第一排和第二排中的第五列和第六列为三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七列为一个交点的交点码,第八列和第九列中的L键为二个交点的交点码,第三排除艹交点码表示二个交点以外,其它均表示四个或四个以上交点的交点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法及其键盘,主要解决已有的编码法存在的难学难记、重码多、输入慢的缺点。其特征是将汉字的构成部件按“上下”“左右”“里外”三种基本结构的不同组合形式划分为24种形码,将部件的笔划交点按直交点和斜交点及有否连笔交点划分为24种交点码,将无交点的部件划分为竖、横、撇和捺4个交点码,将每个汉字取1个形码和3~4个交点码进行编码,将上述形码和交点码分别布置在英文标准键盘的键位的左下角和左上角,另外将后4个交点码和“日、火、女、车”分别布置在Z、X、C、M和U、I、O、P键的右上角。
文档编号G06F3/023GK1125337SQ9511060
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31日
发明者黄文 申请人:黄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