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937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复制保护的光盘。而且,本发明涉及用于光盘复制保护的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在日本公布的尚未审定的专利申请61-178732公开一种防止对合法光盘非法复制的设备。在日本申请61-178732里,合法的光盘具有多个伪槽和真槽。在反射区上各个伪槽不同于各个真槽。合法的光盘存储着伪槽的位置数据。另一方面,非法的复制盘通常没有伪槽。在日本申请61-178732里,在从一个光盘复制信息期间,当检测出在正常位置上缺少伪槽时光读出装置的输出信号从正常形式下发生变化,从而可判断该光盘是非法的。光读出装置的输出信号从其正常形式发生变化使得很难正确地恢复该光盘上的信息。
在日本公布的尚未审定的实用模型申请3-14771公开一种带有复制保护格式的信息记录媒体。日本申请3-14771中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一个正常格式化区和在该正常格式化区之外的一个第二区。该第二区存储检验信息(复制保护信息)。第二区里的该检验信息不能由复制程序复制。因此,复制得到的媒体没有这种检验信息。在日本申请3-14771里,把缺少该检验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判定为非法的。
在日本公布的尚未审定的专利申请63-292458公开一种复制保护设备,在这种设备里从当前记录到磁带的信息信号里抽取第一禁止码。同时,从该磁带上复制第二禁止码。在日本申请63-292458的设备里,第一禁止码和第二禁止码相互比较。当第一禁止码和第二禁止码互相不同时,中断该磁带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过程。当第一禁止码和第二禁止码相同时,保持该磁带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过程。
在日本公布的尚未审定的专利申请61-296433公开一种用于外存储单元(ROM盒式磁带)的软件管理系统。在日本申请61-296433的该系统里,有一块锁定游戏机机身的IC,该IC把它本身产生的结果从ROM盒式磁带里的一块密钥2C输入的操作结果进行比较。当这两个结果互相不同时,保持该机身上电路的复位状态并且禁止游戏程序的执行。当这两个结果相一致,则释放或移去该机身上电路的复位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光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光盘信息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盘信息管理的改进型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为一个密钥提供一块光盘,光盘物理地存储第一安全信息并且逻辑地存储第二安全信息,该第一安全信息等同于物理地记录在一块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而该第二安全信息等同于逻辑地记录在该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b)存储步骤a)所检测的安全信息;c)检测逻辑地记录在要被检验的一个第二光盘上的安全信息;d)判定步骤b)所存储的安全信息是否和步骤c)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相同;e)当步骤b)存储的安全信息和步骤c)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相同时允许从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信息;以及f)当步骤b)存储的安全信息和步骤c)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不同时禁止从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信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为仿形密钥提供一块光盘,该光盘物理地存储第一安全信息和第二安全信息并且逻辑地存储第三安全信息,该第一安全信息等同于物理地记录在一块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仿形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b)存储步骤a)所检测的安全信息;以及c)在由步骤b)存储安全信息之后允许从要被检验的一块第二光盘上复制信息。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二装置,用于存储由第一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第三装置,用于检测逻辑地记录在要被检验的一块第二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四装置,用于判定第二装置存储的安全信息和第三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是否彼此相同;第五装置,用于当第四装置判定第二装置存储的安全信息和第三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相同时允许从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的信息;以及第六装置,用于当第四装置判定第二装置存储的安全信息和第三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不同时禁止从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管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仿形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二装置,用于存储第一装置所检测的安全信息;和第三装置,用于由第二装置存储安全信息之后允许从要被检验的第二光盘上复制信息。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光盘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光盘里的逻辑数据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密钥盘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密钥盘里的逻辑数据结构图。
图5是一种复制盘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复制盘里的逻辑数据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仿形密钥盘的透视图。
图8是图7的仿形密钥盘里的逻辑数据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光盘播放机的一部分框图。
图10是用于控制图9中微计算机的一个程序中的一段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记录机的框图。
图1表示一个光盘10,其设计成供最终用户商业应用的一种合法最终产品。光盘10的一个预先确定区“1”或读出区带有对应于物理安全信息的摆动式槽道(凹道)12。
图1的光盘10上具有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记录数据的逻辑结构。光盘10上记录数据所表示的信息包括主信息、盘IC(标识)信息和制造商ID信息。主信息表示,例如,一个游戏程序。盘IC信息指示光盘10的类型。当主信息表示游戏程序时盘IC信息指示“GAME(游戏)”。制造商ID信息指示光盘10的制造商,例如,制造商“A”。制造商ID信息构成逻辑安全信息。
图3表示设计作为用于管理非法复制盘的密钥的一种光盘14。密钥盘14的一个预先确定区“1”或读出区带有对位于物理安全信息的摆动式槽道。
图3的密钥盘14具有设计成如图4所示的记录数据在逻辑结构。密钥盘14上记录数据所表示的信息包括盘ID信息和制造商ID信息。盘ID信息指示密钥盘14的类型,即,“KEY(密钥)”。制造商ID信息指示密钥盘14的制造商,例如,制造商“A”。如后面所说明的那样,密钥盘14用于取消复制保护。通常,不必把主信息存储到密钥盘14上。
图5表示一个只写一次型压缩盘(CD-WO)18,它是通过利用最终用户可买到的WO驱动器复制合法的光盘10得到的。
图5的复制盘18具有图6中所示状态的记录数据的逻辑结构。复制盘18上记录数据所代表的信息包括和合法光盘18上相同的主信息、盘ID信息和制造商ID信息。因为WO驱动器没有摆动式地制造凹痕系列的能力,复制盘18没有对应于合法光盘10上的摆动式槽道的摆动式槽道。
图7表示一种设计为仿形密钥的光盘20,这种仿形密钥要比密钥盘14所提供的密钥更好。仿形密钥盘20的一个预先确定区“1”或读出区带有对应于第一物理安全信息的摆动式槽道12。仿形密钥盘20的一个预先确定区“2”或读入区带有对应于第一物理安全信息的摆动式槽道22。
图7的仿形密钥盘20具有设计成如图8所示的记录数据的逻辑结构。由仿形密钥盘20上的记录数据代表的信息包括盘ID信息和制造商ID信息。盘ID信息指示仿形密钥盘20的类型,即,“KEY”。制造商ID信息指示仿形密钥盘20的制造商,例如,优于制造商“A”的制造商“M”。如下面将说明的那样,仿形密钥盘20用于取消复制保护。通常在仿形密钥盘20上不需要存储主信息。
图9表示构成一种光盘检验设备的一种光盘播放机的一部分的例子。参照图9,该光盘播放机包括一个光盘效果(SOD)检测单元112,用于检测一块光盘110是否放在播放机里的适当位置上。光盘110可在盘驱动部分114的控制下驱动。通过利用激光光束一个光检取头116从光盘110中读出信息。光检取头116可在一个检取驱动部分118的控制下驱动。光检取头116输出代表读出信息及跟踪误差信息的电信号。
在光检取头116的后面顺序地是检取头放大器120和信号处理电路122。光检取头116的输出信号先由检取头放大器120放大然后再馈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22并由信号处理电路122处理。信号处理电路122响应经检取头放大器120馈入的读出信息表述信号产生和输出一个再生信号。
一个微计算机124和SOD检测单元112、盘驱动部分114、检取驱动部分118和信号处理电路122相连接。微计算机124接收SOD检测单元112的输出信号。微计算机124从信号处理电路122接收跟踪误差信息。微计算机124把控制信号输出到盘驱动部分114、检取驱动部分118和信号处理电路122。
当光检取头116扫描到光盘上的摆动式槽道12或22时,检测到的跟踪误差在零电平附近急剧变化。微计算机124检测出跟踪误差中的这种变化,并且根据所检测到的变化识别出在光盘上存在着摆动式槽道12或22。
微计算机124由输入/输出端口、CPU、ROM和RAM的一种组合构成。微计算机124根据存储在ROM里的程序运行。该程序具有用于检测或确定一块光盘110是否非法或合法的一个程序段。图10是该程序段的流程图。当光盘播放机里的电源(未示出)被接通时图10的程序段被启动。
参照图10,该程序段的第一步骤S10把标志KFLG设置为或初始化为“O”。在步骤S10之后,程序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通过参照SOD检测单元112(见图9)的输出信号判定光盘110是否放在光盘播放机里的适当位置上。当光盘110按适当位置放置时,该程序从步骤S12进入步骤S14。在相反情况下,重复步骤S12。
步骤S14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从而从光盘110上读出盘ID信息。步骤S14后的步骤S16判定该盘ID信息是否指示“GAME”。当该盘ID信息指示“GAME”时,程序从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8。在相反情况下,程序从步骤S16进入步骤S26。
步骤S18判定标志KFLG是否为“1”。当标志KFLG为“1”时,程序从步骤S18进入步骤S36。当标志KFLG为“0”时,程序从步骤S18进入步骤S20。
步骤S20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以使光检取头116访问光盘110的一个预定区“1”。此外,步骤S20还判定在光盘110的区“1”里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具体地,该判定是通过分析信号处理电路122(见图9)的跟踪误差表述输出信号以检测在跟踪误差中是否出现巨大变化来实现的。当在光盘110的区“1”里存在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20进入到块S22。当光盘110的区“1 ”里没有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20进入步骤S24。
步骤S26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从而读出光盘110上的制造商ID信息。步骤26之后的步骤28判定制造商ID信息是否指示制造商“M”。当制造商ID信息指示制造商“M”时,程序从步骤28进入步骤S42。在相反情况下,程序从步骤S28前进到步骤S30。
步骤S30把步骤S26提供的制造商ID信息存储到微计算机124(见图9)里的存储器里。步骤S30之后的步骤S32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以使光检取头116访问光盘110的预定区“1”。而且,步骤S32判定光盘110的区“1”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12。具体地,该判定是通过分析信号处理电路122(见图9)的跟踪误差表述输出信息以检测在跟踪误差中是否出现大的变化来实现的。当在光盘110的区“1”里出现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32进入步骤S34。当光盘110的区“1”里没有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32转移到步骤S24。
步骤S34把标志KFLG置成“1”。在步骤S34之后,程序前进到步骤S24。
步骤S42把步骤S26提供的制造商ID信息存储到微计算机124(见图9)的存储器里。在本情况下,所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指示制造商“M”。步骤S42之后的步骤S44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以使光检取头116访问光盘110的预定区“1”。而且,步骤S44判定光盘110的区“1”里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12。具体地,该判定是通过分析信号处理电路122(见图9)的跟踪误差表述输出信号以检测在跟踪误差里是否出现大的变化来实现的。当光盘110的区“1”里存在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44前进到步骤S46。当光盘110的区“1”里没有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44转移到步骤S24。
步骤S46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以使光检取头116访问光盘110的预定区“2”。而且,步骤S46判定光盘110的区“2”里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22。具体地,该判定是通过分析信号处理电路122(见图9)的跟踪误差表述输出信号以检测在跟踪误差里是否出现大的变化来实现的。当在光盘110的区“2”里出现摆动式槽道22时,程序从步骤S46进入到步骤S34。当光盘110的区“2”里没有摆动式槽道22时,程序从步骤S46转移到步骤S24。
步骤S36判定由步骤S30或S42提供的已存储制造商ID信息是否指示制造商“M”。当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不指示制造商“M”时,程序从步骤S36前进到步骤S38。当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指示制造商“M”时,程序从步骤S36转移到块S22。
步骤S38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和检取驱动部分118(见图9),从而从光盘110上读出制造商ID信息。步骤S38之后的步骤S40判定由步骤S38提供的已读出的制造商ID信息;是否和由步骤S30或S42提供的已存储的制造商信息相同。当该读出的制造商ID信息和所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相同时,程序从步骤S40进入到块S22。在相反情况下,程序从步骤S40进入到步骤S24。
块S22执行从光盘110复制主信息的进程。另一方面,步骤S24控制盘驱动部分114(见图9)以从光盘播放机中弹出光盘110。在步骤S24之后,程序返回到步骤S12。
当接通光盘播放机电源之后在光盘播放机内放上一块具有“GAME”的盘ID信息但没有摆动式槽道12的光盘(例如,一块非法复制盘或者图5和图6的复制盘18)的情况下,程序从步骤S12经过步骤S14、S16、S18进入到步骤S20。因为目前的光盘没有摆动式槽道12,程序从步骤S20前进到步骤S24。因此,目前的光盘从光盘播放机中弹出并且从而制止进行主信息复制进程。按这种方式,缺少摆动式槽道12会导致禁止重放进程。通过利用密钥盘14(见图3和图4)和仿形密钥盘20(见图7和图8)可以撤消因缺少摆动式槽道12而造成的对重放进程的禁止。下面将说明撤消的方式。
根据第一种撤消方式,在把一块要检验的光盘放入到光盘播放机内之前先放入密钥盘14(见图3和图4)并且驱动它。当把密钥盘14放入光盘播放机里时,程序从步骤S12前进到步骤S14从而从密钥盘14上读出盘ID信息。因为密钥盘14上的盘ID信息如图4所示为“KEY”并且不同于“GAME”,程序从步骤S14经过步骤S16进入步骤S26。从而,由步骤S26从密钥盘14中读出制造商ID信息。因为密钥盘14上的制造商ID信息如图4所示指示制造商“A”并且不同于制造商“M”,程序从步骤S26经过步骤S28进入步骤S30。因此,由步骤30把指示制造商“A”的制造商ID信息存储到微计算机124的存储器里。接着,执行步骤S32以判定在密钥盘14的区“1”里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12。当没有摆动式槽道12时,把密钥盘14判断的非法的并且然后由步骤S24从光盘播放机里弹出密钥盘。当存在摆动式槽道12时,由步骤S34把标志KFLG置为“1”并且然后由步骤S24从光盘播放机中弹出密钥盘14。如上面所述,在把密钥盘14放入到光盘播放机里的情况下,当把指示制造商“A”的制造商ID信息存储到微计算机124的存储器里时标志KFLG改变为“1”。
根据第一种撤消方式,在把密钥盘14(见图3和图4)放入光盘播放机过后,再把要被检验的光盘放到光盘播放机里。当把要被检验的光盘放到光盘播放机里时,程序从步骤S12前进到步骤S14,从而从目前的光盘上读出盘ID信息。因为目前光盘上的盘ID信息通常是“GAME”,程序从步骤S14经过步骤S16进入步骤S18。标志KFLG为“1”(见步骤S34)所以程序从步骤S18进入到步骤S36。从而由步骤S36判定由步骤S30提供的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是否指示制造商“M”。因为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指示制造商“A”并且不同于制造商“M”,程序从步骤S36前进到步骤S38。这样,由步骤S38从目前的光盘上读出制造商ID信息。接着,执行步骤S40以判定由步骤S38提供的所读出的制造商ID信息是否和由步骤S30提供的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相同。当目前的光盘是图1和图2的光盘10时,读出的制造商ID信息和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都指示制造商“A”,从而程序从步骤S34进入到块S22。因此,从目前的光盘上复制主信息。当目前的光盘是图5和图6的复制盘18时,读出的制造商ID信息和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都指示制造商“A”,从而程序从步骤S40进入到块S22。因此,从目前的光盘上复制主信息。
这样,根据第一种撤消方式在把密钥盘14(见图3和图4)放入到光盘播放机后再把要检验的光盘放入到光盘播放机里的情况下,当被检验光盘上的制造商ID信息和密钥盘14上的制造商ID信息相符时,与存在或不存在摆动式槽道12无关允许从被检验的光盘复制主信息。
根据第二种撤消方式,在把一块要被检验的光盘放入光盘播放机之前先放入仿形密钥盘20(见图7和图8)并由光盘播放机驱动仿形密钥盘20。当把仿形密钥盘20放到光盘播放机里时,程序从步骤S12前进到步骤S14,从而从仿形密钥盘20中读出盘ID信息。因为仿形密钥盘20上的盘ID信息如图8中所示是“KEY”并且不同于“GAME”,程序从步骤S14经过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26。从而由步骤S26从仿形密钥盘20上读出制造商ID信息。因为如图8所示仿形密钥盘20上的制造商ID信息指示制造商“M”,程序从步骤S26经过步骤S28进入到步骤S42。从而由步骤S42把指示制造商“M”的制造商ID信息存储到微计算机124的存储器里。接着,执行步骤S44以判定在仿形密钥盘20的区“1”里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12。当没有摆动式槽道12时,断定该仿形密钥盘20是非法的并且然后由步骤S24从光盘播放机里弹出该盘。当存在摆动式槽道12时,程序从步骤S44前进到步骤S46。从而由步骤S46判定在密钥盘20的区“2”里是否存在摆动式槽道22。当没有摆动式槽道22时,断定仿形密钥盘是非法的并且然后由步骤S24从光盘播放机里弹出该盘。如果存在摆动式槽道22时,程序从步骤S46进入到步骤S34。从而由步骤S34把标志KFLG置为“1”并且然后由步骤S24把该仿形密钥盘20从光盘播放机中弹出。如上面所述,在把仿形密钥盘20放入到光盘播放机里的情况下,当把指示制造商“M”的制造商ID信息存储到微计算机124的存储器里时标志KFLG改变为“1”。
根据第二种撤消方式,在把仿形密钥盘20(见图7和图8)放到光盘播放机里之后,把要被检验的光盘放到光盘播放机里。当把要检验的光盘放入到光盘播放机里时,程序从步骤S12前进到步骤S14,从而从目前的光盘里读出盘ID信息。因为目前的光盘上的盘ID信息通常是“GAME”,程序从步骤S14经过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8。标志KFLG为“1”(见步骤S34)所以程序从步骤S18进入到步骤S36。因此,由步骤S36判定由步骤S42提供的已存储制造商ID信息是否指示制造商“M”。因为已存储的制造商ID信息实际指示制造商“M”,程序从步骤S36进入到块S22。因此,从目前的光盘复制主信息。
从而,根据第二种撤消方式,在把仿形密钥盘20(见图7和图8)放入到光盘播放机里之后再把要检验的光盘放入到光盘播放机的情况下,与存在或不存在摆动式槽道12无关并且与其上的制造商ID信息无关允许从检验后的光盘复制主信息。
在一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管理系统)里,准备了一个或多个仿形密钥盘20。这个或这几个仿形密钥盘安全地保存在对应于制造商“M”的一个更高级制造商的一个适当的内部场所里。该仿形密钥盘或该多个仿形密钥盘20上的制造商ID信息是单一类型的,即,该类型指明制造商“M”。各密钥盘14分别由各软件厂商拥有。各密钥盘14上的制造商ID信息指示有关的软件厂商。各家软件厂商具有一个或多个按照相同的算法运行的光盘检验设备。
在各个软件厂商处,只要预先把一个密钥盘14放在光盘检验设备里并且驱动该密钥盘14,可以在没有摆动式槽道但却有指示该当前软件厂商的制造商ID信息的情况下从复制盘复制主信息。在对应于制造商“M”的更高级制造商处,只要预先把一块仿形密钥盘20放入到光盘检验设备里并由该设备驱动该仿形密钥盘20,可以在没有摆动式槽道并且不考虑该盘上制造商ID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从复制盘复制主信息。
图11表示一种记录机(一种仿形机),用于制造光盘10、密钥盘14和带有摆动式槽道12和22的仿形密钥盘20。图11的记录机包括一个EFM编码器50,其后面跟着一个光调制器驱动器52和一个子代码阅读器56。光调制器驱动器52电气上的一个光调制器54相连接。子代码阅读器56和一个CPU58连接。CPU58和一个摆动式信号发生器62相连。摆动式信号发生器62的后面跟着一个光折射器驱动器64。该光折射器驱动器64电气上和一个光折射器66连接。
图11的记录机包括一个激光振荡器68,激光振荡器68后面依次跟着光调制器54、光折射器66和一个物镜70。把将构成光盘10、密钥盘14和仿形密钥盘20中的一个的仿形盘72放在一个暴露在物镜70输出的光束之下的位置处。
代表着例如电视游戏软件或计算机游戏软件的数字数据被输入到EFM编码器50里,并被编码成EFM信号。EFM编码器50把EFM信号输出到光调制器驱动器52和子代码阅读器56。响应EFM信号光调制器驱动器52产生用于光调制器54的驱动信号。光调制器驱动器52把该驱动信号输出到光调制器54。
子代码阅读器56从EFM信号中抽取子代码信号。子代码阅读器56把子代码信号输出到CPU58。CPU58连续监视子代码信号中的地址信息。当由地址信息代表的现行地址与在其上应该记录摆动式槽道12或22的一个预先确定的地址一致时,CPU58向该罢动式信号发生器62输出有效控制信号。在其它期间,CPU58连续向摆动式信号发生器62输出无效控制信号。
摆动式信号发生器62响应CPU58馈送的有效控制信号产生摆动式信号。由CPU58馈送的无效控制信号使得摆动式信号发生器62保持在不活动状态。摆动式信号发生器62向光折射器驱动器64输出摆动式信号。光折射器驱动器64响应该摆动式信号为光折射器66产生驱动信号。光折射器驱动器64向光折射器66输出驱动信号。
激光振荡器68连续地向光调制器54施加激光光束La。激光光束La通过光调制器54,并在其中根据光调制器驱动器52馈送的驱动信号受到强度调制。这样,光调制器54把激光光束La变换为第二激光光束(调制结果激光光束)Lb。第二激光光束Lb从光调制器54传播到光折射器66。第二激光光束Lb通过光折射器66,并在其中根据光折射器驱动器64馈送的驱动信号受到折射。这样,光折射器66把第二激光光束Lb变换为第三激光光束(折射结果激光光束)Lc。
第三激光光束Lc从光折射器66传播到物镜70。第三激光光束Lc,在由物镜70聚焦成仿形盘72上的光点之前通过物镜70。当仿形盘72由适当的驱动装置(未示出)旋转时光束的光点在仿形盘72上形成槽凹痕。根据光折射器驱动器64馈送的驱动信号,光折射器66使得仿形盘72上的光束的光点位置径向地偏离有关凹道的虚拟中心线。因为馈送到光折射器66的驱动信号取决于摆动式信号,仿形盘72上的光束光点位置径向地偏离有关凹道的虚拟中心线。因此,在仿形盘72上形成摆动式凹道12或22。
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可按下述方式修改。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型中,物理安全信息包括在光盘10、密钥盘14或仿形密钥盘20的一部分上形成的一面镜子,以代替摆式凹道12或2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型,通过CAV(等角速度)技术在光盘10、密钥盘14或仿形密钥盘20上记录一部分信息来提供物理安全信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修改型中,通过部分地改变光盘10、密钥盘14或仿形密钥盘20的反射率或凹痕对称性来提供物理安全信息。
可以略去仿形密钥盘20。另一方面,可以具备三个或更多的等级不同的密钥盘。逻辑安全信息可以是识别制造商的一个部门的信息。
权利要求
1.一种作为密钥的光盘,其物理地存储第一安全信息和逻辑地存储第二安全信息,该第一安全信息等同于物理地记录在一块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该第二安全信息等同于逻辑地记录在该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
2.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b)存储步骤a)所检测的安全信息;c)检测逻辑地记录在要被检验的一个第二光盘上的安全信息;d)判定步骤b)所存储的安全信息是否和步骤c)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相同;e)当步骤b)存储的安全信息和步骤c)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相同时允许从该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信息;以及f)步骤b)存储的安全信息和步骤c)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不同时禁止从该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信息。
3.一种作为仿形密钥的光盘,其物理地存储第一安全信息和第二安全信息并且逻辑地存储第三安全信息,该第一安全信息等同于物理地记录在一块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
4.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仿形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b)存储步骤a)所检测的安全信息;以及c)在由步骤b)存储该安全信息之后允许从要被检验的一块第二光盘上复制信息。
5.一种信息管理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二装置,用于存储由该第一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第三装置,用于检测逻辑地记录在要被检验的一块第二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四装置,用于判定该第二装置存储的安全信息和该第三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是否彼此相同;第五装置,用于当该第四装置判定该第二装置存储的安全信息和该第三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相同时允许从该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的信息;以及第六装置,用于当该第四装置判定该第二装置存储的安全信息和该第三装置检测的安全信息彼此不同时禁止从该第二光盘上复制其它的信息。
6.一种信息管理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检测逻辑地记录在一块仿形密钥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二装置,用于存储该第一装置所检测的安全信息;以及第三装置,用于在该第二装置存储安全信息之后允许从要被检验的一块第二光盘上复制信息。
全文摘要
作为密钥的光盘物理地存储第一安全信息。该光盘逻辑地存储第二安全信息。第一安全信息等同于物理地记录在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第二安全信息等同于逻辑地记录在该合法光盘上的安全信息。
文档编号G06F21/24GK1131795SQ9511820
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30日
发明者尾崎和久, 茅沼完治 申请人: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