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

文档序号:8396059阅读:1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采用计算机实现特殊人员风险评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这里的特殊人员是指监狱中的服刑人员、看守所中的犯罪嫌疑人和社区矫正人员。
【背景技术】
[0002]20世纪初叶,人们开始采用一定手段对精神疾患或心理疾患人员的风险行为进行预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初步对精神疾患或心理疾患人员的风险行为进行成功预测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这项技术用于对特殊人员或罪犯的极端行为的预测。1928年,美国人Burgess在伊利诺斯州对3000名接受假释的犯罪人进行研宄,他认为下列因素与犯罪人假释成败有关系,包括犯罪史、家庭史、结婚状态、就业、犯罪性质、是否共犯、犯罪发生地、逮捕时是否有居所、近邻的类型、刑期长短、假释前服刑多久、狱内被惩罚的记录、性格类型、精神医学诊断的结果等。根据该研宄,犯罪人在这些因素方面所获得的分数越高,假释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早期的效度分析中,专业人士认为Burgess的预测研宄很有道理,并以此编制了预测假释成功的评价量表一一 “重要因素量表”,该量表至今仍为美国假释委员会所使用。1979年,Greenwood公司对超过10,000名美国犯罪人进行调查,并于1982年制定了 “Green-wood量表
[0003]英国有关部门大胆投资,开发了名为犯罪人评估系统(Offender AssessmentSystem, Oasys)的犯罪人人格评估系统。这个系统于1999年4月由英格兰与威尔士监狱当局、社区执行部门联合推出。由于犯罪人评估关涉犯罪人利益,所以为了保障犯罪人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监狱采用了鼓励、支持犯罪人参与风险评估的办法,并保证评估的开放性。为此,英国有关犯罪人风险评估的信息不仅让犯罪人知道,书面的材料要让犯罪人阅读,甚至就有关内容要同犯罪人讨论。此外,监狱还设计有犯罪人风险自评表(TheSelf-Assessment Quest1nnaire),旨在让犯罪人自己评价自己的风险状况。
[0004]目前,发达国家正在采用的风险行为预测量表主要有:Menzies等于1985年编制的风险行为评价量表(DBRS) ;Harris等于1993年编制的暴力风险评估指导量表(VRAG);Hare于1991编制的心理问题检验量表(修改版)(PCL-R) ;ffebster等于1997年编制的风险行为管理20项目量表(HCR-20)。尽管这些风险行为预测量表广泛运用于犯罪人,但这些量表由于没有解决这些特殊人员的说谎问题,无法科学预测被测试人员可能出现的风险倾向等级和风险行为类型。加之很多量表的样本数量不足,量表设置本身的科学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0005]20世纪60年代,我国监狱管理人员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对服刑人员风险性行为进行了自发的经验性研宄,但鲜有研宄成果问世。1992年,司法部预防犯罪研宄所完成相关研宄并出版了《中国重新犯罪研宄》一书,书中强调再犯罪的动机主要有:报复、补偿、泄欲、求生四种类型。1994年,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成立了《中国犯罪人心理评估系统课题组》,并于2000年4月研制出“服刑人员个性分测验(试用版)”。2006年,司法部对外公布了一项部级科研项目一一 “服刑劳教人员人身风险性及其评估”。2006年以来,北京、江苏、广东等一些省市的监狱先后宣布研制了服刑人员风险性评估量表,但单一的量表法,加之样本的地区局限性以及客观性较差的缺陷,致使各地研制出来的风险性评估量表应用范围十分有限,没有得到业内认可,更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我国台湾地区于1997年编制出第一个服刑人员风险性评估量表,香港地区以香港惩教署为主对服刑人员风险性行为进行了一定研宄,目前尚没有完整研宄成果问世。
[0006]综上所述,这些研宄成果由于存在先天设计缺欠,不足以解决特殊人员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的问题。实践呼唤科学的特殊人员风险评估方法的问世。
[0007]现有的相关技术最主要的缺点是没有解决被特殊人员参与风险评估测试时的说谎问题,在大样本、量表内容信度与效度等方面也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测量特殊人员风险行为倾向的问题,也就无法准确测量出特殊人员的风险行为倾向,更无法预测被测试人员具体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出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9]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0]一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I,获取被测试人员的生理指标监控数据;通过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进行生理评价,得到生理评价结果;
[0012]获取被测试人员的个人因素数据;通过所述个人因素数据进行个人因素中的客观情况评价,得到个人因素中的客观情况的评价结果;
[0013]获取被测试人员的风险行为倾向数据;通过所述风险行为倾向数据进行风险行为倾向评价,得到风险行为倾向评价结果;
[0014]获取被测试人员的访谈数据;通过所述访谈数据中的个人社会情况和个人主观因素进行访谈评价,得到个人社会情况和个人主观因素的评价结果;
[0015]获取被测试人员的风险行为类型数据;通过所述风险行为类型数据进行风险行为类型评价,得到风险行为类型评价结果;
[0016]S2,在获取个人因素中的客观情况的评价结果、风险行为倾向评价结果、个人社会情况和个人主观因素评价结果、风险行为类型评价结果的同时,获取被测试人员的生理指标监控数据;通过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进行生理评价,得到生理评价结果;
[0017]S2.1,若所述生理评价结果不正常,则返回步骤SI ;
[0018]S2.2,若所述生理评价结果为正常,则执行步骤S3 ;
[0019]S3,将所述个人因素中的客观情况的评价结果、所述风险行为倾向评价结果、所述个人社会情况和个人主观因素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计算,计算后的结果
[0020]作为特殊人员风险行为倾向评估的结果;将所述十种风险行为类型评价结果分别进行计算,计算后的结果作为风险行为类型评估的结果。
[0021]优选的,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包括呼吸、皮肤电阻、血压/脉搏和血容量数据;所述呼吸数据包括胸式呼吸数据和腹式呼吸数据;
[0022]预设定的正常生理数据指标;
[0023]将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与所述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
[0024]若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不在所述正常生理数据指标范围内,则返回重新执行S1-S2 ;
[0025]若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在所述正常生理数据指标范围内,则进入S3。
[0026]其中,生理评价结果不在风险行为倾向和风险行为类型的评价之中,它仅仅起到监控每一道题回答的真实性的作用。如果生理指标监控显示,答题说谎倾向明显,则风险行为倾向评价的结果不可信,最终评价为临界状态;同理,如果生理指标监控显示,答题说谎倾向明显,则风险行为类型评价的结果不可信,最终评价为临界状态。
[0027]预设定的正常生理数据指标;
[0028]1.呼吸
[0029]正常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0?25个呼吸循环。当一个特定测试问题威胁到了被测试人员的安全时,被测试人员就会产生害怕情绪,这将导致被测试人员的心理发生变化,心理上的变化将会激活被测试人员的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吸气时,肋间隔膜肌群的活动将受到抑制,进气量也随之减少,反映在图谱上就是振幅减小低于正常呼吸状态,相应地出现一些特异反应状态的呼吸图谱,如呼吸振幅明显的上升。
[0030]2.血压/脉搏反应
[0031]正常的血压/脉搏反应图谱是由一系列的脉冲组成,每分钟跳动70次?90次,其跳动高度一样,速率一样,是平稳的波形。根据一定时间内脉搏波顶点和低点(心跳)的数目,可以算出这段时间内平均心率。血压/脉搏反应图谱的分析是以血压变化相对量及脉搏跳动快慢进行研判的,当基线上升、从基线到最髙点的扫描轨迹(脉搏的幅度)变窄、重搏切迹的位置向上变化以及心率加快或下降都表明被测人员产生了特异反应。
[0032]3.血容量
[0033]正常的血容量反应图谱应该是等振幅等频率的图谱曲线。血容量反应图谱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振幅的缩小和缩小的持续时间,这就意味着被测试人员可能产生特异反应。
[0034]4.皮电反应
[0035]标准皮电反应图谱应该是被测试人员接受刺激以后表现出的较为清晰流畅的曲线。皮电反应幅度是考察每一道测试问题刺激强度大小的首要指数。方法是直接测量有效反应开始区第一个拐点到顶部的距离。皮电反应高度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皮电反应持续时间要作为第二考虑因素。在一个相关问题和其邻近的准绳问题或陪衬问题之间比较皮电反应图谱的强度时,一定要考虑图谱的纯度,如图谱的突发性、迅速性,皮电图谱的清晰度流畅性等。
[0036]将所述生理指标监控数据与所述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具体情况为:
[0037]正常的呼吸为17次/分,恐慌或说谎时,呼吸较正常慢2-3次左右;正常呼吸曲线为等腰三角形,呼气和吸气的频率基本相当,1/E = I。当吸气长于呼气时,1/E > I ;当吸气短于呼气时,1/E < 1
[0038]脉搏和血压,正常脉搏是70 — 80次/分,说谎时心率加快,在100次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