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访问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5862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元,用于当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为查询操作请求时,从所述每条拆分后的数据操作请求对应的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确定一台读服务器为目标数据服务器。
[0020]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客户端根据获取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分布状态负责对数据操作请求的分拆操作,将待处理的增添、删除、修改操作请求直接发送到负责此部分数据的服务器之上,避免了由主服务器负责对数据操作请求的分拆操作,使得主服务器成为系统的瓶颈所在,容易成为故障点,足以引发一定范围的数据库异常的问题。
[002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封闭式环形分布方式设置所述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避免了当添加/删除数据服务器时,引起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分布状态的改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库系统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库系统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数据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数据库系统添加写节点方法流程图。
[00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数据库系统添加读节点方法流程图。
[002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数据更新请求访问数据库系统方法流程图。
[003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数据查询请求访问数据库系统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数据库系统,包括:
[0033]数据服务器组,由多台数据服务器组成,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并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请求来对存储的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
[0034]主服务器,用于设置所述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并将所述数据分布状态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供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数据分布状态将所述数据操作请求发送给对应的所述数据服务器,所述数据分布状态包括所述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每一数据服务器所存储的数据范围。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数据库系统由多台数据服务器和主机服务器组成,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并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请求来对存储的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主机服务器设置所述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并将所述数据分布状态发送给所述客户端,由客户端根据所述数据分布状态将所述数据操作请求发送给对应的所述数据服务器。从而实现了由客户端获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分布状态,来负责对数据操作请求的分拆操作,将待处理的增添、删除、修改操作请求直接发送到负责此部分数据的服务器之上,避免了由主服务器负责对数据操作请求的分拆操作,使得主服务器成为系统的瓶颈所在,容易成为故障点,足以引发一定范围的数据库异常的问题。
[0036]在现有技术中,当添加/删除数据服务器时,会引起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分布状态的改变,限制了数据库系统的性能扩展和发挥。
[003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主服务器可以采用封闭式环形分布方式设置所述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使得当添加/删除数据服务器时,只需要对在所述封闭式环形分布的数据服务器组中位于所述添加/删除的数据服务器的前一个/后一个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重新分布。
[00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服务器采用封闭式环形分布方式设置所述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当添加数据服务器时,只需要对在所述封闭式环形分布的数据服务器组中位于所述添加的数据服务器的前一个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重新分布;当删除数据服务器或者当某台数据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只需要对在所述封闭式环形分布的数据服务器组中位于所述删除的数据服务器的后一个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重新分布。
[0039]上述的数据库系统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会引起数据库系统的异常。
[004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主服务器可以包括多台服务器,其中一台服务器为主用服务器,其他服务器为备用服务器。
[00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服务器包括多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存储的数据相同,具有相同的作用,其中一台服务器为主用服务器,其他服务器为备用服务器,当主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随时启用备用服务器中的一台作为主用服务器,从而避免了引起数据系统的异常的问题。
[0042]上述的数据库系统当某台数据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004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数据可以在所述多台数据服务器中冗余存储,其中冗余存储是指在所述多台数据服务器的不同区域存储有同一数据的多份副本。
[004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数据在所述多台数据服务器中冗余存储,即在所述多台数据服务器的不同区域存储有同一数据的多份副本,当某台数据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该数据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在其他数据服务器中还存有副本,从而,避免了数据丢失的问题。
[0045]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查询数据操作请求次数远远多于增、删、改等数据操作请求次数,由一台数据服务器同时处理查询数据操作请求及增、删、改等数据操作请求会造成数据服务器的查询瓶颈,影响数据服务器的性能。
[004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服务器组可以包括:读数据服务器组,包括多台读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并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查询数据操作请求来执行相应的操作;写数据服务器组,包括多台写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并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除查询数据操作请求以外的数据操作请求来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每台写数据服务器均对应多台所述读数据服务器,所述写数据服务器存储的数据与对应的所述多台读数据服务器存储的数据相同。
[004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服务器组包括读数据服务器组及写数据服务器组,读数据服务器组包括多台读数据服务器,写数据服务器组包括多台写数据服务器,每台写数据服务器均对应多台所述读数据服务器,所述写数据服务器存储的数据与对应的所述多台读数据服务器存储的数据相同。客户端发送的查询数据操作请求发送到查询服务器中,将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数据操作请求发送到写数据服务器中,写数据服务器通过后台redolog等方式将数据的更改同步到查询服务器。从而扩宽了数据库系统的查询瓶颈,提高了数据服务器的性能。
[004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库系统访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49]步骤S201,根据存储的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确定接收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的目标数据服务器;
[0050]步骤S202,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以使得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0051]步骤S203,接收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结果。
[005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客户端根据数据库系统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确定接收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的目标数据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发送到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并接收由所示目标数据服务器发送的相应的操作结果。从而实现了由客户端获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分布状态,来负责对数据操作请求的分拆操作,将待处理的增添、删除、修改操作请求直接发送到负责此部分数据的服务器之上,避免了由主服务器负责对数据操作请求的分拆操作,使得主服务器成为系统的瓶颈所在,容易成为故障点,足以引发一定范围的数据库异常的问题。
[0053]由于数据库系统中可以添加/删除数据服务器,因此会导致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的改变,此时,在客户端存储的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为错误的。
[005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存储的数据服务器组中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分布状态,确定接收待处理的数据操作请求的目标数据服务器之前,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