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公交车自组网的信息备份方法、系统及客户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49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图予以说明。
[0063]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运营状态中的第一公交车节点能够基于所处的自组 网,将自身的行车数据包发送至信号最强的第二公交车节点,实现自身行车数据的备份。
[0064]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
[0065]
[0066]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公交车自组网的信息备份的方法,包括:
[0067] Sl:第一公交车节点依据预设的采集周期,依次采集得到以公交车编号和采集始 末时间命名的两个以上的行车数据包;
[0068] S2:存储所述行车数据包至第一公交车节点的发送缓存单元;
[0069] 步骤Sl和S2为行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可以包括:
[0070] SlOl:预设采集周期T;所述采集周期T可以是3min-30min,具体采集周期T所 对应的采集时长设置可以依据自组网中公交车节点之间所建立的无线通信传输通道的维 持时长来确定;如依据历史经验数据统计得到运营过程中的公交车节点与自组网中另一公 交车节点在建立无线通信传输通道后,能够在30s-60s时长内维持最佳的传输状态,则优 选以40s内所能够成功传输完成的数据容量大小来限制公交车节点在行车数据的采集过 程中,对应每个行车数据包的最佳数据容量大小采集所需的时间。
[0071] S102 :记录采集起始时间点tl ;
[0072] S103 :采集得到包括监控视频和运行状态的数据;
[0073] S104 :判断当前时间点与采集起始时间点tl的时间间隔是否等于所述预设的采 集周期;若是,则执行步骤S105 ;
[0074] 若否,则继续采集所述数据;
[0075] S105:停止采集,记录当前时间点为采集结束时间点t2,得到一行车数据;
[0076] S106:压缩所述一行车数据,得到一行车数据包;
[0077] 将所述一行车数据进行压缩处理,能够缩小数据的存储容量,提升数据的传输效 率。
[0078] S107:以公交车编号、采集起始时间点tl和采集结束时间点t2命名所述一行车数 据包;
[0079] 所述公交车编号可以是公交车的车牌号码,或者其他能够唯一对应公交车的标志 性信息;具体的命名可以是公交车牌+tl~t2的格式,如35971515161530,标识公交车牌 为359715的公交车,对应15:16到15:30这段时间所采集得到的行车数据。
[0080] S108:存储所述一行车数据包至发送缓存单元,返回执行S102。
[0081] 将压缩且命名后的一行车数据包存储在本地的发送缓存单元中,继续下一行车数 据包的采集处理;在发送缓存单元中,将依次存储有按照采集顺序排列的第一行车数据包、 第二行车数据包、第三行车数据包……第N行车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公交车采集到的 所有行车数据包也将同时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而存放在发送缓存单元中的所有行车数据 包,则为本地行车数据包的备份数据。
[0082] 请参阅图3和图4,在第一公交车节点的运营过程中,可以包括:
[0083] S31:判断所述发送缓存单元中是否存放有行车数据包,若有,则执行S3;若没有, 则不作任何操作。
[0084] S3 :第一公交车节点从所述发送缓存单元获取一行车数据包;
[0085] 可以依据所述发送缓存单元中行车数据包的排列,逆顺序获取一行车数据包,即 首先获取最后存入的行车数据包,以保证所备份的行车数据包具有最高时效性,为后续追 溯公交车的行车状态提供最准确、及时的行车数据记录。
[0086] S41:判断由第一公交车节点构建的自组网中是否存在其他公交车节点;
[0087] 若有,则执行步骤S4;若否,则返回执行S41,继续判断自组网中是否有其他公交 车节点;
[0088] 优选的,可以以第一公交车节点所处经炜度(X,Y)为圆心,以自组网信号可覆盖 最大距离为半径,如100m;得到由第一公交车节点构建的自组网信号覆盖范围;其中,所述 自组网信号可覆盖最大距离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调节;判断自组网信号覆盖范围内 是否有其他公交车节点,可以以是否能够接收到其他公交车节点的信号,以及接收到的信 号强度大小为判断依据。
[0089] S4 :第一公交车节点获取由其构建的自组网中其他公交车节点的信号强度;
[0090] S5 :确定信号强度最高的第二公交车节点;
[0091] 通过S4和S5,将确定自组网中,第一公交车节点接收到的其他公交车广播的信号 中,信号强度最高的第二公交车节点;以确保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传送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0092] S6:建立第一公交车节点与第二公交车节点的无线传输通道;
[0093]S6可以具体包括:
[0094] S601 :第一公交车节点发送握手信息至第二公交车节点;
[0095] S602 :第二公交车节点接收所述握手信息后,发送确认握手信息至第一公交车节 占.
[0096] 优选的,每个公交车节点都将实时判断是否有接收到握手信息,以确保快速的在 自组网内建立无线传输通道;公交车节点在发送确认握手信息后,将处于准备接收行车数 据包的状态。
[0097] S603:第一公交车节点接收所述确认握手信息,成功建立与第二公交车节点的无 线传输通道。
[0098] 通过步骤S601-603,将快速、准确地建立起两个公交车节点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 实现基于所述无线传输通道快速、准确且高效的进行行车数据包的传送。
[0099] S7 :发送所述一行车数据包至第二公交车节点;
[0100] S8 :第二公交车节点成功接收所述一行车数据包后,发送确认信息至第一公交车 节点;
[0101] S8具体可以包括:
[0102] S801 :第二公交车节点不断接收所述一行车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存储至第二公交 车节点的接收缓存单元;
[0103] S802 :判断是否成功接收所述一行车数据包;若是,则发送确认信息至第一公交 车节点,继续执行S803 ;若否,则删除所述接收缓存单元中的数据;
[0104] 优选的,每个行车数据包的结尾,都将带有表示该行车数据包的数据结束的标识 信息,第二公交车节点将依据所述标识信息确认所接收到的行车数据包是否完整;
[0105] 若在所述一行车数据包的传送过程中,出现了无线传输通道中断的情况,如第二 公交车节点驶离第一公交车节点所构建的自组网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过低,导致无法进 行数据传送的情况;即第二公交车节点所接收到的行车包是不完整的,第二公交车节点没 有接收到对应所述行车数据包结束的标识信息,则判定该行车数据包接收不成功,进而删 除暂时存储在所述接收缓存单元中的数据。
[0106] S803 :判断第二公交车节点的指定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是否已满;若是,则执行 S804 ;若否,则执行S805 ;
[0107] S804 :删除最先存入所述指定存储单元的行车数据包,执行S805 ;
[0108] S805:将所述一行车数据包存储至所述指定存储单元,删除所述接收缓存单元中 的数据。
[0109] 步骤S803-805为第二公交车节点在成功接收到第一公交车节点发送过来的所述 一行车数据包后的具体存储过程;优选的,第二公交车节点成功接收到一个行车数据包后, 将判断第二公交车节点本地的,用于存储其他公交车节点备份数据的指定存储单元的存储 容量是否已满;若已满,则依据行车数据包的名称所记录的时间点,删除最先存入指定存储 单元的行车数据包,然后将接收到的行车数据包存入;若容量未满,则直接存入。
[0110] 通过上述步骤,便能实现公交车节点的指定存储单元内所存储的备份数据等到不 断的更新,始终存储最具时效性的行车数据包。
[0111] S9:第一公交车节点接收所述确认信息后,删除所述发送缓存单元中的所述一行 车数据包;
[0112] 发送缓存单元及时的清空已经发送成功的行车数据包,一来避免数据的重复传 送,二来能够减轻存储压力。
[0113] SlO :返回执行步骤S3,获取下一行车数据包,循环执行S4至S9,直至所述发送缓 存单元中所有的行车数据包都成功发送。
[0114]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步骤S1-S9,所述第一公交车节点便完成了一个行车数据包 的传送;而基于每个公交车节点都处于运营状态,即对于第一公交车节点而言,在不同的 时间,被确认为自组网中信号最强的第二公交车节点是公交车编号不同的公交车节点;对 应第一公交车节点的第二公交车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换的。因此,在第一公交车节 点进行下一个行车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