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

文档序号:64147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记录媒体数据被病毒侵入或人为破坏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随时储存使用进度,以便在需要复原数据时可随意选择进度复原,且可使记录媒体存储容量空间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
以往有关对电脑记录媒体,如硬盘、软盘或可携式储存设备等,所作预防病毒侵入的复原方式,通常是先在记录媒体中规划出占有预定存储容量的特定区域,以提供相关数据读写,并避免原始数据遭病毒侵入而导致无法复原,而这种类型将记录媒体中部份存储容量预先规划出一特定区以供使用的方式,虽然对於存储容量极大的记录媒体而言,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却使记录媒体存储容量的应用弹性较差,另外,如果将特定区规划设定为较小容量以避免浪费空间,则可能在档案数量逐渐增加时,导致空间不足而需重新规划,相反地,如果预先将特定区规划设定为较大容量以应付往后可能逐渐增加的档案数量,则会造成使用初期存储容量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记录媒体中先以开设模拟档的方式,使模拟档一开始只在记录媒体中建立档案名称而不先预占记录媒体空间,并能随意增加、删除模拟档的数目,且使每个模拟档遇有储存数据的需要时,都共用记录媒体的剩馀空间,以使记录媒体容量利用更具弹性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措施本发明的一种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整理记录媒体的如下步骤,以及选择操作状态所述整理记录媒体步骤是将记录媒体整理并制作出包括有一存放记录媒体内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区、一供模拟写入数据的模拟读写档、一用以记录该记录媒体数据写入状况的读写记录档、一供暂时存放修改数据的系统暂存档、一供存放作业系统档案的模拟开机档、一供存放数据的模拟数据档,以及一供上述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等共用的剩馀空间;所述选择操作状态包括不受保护状态与受保护状态在不受保护状态下,读写数据时都在原始数据区中作真正的数据读写,不在读写记录档中作任何记录;在受保护状态下,写入数据都在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及模拟数据档等档案中进行,而不直接更动原始数据区的数据。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记录媒体的步骤,是先整理记录媒体数据,而将原先零散在记录媒体各处的原始数据往记录媒体的最前端搬移,使记录媒体最前端形成存放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区,而记录媒体其馀位置成为空出的连续空间,然后再制作其馀各档。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记录档是以一可代表磁区是否被修改过的磁区映射表对应至一可记录所修改磁区位置的索引表,而对系统暂存档进行搜寻。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受保护状态包括一完全开放模式与一不使用模式;完全开放模式中看不到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及模拟数据档等档案,但会保护各档案不受毁损;所述不使用模式中是不保护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及模拟数据档等档案。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保护状态包含一自动复原模式与一保留数据模式;
所述自动复原模式是在每次重新开机时便将读写记录档归零,并清除对应的系统暂存档,而将该记录媒体的数据恢复原状;所述保留数据模式是可将要保留的数据写入原始数据区内,并等按下数据复原按键,才将读写记录档归零,并清除对应的系统暂存档,将该记录媒体的数据复原。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暂存档当未存入相关数据时,在所述记录媒体中只建立档案名称而不预占空间。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开机档的数目可增加或删减,且未存入相关数据时,所述模拟开机档在所述记录媒体中只建立档案名称而不预占空间。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数据档的数目可增加或删减,且未存入相关数据时,所述模拟数据档在记录媒体中只建立档案名称而不预占空间。
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的写的流程为当执行写的指令时,先检查原始数据区是否处於前述的不受保护状态,如果是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便将数据直接写入原始数据区的相对地址;如果原始数据区处於不受保护状态,则再检查写入的记录媒体地址是否在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以外的区域,如果是,便将数据写入模拟读写档,如果不是,则将地址写入读写记录档,并将数据写入系统暂存档。
所述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的读的流程为当执行读的指令时,先检查原始数据区是否处於前述的不受保护状态,如果是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便直接读取原始数据区的数据,如果不是,则再检查读取的记录媒体地址是否在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以外的区域,如果是,便读取原始数据区的数据,如果不是,则读取读写记录档以检查读取的地址数据是否已有更动,如果未更动便读取原始数据区的数据,如果已更动则读取系统暂存档的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较佳实施例中记录媒体空间的配置示意图。
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记录媒体空间的区分及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读写记录档所包含的磁区映射表及索引表对应於系统暂存档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记录媒体数据的写入流程图。
图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记录媒体数据的读取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电脑的记录媒体2包含一般的硬盘、软盘或可携式储存设备等,其主要是将记录媒体2整理并制作出如下各部份空间一原始数据区21,用以存放原先存放在记录媒体2中的原始数据,并将其整理为连续性的数据区。
一模拟读写档22,预留作为当使用者欲强制写入记录媒体分割区参数表(PARTITION TABLE)时,将其转向到此档案进行模拟读写动作,以防止破坏真正的记录媒体分割区参数表。
一读写记录档23,用以记录记录媒体2数据的写入状况,提供作为读写的参考。
一系统暂存档24,可供暂时存放被修改的数据,当未存入相关数据时,系统暂存档24在记录媒体2中只是建立档案名称而已,并不先预占空间。
多个模拟开机档25,用以存放作业系统的档案,例如WIN95、WIN 3.1、DOS 5.0等,其数目可随意增加或删减,当未存入相关数据时,模拟开机档25在记录媒体2中只是建立档案名称而已,并不先预占空间。
多个模拟数据档26,用以提供使用者存放数据的虚拟记录媒体编号,也就是将此档案模拟成一记录媒体编号,其主要目的是让使用者不觉得其为一档案,而认为其是一记录媒体的运作,其数目可随意增加或删减,当未存入相关数据时,模拟数据档26在记录媒体2中也只是建立档案名称而已,同样不先预占空间。
剩馀空间27,用以提供作为上述系统暂存档24、各模拟开机档25、各模拟数据档26等共用。
另外,本实施例是可选择性地以自动复原模式、保留数据模式、完全开放模式、不使用模式等四种模式中的一种,以操作电脑的运作,而如果以原始数据区21的数据是否受到保护作区分,则该等四种模式又可归纳成为受保护状态与不受保护状态等两种状态,其受保护状态包含自动复原模式及保留数据模式,不受保护状态则包含完全开放模式及不使用模式,以下是对于各模式加以说明1.自动复原模式每次重新开机就将读写记录档23归零,并清除对应的系统暂存档24,将记录媒体2的数据恢复原状,而在电脑运作期间写入数据都在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各模拟开机档25及模拟数据档26等档案中进行,因此原始数据区21是处於受保护状态。
2.保留数据模式这种模式中电脑於运作期间写入数据也在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各模拟开机档25及模拟数据档26等档案中进行,而不直接更动原始数据区21的数据,直到使用者有需要时,才将要保留的数据写入原始数据区21内,因此原始数据区21也是处於受保护状态,并等到使用者按预设的数据复原按键,才将读写记录档23归零,并清除对应的系统暂存档24,将记录媒体2的数据恢复原状。
3.完全开放模式这种模式看不到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模拟开机档25及模拟数据档26等档案,读写数据时都是在原始数据区21中作真正的数据读写,在读写记录档23中不作任何记录,因此原始数据区21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但会保护本系统所制作出的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各模拟开机档25及模拟数据档26等档案不受毁损。
4.不使用模式当读写记录媒体2的数据时,都在记录媒体2的原始数据区21中真正地读写数据,不在读写记录档23作任何记录,也不保护本系统所制作出的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各模拟开机档25及模拟数据档26等档案,因此这种模式中的原始数据区21同样处於不受保护状态。
以上各模式中,只在完全开放模式与不使用模式时,记录媒体2的原始数据区21中的数据会被直接更动,因此在上述两种模式下,原始数据区21是处於前述的不受保护状态,一旦经过更动后便无法复原,而另外的自动复原模式与保留数据模式等两模式中,记录媒体2的原始数据区21的数据,都受到不同形式的保护以及具有不同形式的复原方式,而不会被直接更动,因此原始数据区21是处於前述的受保护状态。
本发明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是以ROM-CARD的电脑介面卡方式外加在电脑的介面总线上,如ISA BUS,当其第一次加在电脑上时,利用其ROM-CARD的特性,能在还没有载入磁盘作业系统前,就先进行接管并进行记录媒体2的整理,本实施例的整理作业不必将记录媒体2重新规划,只要记录媒体2原先已规划好作业系统就可以了,本实施例中整理作业的步骤,如图2所示,依序为整理记录媒体2的数据,将原先零散在记录媒体2各处的原始数据,往记录媒体2的最前端搬移,使记录媒体2最前端形成存放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区21,而使录媒体2其馀位置形成空出的连续空间;制作出模拟读写档22;制作出读写记录档23,如图3所示,包含一磁区映射表231与一索引表233,磁区映射表231中的每一单位232为1Bit(位元),代表一个磁区(512Bytes,也就是0.5K Bytes)是否有被修改过,因此以一容量为4Gb的记录媒体为例,磁区映射表231约占用1Mb的空间,而索引表233,其每一单位234为1DoubleWords(双字元),以每一单位234索引4K bytes的数据,因此以一容量为4Gb的记录媒体为例,索引表233约占用4Mb的空间,也就是说,以一容量为4Gb的记录媒体为例,整个读写记录档23总共占用5Mb的空间;制作出系统暂存档24,本实施例在此档案中,是以4Kb为一储存单位,例如虽然只修改1bytes,但在储存此一修改内容时,必须储存在相对於该记录媒体2中占4Kb的空间,以对应图3中所示读写记录档23对系统暂存档24的数据搜寻,这种作法可有效减少整体规划中读写记录档23所预占的记录媒体空间,并减少因为储存备份数据而影响电脑的数据搜寻效率,而配合读写记录档23与系统暂存档24的使用,可随时储存使用进度,并当需要恢复数据时,可随意选择进度复原,系统暂存档24所储存的修改数据,并非按磁区顺序排列,而是按修改的先后顺序作排列,例如,当第5磁区首先被修改时,读写记录档23的磁区映射表231中的第1个单位232所对应至该索引表233第1个单位234中存放的双字元数据便是″05″,而索引表233中第1个单位234所对应至系统暂存档24位置所储存的数据便是第5磁区修改后的数据,同理,如果接着被修改的是第58个磁区,则该磁区映射表231中的第2个单位232所对应至索引表233中第2个单位234所存放的双字元数据便是″58″,其所对应的系统暂存档24位置内所储存的数据便是第58磁区修改后的数据;制作出模拟开机档25;制作出模拟数据档26。
实际上,本实施例中在记录媒体中所制作出的以上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模拟开机档25、模拟数据档26等档案时,其制作次序可作调换,并不一定要如图2所示的先后次序。
而本实施例中对於记录媒体2数据的写、读流程,则分别如图4及图5所示。
如图4所示,当执行写的指令时,先检查原始数据区21是否处於不受保护状态,如果是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便将数据直接写入该原始数据区21的相对地址,如果原始数据区21处於不受保护状态,则再检查写入的记录媒体地址是否在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模拟开机档25、模拟数据档26以外的区域,如果是,便将数据写入模拟读写档22,如果不是,则将地址写入读写记录档23,并将数据写入系统暂存档24。
如图5所示,当执行读的指令时,先检查原始数据区21是否处於不受保护状态,如果是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便直接读取原始数据区21的数据,如果不是,则再检查读取的记录媒体地址是否在模拟读写档22、读写记录档23、系统暂存档24、模拟开机档25、模拟数据档26以外的区域,如果是,便读取原始数据区21的数据,如果不是,则读取读写记录档23以检查读取的地址数据是否已有更动,如果未更动便读取该原始数据区21的数据,如果已更动则读取该系统暂存档24的数据。
当原始数据区21在受保护状态下遇到记录媒体写入动作时,是将新数据写入模拟读写档22,或将欲更动修改的数据写入系统暂存档24,并将更动地址记录在读写记录档23,因此使用进度是随时地被储存,而在有需要恢复数据时,可随意选择复原进度,当遇到记录媒体读取动作,是利用读写记录档23来检查要读取的地址数据是否已被更动过,如果地址数据已被更动过,就读取系统暂存档24的数据,如果数据尚未被更动作,则直接读取原始数据区21地址的数据,因为上述的写入及读取的判断都是自动进行,因此使用者在使用电脑时不会发现和平常有所不同,而只要将读写记录档23及系统暂存档24清除,就可以立刻把所有数据恢复原状。
由本发明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的实施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该系统暂存档24、各模拟开机档25与各模拟数据档26等,一开始只在记录媒体2中建立档案名称而已,当未存入相关数据时,各档在记录媒体2并不先预占空间,且各档遇有储存数据的需要时,都是共用记录媒体2的剩馀空间27,因此确实能让记录媒体容量的利用更具弹性,且读写记录档23对系统暂存档24的数据搜寻,是以一磁区映射表231代表磁区是否有被修改过,再由所对应的索引表233搜寻到修改的磁区位置,这一种搜寻方式,不但可有效地减少整体规划中读写记录档23所预占的记录媒体空间,并能避免因为储存备份数据逐渐增加而减缓电脑的数据搜寻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能藉在记录媒体中先以开设模拟档的方式,使模拟档一开始只在记录媒体中建立档案名称而不先预占记录媒体空间,并能随意增加、删除模拟档的数目,且使每个模拟档遇有储存数据的需要时,都是共用记录媒体的剩馀空间,而能达到使记录媒体容量利用更具弹性的效果,加上读写记录档对系统暂存档的数据搜寻,是以一可代表磁区是否被修改过的磁区映射表,对应至一可记录所修改磁区位置的索引表而进行搜寻,因此可有效地减少整体规划中读写记录档所预占的记录媒体空间,并能确保其搜寻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整理记录媒体的如下步骤,以及选择操作状态所述整理记录媒体步骤是将记录媒体整理并制作出包括有一存放记录媒体内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区、一供模拟写入数据的模拟读写档、一用以记录该记录媒体数据写入状况的读写记录档、一供暂时存放修改数据的系统暂存档、一供存放作业系统档案的模拟开机档、一供存放数据的模拟数据档,以及一供上述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等共用的剩馀空间;所述选择操作状态包括不受保护状态与受保护状态在不受保护状态下,读写数据时都在原始数据区中作真正的数据读写,不在读写记录档中作任何记录;在受保护状态下,写入数据都在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及模拟数据档等档案中进行,而不直接更动原始数据区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记录媒体的步骤,是先整理记录媒体数据,而将原先零散在记录媒体各处的原始数据往记录媒体的最前端搬移,使记录媒体最前端形成存放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区,而记录媒体其馀位置成为空出的连续空间,然后再制作其馀各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记录档是以一可代表磁区是否被修改过的磁区映射表对应至一可记录所修改磁区位置的索引表,而对系统暂存档进行搜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受保护状态包括一完全开放模式与一不使用模式;完全开放模式中看不到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及模拟数据档等档案,但会保护各档案不受毁损;所述不使用模式中是不保护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及模拟数据档等档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保护状态包含一自动复原模式与一保留数据模式;所述自动复原模式是在每次重新开机时便将读写记录档归零,并清除对应的系统暂存档,而将该记录媒体的数据恢复原状;所述保留数据模式是可将要保留的数据写入原始数据区内,并等按下数据复原按键,才将读写记录档归零,并清除对应的系统暂存档,将该记录媒体的数据复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暂存档当未存入相关数据时,在所述记录媒体中只建立档案名称而不预占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开机档的数目可增加或删减,且未存入相关数据时,所述模拟开机档在所述记录媒体中只建立档案名称而不预占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数据档的数目可增加或删减,且未存入相关数据时,所述模拟数据档在记录媒体中只建立档案名称而不预占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的写的流程为当执行写的指令时,先检查原始数据区是否处於前述的不受保护状态,如果是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便将数据直接写入原始数据区的相对地址;如果原始数据区处於不受保护状态,则再检查写入的记录媒体地址是否在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以外的区域,如果是,便将数据写入模拟读写档,如果不是,则将地址写入读写记录档,并将数据写入系统暂存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状态的读的流程为当执行读的指令时,先检查原始数据区是否处於前述的不受保护状态,如果是处於不受保护状态,便直接读取原始数据区的数据,如果不是,则再检查读取的记录媒体地址是否在模拟读写档、读写记录档、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以外的区域,如果是,便读取原始数据区的数据,如果不是,则读取读写记录档以检查读取的地址数据是否已有更动,如果未更动便读取原始数据区的数据,如果已更动则读取系统暂存档的数据。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记录媒体数据的复原方法,包括整理记录媒体的步骤及选择操作状态:整理记录媒体步骤是将记录媒体整理并制作出一存放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区、一供模拟写入数据的模拟读写档、一用以记录该记录媒体数据写入状况的读写记录档、一供存放修改数据的系统暂存档、一供存放作业系统档案的模拟开机档、一供存放数据的模拟数据档,一供系统暂存档、模拟开机档、模拟数据档等共用的剩余空间;选择操作状态包括不受保护状态与受保护状态。
文档编号G06F12/16GK1258045SQ98125620
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吴昱德 申请人:吴昱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