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音与声调并键的计算机中文注音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937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介音与声调并键的计算机中文注音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方法,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中文的注音输入方法。
用计算机及电子辞典等电子装置作中文输入时,是按照输入法的规则键入中文码,一字输入完毕后,计算机按键码转为机内码,并从数据库中找出相应的中文字。中文输入法中每一字在输入完毕后有两种结束方法,一种以输入按键数目为标志,当输入完固定数目的键后计算机就进行检字,如内码输入法中每一字均以四键输入;另一种是由特别的按键指示一字输入结束,如仓颉输入法中是以“空间棒”(SPACE空格键)结束一字的输入。注音输入法中是以声调键结束一字的输入,上述方法中均以最后一键来控制按键次数。
中文字注音由声母、韵母及声调构成,韵母中的‘一’‘メ’‘凵’又称介音,可与其他韵母连结成为结合韵母。
现有的中文注音输入法,依次输入声母、介音和除介音以外的其他韵母,其中声母、介音、韵母因中文字发音的不同而作选择性输入,计算机将按键后产生的按键码暂存在存贮器中,在最后输入声调后再进行组字。组字即是将所有按键码组合,以一定的计算方式在数据库中找出所有同音字的内码,从内码中找出字型并显示在荧幕上,供操作者选择所要输入的字,以完成一个中文字的输入。但是每次输入介音都有三中取一的选择问题,输入声调就有五中取一的选择问题(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这就引出了一个如何将介音与声调合并输入以减少击键次数增进输入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将介音与声调合并输入的中文注音输入法,利用输入装置上安排的”介音及声调合并键“位置,合并输入介音及声调,以减少按键次数提高输入效率。
本发明介音与声调并键的计算机中文注音输入法,取21个中文注音符号声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13个不含介音的韵母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3个介音一メ凵,和五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及轻声,并将它们分配到输入装置的键盘上,用中文注音的声母、介音、除介音以外的韵母以及声调获得同音字并在同音字中选择字输入,其特征在于将不含介音与含介音一メ凵的四种情况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五种声调情况组合,并按介音后是否接韵母再分别分成接键类和不接键类,而获得实际存在的37个合并键,与21个声母键、13个不含介音的韵母键分开设置在输入装置键盘上或与21个声母键、13个不含介音的韵母键重叠设置在输入装置键盘上;按中文注音的声母加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的顺序输入或按中文注音的声母加不接键类合并键的顺序输入或按中文注音的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的顺序输入或按中文注音的不接键类合并键的顺序输入;当在重叠键盘上输入合并键时,以合并键与一控制键两键同时并击的组合键方式输入合并键。
在重叠键盘上的声母、韵母按键位置上还设置有无声键,在中文注音不含声母及介音时,第一键输入韵母;在中文注音不含声母及韵母时,第一键输入无声键;在中文注音不含声母而含介音及韵母时,第一键或者输入无声键或者输入韵母,第二键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
在重叠键盘输入中的输入装置还包括鼠标器输入。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图1、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与声母、韵母键分开设置时键盘结构示意图。
图2、第二键不限定输入合并键时的中文注音输入流程图。
图3、重叠键盘中声韵母等键的位置结构图。
图4、重叠键盘中合并键的位置结构图。
图5、第二键限定输入合并键时的中文注音输入流程图。
中文注音符号声母共有21个,包括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不含介音的韵母共有13个,包括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介音有3个,包括一メ凵。声调有5个,包括阴平(口)、阳平 、上声 、去声 及轻声(.)。在用注音法输入中文时,若中文含有介音,介音与声调合并输入(中文字注音一定有声调)则可减少一次击键。由于介音的数目远少于声母或韵母,因此两者组合所需要的键位也较少。但由于中文注音在介音后有接韵母及不接韵母两种情况,因此需要两组键加以区分,即“接键”及“不接键”两类,由计算机进行判别组字,如当键入接韵母的组合键即接键类键时,计算机待输入韵母后再进行组字。
本发明所设定的介音及声调的合并键,其组合可参见表1,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介音的一、メ、凵组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阴平、一阳平、一上声、一去声、メ阴平、メ阳平、メ上声、メ去声、凵阴平、凵阳平、凵上声、凵去声共16种,再区分为接键及不接键两类,共32键,加上轻声、一轻声、メ轻声3个接键及轻声、一轻声2个不接键共37键。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不含介音的声调键视为无介音及声调的合并键。
表中*表示在键盘上需要有并键的键位。
本发明按中文注音发音“声母”“介音以外的韵母”是否存在,有四种输入声母、合并键、介音以外的韵母按键的次序,即注音并键输入的流程。
1)声母加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2)声母加不接键类合并键3)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4)不接键类合并键键盘输入中,通常键位是不重叠的,当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与声母、韵母位置不重叠时,注音并键输入的键位排列如图1所示,输入装置可用鼠标器将游标位置转移到计划按键的位置,当游标移至计划的位置按键即输入该位置对应的注音。图1中声调符号口为阴平, 为阳平,√为上声, 为去声,.为轻声。
图2所示合并键不限定在第几键输入时的流程,图中各框意义为301-开始,302-输入第1键,303-判断第1键类别,304-如第1键输入声母,则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305-接着判断合并键是否为接键类,306-如为接键类,继续输入第3键韵母,308-计算机进行组字,以上为上述1)声母加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的输入流程。
如第1键输入声母,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的不接键类,计算机进行组字,为上述2)声母加不接键类合并键。307-如第1键输入为介音与声调合并键,且为接键类,则继续输入第2键韵母,计算机进行组字,为上述3)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的输入流程,如第1键为不接键类,计算机进行组字,为上述4)不接键类合并键的输入流程,309-从同音字中选择输入字,310-结束。
当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与声母或韵母键位位置重叠时,以组合键区别按键。注音并键输入的键盘排列如图3、图4所示。其中图3所示为设置声母、韵母等符号时的键盘结构,图4所示为设置合并键时的键盘结构,将图3、图4合并即构成重叠键盘结构。在输入合并键的需将不同类别的合并键与一控制键组合的方式输入以示区别,如以控制键Alt与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组合,输入时一同按下即可区别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以及声母及除介音外的韵母,当按键组合已有了其他功能时,可选用其他控制键如Ctrl、Shift等与注音的按键组合,以区别按键,其输入流程与前述按键位置不重叠时的输入法流程相同,如图2所示。
当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与声母或韵母键位置重叠时,规定第2按键必需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以区别按键。
参见示于图3的注音并键输入的键位排列,在声母、韵母按键位置上按排一个无声键(图中用◎代表)。当中文注音不含声母及介音,则第1键输入韵母;如中文注音不含声母及韵母,则第一键输入无声键;当中文注音不含声母而含介音及韵母时,有两种输入方式a.第1键输入无声键,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合并键的接键类,第3键输入韵母;b.第1键输入韵母,第二键输入介音与声调合并键。实施时可采用其中之一,键盘则不必调整。
参见图5的输入流程,为在注音输入时将2键限定为输入合并键时的输入流程,其中各框意义为501-开始,502-输入第1、第2键,503-判断第2键类别,504-如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合并键的接键类,继续输入第3键韵母,508-计算机进行组字;如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的不接键类,计算机直接进行组字,509-计算机进行组字表示已输入所有键成为输入码,在数据库中找出相同输入码的同音字,操作人员选择其中之一即完成输入过程,510-结束。
本发明在实施时,可在包括键盘、鼠标器等的输入装置上作不同的设置。
以下通过输入“中文并键输入”六个字的过程,举例说明上述方法。当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与声母、韵母键位置重叠时,规定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且当中文注音不含声母而含介音及韵母,第l键输入无声键,第2键输入介音与声调合并键的接键类,第3键输入韵母。
“中”的按键为ㄓ、接键メ、レ,其中阴平与メ并键输入少一次击键;“文”的按键为无声键、接键メ 、ㄣ,其中阳平与メ并键输入;“并”的按键为ㄅ、接键一 、レ,其中去声与一并键输入少一次击键;“键”的按键为ㄐ、接键一 、ㄢ,其中去声与一并键输入少一次击键;“输”的按键为ㄕ、不接键メ,其中阴平与メ并键输入少一次击键;“入”的按键为ㄖ、不接键メ ,其中去声与メ并键输入少一次击键。
以输入《礼记礼运大同篇》中从“大道之行也”至“是谓大同”共107个字为例,若按一般注音输入法输入,不含选字及标点,共击键333次,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作注音输入共击键273次,减少了18%的击键次数,如果按本发明的不限定第2键输入合并键的分式输入则击键251次,减少24.6%的击键次数。
下面再结合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实施。实施例采用键位重叠并规定第2键输入合并键,在IBM兼容性个人电脑上装入本编程与采用栏断中断INT16h的中文系统共同作用,工作过程如下按键时栏截INT9h取得扫描码,系统根据扫描码从键位排列找出对应的注音符号转为该符号的扫描码及ASCll码,存入键盘缓冲区生成INT16h输送至中文系统;当第1、3次按键从扫描码找出声母或韵母的扫描码及ASCll码,直接存入键盘缓冲区,如拦截扫描码为10h得知击Q键,从键位排列中找出对应的注音符号为勹,在中文系统中应输入1,将1键的扫描码02h及ASC11码31h存入键盘缓冲区,即完成勹的输入;第2次按键从扫描码找出介音的扫描码及ASCll码并找出声调的扫描码及ASCll码,如为合并键的接键类,则仅存入介音的扫描码及ASCll码(无介音则不存入任何码),待输入下键韵母的扫描码及ASCll码并存入缓冲区后,再将声调按键的扫描码及ASCll码存入,如为合并键的不接键类,则一并存入介音及声调键的扫描码及ASCll码。存入声调按键的扫描码及ASCll码会造成中文系统组字,按键次数也会清零。如拦截扫描码为12h得知按E键,从键位排列中找出对应的注音符号为接键メ,应输入J并待输入下一韵母键后输入6,将J的扫描码24h及ASCll码4Ah存入键盘缓冲区,即完成メ的输入,待输入次一键后,将6的扫描码07h及ASCll码36h存入键盘缓冲区,即完成/输入。
操作时先在计算机中装入中文系统,再装入本编程软件,以Ctrl-Alt-3切换为注音输入,从实例操作中验证三点a.同时输入介音及声调;b.由合并键为不接键类或接键类控制输入流程;c.如为接键类,声调可暂存于存贮器中,待输入次一键后再作输入。
本发明可在任何可编程的电子装置上通过设置软硬件使其接收注音输入法,为提高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也可发展成独立的中文系统注音输入法,或以外挂内方式成为现有中文系统的注音输入法。本发明应用于电脑时可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如DOS、UNIX或视窗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介音与声调并键的计算机中文注音输入法,取21个中文注音符号声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13个不含介音的韵母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3个介音一メ凵,和五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及轻声,并将它们分配到输入装置的键盘上,用中文注音的声母、介音、除介音以外的韵母以及声调获得同音字并在同音字中选择字输入,其特征在于将不含介音与含介音一メ凵的四种情况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五种声调情况组合,并按介音后是否接韵母再分别分成接键类和不接键类,而获得实际存在的37个合并键,与21个声母键、13个不含介音的韵母键分开设置在输入装置键盘上或与21个声母键、13个不含介音的韵母键重叠设置在输入装置键盘上;按中文注音的声母加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的顺序输入或按中文注音的声母加不接键类合并键的顺序输入或按中文注音的接键类合并键加韵母的顺序输入或按中文注音的不接键类合并键的顺序输入;当在重叠键盘上输入合并键时,以合并键与一控制键两键同时并击的组合键方式输入合并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音与声调并键的计算机中文注音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在重叠键盘上的声母、韵母按键位置上还设置有无声键,在中文注音不含声母及介音时,第一键输入韵母;在中文注音不含声母及韵母时,第一键输入无声键;在中文注音不含声母而含介音及韵母时,第一键或者输入无声键或者输入韵母,第二键输入介音与声调的合并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音与声调并键的计算机中文注音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在重叠键盘输入中的输入装置还包括鼠标器输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的中文注音输入法,为减少击键次数提高输入效率而将介音及声调合并输入。中文含介音一ソ凵及不含介音共四种情况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五种情况组合,再按介音后是否接韵母而分成接键类与不接键类,共有37个并键,可与原声、韵母键分开或重叠设置在键盘上或通过鼠标器输入。在重叠设置时,第2键以与其他控制键的组合键或规定合并键输入来区别合并键与声母、除介音以外的韵母的按键。
文档编号G06F3/023GK1150270SQ9511830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3日
发明者毛荦 申请人:毛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