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

文档序号:829948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领域,非线性系统用于自动化工业控制、生物医学数 据建模、化学演变过程、灾后管理与决策等,具体设及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非线性系 统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非线性系统辨识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挖掘未知而复杂的数据关系,例如:自动 化工业控制,生物医学数据建模,化学演变过程,灾后管理与决策等。在该些问题中,通过传 感器、网络等方式可W获得海量的各种数据信息,该些数据间存在的某些非线性关系对提 高预测能力、决策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有积极作用。本文提出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旨在 挖掘大量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或模型,提高辨识效率和准确度,该在当前大数 据的背景下是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的。
[0003] 现有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主要是求解非线性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该就要求模型 的结构是已知的,或是可通过已知信息推理得到,该显然具有局限性。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 可W求解系统的未知参数,还可W辨识未知的非线性模型结构。因此,该方法的适用性更 广泛。由于遗传规划可W对未知的结构进行优化,该方法采用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 优化方法同时求解非线性系统的未知结构和未知参数,设计=个优化目标函数作为求解模 型。
[0004] 不过,遗传规划的求解过程是一个在海量的解空间中捜索最优解的过程,通常存 在耗时较长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弊病。特别是,当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和参数都未知的 情况下,容易陷入某一个目标函数的局部最优解,而不容易找到多个目标函数同时达到最 优的全局最优解。为了克服W上不足,提高求解效率,该方法提出一种全新的多目标优化的 求解方法,利用该S个目标之间的内在规律设计捜索方案,加快获得全局最优解的收敛速 度,从而提高非线性系统结构未知条件下的辨识能力,挖掘海量数据中潜在的非线性关系。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在噪声条件下的非线性系统辨识 能力、适用广泛、计算复杂度低、不容易陷入模型误差小而结构冗余的局部最优解的基于多 目标遗传规划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非 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初始化;采用树表示染色体个体的结构分量g,定义用于生成初始树结构的内 部节点集合和叶子节点集合,设置树结构的最大深度Deptm";其中染色体个体的参数分量 C的矢量长度由结构分量g中因式项的个数决定;
[000引 (2)多目标评价;P。个染色体个体初始树构成初始种群,根据每个染色体个体的树 结构和参数值计算fl,f2, =个目标函数的值,f 1,f2, fs分别为输出量均方误差的最小化、 选中的输入变量数量的最小化、w及系统结构复杂度的最小化;将每个染色体个体计算得 到的目标函数值进行对比,根据优化排序方法对每个个体进行排序,得出每个个体的适应 度;
[0009] (3)迭代步骤:初始迭代次数为0,迭代次数逐渐累加,假设当前迭代次数为k,本 次迭代的种群中包含Pk个染色体,首先判断迭代收敛终止的条件是否满足,即迭代次数是 否达到最大迭代数、或是输出量的均方误差是否小于指定阀值、或是=次W上迭代获得的 最优解是否不变,若满足则结束,若不满足,则通过优化排序方法在Pk个染色体中选择迭 代的个体生成染色体交配池,将交配池中的染色体个体分成=部分,分别用于复制、交叉和 变异的进化操作;在复制操作中,利用优化排序方法获得的个体适应度进行判断,将适应度 值较小的较优个体直接复制进入下一次迭代的种群;剩下的个体进行交叉和变异的进化操 作,先通过进化操作获得子代,再采用基于竞争决策的精英培养机制,将母代和其对应的子 代综合评价,从中选择较优的个体进入下一次迭代的种群;
[0010] (4)迭代后的染色体个体的多目标评价:采用正交最小二乘方法OLS对含有冗余 分支树的个体进行剔除处理,根据优化排序方法得出新的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再 次执行步骤(3)。
[0011] 所述的优化排序方法具体如下;定义U和V为优化捜索空间中的任意两个个体所 对应的目标值,每个目标值都是由S个分量构成的矢量,即;U = (Ui,U2, U3),V = (Vi,V2, V3);该S个分量分别是个体对应的S个目标函数(fi,f,,fs)计算得到的值;
[0012] 定义任意两个个体所对应的目标值之间在第i个分量上的相对距离Adi (u,v)如 下:山
[0013] 定义任意两个个体所对应的目标值之间的比较距离如下:
[0014]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化:采用 树表示染色体个体的结构分量g,定义用于生成初始树结构的内部节点集合和叶子节点集 合,设置树结构的最大深度D印t_;其中染色体个体的参数分量c的矢量长度由结构分量g 中因式项的个数决定; (2) 多目标评价:Pc!个染色体个体初始树构成初始种群,根据每个染色体个体的树结构 和参数值计算fi,f2,f3三个目标函数的值,fi,f2,f3分别为输出量均方误差的最小化、选中 的输入变量数量的最小化、以及系统结构复杂度的最小化;将每个染色体个体计算得到的 目标函数值进行对比,根据优化排序方法对每个个体进行排序,得出每个个体的适应度; (3) 迭代步骤:初始迭代次数为0,迭代次数逐渐累加,假设当前迭代次数为k,本次迭 代的种群中包含Pk个染色体,首先判断迭代收敛终止的条件是否满足,即迭代次数是否达 到最大迭代数、或是输出量的均方误差是否小于指定阀值、或是三次以上迭代获得的最优 解是否不变,若满足则结束,若不满足,则通过优化排序方法在Pk个染色体中选择迭代的个 体生成染色体交配池,将交配池中的染色体个体分成三部分,分别用于复制、交叉和变异的 进化操作;在复制操作中,利用优化排序方法获得的个体适应度进行判断,将适应度值较小 的较优个体直接复制进入下一次迭代的种群;剩下的个体进行交叉和变异的进化操作,先 通过进化操作获得子代,再采用基于竞争决策的精英培养机制,将母代和其对应的子代综 合评价,从中选择较优的个体进入下一次迭代的种群; (4) 迭代后的染色体个体的多目标评价:采用正交最小二乘方法OLS对含有冗余分支 树的个体进行剔除处理,根据优化排序方法得出新的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再次执 行步骤(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规划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优化排序方法具体如下:定义u和v为优化搜索空间中的任意两个个体所对应的 目标值,每个目标值都是由三个分量构成的矢量,即:u= (v^v^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