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服务定量分析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方法

文档序号:966785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基于空间服务定量分析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划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间服务定量分析的公园绿地 集约型布局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当前城市空间集约演进背景下,提升公园绿地用地效率,推进公园绿地集约型 布局已是迫切需求。但由于公园绿地用地效率难于界定且其内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在 当前规划实践中要实现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仍有较大难度。
[0003] 为遏制我国城市无序扩张,缓解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承受的巨大压力,2014年颁 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作为我国新型城镇 化的基本原则。作为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推进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也已 成为大势所趋。实际上早在2007年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 见(建城[2007]215号)》已明确提出要"按照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园林 绿化建设用地",但由于公园绿地功能服务和功效评价的特殊性,导致长期以来在规划实践 中难以对其集约型布局进行衡量和操作。鉴于此,依托ArcGIS平台,提出一种公园绿地用 地效率的界定、分析评价以及针对性的布局调控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的内涵特征包括调控对象的双向性、衡量方式的特殊性和使 用强度的限定性。
[0005] 其中,调控对象的双向性如下:
[0006] 在城市各类用地当中,公园绿地主要承担居民游憩服务功能。由于公园绿地服务 功能运转均与外部空间环境中的服务对象即居住用地紧密关联,因而其布局优化及用地效 率提升不仅取决于自身空间结构的调整,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居住用地的区位、开发强度、 布局紧凑度、联系便捷度等外部空间环境因素。鉴于此,公园绿地的集约型布局调控并非局 限于仅探讨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问题,也涉及到城市其他相关用地(主要是居住用地)布 局的联动改良,即是针对公园绿地及其服务对象的双向调控,也是推进绿地自身空间结构 与其外部空间环境进行适应互动与协同演进的过程。
[0007] 衡量方式的特殊性如下:
[0008] 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公园绿地的用地效率。但与工业和商业 用地不同,公园绿地不能做高强度开发建设,也无法直接创造经济产值,这也导致其用地效 率很难通过常规的单位土地开发强度、经济产出效率等评价指标进行衡量。由于公园绿地 功能运转以提供居民游憩服务为主,因此以服务类指标作为评价公园绿地用地效率的标准 较符合公园绿地的功能特点。
[0009] 使用强度的限定性如下:
[0010] 由于每块公园绿地均有自身服务容量的限制,当公园绿地使用强度超出其限制容 量时,将会对公园绿地服务的可持续性产生严重影响。在《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就 对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的人均占有面积进行明确限定,一旦游人数超出公园的服务容量, 将导致公园环境品质下降、设施供给不足、日常管理困难、游憩满意度降低等多方面问题。 因此,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并非提倡无节制的提升公园绿地的使用强度,而应倡导在公园 绿地服务容量范畴内达到对绿地的最优使用。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服务定量 分析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方法。
[0012]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间服务定量分析的公园绿 地集约型布局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步骤1,空间服务主客体提取;
[0014] 步骤2,空间服务供需定量分析;
[0015] 步骤3,空间服务强度定量分析;
[0016] 步骤4,布局调控策略制定。
[0017]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以区域性公园为主体,以居住用地为区域性公园的空间 服务客体。
[0018]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包括主体服务供给量化和客体服务需求量化,以及空间服 务供需平衡分析。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将空间服务重叠度作为空间服务供需进行定量分析的指 标,所述空间服务重叠度为各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区中与其他公园空间服务区重叠部分中 的居住用地地块面积与其空间服务区内居住用地地块总面积的比值。
[002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包括主体用地规模量化,客体用地规模量化和客体开发强 度量化,以及空间服务强度与饱和度分析。
[0021]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强度相关量化指标包括区域性公园 空间服务区内分摊居住用地建筑面积总量AD,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强度I。,区域性公园空 间服务强度极限值1"和区域性公园服务饱和度R?,
[0022] 计算方法如下:
[0023]
[0024] AP为该居住用地地块上的建筑面积总量;LP为同时对该居住用地地块提供空间服 务的区域性公园个数;η为该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区内居住用地地块数目;
[0025] In= (PcXAar)/(PsnaxXAn)
[0026] P。为城市总人口;A"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Ps_全市区域性公园瞬时游人容量最 高值;区域性公园游人均占有面积;
[0027] Rcn=IC/In
[0028] Ic为区域性公园实际空间服务强度;Im为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强度极限值。
[0029]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对空间服务供需进行空间结构调控,对空间服务强度进 行开发强度调控,并分别生成主体调控策略和客体调控策略。
[0030] 本发明对公园绿地空间服务的量化途径包括公园绿地空间服务供需关联、公园绿 地空间服务强度的量化途径和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容量的量化途径。
[0031] 其中,公园绿地空间服务供需关联如下:
[0032] 鉴于公园绿地的服务性功能特征,它在城市空间中可被视为服务供给方(即"空 间服务主体"),而公园绿地在城市空间中所对应的服务对象则可被视为服务需求方(即 "空间服务客体")。公园绿地空间服务主客体用地规划中往往进行空间关联布局,即公园 绿地(空间服务主体)布局通常会与居住区或居住用地地块(空间服务客体)进行空间关 联,本文将这种空间关联称为"公园绿地空间服务供需关联"。而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 则可视为以公园绿地空间服务供需平衡为导向,对空间服务主、客体的位置、规模、形态以 及开发建设强度等进行协同优化的过程,这也是进行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量化研究和分析 的基础。
[0033] 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强度的量化途径如下:
[0034] 作为服务性用地,公园绿地服务强度指标应能直观反映其用地效率。但由于公园 绿地的实际服务强度在不同时段波动较大,并难以预测,因而在此提出"公园绿地空间服务 强度(IG)"指标作为衡量公园绿地用地效率的主要手段。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强度是与该公 园绿地(空间服务主体)关联的所有居住用地(空间服务客体)地块上建筑面积总量与该 公园绿地用地面积的比值,该指标主要衡量的是单位面积公园绿地空间关联的服务对象规 模(即空间服务需求的强弱程度)。
[0035] 由于居住用地的开发强度将对公园绿地用地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空间服务 客体规模计算时采用的是居住用地上的建筑面积,以便将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等因素有效纳 入到量化过程和结果中(表2)。虽不能等同于公园绿地实际服务强度,但"公园绿地空间 服务强度"指标能很大程度反映和预测绿地的实际服务强度和用地效率水平,也能与服务 对象空间布局进行关联,具有稳定性和易于被量化等特点。
[0036] 表2.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强度的计算方法
[0037]
[0038] 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容量的量化途径如下:
[0039] 公园绿地服务容量决定着单位绿地的服务强度极限,为确保每块公园绿地不会进 行超负荷运转,在进行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时有必要设置"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 (Rem)"来限定绿地服务强度。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Rem)是该绿地的空间服务强度实 际值(Ic)与空间服务强度极限值(Im)的比值(表3)。而空间服务强度极限值(Im)则主 要由绿地的功能类型和容量设定等因素决定。
[0040] 表3.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0041]
[0042] "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既能反映既有环境下公园绿地的用地效率状态,也 能对公园绿地用地效率的提升潜力进行衡量。在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中,理想目标应 是使每块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均接近100%。当某块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大于 100%时,反映该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在规划调控中应建议增补同类公园 绿地,或压缩服务对象用地规模,控制其开发强度;当某公园绿地空间服务饱和度大大低于 100%时,反映出该地区公园绿地用地效率还有提升潜力,可在规划调控中建议提高绿地周 边服务对象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或控制该公园绿地的密度和规模。
[0043]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调控分析中既通过公园绿地的空间结构调节来再平衡公 园绿地空间服务的供需关系,也通过服务对象布局结构和开发强度优化来提升公园绿地的 用地效率,在客观上从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的角度给绿地服务对象布局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结 构的集约化发展提出了有益建议。
[0044] 除了上面所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 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发明的基于空间服务定量分析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 局调控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 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空间服务定量分析的公园绿地集约型布局调控技术路线;
[0046] 图2是规划居住用地基本构成状况图;
[0047] 图3是规划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分配图;
[0048] 图4是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区覆盖状况图;
[0049] 图5是各居住用地地块周边区域性公园分布状况图;
[0050] 图6是各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饱和度和重叠度;
[0051] 图7是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饱和度分布区间及占比;
[0052] 图8是各区域性公园面积、分摊居住用地建筑面积和服务强度;
[0053] 图9是各区域性公园空间服务饱和度和重叠度;
[0054] 图10是空间服务主体(区域性公园)调控策略图;
[0055] 图11是空间服务客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