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应用分类方法、服务器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492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实施例服务器101预先针对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分别配置有应用标签类别数据库和应用标签类别白名单。
[0055]具体地,在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时,首先,服务器101将获取的桌面应用的包名放入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从应用标签类别数据库中提取与包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标签名,然后,将与包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客户端102。
[0056]对于未匹配到标签的桌面应用,则将其应用名放入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白名单中进行匹配;从应用标签类别白名单中提取应用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标签名;将应用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所述客户端102。
[0057]在经过应用包名和应用名的筛选匹配后,对于没有匹配到标签的桌面应用,则可以将其归类为默认类,比如终端自带应用类,也可以不做任何处理,由客户端102侧根据用户习惯或默认设置进行归类整理。
[005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服务器101对常用的应用配有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或更多级标签,因此,服务器101下发给客户端102的桌面应用标签中,可能存在一个应用对应多个标签的情况。
[0059]客户端102在接收到服务器101下发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对应的标签名后,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生成对应归类后的应用文件夹。
[0060]如前所述,由于服务器101对常用的应用配有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或更多级标签,因此,服务器101下发给客户端102的桌面应用标签中,可能存在一个应用对应多个标签的情况。
[0061]客户端102在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时,对于有多个标签的桌面应用,则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或者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最终使每个应用分配到对应的图标文件夹中,同样,对于没有匹配到标签的桌面应用,则可以将其归类为默认类,比如终端自带应用类,由客户端102侧根据用户习惯或默认设置进行归类整理。
[0062]以手机桌面应用为例,手机的初始状态如图3a所示,在采用上述签匹配整理方案进行应用图标整理后,得到的手机桌面如图3b所示,其中生成的文件夹包括:手机自带、娱乐休闲、购物支付、日常生活、实用工具、理财办公、照片影音、社交聊天、读书教育、桌面工具以及其他等,每个文件夹中包括多个应用图标。
[0063]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在用户需要对桌面应用进行分类时,客户端102将桌面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发送给服务器101;服务器101根据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将匹配有标签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客户端102 ;客户端102根据服务器101下发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生成对应归类后的文件夹,本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的对当前终端的应用自动进行归类整理,提高终端用户寻找应用的效率和体验;避免了终端用户需要手动对每个应用进行整理分类存在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0064]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应用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而实施,该方法包括:
[0065]步骤S201,客户端接收用户发起的桌面应用分类请求;
[0066]本实施例客户端适用于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盒子产品、智能电视等终端。在智能终端上,用户安装了数量较多的应用,并在终端桌面上形成快捷图标,该图标明确指代某应用程序软件标识或功能标识,本实施例对终端桌面应用的整理分类即指对终端桌面应用图标的整理分类。
[0067]由于现有技术对终端桌面应用的整理,要么通过用户手动拖动整理,但是效率低下;要么通过软件帮助用户整理分类应用,但是,现有的应用整理分类软件只能提供一种粗犷的分类方式,分类不够准确,而且分类的场景覆盖率很低,没有后台机制,数据更新不及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0068]本实施例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的对当前终端的应用图标自动进行归类整理,提高终端用户寻找应用的效率和体验,避免终端用户需要手动对每个应用进行整理分类存在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0069]具体地,首先,当用户需要整理终端桌面应用图标时,向客户端发起智能整理桌面应用的分类请求。
[0070]步骤S202,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桌面应用分类请求,将桌面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发送给服务器;
[0071]客户端接收到用户发起的桌面应用分类请求后,执行用户操作,将桌面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服务器根据桌面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
[0072]其中,桌面应用包括系统自带应用和用户下载的应用。
[0073]应用的包名是指桌面应用程序的软件唯一识别码;应用名是指桌面应用程序的名称,可以是系统设置,运营商设置或由用户自定义命名。
[0074]步骤S203,所述服务器根据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将匹配有标签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所述客户端;
[0075]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后,根据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
[0076]在服务器侧,存储有应用市场最新的数据,每一个应用在应用市场对应有一个标签(tag)类别,例如:QQ和微信对应的是社交类标签,因此,社交标签就是分类整理的依据;手机管家对应的是工具,服务器后台会实时更新应用数据及对应的标签类别。
[0077]此外,服务器后台对常用的应用配有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例如:QQ浏览器有一级标签:工具,和二级标签:浏览器。通常会优先一级标签,当工具类比较多的时候,QQ浏览器在终端的展示就属于工具类,当有浏览器标签的应用到达一定数量,则从工具类文件夹脱离出来,形成浏览器文件夹(本实施例所指文件夹是指可以承载应用图标的图标)。
[0078]作为一种匹配实施方式,服务器可以分别根据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分别进行标签匹配,比如,可以先进行包名匹配,过滤出一部分包名一致的应用标签,然后对于未匹配到标签的应用进行应用名匹配,依据此原理,还可以设置其他匹配项进行标签匹配。鉴于此,本实施例服务器预先针对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分别配置有应用标签类别数据库和应用标签类别白名单。
[0079]具体地,在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时,首先,服务器将获取的桌面应用的包名放入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从应用标签类别数据库中提取与包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标签名,然后,将与包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客户端。
[0080]对于未匹配到标签的桌面应用,则将其应用名放入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白名单中进行匹配;从应用标签类别白名单中提取应用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标签名;将应用名匹配一致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所述客户端。
[0081]在经过应用包名和应用名的筛选匹配后,对于没有匹配到标签的桌面应用,则可以将其归类为默认类,比如终端自带应用类,也可以不做任何处理,由客户端侧根据用户习惯或默认设置进行归类整理。
[008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服务器对常用的应用配有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或更多级标签,因此,服务器下发给客户端的桌面应用标签中,可能存在一个应用对应多个标签的情况。
[0083]步骤S204,所述客户端根据服务器下发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
[0084]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对应的标签名后,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生成对应归类后的应用文件夹。
[0085]如前所述,由于服务器对常用的应用配有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或更多级标签,因此,服务器下发给客户端的桌面应用标签中,可能存在一个应用对应多个标签的情况。
[0086]客户端在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时,对于有多个标签的桌面应用,则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或者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最终使每个应用分配到对应的图标文件夹中,同样,对于没有匹配到标签的桌面应用,则可以将其归类为默认类,比如终端自带应用类,由客户端侧根据用户习惯或默认设置进行归类整理。
[0087]以手机桌面应用为例,手机的初始状态如图3a所示,在采用上述签匹配整理方案进行应用图标整理后,得到的手机桌面如图3b所示,其中生成的文件夹包括:手机自带、娱乐休闲、购物支付、日常生活、实用工具、理财办公、照片影音、社交聊天、读书教育、桌面工具以及其他等,每个文件夹中包括多个应用图标。
[0088]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在用户需要对桌面应用进行分类时,客户端将桌面应用的包名和应用名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对桌面应用进行标签匹配,将匹配有标签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下发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服务器下发的桌面应用的包名、应用名及标签名对桌面应用进行整理分类,生成对应归类后的文件夹,本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的对当前终端的应用自动进行归类整理,提高终端用户寻找应用的效率和体验;避免了终端用户需要手动对每个应用进行整理分类存在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0089]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应用分类方法,在上述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述步骤S203:服务器根据预先配置的应用标签类别,对桌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