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七字根双笔画形音码分流方法输入方法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440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汉字七字根双笔画形音码分流方法输入方法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方法一般都采用拼音、笔画(笔顺)、字根作为编码信息,其中,笔画和拼音是中国人的最大优势,这是由于我们的汉字教学是围绕拼音和笔画展开的,拼音和笔画也符合人们日常说话和写字的习惯。既然是优势,就应该充分发挥,所以,汉字编码应以拼音和笔画为主形成。字根也是由笔画构成,但由于数量大,拆字时也远远比不上笔画灵活简便,如果以字根为主形成编码必将给使用者造成巨大的记忆负担和拆字烦恼,实践也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设计编码时,字根应处于辅助位置,数量不能太多。但目前的市场上以字根为主的编码仍占绝对优势,主要是因为以拼音和笔画为主的编码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1)以拼音和笔画为主的编码虽然简单易学,但在使用时,在输入完编码以后,往往不能马上找到所需的汉字,而是须要翻页,当不认识拼音时,翻页就更多,翻页是影响输入速度的大敌,它给人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
(2)以拼音和笔画为主的编码不能满足专业盲打的需要。所谓盲打是指按规则输入完编码以后,绝大部分汉字都能直接走上编辑位。
以上两个缺陷严重束缚了以拼音和笔画为主的编码的推广,使中国人的优势始终难以发挥。至今,人们在学习汉字输入时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时间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字根和拆字规则,汉字教学与汉字输入相背离的局面仍在困扰着人们。
本发明的根本目的在于(1)以拼音和笔画这两个人们非常熟悉的信息作为主要编码材料,字根仅采用七个,使本输入方法即规范又易学易记难忘。
(2)彻底实现汉字输入三键不翻页,敲完三键,必然出现,绝不拖泥带水,确保每个汉字都必须在四键以内走上编辑位。
(3)满足非专业打字人员的盲打需要,彻底扭转过去形音码那种“学得快,打得慢”的被动局面,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学会盲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依照《新华字典》,对汉字单笔画进行合形合理的界定。汉字单笔画共有五种(1)横,包括横,挑。如“十”的首笔画,“冰”的第二笔画,“妆”的第二笔画和末笔画,“习”的末笔画,“云”的首两笔画。
(2)竖,指从上一直向下,不转折。如“上”的首笔画,“直”的第二笔画和第三笔画,“业”的首两笔画,“训”的末两笔画。
(3)点,不包括捺。如“冰”的首笔画,“江”的首两笔画,“字”的首两笔画,“办”的末两笔画,“共”的末笔画,“小”的末笔画,“奏”的末笔画,“怕”的首两笔画。
(4)撇,包括捺。如“行”的首两笔画,“会”的首两笔画,“运”的末笔画,“水”的末两笔画,“天”的末两笔画,“火”的末两笔画,“辰”的末两笔画,“皮”的第二笔画和末笔画。
(5)钩,包括一切折笔。如“乃”的首笔画,“及”的第二笔画,“红”的首两笔画,“利”的末笔画,“笔”的末笔画,“仓”的末两笔画。
<二>笔画在键盘上的分布。
(1)以键盘中的“Z”健作为特符键,其余25个字母健分为横、竖、点、撇、钩五个区,每个区五键,具体如下横区X,C,V,B,N竖区Y,U,I,O,P点区A,S,D,F,G撇区H,J,K,L,M钩区Q,W,E,R,T(2)在(1)的基础上,将每个区中的五个键从左向右依次定义为横、竖、点、撇、钩。
(3)在(2)的基础上,把区名笔画放前,分别与本区的五种笔画进行组合,形成25个两笔画键。如“X”代表“横横”键,“C”代表“横竖”键,“V”代表“横点”键,“B”代表“横撇”键,“N”代表“横钩”键,“M”代表“撇钩”键,“Q”代表“钩横”键。
(4)在(3)中定义的每个两笔画,两个笔画之间的顺序按照汉字的书写笔顺排列。25个两笔画键用于汉字的首两笔画、三四笔画和未两笔画。
<三>将部分汉字以字根的形式在键盘上进行分流(1)“横竖”键中所辖的首三画为一横两竖且竖横交叉成“艹”形且“艹”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如草、其、草等的首三画,而世、带不算)的汉字,以“艹”的形式分流至同区的“横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三画为“艹”的汉字(如洪)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画为“艹”的汉字(如箕)亦同时分流至“横点”键。分流后,“艹”按两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末三画成“艹”的汉字(如扁),不进行分流。
(2)“横竖”键中所辖的首四画为一横一竖两撇成“木”形且“木”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如查、术,而“本”不算)和首四画为一横一竖一撇一点成“木字旁”的汉字(如杆、松),以“木”的形式分流至竖区的“竖竖”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四画为“木”成“木字旁”的汉字(如揸、襟)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画为“木”成“木字旁”的汉字(如米、厢)亦同时分流至“竖竖”键,六画及六画以上且未四面成“木”或“木字旁”的汉字(如闲,而“朱”不算,也分流至“竖竖”键。分流后,“木”按两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
(3)“竖钩”键中所辖的首三画为一竖一钩-横成封闭形的“口”且“口”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如只、列、别等的首三画,而“中”不算)以“口”的形式分流至同区的“竖撇”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三画为“口”的汉字(如误)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画为“口”的汉字(如磊、辜)亦同时分流至“竖撇”键。末三画成“口”的汉字(如杏,而“管”不算)也分流至“竖撇”键。分流后,“口”按两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
(4)“点横”键中所辖的首五画为一点一横一撇一点一横成“疒”形的汉字以“疒”的形式分流至“钩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五画为“疒”的汉字(如嫉)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七画为“疒”的汉字(如蒺)亦同时分流至“钩点”键。分流后,“疒”按二笔面计算且不再拆分。
(5)“竖钩”键中所辖的首四画为一竖一钩一撇一点成“贝”形(如则的首四画)的汉字以“贝”的形式分流至“点竖”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四画为“贝”的汉字(如缨)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画为“贝”的汉字(如厕)亦同时分流至“点竖”键。末四画成“贝”的汉字(如题)也分流至“点竖”键。分流后,“贝”按二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
(6)“竖钩”键中所辖的首四画为一竖一钩一横一横成“日”形且“日”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如晶、昊等的首三画,而“电”不算)的汉字以“日”的形式分流至“竖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四画为“日”的汉字(如提)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画为“日”的汉字(如百)亦同时分流至“竖点”键。末四画成“日”的汉字(如晶)也分流至“竖点”键。分流后,“日”按二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
(7)“撇横”键中所辖的首六画为一撇一横一点一撇一横一点成“竹字头”的汉字(如等、笑的首六画)以“竹”的形式分流至“撇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六画为“竹字头”的汉字(如噬)以及“竹”字亦同时分流至“撇点”键。分流后,“竹字头”按二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
<四>提示行的设计。
(1)每敲一键,提示行的上限均为十个字。
(2)提示行中的汉字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列。
(3)选择提示行中的汉字时可敲与该字在提示行中的序号相应的数字键,该字即可上编辑位。
<五>输入方法如下(1)有音字,键入顺序如下首两笔画键(或字根键)+三四笔画键(或字根键)+未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汉语拼音首字母键或数字选择键。
左右结构的汉字以左部以外未使用过的首两画(或字根)为三四笔画,非左右结构的汉字以三四笔画(或字根)为三四笔画;左右结构的汉字若左部以外只有两笔画或一笔画时,用左部尚未使用过的末两笔画作为整个汉字的末两笔画;遇到只有单笔画时,按该笔画的重笔画处理;若遇到没有笔画可选时,用“Z”键代替;若遇到单笔画和字根同时出现时,不拆字根,取单笔画的重笔画;用过的笔画不得第二次使用。
如(以下例均用拼音首字母选择)菊-VMUJ 路-OMOL 笑--KHLX键-HQRJ 而--BPUE 檄-ULLX激--DLLJ 馀--MLKY 奏-XBKZ
液--DAFY 调--GMOT 权--URZQ猴--MJLH 盔-BFYK 宸-DQLC版-JLRB 为--FEZW 长-HRZC请注意敲完三键后,您所要找的汉字必然出现在提示行中,此时,如果您喜欢盲打,可用拼音首字母选择;如果您不认识拼音,可用数字选择。
(2)无音字,指仅有字形而无读音的字。键入顺序如下特将键(Z)+首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数字选择键。如冫-ZA3 卩--ZV2 扌--ZNl(3)词组输入,键入顺序如下两字词取每字首两笔画码+每字拼音首字母;三字词取每字拼音首字母+末字首两笔画码;四字及四字以上词取前三字每字和末字拼音首字母码。如中国-PPZG计算机--JSJU中华人民共和国--ZHRG(4)单字输入也可采用下面更为简易的方法首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未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汉语拼音首字母键+数字选择键;如果您不认识拼音,在敲完二键后,遇到左右结构的汉字,先按“U”键,然后输入该字三四笔画(或字根)键;遇到非左右结构的汉字,先按“I”键,然后输入该字的三四笔画键。三四笔画依前述原则。
如菊--VUJ 路-OOL 笑--KLX键--HRJ 而--BUE 檄-ULX激--DLJ 馀--MKY 奏--XKZ液--DFY 调-GOT 权--URQ猴--MLH 盔--BYK 宸--DLC版-JRB 为--FEW 长-HRC遇到不识拼音的字,按上述方法,举例如下和--louu闲--suit缂--tcuv栽--ckix社--gyux民--qnit林--uuuz郾--iwun请注意敲完以上键码后,您所要找的汉字都必然出现在提示行中,可用数字选择。
本发明的优点分析如下<一>本输入方法易学易记。
(1)本输入方法属形音码,利用人们早已熟悉的拼音、笔画做为编码信息,仅使用七个字根,记忆量极少,彻底摒弃了过去那种“字根满天飞”的弊端。
(2)键盘上,每个区的五个两笔画,其第二笔从左至右都按照横、竖、点、撇、钩的倾序依次排列,规律性极强,容易掌握。
<二>彻底实现三键不翻页。
本发明通过巧妙的分流方法,彻底实现三键查重不翻页,使任何汉字都能在四键以内走上编辑位,充分发挥了形音码的速度潜力,且提示行的汉字按使用频率依次排列,常用字往往能连续出现三次,敲完三键后,任何汉字都将必然出现,彻底杜绝翻页现象。
<三>适合盲打。
本发明在单字输入时,按笔画敲完三键后,喜欢盲打的朋友可用拼音首字母选择。
<四>不会拼音照样不翻页。
本编码克服了一般形音码对生僻字只能靠翻页的被动局面,按笔画敲完三键后,由于所选汉字已经在提示行中,可用数字选择。
<五>选择汉字多。
本编码母处理全部7000个通用字(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联合发布)及6763个汉字[GB--2312(80)]和常用扩展字,为记者、编辑提供了方便。


图1为键盘键名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1.“菊”字的首三画为“艹”字根,对应键盘的“V”键;“艹”字根按二笔画计算,所以“菊”字的三四笔画为“撇钩”,对应键盘的“M”键,末四笔画为“木”字根,对应键盘的“U”键;拼音的首字母为“J”,对应键盘的“J”键;敲完“V”、“M”、“U”三键后,在提示行中即可看到“菊”字,敲相应的数字键或“J”键,“菊”字将在编辑位出现。
2.“宸”字的首两笔画为“点点”,对应键盘的“D”键;三四笔画为“钩横”,对应键盘的“Q”键。,末两笔画为“撇撇”,对应键盘的“L”键;拼音的首字母为“C”,对应键盘的“C”键;敲完“D”、“Q”、“L”三健后,在提示行中即可看到“宸”字,敲相应的数字键或“C”键,“宸”字将在编辑位出现。
3.“义”字为三画的有音字,首两笔画为“点撇”,对应键盘的“P”键;拼音首字母为“Y”,将剩余的笔画“撇”的重笔画“撇撇”作为三四笔画,其对应键盘的“L”键,由于敲完“y”、“L”后没有其它笔画,按照前述输入方法,我们用“Z”代替末两笔画键,敲完“P”、“L”、“Z”三键后,在提示行中即可看到“义”字,敲相应的数字键或“Y”键,“义”字将在编辑位出现。
4.“卩”为无音字,首两笔画为“钩竖”,其输入编码为ZW2,5.“和”字的首两笔画为“撇横”,但根据不拆字根的原则,选“撇撇”作为首两笔画,三四笔画为左部以外的字根“口”,对应键盘的“O”键,此时由于“口”已是末两笔画,按规则取左部末两笔画“木”字根作为整个汉字的末两笔画,其对应键盘的“U”键,敲完“L”、“O”、“U”三键后,在提示行中即可看到“和”字,敲相应的数字键或“H”键,“和”字将在编辑位出现。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汉字的七个常用字根处理部分汉字而采取的汉字分流方法,其特征是用汉字首两笔画、三四笔画、末两笔画定义键盘时,将部分汉字以字根的形式在键盘上进行分流,(1)“横竖”键中所辖的首三画为一横两竖且竖横交叉成“艹”形且“艹”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的汉字,以“艹”的形式分流至“横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三画为“艹”的汉字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画为“艹”的汉字亦同时分流至“横点”键。分流后,“艹”按两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末三画成“艹”的汉字,不进行分流,(2)“横竖”键中所辖的首四画为一横一竖两撇成“木”形且“木”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和首四画为一横一竖一撇一点成“木字旁”的汉字,以“木”的形式分流至竖区的“竖竖”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四画为“木”成“木字旁”的汉字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画为“木”成“木字旁”的汉字亦同时分流至“竖竖”键。六画及六画以上且未四面成“木”或“木字旁”的汉字也分流至“竖竖”键,分流后,“木”按两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3)“竖钩”键中所辖的首三画为一竖一钩一横成封闭形的“口”且“口”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以“口”的形式分流至同区的“竖撇”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三画为“口”的汉字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画为“口”的汉字亦同时分流至“竖撇”键,末三画成“口”的汉字也分流至“竖撇”键,分流后,“口”按两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4)“点横”键中所辖的首五画为一点一横一撇一点一横成“疒”形的汉字以“疒”的形式分流至“钩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五画为“疒”的汉字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七画为“疒”的汉字亦同时分流至“钩点”键,分流后,“疒”按二笔面计算且不再拆分,(5)“竖钩”键中所辖的首四画为一竖一钩一撇一点成“贝”形的汉字以“贝”的形式分流至“点竖”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四画为“贝”的汉字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画为“贝”的汉字亦同时分流至“点竖”键,末四画成“贝”的汉字也分流至“点竖”键,分流后,“贝”按二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6)“竖钩”键中所辖的首四画为一竖一钩一横一横成“日”形且“日”不与其它笔画交叉的汉字的汉字以“日”的形式分流至“竖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四画为“日”的汉字以及非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三四五六画为“日”的汉字亦同时分流至“竖点”键,末四画成“日”的汉字也分流至“竖点”键,分流后,“日”按二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7)“撇横”键中所辖的首六画为一撇一横一点一撇一横一点成“竹字头”的汉字以“竹”的形式分流至“撇点”键,左右结构汉字中的左部以外首六画为“竹字头”的汉字以及“竹”字亦同时分流至“撇点”键,分流后,“竹字头”按二笔画计算且不再拆分。
2.一种利用汉字的七个常用字根、首两笔画、三四笔画、末两笔画和拼音首字母处理全部7000个通用字(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联合发布)及6763个汉字[GB--2312(80)]和常用扩展字的电子计算机输入方法,其特征是(1)有音字,键入顺序如下首两笔画键(或字根键)+三四笔画键(或字根键)+未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汉语拼音首字母键或数字选择键。左右结构的汉字以左部以外未使用过的首两画(或字根)为三四笔画,非左右结构的汉字以三四笔画(或字根)为三四笔画;左右结构的汉字若左部以外只有两笔画或一笔画时,用左部尚未使用过的末两笔画作为整个汉字的末两笔画;遇到只有单笔画时,按该笔画的重笔画处理;若遇到没有笔画可选时,用“Z”键代替;若遇到单笔画和字根同时出现时,不拆字根,取单笔画的重笔画;用过的笔画不得第二次使用,无音字,指仅有字形而无读音的字,键入顺序如下特将键(Z)+首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数字选择键,词组输入,键入顺序如下两字词取每字首两笔画码+每字拼音首字母;三字词取每字拼音首字母+末字首两笔画码;四字及四字以上词取前三字每字和末字拼音首字母码,(2)单字输入也可采用下面更为简易的方法首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未两笔画键(或字根键)+汉语拼音首字母键+数字选择键;如果您不认识拼音,在敲完二键后,遇到左右结构的汉字,先按“U”键,然后输入该字三四笔画(或字根)键若左部以外只有两笔画或一笔画时,用左部尚未使用过的末两笔画作为三四笔画;遇到非左右结构的汉字,先按“I”键,然后输入该字的三四笔画键,遇到只有单笔画时,按该笔画的重笔画处理;若遇到没有笔画可选时,用“Z”键代替;若遇到单笔画和字根同时出现时,不拆字根,取单笔画的重笔画;用过的笔画不得第二次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电子计算机输入键盘,其特征是键盘的26个字母键分为横、竖、点、撇、钩五个区,每区五个键(Z做为特符键);在每个区中,区名笔画在前,依次与横(一)、竖(丨)、点(丶)、撇(丿)、钩(乙)组合成五个两笔画,五个两笔画有规律地排列在本区的五个键中;五个区的每个两笔画,两个笔画之间的顺序按汉字的书写笔顺排列;常见的横、竖、点、撇、钩、提、捺七种笔画合并为横(包括提)、竖、点、撇(包括捺)、钩五种笔画,具体为横区X(一一),C(一丨),V(一丶艹),B(一丿),N(一乙)竖区Y(丨一),U(丨丨木),I(丨丶日),O(丨丿口),P(一乙)点区A(丶一),S(丶丨贝),D(丶丶),F(丶丿),G(一乙)撇区H(丿一),J(丿丨),K(丿丶竹),L(丿丿),M(一乙)钩区Q(乙一),W(乙丨),E(乙丶疒),R(乙丿),T(一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计算机汉字输入领域,是一种利用人们熟悉的汉字笔画和拼音以及七个字根为编码信息,能实现三键不翻页的汉字分流方法、输入方法及键盘。本发明仅用七个字根,彻底摒弃了过去那种“字根满天飞”的弊端;三键不翻页能确保任何汉字在四键以内走上编辑位,使您既能学得快,又能打得快。
文档编号G06F3/023GK1234544SQ98118228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6日
发明者曾建航, 曾里岗, 董鸿珠, 曾建民, 曾晓辉, 禹新泉, 刘杰, 曾景 申请人:曾建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