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53162阅读:来源:国知局
达。马达2包括作为固定组装体的静止部21、作为旋转组装体的旋转部22以及作为轴承的套筒23。套筒23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旋转部22通过套筒23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1旋转。
[0029]静止部21包括定子210和轴承保持部24。轴承保持部24收纳套筒23。轴承保持部24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且由树脂形成。轴承保持部24从后述的下板部32的大致中央向上突出。轴承保持部24固定于设置在下板部32的孔部(省略图示)中。轴承保持部24的下端部与孔部(省略图示)周围的部位通过嵌件成型而被紧固。
[0030]定子210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环状,且安装在轴承保持部24的外侧面。定子210包括定子铁芯(省略图示)和多个线圈(省略图示)。
[0031]旋转部22包括轴221、转子磁铁222以及杯部223。杯部223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有盖的大致圆筒状,且向下侧开口。轴221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配置,轴221的上端部固定于杯部223。转子磁铁222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且固定于轭(省略图示)的内周面或杯部223的内侧面。
[0032]轴221插入到套筒23中。套筒23由含油性的多孔质金属体形成,且插入并固定于轴承保持部24。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球轴承作为轴承机构。
[0033]机壳3包括上板部31、下板部32、侧壁部33以及散热器34。上板部31覆盖叶轮4的上侧。下板部32覆盖叶轮4的下侧。下板部32支承马达2。侧壁部33覆盖叶轮4的侧方。由上板部31、侧壁部33以及下板部32构成包围叶轮4的风洞部(省略图示)。
[0034]上板部31以及下板部32由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为薄板状。侧壁部33由铝合金的压铸件或树脂成型。侧壁部33的下端部与下板部32的周缘部通过螺紧等而被紧固。上板部31通过铆接等而固定于侧壁部33的上端部。上板部31包括吸气口 35。吸气口 35位于叶轮4的上方。由上板部31、侧壁部33以及下板部32在叶轮4的侧方构成排气口 36。排气口 36向径向外侧贯通机壳3。在机壳3的上板部31的上表面安装有后述的热管5,该安装部位就是与热管5热接触的风扇接触部37。风扇接触部37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形成。在俯视时,风扇接触部37与散热器34重叠。
[0035]散热器34由多个散热片341构成。多个散热片341例如通过并列配置多个由上表面部、垂直面部以及底面部构成的大致3字形的散热片而形成,且多个散热片341沿排气口 36排列。通过并列配置而形成的散热片,由上表面部、底面部、垂直面部以及相邻的垂直面部形成截面为矩形的通路。由风扇I产生的风通过上述的通路。由上板部31、下板部32以及多个散热片341的径向外端构成排气口 36。并且,机壳3的风扇接触部37沿多个散热片341的排列方向延伸。
[0036]叶轮4包括多个叶片41。多个叶片41在杯部223的外侧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排列成环状。各叶片4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固定于杯部223的外侧面。通过向静止部21供电,在转子磁铁222与定子210之间产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转矩。由此,叶轮4与旋转部22 —同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通过叶轮4的旋转,空气从吸气口 35被吸引到机壳3内,并从排气口 36送出。
[003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模块100的俯视图。在图中用箭头表示风扇I的旋转方向。热管5的一端与热源6热接触,另一端与风扇I热接触。在热源6与热管5之间存在有受热部7。受热部7具有与热管5热接触的热源接触部71。在本实施方式中,受热部7由与风扇I分体的部件构成。如前所述,机壳3具有与热管5热接触的风扇接触部37。
[0038]图3是与热管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视图。热管5的截面呈扁平形状。热管5具有管部501、填充在管部501内的工作液502以及配置在管部501内的毛细管结构体503。热管5的另一端沿排气口 36安装在机壳3的上板部31的上表面。热管5的另一端隔着上板部31与散热器34热接触。换言之,在俯视时,机壳3的风扇接触部37与散热器34的一部分重叠。
[0039]热管5具有在与热管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中形成为中空扁平形状的扁平部51。扁平部51是热管5的除了宽度方向两端以外的区域。扁平部51具有在与热管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向中央凹陷的凹部52。热管5通过将圆形的中空管沿轴向按压而向没有束缚力的宽度方向变形,从而形成为扁平形状。凹部52是由于中空管被沿轴向按压且变形而产生的内部应力集中到热管5的中央而形成的。热管5的扁平部51具有接触面53和非接触面54。接触面53与风扇接触部37或热源接触部71接触。非接触面54位于接触面53的轴向相反侧(图示上侧)。
[0040]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热管5的从与风扇接触部37热接触的部位到与热源接触部71热接触的部位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中,热管5的轴向最大高度A与热管5的凹部52所在位置的轴向高度B之间的差比凹部52的壁厚C小。
[0041]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要求散热模块100薄型化。在散热模块100中,热管5被用作从热源6至散热器34进行热传递的结构。如图2所示,散热模块100能够通过将热管5与散热器34在轴向重叠配置来将散热器34中导热效率的恶化抑制到最低限度。热管5越接近圆形,导热效率越高,越呈扁平型而薄型化,导热效率越差。另一方面,热管5越接近圆形,轴向的厚度越大,散热器34的轴向尺寸越小。
[0042]散热器34具有沿径向贯通的流路,若散热器34的轴向尺寸变小,则流路面积变小,流路阻力变大。即,由于通过风扇I产生的空气流变少,因此出现不易强制冷却的状况。因此,通过使热管5薄型化,能够确保散热器34的轴向高度,从而确保流路面积。S卩,优选尽量增大热管5的扁平率。随着增大热管5的扁平率,热管5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开始向风扇接触部37或热源接触部71 (以下统称为接触部37、71)凹陷。另外,这里所说的扁平率是指热管5的宽度D减去轴向最大高度A所得数值除以宽度D而得的数值。热管5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凹陷之前的状态是其轴向位置由于弹性后效而逆着按压方向从接触部37、71回到相反侧的状态。即为在对热管5进行加工方面难以进行尺寸管理的状态。因此,若以热管5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凹陷的程度进行按压,则使热管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管的内侧R的曲率增大而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弹性后效小的状态。因此,成为热管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附近在轴向上离接触部37、71最远的状态。
[0043]但是,若该凹陷高度比热管5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壁厚大,则热管5的内部空间55的轴向高度变小,使热管5的导热率急剧变小。具体地说,在热管5的壁厚C是0.15mm且将从接触部37、71至热管5的非接触部的轴向尺寸设为0.7mm时,热管5的凹部52的轴向高度在0.15mm以上。而在热管5的壁厚C是0.15mm且将从接触部37、71至热管5的非接触部的轴向尺寸设为0.8_时,热管5的凹部52的轴向高度在0.15_以下。此时,在前者的情况下,热源6的温度是85°C,在后者的情况下,热源6的温度是76.10C。由于在将接触部37、71至热管5的非接触部的轴向尺寸设为0.9mm时热源6的温度是75.4°C,因此可知,热管5的凹部52的轴向高度是壁厚以上还是壁厚以下,使得热源6的温度会有较大的差异。
[0044]优选热管5的扁平率为90-94%。热管5的非接触面54向宽度方向的中心平缓倾斜而形成凹部52。此时,凹部52的凹陷高度在热管5的管部501的壁厚C以下。S卩,扁平率越大,朝向凹部52的倾斜角越小。即,扁平率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