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汉字的鼠标或小键盘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92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汉字的鼠标或小键盘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
计算机汉字输入的方法一般说来有三种(1)字形识别输入,如手写输入等,其缺点是外设昂贵,且输入速度慢。
(2)语音识别输入,其缺点是外设昂贵,输入较手写快,但准确率低,且由于方言限制,难以在各方言区普及。
(3)键盘输入。
据统计,目前键盘汉字输入方法已有800种左右,其中大陆600多种,就输入方法而言可分为以下几大类a.音码如拼音输入方法。虽然易学,但输入速度慢,重码率高。
b.形码如五笔字形等。虽然输入速度快,但较难学,仅适合专业打字员使用。
c.音形结合码如首尾码等。较音码重码率低,但也不易学。
d.流水码如区位码。输入速度最快,但编码与汉字没有直接的对应规则,不可能为一般用户所熟悉。
另外,上面的各种输入方案均需有较好的键盘指法,而这对于一般用户是不太现实。原因如下(据《中国计算机报》95年3月7日)。
使用汉字输入法的人,可按其每个星期使用输入法的时间进行分类(1)35小时以上;(2)18-35小时;(3)10-18小时;(4)不到10小时。
在这四类人中,第三第四类所占比例约80%,其中第四类和第三类之比约为3∶1、可见使用汉字输入法,但使用率又不高的人占大多数,他们有以下特点(1)不喜欢难学的输入法,不愿意背几十个字根,上百个就更不愿意背。
(2)重码率稍高关系不大,但重码数(指同一个编码的重码个数)不应太多。
不少输入法减轻记忆的方法都是依赖哪个字母键对应哪几个代码进行,该方式对上述第四类人并不实用,他们对字母键位不熟,在输入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过程将是从字母回忆代码→在键盘上寻找字母→下一个代码,无形中多了一道手续。企图引导他们通过练习正确的键盘指法来记住字母位置几乎不可能,靠字母的联想来减少记忆,仅对上机时间长的有效,所以适应面有限。
本发明目的是利用鼠标器作为汉字输入装置并设计相应输入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鼠标器向各个象限的移动(或用数字小键盘的数字键来代表各象限)来表示汉字的笔画或笔画组合,以输入时的先后顺序表示笔顺。鼠标输入的规则如下述在一个笛卡尔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分成8个扇面,鼠标器向每个扇面的移动均表示一种笔划编码。其中正东扇区表示“横”,正南扇区表示“竖”,西南扇区表示“撇”,东南扇区表示“捺”,东北扇区表示“提”,正北扇区表示转义符,西北扇区表示“钩”,正西扇区在转义符后定义“转折笔划。”1.汉字的拆分及词组输入一个汉字尽管可能有许多笔,但最多取六笔,除按照笔顺的顺序外,须遵照以下规则最多三部(分),尽量多拆,取大优先,成字更优,不足后移。
(1)最多三部(分)指一个汉字最多分为三部分,一般的字可分左和右,上和下,或外和内(对于包围、半包围字而言)两个部分。
(2)取大优先指拆分时,尽量使前面的部分尽可能大(即有更多笔画)。
(3)成字更优指拆分时,尽量使拆开的各个部分也能成字,在不能成字的情形下才用“取大优先”的原则。
(4)不足后移综上所述,一个汉字若分为两部分,则各取三笔,若分为三部分,则各取两笔,若某一部分的笔画不足原来分配的笔画数,则将多余笔画数配给紧接的下一部分,若最后一部分也不足则以“0”即按鼠标左键来结束该字的输入。
词组输入时,对于两字词则各取前三笔,规则同拆单个字;对于三字及三字以上词,取第一字前两笔,第二字前两笔,和最后一字前两笔,规则也同拆字。
2.输入及其实现办法实际使用时,在启动汉字系统后进行本软件,利用ALT+左shift键弹出即可,即按一下ALT+shift可用鼠标输入,按一下鼠标器右键返回原来的输入状态。本软件中采用的方法是截取8H,9H和28H中断插入自己的服务程序,以使本软件在各种可能的场合均能弹出,只要不在读、写磁盘时即可。输入的汉字存入键盘缓冲区,由8号中断及28H中断监视是否缓冲区已空,并在缓冲已空时弹出本程序以输入下一个字(或词),若输入的码无对应字则鸣叫一声并继续等待输入,若输入的码有重码字,则用鼠标器控制鼠光标在欲输的字(词)上点一下左键即可(实际上当鼠光标与所输字横坐标同即可)。9H中断完成对ALT+左shift键的捕获并置是否弹出的状态标志。本软件也可从内存中彻底清除。
当然,可针对每一种汉字系统写出相应的程序,也可针对中文win-dows编程以挂接在windows下。
也可使用普通101键盘的右端数字小键盘上的数字来代替鼠标的移动即

图1的八个方向如下1VI;2VII;3VIII;4V;5特殊功能键,可作为长笔画数入时的转义符,也可有其它的功能;6I;7IV;8III;9II。
在便携机上此方案也可用跟踪球或轨迹球来实现,因它的功能与鼠标器基本一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图1表示汉字笔画与同心圆各区域的对应关系。
屏幕汉字提示行用直接写屏的办法实现,在屏幕上画的一个提示同心圆也用汇编语言直接写屏的办法实现。(用异或即XOR方式,以使屏幕信息不能被破坏)。当弹出本程序时,会在屏幕正中显示一个提示同心圆,圆心是鼠标十字光标平时所在点(由本程序以直接写屏XOR方式堤供)。
图中,最外一个圆表示鼠光标(一个十字)移动的最大范围(有效区域),中间一个圆是“长”、“短”两区的分界线(各区的名字中的+、-是由此而来)。最小的一个圆是防止鼠标器提起、放下时产生的些微扰动。(若鼠光标在这个圆范围内则认为无输入)。当鼠标的十字光标在任一有效区域内略停一下,即认为输入该区代表的笔画,并且鼠光标自动回到圆心,用户不须移动鼠标器来使鼠光标回到圆心,只须继续输入即可。
下面说说各区的含义I+长横,输入横笔,即“--,但其长度为该字的宽度,如“工”字的第二横。
I-短横,也是输入横笔,但其长度比该字的宽度明显短,如“工”字的第一横。
II有两种含义(1)提笔,即 ,如“扌”的第三笔,“”的第三笔。
(2)十字交叉笔画组合,即“十”,如“木”的前两笔,“共”的前两笔,在此笔画组合中提前取到的一笔不应在后来的取码过程中取到,如“里”字只有一个“十”字而不是两个。
III因汉字中无此类“向上”笔画,所以作为输入折笔时的转义符,即先输入III,再跟一个I-或I+,或V-,或V+即构成一个折笔,须与IV+、IV-代表的钩笔区别。
IV-仅有一个转折处且该处为钩笔“”的笔画,如“扌”的第二笔,“犭”的第二笔。
IV+同IV-,区别在于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转折处,仅最后一个转折处为钩笔。
V-在III后输方有意义(在将来的提高版本中可能会得到扩充),表示仅有一个转折处的折笔,且为逆时针方向(不包括IV中的钩笔),即 (与输入时移动方向一致)如“”、“∠”、“く”、 等。
V+同V-,区别在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转折处,且第一个转折处为逆时针方向,如 、“乚”等笔画。
VI,撇,即“丿”。
VII+长坚,输入坚笔,即“丨”,但坚的长度为该字的高度,如“工”的坚笔。
另一意义方框,即“口”或“冂”,仅当“口”中无另外笔画时才代表“口”,否则只能代表“冂”。如“日”字拆为“冂”和两个长横笔。(是yue,不是“日”ri。因一般手写习惯日的中间一横较短。)记忆方法方框起笔是坚笔。
VII-短坚,同VII+,区别在于长度比字的高度明显短,如“其”字的第二竖。
VIII-点,如“点”字的底下四点。
VIII+捺,如“人”的第二笔。
另一意义点横连笔(如“二”或点撇连笔(如“”的前两笔)。
注意这里的连笔指在拆字时就分在一部分的连续两笔。
另外,若在III后输I-、I+也代表折笔。
III和I-表示短折,与III和V-相同,区别在于这个转折处是顺时针方向的,即 如“乛”、 等笔画(输入时鼠标器移动路线实际是,可作为记忆方法)。
III和I+表示长折,与V+跟在III后相同,区别在于第一个转折处是顺时针方向,如 、“乙”等笔画。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易学,好用、重码率低等优点的新型汉字输入方案。
易学一般小学文化的人5分钟内就能学会。
好用看完说明书一般人的输入速度就可达到20-30字/分(指单字输入),若接上词组输入法,可接近五笔字型的速度(视词库大小而定)。
重码率低目前的重码率为1%左右,且每一个重码对应的重码字绝大部分为两个,并且选择重码字也用鼠标选,非常方便,作者软件中便提供了预先定位的功能,即将鼠光标预移到提示行上,使选择更加方便,一点左键即可。
此处列举几个拆字实例,用前速的各区符号代表(0表示按鼠标器左键结束该字的输入)。
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谷超”“南”II,VII-,IV+,VIII+,I-,II“京”VII+,VII+,IV-,VI,VIII-,0“大”I+,VI,VIII+,0
“学”VIII-,VIII-,VI,III,I-,III,I-,IV-“信”VI,VII-,VIII+,I-,VII+,0“息”VI,VIII+,I-,VI,V+,VIII-(此处“心”的折笔由于曲率较大,作为长折来表示)“管”VI,I-,VIII+,III,I-,III,I-,I-“理”I-,II,II,VII+,II,I-(注意这“里”字的“十”取过后,后边取码不再考虑这一竖)“系”VI,III,V-,III,V-,IV-,VI,VIII-“谷”VI,VIII-,VI,VIII+,VII+,0“超”II,I-,IV+,VI,VII+,0
权利要求
1.一种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其特征是用鼠标器向各个象限的移动(或数字小键盘的数字键来代表各个象限)来表示汉字的笔画或笔画组合。以输入时的先后顺序表示笔顺。
2.由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是鼠标输入的规则如下述在一个笛卡尔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分成8个扇面。鼠标器向每个扇面的移动均表示一种笔划编码。其中正东扇区表示“横”,正南扇区表示“竖”,西南扇区表示“撇”,东南扇区表示“捺”,东北扇区表示“提”,正北扇区表示转义符,西北扇区表示“钩”,正西扇区在转义符后定义“转折笔划。”
3.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是在每扇区设置内区和外区,每扇区表示不同笔划,东外表示“长横”,东内表示“短横”,南外表示“长竖”,南内表示“短竖”,西外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转折”,西内表示一个逆时针方向的折笔,西北内仅有一个转折且该处为钩笔,西北外同内表示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转折,仅最后一个转折处为钩笔,东南内表点。东南外表‘捺’笔划。
4.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是用词组输入时,对于两字词各取前三笔,三字及三字以上词,第一字取前两笔,第二字取前两笔,最后一字取前两笔。
5.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汉字输入法,其特征是按鼠标器左键结束汉字输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利用鼠标器作为输入设备,用鼠标器向各个象限(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移动来表示汉字的笔画或笔画组合,以输入时的先后顺序表示笔顺,一个字或词组最多取六笔,以此来输入汉字,因其用法与手写汉字接近,所以易于记忆,但效率比写字快,因此不失为一种新型高效、易学、好用、重码率低的汉字输入方案。
文档编号G06F3/02GK1142069SQ9511100
公开日1997年2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2日
发明者谷超 申请人:谷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