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点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1530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点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点钞票和票卷的立式点钞机。
目前国内金融系统大多使用有输送带和整理件的卧式点钞机,体积大,长约550mm,国外的点钞机为下捻钞方式,纸币适应性差,不符合我国国情,国内也研制出国内外结合的点钞机,但仅是两种机型简单的组合,钞票的运行路线为水平走向,有时易产生飞钞或不分张的缺陷,体积仍偏大,长约400m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以上缺陷的立式点钞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由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防尘板组成的机架部分;由捻钞轮、托钞板、阻力橡皮和滑钞板组成的捻钞部分;由电机、马达轮、捻钞传动轮、加速传动轮、整理磨擦轮和整理传动轮组成的传动部分;由加速轮、对转轮和整理轮组成整理部分;由计数传感器、红外光源和计数板组成的计数显示部分,技术要点是a.传动部分的捻钞传动轮与整理二轮同轴,由传动带I连接整理二轮和传动轮,与传动轮同轴的整理磨擦轮上设有调整架,它与整理传动轮咬合成逆时针旋转、传动带II连接马达轮和捻钞传动轮成顺时针旋转,如速传动轮与另一传动带的外侧连接并成逆时针旋转;b.捻钞部分的捻钞轮与托钞板之间隙为调整旋钮一点调整,托钞板倾斜∠25°~∠35°固定在机架上。板下设置端部弯曲为∠90°的支点板钩在销钉上,两板间有弹簧,调整螺钉使之固定,托钞板和与对转轮咬合的加速轮之间设置用撑档固定的数字传感器,与之对应的红外光源固定在机架上;c.整理部分的整理轮与加速轮成∠40°~∠50°倾斜,与捻钞轮之速比为1∶6~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托钞板、传感器、捻钞轮和加速轮及整理轮和加速轮之间成合理的倾斜角度,下钞流畅,钞票的运行路线更趋合理,使本机体积减小仅有240mm;(2)托钞板加锁定结构并一点调整,不仅防止其脱落而且操作简便调整快捷;(3)如速轮主动轮在下方,避免产生飞钞现象;(4)本机采用上捻钞方式,纸币适应性强,整理部分采用叶轮式,体积小,吸取了国内外点钞机的优点,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5)捻钞轮采用全齿镶块式,便于更换易损件。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托钞板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捻钞轮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数字计数器电路图图面说明1-左侧板 2-捻钞轮 3-传感器 4-红外光源5-对转轮 6-底板7-整理轮 8-显示板9-开关10-接钞斗(与防尘板一体) 11-前轴12-插座 13-电机 14-加速轮 15-撑档16-调节旋钮 17-后撑档 18-托钞板 19-阻力橡皮20-滑钞板 21-右侧板 22-马达轮 23-传动带I24-传动带II 25-加速传动轮 26-整理二轮27-捻钞传动轮28-调整架 29-传动轮 30-摩擦轮 31-整理传动轮32-调整螺丝 33-支点板 34-弹 簧 35-捻钞轮芯I36-捻钞轮芯II 37-捻钞胶圈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它包括由底板6、左侧板1、右侧板21和防尘板10组成的机架部分;由捻钞轮2、托钞板18、阻力橡皮19和滑钞板20组成的捻钞部分;由电机13、马达轮22、捻钞传动轮27、加速传动轮25、整理磨擦轮30和整理传动轮31组成的传动部分;由加速轮14、对转轮5和整理轮7组成整理部分;由计数传感器3、红外光源4和计数板8及开关9组成的计数显示部分(参见图1)。
传动部分的捻钞传动轮27与整理二轮26同轴,传动带I23连接整理二轮26和传动轮29,与传动轮29同轴的整理磨擦轮30设有调整架28,它与整理传动轮31咬合成逆时针旋转,传动带II24连接马达轮22和捻钞传动轮27成顺时针旋转,加速传动轮25与传动带II24外侧连接并成逆时针旋转(参见图4);捻钞部分的捻钞轮2与托钞板18之间隙为调整疑钮16一点调整,托钞板18倾斜∠30°固定在机架上,板下设置端部弯曲为∠90°的支点板33钩在销钉上,两板间有弹簧34,调整螺钉32使之固定,托钞板18和与对转轮5咬合的加速轮14之间设置用撑档15固定的数字传感器3,与之对应的红外光源4固定在机架上(参见图1和图2);
整理部分的整理轮7与加速轮14成∠45°倾斜,与捻钞轮2之速比为1∶6~7(参见图1);捻钞轮2上设置可更换的捻钞胶圈37,其凸缘被捻钞轮芯I35和捻钞轮芯II36的两凸缘紧固(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是以电动机13为动力,通过马达轮22传动带II24带动捻钞传动轮27按瞬时针旋转,使捻钞轮2作捻钞运动,同时传动带II24又从外侧带动加速传动轮25作逆时针加速运动,达到钞票分张的目的,捻钞传动轮27与整理二轮26同时转动,通过传动带I23带动传动轮29、磨擦轮30带动整理传动轮31逆时针旋转,将钞票整理运送到与防尘板一体的接钞斗10上。摩擦轮30的磨擦力靠调整架28调整,达到松紧适度不丢转。
使用时接通电源,将欲清点的钞票成扇面置于滑钞板20上,在捻钞轮2的作用下通过阻力橡皮19进行分张,为了保证捻钞力适度而不过双张,通过调整旋钮16来实现,捻过的钞票被加速轮14、对转轮5加速而拉开间隙实现分张;分张后的钞票由加速轮14加速(其与捻钞轮2的速比为2∶1),钞票一张张有间隔的从传感器3下通过,送至与防尘板连为一体的接钞斗10上,钞票隔断信号造成计数脉冲,并驱动计数电路计数、译码、驱动,最后由LED发光管显示出钞票的张数。(计数器的工作电路是220V电压经变压、整流、稳压后成5V直流电源,红外电源HG413S产生的信号由光电三极管3DU22接收、经CD40106整形,CD40110计数,再经LTS547显示。此部分沿用已有的计数器电路,故不详述,请参见图5)。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点钞机,它包括由底板(6)、左侧板(1)、右侧板(21)和防尘板(10)组成的机架部分;由捻钞轮(2)、托钞板(18)、阻力橡皮(19)和滑钞板(20)组成的捻钞部分;由电机(13)、马达轮(22)捻钞传动轮(27)、加速传动轮(25)、整理磨擦轮(30)和整理传动轮(31)组成的传动部分;由加速轮(14)、对转轮(5)和整理轮(7)组成整理部分;由传感器(3)、红外光源(4)和计数板(8)组成的计数显示部分,其特征在于a.传动部分的捻钞传动轮(27)与整理二轮(26)同轴,传动带I(23)连接整理二轮(26)和传动轮(29),与传动轮(29)同轴的整理磨擦轮(30)设有调整架(28),它与整理传动轮(31)咬合成逆时针旋转,传动带II(24)连接马达轮(22)和捻钞传动轮(27)成顺时针旋转,加速传动轮(25)与传动带II(24)外侧连接并成逆时针旋转;b.捻钞部分的捻钞轮(2)与托钞板(18)之间隙为调整旋钮(16)一点调整,托钞板(18)倾斜∠25°~∠35°固定在机架上,板下设置端部弯曲为∠90°的支点板(33)钩在销钉上,两板间有弹簧(34),调整螺钉(32)使之固定,托钞板(18)和与对转轮(5))咬合的加速轮(14)之间设置用撑档(15)固定的数字传感器(3),与之对应的红外光源(4)固定在机架上;c.整理部分的整理轮(7)与加速轮(14)成∠40°~∠50°倾斜,与捻钞轮(2)之速比为1∶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点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捻钞轮(2)上设置可以更换的捻钞胶圈(37),其凸缘被捻钞轮芯I(35)和轮芯II(36)的两凸缘紧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计数领域,涉及一种清点钞票和票卷的立式点钞机,它包括机架、捻钞、传动、整理部分、计数显示部分,它改变了现有卧试点钞机钞票的水平运行特点,使托钞板、传感器、捻钞轮和加速轮以及整理轮和加速轮之间成合理的倾斜角度,下钞流畅、防双能力强,钞票的运行路线更趋合理,使本机体积减小到240mm,成本比现有卧试点钞机降低一半以上,托钞板及捻钞轮结构的变化更带来了性能的可靠。
文档编号G06M7/06GK2280963SQ9623827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8日
发明者姜乃斌 申请人: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市分行计算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