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31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免装配时被碰撞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所述用户手指上的指纹脊线来感测所述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本发明通过在指纹传感器153之上覆盖薄板122,从而使指纹识别装置40具有良好、平整的外观,并可保证指纹识别装置40具有较高的指纹识别精度,便于用户使用。
[0100]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采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压电指纹传感器或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采用呈条状式分布的划擦式传感器,也可以为呈阵列式分布的按压式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153也可采用其他可对使用者指纹进行感应、识别的器件,在此不再赘述。
[0101]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的表面也可形成保护层(图未示)。所述保护层形成于指纹识别模组15的上方,以对指纹识别模组15,尤其是对指纹传感器153进行保护。保护层通过喷涂技术或印刷技术或真空蒸镀技术形成,其材料例如包括UV固化型PMMA胶(紫外光固化透明胶)、热固化型PMMA胶或类金刚石(Diamond-1 ikeCarbon,DLC),其中DLC采用镀膜方式形成保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还可以由玻璃、陶瓷、蓝宝石、石英或者其他持久耐用的材料形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等有机薄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保护层可以设置为单层,也可设置为多层。
[0102]所述控制元件155与柔性电路板152电连接。所述控制元件155可采用控制芯片或可实现控制功能的控制电路,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1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ASIC)。
[0103]所述控制元件155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电连接方式可采用任意适用的现有技术。如本发明中的控制元件155可采用焊线、硅通孔结构或倒装方式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52,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04]本发明的指纹识别装置10的指纹识别模组15的指纹传感器153与控制元件155并非封装于同一芯片中的一体式封装结构,而是各自独立地、分离地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52的同侧,并分别与柔性电路板152电连接。控制元件155通过柔性电路板152与指纹传感器153电连接,从而使指纹传感器153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元件155中进行处理。
[0105]指纹识别模组15,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用于对指纹进行感应识别。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的构成与原理可采用任意适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10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0设有至少一层颜色层19,所述颜色层19形成于所述基板元件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颜色层19贴合于所述盖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所述颜色层19用于遮挡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 —侧的各类器件,从而使指纹识别装置10及设有该指纹识别装置10的移动终端具有良好外观。
[0107]进一步的,所述颜色层19可涂覆或喷涂于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及/或第二表面1222 ;所述颜色层19也可涂覆于薄板123的第三表面1230及/或第四表面1232。所述颜色曾19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BM (Black Matrix,黑色矩阵)层。
[01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颜色层19涂覆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0的非可视区,从而遮挡指纹识别装置10或设有指纹识别装置10的触控屏、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从而使指纹识别装置10或设有指纹识别装置10的触控屏、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外观。
[0109]进一步的,所述颜色层19与所述指纹感应芯片153表面的保护层的颜色相同。
[0110]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可采用多种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板元件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2开设有贯通槽1225,设置有指纹传感器153 —端的柔性电路板152穿过所述贯通槽1225,且通过胶水粘合在基板上的第一表面上。指纹传感器153的感应面面向薄板123,柔性电路板152依附设置有指纹传感器153的一端夹在所述薄板123与所述基板122之间;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153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122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用户在做指纹识别鉴权输入时,其手指指纹面与指纹传感器153的距离与所述薄板的厚度相当,这样保证指纹传感器153的可靠性。
[0111]所述贯通槽1225的槽宽略大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厚度,使得所述的柔性电路板152穿设于所述贯通槽1225中并稳固卡设于贯通槽1225中。
[0112]设置有控制元件155的柔性电路板152的一端粘合在所述基板122第一表面1220上,柔性线路板152上设置有连接器(图未示),所述柔性线路板152通过所述连接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图未示)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贯通槽1225的形状可采用条形,其尺寸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适配。所述贯通槽1225也可采用圆形或其他适用形状,只需保证其可供柔性电路板152穿过即可。
[0113]本实施例中的基板122通过其第一表面1220承载指纹识别模组15的指纹传感器153,并通过开设于所述基板122的贯通槽1225便于柔性电路板152的设置。
[0114]如图1所示,所述基板122的贯通槽1225可垂直于所述基板122所在的平面。所述基板122的贯通槽1225也可相对于所述基板122所在的平面倾斜,从而便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穿设于所述贯通槽1225中。
[0115]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10通过在基板122上设置薄板123,从而形成平整无开口的平整。使设置该指纹识别装置10的移动终端具有完整、良好的外观及强度,不仅可避免移动终端外观面开孔而导致应力集中、强度下降,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触控及观看。且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10通过在基板122上开设有贯通槽1225从而便于柔性电路板152及其上器件的设置,保证指纹识别装置10具有较薄的厚度,利于提升指纹识别装置10的指纹识别精度。
[0116]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指纹识别装置10在所述基板122与薄板123之间还设有粘合层17,用于将所述基板122与薄板123相互紧密结合。所述粘合层17可采用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 OCR)或光学胶带(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
[0117]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17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的指纹传感器153或覆盖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152。
[01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17可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设有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的一侧。即,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的一侧,所述粘合层17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的一侧,并覆盖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及/或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152。
[0119]所述粘合层17也可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没有设置指纹传感器153的一侧。即,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的一侧;所述粘合层17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的一侦牝且所述粘合层17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152。
[0120]所述粘合层17不仅可加强所述基板122与所述薄板123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便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稳定地设置于所述基板122与所述薄板123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17可用于加强所述指纹传感器153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当所述粘合层17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52与所述基板122之间时,不会增加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至所述薄板123的第三表面1230之间的厚度,进而可保证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的感测识别精度。
[0121]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指纹识别装置20的电子设备,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0包括盖板元件、指纹识别模组25。所述盖板元件包括基板222及贴附于基板的薄板223,所述薄板223的厚度小于基板222的厚度。所述基板222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220与第二表面2222,所述薄板223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三表面2230与第四表面223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5包括柔性电路板252、指纹传感器253、控制元件255。基板222开设有贯通槽2225。基板222与薄板223之间设有粘合层27。所述盖板元件上设有颜色层29。
[0122]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颜色层29直接形成于所述基板222的第一表面2220,所述指纹感应芯片253直接贴合薄板223的第四表面2232。
[0123]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指纹传感器253直接贴合薄板223的第四表面2232,从而降低指纹传感器253与使用者手指之间的直线距离,便于使用者通过触摸所述薄板223的第三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