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关闭闹钟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2693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步骤。
[0057]在步骤S11中,获取当前运行的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
[0058]其中,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内,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闹钟是存储在移动终端内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内启动闹钟,并设置闹钟对应的参数,闹钟对应的参数包括报警时间、报警类型和标签等。例如,用户在智能手机内启动闹钟,并在闹钟的交互界面上设置闹钟对应的参数,用户将闹钟的报警时间设置为早上6点30分,用户将闹钟的报警类型设置为音乐类型,用户将闹钟的标签设置为“跑步”。由于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是用户在移动终端内预先设置好的,所以移动终端便可以直接获取到该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
[0059]而且,用户可以在闹钟内设置一个报警时间,也可以在闹钟内设置多个报警时间。如果用户仅在闹钟内设置一个报警时间,那么闹钟便会在该报警时间进行报警。例如,用户在闹钟内设置的报警时间为早上7点,那么闹钟仅会在早上7点准时进行报警。如果用户在闹钟内设置多个报警时间,那么闹钟便会在多个报警时间分别进行报警。例如,用户在闹钟内设置的报警时间分别为早上7点和早上7点10分,那么闹钟便会在早上7点准时进行报警,并且在早上7点10分准时进行报警。
[0060]在步骤S12中,在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内从已连接的可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运动参数,运动参数指示用户的运动状态。
[0061]其中,可穿戴设备设置在用户身体上,可穿戴设备用于采集用户身体的运动参数。运动参数用于衡量用户身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参数可以为速度,也可以为加速度,还可以为速度和加速度。当然,运动参数并不局限于速度和加速度,运动参数还可以为其他用于衡量用户身体的运动状态的参数。
[0062]其中,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一个时间段,且该时间段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要早于报警时间。预设时间范围既可以让用户自行设定,也可以为商家进行设定。例如,假设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为早上7点,那么用户可以将预设时间范围设定为早上6点50分至早上6点55分,用户也可以将预设时间范围设定为早上6点50分至早上7点。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获取运动参数的频率为预先设定好的,这个频率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也可以由商家预先进行设定。例如,用户设定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获取运动参数的频率为每秒获取一次;又如,用户设定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获取运动参数的频率为每两秒获取一次;再如,用户设定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获取运动参数的频率为每半秒获取一次。
[0063]其中,移动终端需要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在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后,移动终端才能够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运动参数。其中,网络连接可以为wifi或蓝牙等。
[0064]其中,很多用户会在移动终端上设置起床闹钟,以使起床闹钟在报警时间进行报警以唤醒用户。但是,有些时候,用户在起床闹钟报警之前已经醒来,此时用户并没有关闭移动终端上已经设置好的起床闹钟,便开始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本公开提供的方案便需要在报警时间之前的一个时间段内获取可穿戴设备发送的运动参数,以通过运动参数来判断出用户是否已经醒来。
[0065]另外,在步骤S1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当前时间为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时,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连续采集运动参数的指令,以使可穿戴设备连续采集运动参数,并接收可穿戴设备连续采集到的运动参数;在当前时间为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的结束时间时,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停止采集运动参数的指令,以使可穿戴设备停止采集运动参数。这样做的目的是,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连续采集或停止采集运动参数的指令,从而控制可穿戴设备的采集时间,所以相对于可穿戴设备始终处于采集运动参数的状态而言,本公开提供的方案能够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电能。
[0066]例如,假设用户在7月1日晚10点钟启动了移动终端的闹钟,用户将该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并将在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设置为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7点,那么在当前时间为预设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6点50分时,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连续采集运动参数的指令,以使可穿戴设备连续采集运动参数,移动终端再接收可穿戴设备连续采集到的运动参数;在当前时间为预设时间范围的结束时间7点时,移动终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停止采集运动参数的指令,以使可穿戴设备停止采集运动参数。
[0067]在步骤S13中,在运动参数符合预设运动条件时,关闭当前运行的闹钟。
[0068]其中,在移动终端获取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运动参数后,便可以判断该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运动参数是否符合预设运动条件,在判断出预设时间范围内的运动参数符合预设运动条件时,则说明当前用户身体正处于运动状态,进而说明该用户处于清醒状态,所以不需要闹钟在预先设定的报警时间进行报警,所以关闭该闹钟,从而使该闹钟不会用户产生干扰。
[0069]其中,预设运动条件为预先设定好的。预设运动条件的种类有很多,每种预设运动条件都可以根据运动参数判断出用户身体是否处于运动状态。预设运动条件可以为预设时间范围内所有的运动参数均大于第一阈值,也可以为预设时间范围内至少一个运动参数大于第二阈值,当然,预设运动条件还可以为其他判断用户身体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的条件,并不局限于已提供的条件。
[0070]在运动参数为加速度时,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本公开提供的方法:
[0071]例如,假设用户在7月1日晚10点钟启动了移动终端的闹钟,用户将该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并将在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设置为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7点,运动参数为加速度,用户将可穿戴设备安装在自己的手臂上,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用户手臂的加速度,预设运动条件为在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7点之间移动终端获取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有加速度中,存在至少一个加速度大于1米/秒2。在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到了 7月2日早上6点50分的时候,移动终端开始获取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加速度,并且一直获取到7月2日早上7点。在移动终端获取到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7点之间的所有加速度时,移动终端会判断接收到的所有加速度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加速度大于1米/秒2,如果存在,那么说明用户已经起床,并且开始了自己起床后的各项活动,则关闭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的闹钟;如果不存在,那么说明用户并没有起床,用户正处于睡眠状态,则无需关闭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的闹钟。
[0072]在上述实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运动条件中的加速度1米/秒2是可以根据用户的经验预先设定的。有的时候,用户处于睡眠状态可能会翻身,所以在用户睡眠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定的加速度,为了更好的区别出用户处于睡眠状态下产生的加速度和用户处于清醒状态下产生的加速度,用户可以适当的调整预设运动条件中的加速度。如果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翻身所产生的加速度较大,而且用户在清醒状态下的运动所产生的加速度较大,那么用户可以将预设运动条件中的加速度调高,例如,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的翻身最大会产生1米/秒2的加速度,用户在清醒状态下的运动最大会产生1.5米/秒2的加速度,那么可以将预设运动条件中的加速度设置为1.2米/秒2 ;如果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翻身所产生的加速度较小,而且用户在清醒状态下的运动所产生的加速度较小,那么用户可以将预设运动条件中的加速度调低,例如,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的翻身最大会产生0.5米/秒2的加速度,用户在清醒状态下的运动最大会产生1米/秒2的加速度,那么可以将预设运动条件中的加速度设置为0.7米/秒2。
[0073]又如,假设用户在7月1日晚10点钟启动了移动终端的闹钟,用户将该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并将在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设置为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6点50分30秒,运动参数为加速度,用户将可穿戴设备安装在自己的手臂上,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用户手臂的加速度,预设运动条件为在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6点50分30秒之间移动终端获取到可穿戴设备发送的所有加速度均大于1米/秒2。在移动终端的系统时间到了 7月2日早上6点50分的时候,移动终端开始获取可穿戴设备采集到的加速度,并且一直获取到7月2日早上6点50分30秒。在移动终端获取到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6点50分30秒之间的所有加速度时,移动终端会判断接收到的所有加速度是否均大于1米/秒2,如果是,那么说明用户已经起床,并且开始了自己起床后的各项活动,则关闭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的闹钟;如果不是,那么说明用户并没有起床,用户正处于睡眠状态,则无需关闭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的闹钟。
[0074]在运动参数为速度时,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本公开提供的方法:
[0075]例如,假设用户在7月1日晚10点钟启动了移动终端的闹钟,用户将该闹钟对应的报警时间设置为7月2日早上7点,并将在报警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范围设置为7月2日早上6点50分至早上7点,运动参数为速度,用户将可穿戴设备安装在自己的手臂上,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用户手臂的速度,预设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