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

文档序号:984421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油气盆地碎 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含油气盆地中深部碎肩岩储层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成岩改造作用,储层具有较强的 非均质性,在孔隙度-深度剖面中,储层孔隙度具有分布范围大、低孔隙度-高孔隙度-异常 高孔隙度并存的特征。具有不同级别孔隙度的储层,其特征和成因机理不同,现有的划分储 层孔隙度级别方法笼统地将储层孔隙度划分为有效孔隙度-无效孔隙度(即有效储层孔隙 度下限法)、异常高孔隙度-正常孔隙度(如孔隙度压实-胶结趋势线法等),所划分出的各级 孔隙度范围大,不能很好的用于精细研究各级别孔隙度的成因。随着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 程度的提高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对孔隙度-深度剖面中孔隙度的纵向分段和横向分带(级 次)的系统性和精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发展更为系 统的孔隙带分级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 分方法,该技术在求取特定研究区碎肩岩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平均孔隙 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和储层孔隙度包络线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储层孔隙度-深度剖面,采用 "三线结合-纵向分段-横向分带"的思路,确定工区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异常深度段 以及不同深度段内异常高孔隙度带、高孔隙度带和低孔隙度带的分布特征。
[000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含有 以下步骤:
[0005] 收集研究工区储层孔隙度、地层压力、岩石含油性数据,建立储层特征参数数据 库;
[0006] 利用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法,求取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0007] 在确定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的基础上,剔除数据库中的异常高孔隙度 数据,利用其余的正常孔隙度数据,确定不同深度段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并在孔隙度-深度 剖面图上通过平滑连接孔隙度平均值,求取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0008] 将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和储层孔隙 度包络线三条曲线叠合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图上,根据孔隙度数据与三条曲线的关系,在纵 向上划分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异常深度段,在横向上划分不同深度段内异常高孔隙 度带、高孔隙度带和低孔隙度带。
[0009]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中,利用孔隙度分 布直方图法求取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的步骤为:
[0010]根据研究区储层埋藏深度由浅到深,统计不同深度区间内储层孔隙度分布情况, 建立各深度区间内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0011] 不同深度起始点、不同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在每个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内取符 合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或出现明显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对 于具有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图,读取孔隙度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 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对于具有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读取 正常孔隙度次总体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 值;
[0012] 将不同深度区间的中值深度与相应深度区间的最大孔隙度值进行拟合,建立储层 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001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在求取特 定研究区碎肩岩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和储层 孔隙度包络线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储层孔隙度-深度剖面,采用"三线结合-纵向分段-横向 分带"的思路,确定工区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异常深度段以及不同深度段内异常高孔 隙度带、高孔隙度带和低孔隙度带的分布特征,有效解决了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 的划分问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能够 有效提高孔隙带划分的系统性和精确性,能够有效满足具有不同级别孔隙度储层的特征和 成因机理研究需求。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华北油田某地区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0016]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华北油田某地区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0017]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华北油田某地区孔隙度纵向分段、横向分带特征。
[0018] 图5为利用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划分的异常高孔隙带。
[0019] 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划分的不同类型的孔隙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以华北油田某地区碎肩岩储层孔隙带的划分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流程 图,该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0022] 步骤1:收集研究工区储层孔隙度、地层压力、岩石含油性数据,建立储层特征参数 数据库。
[0023] 步骤2:根据研究区储层埋藏深度由浅到深,统计不同深度区间内储层孔隙度分布 情况,建立各深度区间内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不同深度起始点、不同深度区间固定深度 段,在每个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内取符合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或出现 明显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对于具有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图,读取 孔隙度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对于具 有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读取正常孔隙度次总体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 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不同深度段内最大孔隙度数据如表1所示,拟合 不同深度区间的中值深度与相应深度区间的最大孔隙度值,厘定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 趋势线,如图2所示。
[0024] 表 1
[0025]
[0026]步骤3:在确定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的基础上,剔除数据库中的异常高 孔隙度数据,利用其余的正常孔隙度数据,确定不同深度段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不同深度段 内平均孔隙度值如表2所示,拟合中值深度和平均孔隙度,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图上通过平 滑连接孔隙度平均值,厘定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如图3所示。
[0027] 表 2
[0028]
[0029]
[0030]步骤4:将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和储 层孔隙度包络线三条曲线叠合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图上,根据孔隙度数据与三条曲线的关 系,在纵向上划分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异常深度段,在横向上划分不同深度段内异常 高孔隙度带、高孔隙度带和低孔隙度带,如图4所示。
[0031]图5为利用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划分的异常高孔隙带。图6为利用本实施例划分方 法划分的不同类型的孔隙带。对比两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划分方法有效提高了孔隙 带划分的系统性和精确性,能够有效满足具有不同级别孔隙度储层的特征和机理研究。
[0032]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范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作各种简单变形与修饰,均应包含 在以上申请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 一种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收集研究工区储层孔隙度、地层压力、岩石含油性数据,建立储层特征参数数据库; 利用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法,求取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在确定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的基础上,剔除数据库中的异常高孔隙度数 据,利用其余的正常孔隙度数据,确定不同深度段储层孔隙度平均值,并在孔隙度-深度剖 面图上通过平滑连接孔隙度平均值,求取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将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和储层孔隙度包 络线三条曲线叠合在孔隙度-深度剖面图上,根据孔隙度数据与三条曲线的关系,在纵向上 划分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异常深度段,在横向上划分不同深度段内异常高孔隙度带、 高孔隙度带和低孔隙度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气盆地碎肩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孔隙 度分布直方图法求取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的步骤为: 根据研究区储层埋藏深度由浅到深,统计不同深度区间内储层孔隙度分布情况,建立 各深度区间内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不同深度起始点、不同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在每个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内取符合正 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或出现明显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对于具 有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图,读取孔隙度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深度 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对于具有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读取正常 孔隙度次总体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 将不同深度区间的中值深度与相应深度区间的最大孔隙度值进行拟合,建立储层最大 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孔隙带划分方法,在求取特定研究区碎屑岩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平均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和储层孔隙度包络线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储层孔隙度-深度剖面,采用“三线结合-纵向分段-横向分带”的思路,确定工区孔隙度正常深度段、孔隙度异常深度段以及不同深度段内异常高孔隙度带、高孔隙度带和低孔隙度带的分布特征,有效解决了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孔隙带的划分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孔隙带划分的系统性和精确性,能够有效满足具有不同级别孔隙度储层的特征和成因机理研究需求。
【IPC分类】G06F17/50
【公开号】CN105608272
【申请号】CN201510969863
【发明人】操应长, 远光辉, 王艳忠, 杨田, 张会娜, 李晓艳, 葸克来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