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269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法,在检测到开始运动的触发操作后,周期性地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若图像拍摄窗口中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则计算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当前面积;将当前面积与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预设面积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和当前计数状态,记录运动次数。由于在用户开始运动后可自动对运动数据进行记录,使得用户能够专心运动而无需人为地记录运动数据,因此该种运动数据记录方式的记录结果准确、运动效果佳。
[0070]可选地,基于比较结果和当前计数状态,记录运动次数包括:
[0071]若当前面积不小于预设面积,则判断当前计数状态是否为解锁状态;
[0072]若当前计数状态为解锁状态,则将运动次数加一,并将当前计数状态由解锁状态转换为锁定状态。
[0073]可选地,基于比较结果和当前计数状态,记录运动次数包括:
[0074]若当前面积小于预设面积,则判断当前计数状态是否为锁定状态;
[0075]若当前计数状态为锁定状态,则将当前计数状态由锁定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
[0076]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0077]当检测到运动记录功能的开启操作时,显示开启图像拍摄功能的提示信息;
[0078]在检测到图像拍摄功能的开启操作后,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
[0079]若图像拍摄窗口中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则计算指定身体部位距离图像拍摄窗口预设距离时的初始面积;
[0080]将初始面积设置为预设面积。
[0081 ]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0082]在检测到开始运动的触发操作后,开始记录运动时间;
[0083]在图像拍摄窗口中显示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
[0084]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0085]在检测到停止运动的触发操作后,停止对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的记录;
[0086]根据停止运动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计算每个动作的平均运动时间;
[0087]显示停止运动时的运动时间、停止运动时的运动次数和平均运动时间。
[0088]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
--赘述。
[0089]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运动数据记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90]在步骤201中,当检测到运动记录功能的开启操作时,显示开启图像拍摄功能的提示信息。
[009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对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运动、坐位体前驱、引体向上等具有重复性动作的特定运动进行运动数据记录,本公开提供了利用图像识别来记录运动数据的功能。其中,该功能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APP(Applicat1n,应用程序)实现,也可以作为终端系统自带的一项功能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由于在记录运动数据时,终端需要图像识别来记录运动次数,因此在记录运动数据时需要先打开图像拍摄功能。
[0092]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终端为用户提供了可操作界面,当用户需要记录运动数据时,可在该可操作界面执行开启运动记录功能的操作。其中,开启运动记录功能的操作可通过设置在可操作界面上的开启运动开关实现。比如,在可操作界面上显示开启运动开关,该开启运动开关可在一个边界框内左右滑动。其中,左边侧可为关闭状态侧,右边侧可为开启状态侧。默认状态下该开启运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侧,当检测到该开启运动开关由关闭状态侧滑动到开启状态侧时,确定检测到开启运动记录的触发操作,开启运动记录功能。
[0093]当终端检测到运动记录功能的开启操作时,显示开启图像拍摄功能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通过弹窗进行显示。其中,该提示信息可为类似“打开终端的前置或后置摄像头”的文字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显示图像拍摄功能的开启选项,以便用户可直接通过触发该开启选项来开启图像拍摄功能。当用户不需要记录运动数据时,可以关闭运动记录功能。
[0094]在步骤202中,在检测到图像拍摄功能的开启操作后,获取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预设面积。
[009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做具有重复性动作的特定运动时,用户的指定身体部位会沿着运动曲线重复性的来回运动。比如在做俯卧撑时,用户的头部会重复性的上下运动。此时,若将开启图像拍摄功能的终端放置在头部下方的地面上,则可获取到面积在重复性变化的头部图像,且头部越靠近终端,头部图像的面积越大。因此可根据用户的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面积变化来判断用户是否完成了一次动作,进而记录运动次数。在记录运动次数之前,终端需先获取指定身体部位的预设面积,该预设面积可作为一个面积参考值,以便在后续步骤205中记录运动次数时使用。获取指定身体部位的预设面积的过程如下:
[0096]在检测到图像拍摄功能的开启操作后,显示图像拍摄窗口,并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若图像拍摄窗口中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则计算指定身体部位距离图像拍摄窗口预设距离时的初始面积;将该初始面积设置为预设面积。
[0097]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获取的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面积更加准确,在终端获取预设面积时,用户需保持指定身体部位处于静止状态。为了给用户充足的准备时间,可在图像拍摄窗口中提供开始拍摄选项,并在检测到开始拍摄选项的触发操作后,再执行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的步骤。
[0098]例如,将地面作为参考平面,以终端是手机为例,若用户在做俯卧撑时,头部距地面的最小距离为15厘米,距地面的最大距离为45厘米,则用户在做俯卧撑之前,可先将手机放置到距头部预设距离的位置,并将摄像头对准头部,使得手机在图像拍摄窗口中检测到自己的头部后,计算头部图像的初始面积,进而获取到头部图像的预设面积。其中,预设距离可以为头部距参考平面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之间的数值,比如15厘米、18厘米、20厘米、25厘米、30厘米等,可由用户自行进行选择。为了更好地达到运动效果,预设距离优选的选取大于最小距离但更接近最小距离的数值。因为当确定预设距离后,当用户头部距地面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才确定完成一次动作,并记为一次运动。
[0099]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指定身体部位随着运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在做哑铃运动时,指定身体部位可为用户的手部等在做重复性动作的身体部位,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而且,在获取指定身体部位图像时,可为指定身体部位的任一侧面图像,根据具体运动方式的需求而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同样不进行具体限定。在开启图像拍摄功能时,可开启前置摄像头,也可开启后置摄像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0100]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图像拍摄功能的开启操作后,若终端检测到存储有用户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预设面积,则可直接显示是否开始运动的提示信息,在终端检测到开始运动的触发操作后,执行下述步骤203。
[0101]在另一实施例中,终端可存储针对不同运动的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预设面积。在开始运动之前,可显示针对不同运动的预设面积列表,当检测到用户对任一预设面积的选取操作时,将用户选取的预设面积作为本次运动的预设面积。此外,若存储的预设面积有误,还可对其进行修改、更新或删除等操作。
[0102]在步骤203中,在检测到开始运动的触发操作后,周期性地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若图像拍摄窗口中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则执行下述步骤204。
[010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获取到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预设面积后,可显示是否开始运动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的内容可为“每次运动时,头部位置需要比此时位置更加靠近摄像头,才能算作是一次运动”等,以便使用户明确完成一次运动的条件和开始运动的时机。终端在检测到开始运动的触发操作后,开始记录运动时间,并在图像拍摄窗口中显示运动时间。同时,终端会周期性地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其中,检测周期为毫秒级,比如50毫秒、100毫秒、150毫秒、200毫秒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当用户在做俯卧撑时,在获取到用户头部图像的预设面积之后,可将手机放置在做俯卧撑时头部的正下方,并将摄像头对准头部。若此时的检测周期为100毫秒,则用户在运动的过程中,手机会每隔100毫秒检测一次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头部,若包含则执行下述步骤204。若检测到图像拍摄窗口中不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则继续执行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的步骤。其中,在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时,可基于曲率尺度空间的检测算法等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0104]在步骤204中,若图像拍摄窗口中包含指定身体部位,则计算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当前面积。
[010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开始运动的触发操作后,终端会不断地检测图像拍摄窗口中是否包含指定身体部位。为了判断终端在图像拍摄窗口中检测到指定身体部位的时刻,用户是否完成了一个动作,即是否完成了一次运动,则在检测到指定身体部位时,获取指定身体部位图像并计算指定身体部位图像的当前面积,以便在后续步骤205中将该当前面积与预设面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出是否完成了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