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的额度智能返还方法_2

文档序号:9524726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象为借款项目,第一对象集合为预定用户投资的多个借款项目。第一对象集合具有第一增长率、第一增长周期和第一返还周期,即第一增长率为借款项目的利息,第一增长周期为利息的返还周期,比如每月还息的接口项目,第一增长周期为I个月,第一返还周期为本金的返还周期,如借款项目为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则第一返还周期为借款项目的预定返还期限,若接口项目为每月还本还息,则第一返还周期为借款项目约定的还本周期,即为I个月。第二对象为基金项目,第二对象集合为预定用户投资的多个基金项目。第二对象集合具有第二增长率、第二增长周期。第二增长率为基金项目的收益,第二增长周期为收益的返还周期。
[0034]步骤S200、周期性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一增长额度。
[0035]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第一增长周期对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进行查询,获取第一增长额度。
[0036]该步骤包括:
[0037]步骤S201、每达到第一增长周期时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是否存在第一增长额度。
[0038]步骤S202、当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存在第一增长额度时,直接从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所述第一增长额度;
[0039]步骤S203、当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不存在第一增长额度时,从保障账户中获取所述第一增长额度。
[0040]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对象即借款项目约定的还息期限,如每月还息即每到第一增长周期时,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中是否存在第一增长额度,如果存在,则获取第一增长额度,若不存在,则从保障账户中获取第一增长额度。
[0041]步骤S300、周期性查询第二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二增长额度。
[0042]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增长周期查询第二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二增长额度。
[0043]步骤S350、比较第一增长周期与第二增长周期的大小,将两者中较小的作为返还周期。
[0044]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增长周期和第二增长周期中较小的作为返还周期,即总增长额度的返还周期。
[0045]步骤S400、根据第一增长额度和第二增长额度计算总增长额度。
[00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400包括:
[0047]步骤S401、计算第一增长周期与返还周期的比作为第一比值,并将第一增长额度与第一比值的比作为返还周期内的第一增长额度;
[0048]步骤S402、计算第二增长周期与返还周期的比作为第二比值,并将第二增长额度与第二比值的比作为返还周期内的第二增长额度;
[0049]步骤S403、计算返还周期内的第一增长额度与的第二增长额度的和作为返还周期内的总增长额度。
[005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增长周期的第一增长额度平均分成每个返还周期的第一增长额度以及将第二增长周期的第二增长额度平均分成每个返还周期的第二增长额度,将两个增长额度的和作为每个返还周期的总增长额度。
[0051]具体地,若借款项目为每月还本还息,基金项目为每天获得收益,则将借款项目每月返还的利息平均到每天得到每天的收益,加上基金每天的收益,作为用户的返还额度,每天返还给预定用户。
[0052]步骤S500、基于总增长额度计算用户返还额度,将用户返还额度计入所述预定用户的账号中。
[0053]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总增长额度计算用户返还额度,并将用户返还额度计入所述预定用户的账户中。
[005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500包括:
[0055]步骤S501、周期性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一对象返还额度。
[0056]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返还周期查询第一对象返还额度即借款项目的本金。具体包括:步骤S5011、每达到第一返还周期时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是否存在第一返还额度;步骤S5012、当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存在第一返还额度时,直接从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所述第一返还额度;步骤S5013、当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不存在第一返还额度时,从保障账户中获取所述第一返还额度。
[0057]步骤S502、判断是否到达预定返还期限。
[0058]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返还期限是借款项目的期限,比如该借款项目是3个月、6个月、12个月或者24个月等等。
[0059]步骤S503、如果未达到预定返还期限,将所述总增长额度作为用户返还额度。
[0060]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未达到借款项目的预定返还期限,则将返还周期内的总增长额度作为用户返还额度。
[0061]步骤S504、如果达到预定返还期限,获取所述第一对象返还额度,计算第一返还额度和总增长额度的和作为用户返还额度。
[0062]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达到借款项目的预定返还期限,则将第一对象返还额度即本金也计入用户返还额度,与该返还周期内的总增长额度一起返还给用户。
[0063]步骤S505、将用户返还额度计入所述预定用户的账号中。
[0064]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500包括:
[0065]步骤S501、周期性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一对象返还额度。
[0066]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返还周期查询第一对象返还额度即借款项目的本金。
[0067]步骤S502、判断是否到达预定返还期限。
[0068]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返还期限是借款项目的期限,比如该借款项目是3个月、6个月、12个月或者24个月等等。
[0069]步骤S503、如果未达到预定返还期限,将所述第一对象返还额度一同与待匹配的多个第一对象匹配,获取更新后的第一对象集合;
[0070]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未达到借款项目的预定返还期限,则将第一对象返还额度与待匹配的多个第一对象匹配,获取更新后的第一对象集合。
[0071]具体地,将返还的本金再投入新的借款项目中,得到预定用户新的第一对象集合。
[0072]步骤S504、如果达到预定返还期限,获取所述第一对象返还额度,计算第一返还额度和总增长额度的和作为用户返还额度。
[0073]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达到借款项目的预定返还期限,则将第一对象返还额度即本金也计入用户返还额度,与该返还周期内的总增长额度一起返还给用户。
[0074]步骤S505、将用户返还额度计入所述预定用户的账号中。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的额度智能返还方法,可以使每个对象集合产生的收益与用户进行智能匹配,并将各个收益返还到用户的账户中。
[0075]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计算机的额度智能返还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步骤S100、获取预定用户对应的第一对象集合,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具有第一增长率、第一增长周期和第一返还周期。
[007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象集合为借款项目,比如小额贷款等。也就是说,获取预定用户投资于多个借款项目。每个借款项目都会获得一定的利息即具有第一增长率,多个借款项目可以每个月还本付息,也可以每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利息具有第一增长周期。
[0078]步骤S200、周期性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一增长额度。
[0079]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增长周期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一增长额度。
[0080]步骤S300、根据第一增长额度计算总增长额度。
[0081]步骤S400、基于总增长额度计算用户返还额度,将用户返还额度计入所述预定用户的账号中。
[008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400包括:步骤S401、周期性查询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账户获取第一对象返还额度;步骤S402、判断是否到达预定返还期限;步骤S403、如果未达到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