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及其方法_2

文档序号:93499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楼层结构、楼层功能、楼层馆藏、和楼层联系的平面图,图书馆馆舍布局平面图主要提供馆室布局、出入口、走廊布局平面地图,图书馆馆藏分布平面图主要提供各馆舍空间的馆藏分布,包括位置、分类、收藏内容分布平面地图;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按所制定的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方案在分布地图上标记大数据采集关键点,包括大数据采集关键点的地址、名称,而且必须与实地和大数据采集装置所标记的地点、名称一致;
[0036]<6>调试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0037]在所有前期的设备安装、数据库建库工作全部完成后,开始进行系统调试,分别对大数据采集模块、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大数据管理模块进行测试,包括数据处理服务器的运行、大数据采集关键点的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的RFID阅读器的灵敏度、图书馆分布地图与数据采集关键点的实际地点是否一致、RFID中间件能否正常工作、网络是否通畅,各部分测试正常后,全系统联网测试,达到正常工作要求后,系统可以启动运行。
[0038]上述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运行方法,该自动采集系统启动后,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当携带有RFID标签证件的读者进入图书馆大门入口,进入大门入口大数据采集关键点的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的RFID阅读器的阅读范围,读者携带的RFID标签被激活,RFID标签把原先写入RFID标签中的读者唯一身份信息发出,RFID阅读器接收到RFID标签发出的读者唯一身份信息后,通过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将信息传给大数据管理模块,经过数据处理服务器分析确认后,读者的进馆信息被写入大数据数据源库,此时系统开始启动各个大数据采集关键点对读者进行跟踪,直至读者离开图书馆,读者在图书馆的活动全部被系统记录下来,成为读者流向大数据的组成部分;读者在图书馆活动的信息数据由数据处理服务器自动分配给大数据数据源库的各个具体的数据仓库,完成一次大数据数据采集,大数据数据源库的读者流向大数据的数量随系统启用的时间增加而增加,最终形成各个时段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和构建。
[0039]针对高校图书馆已经引进RFID的背景,发明人设计和构建了一种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主要由大数据采集模块、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大数据管理模块和由读者携带的RFID标签构成,大数据采集模块与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连接,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与大数据管理模块连接。该系统通过构建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布局多知识粒子群读者流向大数据关键点,建立多知识粒子群读者流向大数据关键点与RFID分布式散射跟踪搜索相结合的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构架,以携带有RFID标签证件的读者为跟踪目标,结合所建立的读者数据库、图书馆数据库、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自动对读者的流向数据进行非接触式采集,实现读者流向大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读者流向大数据仓库的构建,为高校图书馆获取读者流向大数据资源,快速形成大数据源库集群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发明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发明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组成效果示意图。
[0042]图中:I大数据采集模块,2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3大数据管理模块,4大数据采集关键点,5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6RFID阅读器,7RFID阅读器天线,8功率放大器,9RFID中间件,10路由器,11数据处理服务器,12大数据数据源库,13读者数据库,14图书馆数据库,15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
[0044]如图1至2所示,该系统主要由大数据采集模块1、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2、大数据管理模块3和由读者携带的RFID标签构成,大数据采集模块I与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2连接,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2与大数据管理模块3连接。
[0045]大数据采集模块I由多个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组成,每个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包括多个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5,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5包括RFID阅读器6、RFID阅读器天线7、功率放大器8,功率放大器8与RFID阅读器7、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2连接,RFID阅读器6与RFID阅读器天线7连接,RFID阅读器天线7通过无线电波与读者携带的RFID标签建立通信;大数据采集模块I是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物理工作层,大数据采集关键4点直接布局安装在大数据采集现场,通过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5的RFID阅读器6对读者携带的RFID标签的跟踪检测,获取读者在图书馆活动的各种路径走向信息,并汇集成读者流向大数据库;
[0046]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2由RFID中间件9和路由器10组成,RFID中间件9分别与路由器10和大数据采集模块I的功率放大器8连接;RFID中间9件介于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5与后端之间,可连接多个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5以及多个后端,并采用程序逻辑及存储再转送的功能来为采集到的大数据信息提供顺序信息流,将大数据信息准确地传到后端;
[0047]大数据管理模块3由数据处理服务器11、大数据数据源库12、读者数据库13、图书馆数据库14、图书馆分布地电子图数据库15组成,数据处理服务器11分别与大数据网络传输模块2、大数据数据源库12、读者数据库13、图书馆数据库14、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数据库15连接;
[0048]读者携带的RFID标签由RFID标签和读者证件套组成,RFID标签存有与读者数据库13数据一致的读者唯一身份信息,能被RFID阅读器6识别。
[0049]数据处理服务器11将采集来的数据与读者数据库13、图书馆数据库14、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数据库15的数据进行交互、比对、分析、判断,并将结果分配到大数据数据源库12相应的数据源仓库储存,建立数据源仓库数据;
[0050]大数据数据源库12包括读者流向线路数据仓库、读者流向特征数据仓库、读者流向密度数据仓库、读者流向读者特征数据仓库、读者在馆时间数据仓库等,入仓数据由数据处理服务器11分配,系统启动工作后随着读者进入图书馆,各数据采集关键点的数据会源源不断地被自动写入,大数据数据源库的数据量多少与系统工作时间、图书馆读者流动量成正比;
[0051]读者数据库13包括读者身份信息和图书馆关系信息,读者身份信息是读者唯一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性别、民族、籍贯、院系、专业、入学年份等;图书馆关系信息包括借书证起止时间、借还书数据、入馆次数数据、利用图书馆相关设备和特殊文献数据等其它要记录的数据,是读者流向数据需要确认读者身份的主要数据;
[0052]图书馆数据库14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块数据库,提供所有借阅者的详细信息、馆内库存的详细情况以及馆内的书种及对应书刊的记录,是面向读者和文献的管理数据库,数据库要表述的信息有读者类型、读者信息、图书基本信息、图书信息、图书征订、图书借阅、图书归还、图书丢失、图书罚款、图书注销等,其中“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是关键信息,是读者流向对比、分析的重要信息数据;
[0053]图书馆分布电子地图数据库15包括图书馆馆舍布局平面图和图书馆馆藏分布平面图,图书馆馆舍布局平面图主要提供图书馆楼层布局、馆室布局、出入口、走廊等布局平面地图;图书馆馆藏分布平面图主要提供各馆舍空间的馆藏分布,包括位置、分类、收藏内容等分布平面地图,图书馆分布地图数据是读者流向数据内容的参照、对比、分析的重要信息数据。
[0054]二、基于RFID分布式高校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构建方法
[0055]〈1>编写和确定分布式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方案、大数据采集模型和图书馆分布地电子图
[0056]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方案包括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目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具体方法,设采集点原则,确定采集点;大数据采集模型包括大数据采集构架模型、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分布图模型、读者流向模型、数据库模型;绘制图书馆分布地电子图,包括绘制图书馆馆舍楼层布局图、图书馆馆舍布局平面图、图书馆馆藏分布平面图,具体还包括馆室布局、出入口、走廊等布局平面地图和各馆舍空间的馆藏分布,包括馆藏位置、分类、收藏内容等分布平面地图;
[0057]<2>构建分布式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分布图和关键点地图
[0058]按照已编写的大数据采集方案和图书馆分布地电子图,编制分布式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分布图,落实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分布,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是根据大数据需要设立的监测点,主要包括大门入口、电梯、楼梯、通道、检索处、阅览室、各书库入口、各功能室入口、自习室入口,并在最终定稿的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分布图基础上编制分布式图书馆读者流向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地图,并写入系统成为系统数据;
[0059]<3>安装大数据采集关键点4的RFID大数据采集装置
[006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