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519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随身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身盘,包括壳体、第一移动件、组装于第一移动件的储存模块以及第二移动件。壳体具有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组装于壳体内。第一移动件具有弹性部及配置在弹性部上的抵压部与第三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位于第三定位部的移动路径上。储存模块具有两个连接器。第三定位部卡置于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以暴露其中一连接器于壳体外。第二移动件可移动地组装于壳体外且以凸肋穿过并伸入壳体内而驱动第一移动件。抵压部位于凸肋的移动路径上以受凸肋施压而变形,且使第三定位部脱离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随身盘具有较佳的外观视觉效果以及简易的操作方式。
【专利说明】
随身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身盘。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所制作的数字档案变得愈来愈大。传统的1.44MB软式磁盘虽然携带方便,但其容量已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另外,传统磁盘结构式的硬盘虽可提供大容量的储存空间,但因其体积较大而造成使用者携带不方便。近年来,随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的普及与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的降价,因此兼具容量大、相容性佳、方便携带的随身盘(USB Flash Disk)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电脑及储存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0003]随身盘具备了容量大、随插即用、体积轻巧及方便携带的特性,因此随身盘已取代软盘。然随着电子装置的种类增加,也存在多种规格的连接接口,因而欲使随身盘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连接接口的前提下,随身盘本身亦需具有足够的适用性。
[0004]现今具有不同连接接口的随身盘,其切换方式不外乎需通过卡榫扣持定位于不同位置以暴露出所需连接接口的连接器,而所述以卡榫扣持的结构特征需通过使用者先行按压以让卡榫退出扣持位置后,方再施力推移以达到切换效果。此举除了在结构上需通过明显的开口以容纳前述提供按压的构件,而在外观上易形成缺陷之外,使用者也需以不同方向的施力以进行按压与推移的操作,也易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身盘,其具有较佳的外观视觉效果以及简易的操作方式。
[0006]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盘,包括壳体、第一移动件、储存模块以及第二移动件。壳体具有沿第一轴排列的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第一移动件沿第一轴可移动地组装于壳体内。第一移动件具有至少一弹性部及配置在至少一弹性部上的至少一抵压部与至少一第三定位部。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的移动路径上。储存模块组装于第一移动件。储存模块具有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适于卡置于至少一第一定位部或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以定位第一移动件于壳体内的不同位置,且暴露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于壳体外。第二移动件具有凸肋,穿过且伸入壳体内以驱动第一移动件。所述至少一抵压部位于至少一凸肋的移动路径上。至少一凸肋行经且施力于至少抵压部而变形至少一弹性部,以使至少一第三定位部脱离至少一第一定位部或至少一第二定位部。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当上述的至少一凸肋沿第一轴移动且行经至少一抵压部时,至少一凸肋与至少一抵压部在一第二轴上彼此相对,以使至少一抵压部受至少一凸肋抵压而让至少一弹性部沿第二轴变形,第二轴正交于第一轴。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三定位部沿第三轴配置在至少一抵压部旁,且第三轴正交于第一轴。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三定位部沿第三轴配置在至少一抵压部的相对两侧,第三轴正交于第一轴。壳体具有上壳与下壳,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分别配置于上壳与下壳,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配置于上壳与下壳。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是凸起,而上述的至少一第三定位部为凹陷。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移动件还具有从至少一弹性部沿第三轴延伸出的至少一第四定位部,而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五定位部。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沿第一轴位于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之间,且至少一第五定位部位于至少一第四定位部的移动路径上。至少一第四定位部适于卡置于至少一第五定位部以定位第一移动件于壳体内,以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均隐藏于壳体内,第三轴正交于第一轴。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四定位部为凸起,上述的至少一第五定位部为凹陷。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沿第一轴延伸的轨道。上述的至少一第五定位部是轨道上的凹陷。上述的至少一第四定位部沿第一轴可移动而沿第二轴抵接于轨道,第二轴正交于第一轴。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四定位部沿第三轴分别位于弹性部的相对两侧。壳体具有上壳与下壳,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分别配置于上壳与下壳。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移动件还具有第一抵推部与第二抵推部,分别配置在至少一弹性部上,且至少一抵压部位于第一抵推部与第二抵推部之间。至少一凸肋在第一抵推部与第二抵推部之间移动,且第二移动件适于通过至少一凸肋抵推第一抵推部或第二抵推部而驱动第一移动件。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具有沿第一轴彼此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以对应储存模块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至少一凸肋适于抵推第一抵推部以将第一连接器经由第一开口推出壳体,或将第二连接器经由第二开口推入壳体。至少一凸肋还适于抵推第二抵推部以将第二连接器经由第二开口推出壳体,或将第一连接器经由第一开口推入壳体。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范例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移动件沿第一轴可移动地组装于壳体外。
[0018]基于上述,随身盘通过将储存模块配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移动件上,而再从组装于壳体外的第二移动件藉其凸肋伸入壳体内以驱动第一移动件,而达到储存模块的两个连接器能随着第一移动件的滑动而伸出其中一连接器供使用者进行操作。同时,第一移动件的第三定位部也能在前述其中一连接器伸出壳体时与壳体的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卡置,而对第一移动件及其上的储存模块提供定位(固定)效果。
[0019]再者,第一移动件上设置有弹性部与位在弹性部上的抵压部,且所述抵压部位于前述凸肋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在前述第三定位部卡置于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时,通过凸肋行经抵压部而施力于抵压部并据以变形弹性部,进而使第三定位部能脱离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
[0020]据此,使用者即能仅以移动壳体外的第二移动件,便同时达到移动储存模块与解除其定位的效果,也因此无需在壳体上设置额外的脱离结构便能使第三定位部脱离对应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的卡置状态,而让随身盘具有较佳的外观。
[0021]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盘的不意图;
[0023]图2与图3分别是图1的随身盘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4与图5分别以不同视角示出图1的随身盘的爆炸图;
[0025]图6与图7分别不出图1的随身盘的部分构件不意图;
[0026]图8示出第一移动件的局部与壳体的相对运动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随身盘;
[0029]110:第一移动件;
[0030]111:底板;
[0031]112:弹性部;
[0032]113:第四定位部;
[0033]114:抵压部;
[0034]115:第一抵推部;
[0035]116:第三定位部;
[0036]117:第二抵推部;
[0037]120:第二移动件;
[0038]122:凸肋;
[0039]130:壳体;
[0040]131:第一定位部;
[0041]132:第二定位部;
[0042]133:第五定位部;
[0043]134:下壳;
[0044]135:轨道;
[0045]136:上壳;
[0046]HO:储存模块;
[0047]141:第一连接器;
[0048]142:第二连接器;
[0049]丨43:储存元件;
[0050]144:电路板;
[0051]145:驱动元件;
[0052]N1:第一开口;
[0053]N2:第二开口;
[0054]Pl、P2、P3、Pla、Plb:位置;
[0055]SLl:滑槽;
[0056]SL2:镂空结构;
[0057]X-Y-Z:直角坐标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5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随身盘的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是图1的随身盘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在此同时提供直角坐标系而利于以不同轴描述相关构件。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随身盘100具有不同的连接接口的第一连接器141、第二连接器142(在此未限制其形式),以让使用者通过沿X轴的滑动动作而让第一连接器141、第二连接器142分别经由第一开口 NI与第二开口 N2伸出壳体130之外,以利于与不同连接接口的电子装置(未不出)对接。
[0059]进一步地说,图4与图5分别以不同视角示出图1的随身盘的爆炸图。请参考图4与图5并对照图1至图3的不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随身盘100包括壳体130、第一移动件110、第二移动件120以及储存模块140,其中壳体130是由上壳136与下壳134所组成,其形成用以容置储存模块140与第一移动件110的空间以及前述的第一开口 N1、第二开口 N2。第一移动件110沿X轴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30之内,储存模块140组装并承载于第一移动件110上,而随之沿X轴在壳体130内移动。
[0060]第二移动件120沿X轴可移动地组装于壳体130外,且第二移动件120具有凸肋122,其穿过壳体130的滑槽SLl(示出于图1至图3,且由图4与图5可知其是由下壳134处的凹槽结构与上壳136结合后所形成)并伸入壳体130之内而用以驱动第一移动件110在壳体130内来回移动,以让储存模块140的第一连接器141经由第一开口 NI伸出或缩回壳体130,或让第二连接器142经由第二开口 N2伸出或缩回壳体130。
[0061]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移动件120虽配置于上壳136处,但本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件也可环绕于壳体而呈套筒状。
[0062]如图4与图5所示,第一移动件110具有底板111及立设于底板111上相对两侧的侧壁结构,所述侧壁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抵推部115与第二抵推部117,伸入壳体130的凸肋122位于第一抵推部115与第二抵推部117之间且能在其间移动,因此当凸肋122推抵第一抵推部115时(朝向正X轴方向),便能驱动第一移动件110与储存模块140,以使第一连接器141经由第一开口NI移出壳体130外,或使第二连接器142经由第二开口N2移回壳体130内。类似地,当凸肋122推抵第二抵推部117时(朝向负X轴方向),便能使第一连接器141经由第一开口NI缩回壳体130内,或使第二连接器142经由第二开口N2移出壳体130外。
[0063]在本实施例中虽示出第一移动件11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推部115、第二抵推部117,以及第二移动件12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凸肋122,但不因此限制所述构件的数量。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经由适当地设计后当能仅在其中一侧设置前述构件而同样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推移效果。
[0064]再者,壳体130具有位于前述侧壁结构处的第一定位部131与第二定位部132,而第一移动件110具有第三定位部116,且第一定位部131与第二定位部132均位于第三定位部116的移动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部116例如是凹陷,而第一定位部131与第二定位部132例如是凸起,因此在第一移动件110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三定位部116卡置于第一定位部131或第二定位部132,而使第一移动件110能因此被定位且固定在壳体130内的不同位置。此时,储存模块140的第一连接器141或第二连接器142也会伸出壳体130(如图2、图3所示),以利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同样地,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能仅设置于壳体130的其中一侧而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定位效果。
[0065]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储存模块140包括电路板144及配置其上的储存元件143、驱动元件145,以及前述的第一连接器141、第二连接器142,所述元件与连接器通过电路板144而达到彼此电性连接的状态。
[0066]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侧壁结构因与底板111之间存在镂空结构SL2,而形成具有弹性的弹性部112,即弹性部112适于受力而沿Y轴变形,而前述第三定位部116、第一抵推部115与第二抵推部117均位于弹性部112上。此外,第一移动件110还具有位于弹性部112上的抵压部114,其为侧壁结构上的弧形凸起,且抵压部114位于第一抵推部115与第二抵推部117之间并同样位于凸肋122的移动路径上。如此一来,在第三定位部116与第一定位部131或第二定位部132相互卡置时,使用者便能通过推动第二移动件120,而使凸肋122行经抵压部114时施压于抵压部114以变形弹性部112,因此让第三定位部116脱离第一定位部131或第二定位部132,以让第一移动件110能被第二移动件120继续推动。
[0067]详细而言,在X轴上,抵压部114的局部会阻挡在凸肋122的移动路径上,然因抵压部114的弧形凸起轮廓,因此凸肋122仍能顺利地推移过抵压部114,并同时施压于抵压部114以让其在Y轴上产生变形。如图4与图5所示的第一移动件110,其右侧的的弹性部112会因第二移动件120的右侧的凸肋122抵压而朝向负Y轴方向变形,而第一移动件110左侧的弹性部112则因第二移动件120的左侧的凸肋122抵压而朝正Y轴方向变形。也就是说,第二移动件120的两个凸肋122与第一移动件110的两个弹性部112分别是相对于X轴呈对称,因而造成第一移动件110的两个弹性部112受压后在Y轴上呈现方向相反的变形状态,而有利于让第三定位部116脱离第一定位部131或第二定位部132。当然,如前所述,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抵压部也可随前述弹性部、第一抵推部、第二抵推部而仅设置于第一移动件的其中一侧。
[0068]此外,第一移动件110还具有从弹性部112沿Z轴延伸出的第四定位部113,其例如是凸起,而壳体130还具有第五定位部133,其中第五定位部133沿X轴位于第一定位部131与第二定位部132之间,且第五定位部133也位于第四定位部113的移动路径上。如图4与图5所示,壳体130具有沿X轴延伸的轨道135,第五定位部133实质上是轨道135上的凹陷,第一移动件110组装于壳体130内时,其底板111实质上局部接触于轨道135而使第一移动件110在X轴上的位置是位于轨道135旁,并以第四定位部113延伸并可移动地抵接于轨道135(即,呈凸起的第四定位部113实质上沿Y轴抵接于轨道135的表面而能沿X轴移动)。据此,当第一移动件110在壳体130内移动时,第四定位部113实质上会沿前述表面移动,因而造成第四定位部113适于卡置于第五定位部133以定位第一移动件110于壳体130内,且此时储存模块140的第一连接器141、第二连接器142均隐藏于壳体130内。在此所述第四定位部113与第五定位部133也如前述弹性部、第一抵推部、第二抵推部、抵压部等构件而仅以单侧设置。
[0069]另需一提的是,如图4、图5所示,因壳体130是由上壳136与下壳134组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相关构件也因如此而沿Z轴而呈上、下配置。举例来说,第一移动件110具有一对第三定位部116,其沿Z轴而位在抵压部114的相对两侧。对应地,壳体130具有一对第一定位部131与一对第二定位部132,其中该对第一定位部131分别配置于上壳136与下壳134,而该对第二定位部132也分别配置于上壳136与下壳134,因此能对应前述该对第三定位部116。类似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移动件110具有一对第四定位部113,沿Z轴分别位于弹性部112的相对两侧,而壳体130具有一对第五定位部133,分别配置于上壳136与下壳134,以对应所述一对第四定位部113。
[0070]图6与图7分别示出图1的随身盘的部分构件示意图,且所示构件仅包括第一移动件110、第二移动件120与储存模块140,而能清楚辨识第一移动件110与第二移动件120的相对移动关系。图8示出第一移动件的局部与壳体的相对运动示意图,其中以虚线示出第一移动件110的抵压部114、第三定位部116与第四定位部113,并依据第一移动件110在壳体130内的不同位置Pl、P2、P3示出此时第一移动件与壳体130的对应状态,且图8中以下壳134作为代表进行叙述,上壳136因具有与下壳134相同的结构特征故不再赘述。请参考图6至图8以叙述随身盘的操作方式如下:
[0071 ]首先,如前所述,当第一移动件110位于壳体130内的位置Pl,即第四定位部113卡置于轨道135的凹陷处(第五定位部133)时,随身盘100是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S卩,储存模块140的第一连接器141与第二连接器142均处于隐藏于壳体130内的收纳状态。此时第二移动件120可能出现如图6、图7所示的状态,惟在此先以图6所示的位置Plb作为起始位置以利说明。
[0072]接着,使用者推移第二移动件120,以让第二移动件相对于第一移动件移动而从图6所示位置Plb移至图7所示位置Pla,在此过程中,第二移动件120的凸肋122会沿X轴行经第一移动件110的抵压部114,因此如上述的结构叙述,弹性部112因此受压而变形,而此时如图8所示,第三定位部116并未与第一定位部131、第二定位部132存在卡扣关系,因此便不受影响。换句话说,此时的随身盘100仅存在第二移动件120相对于第一移动件110的运动,而第一移动件110并未与壳体13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0073]此时需注意的是,当凸肋122越过抵压部114之后,其便会与第一抵推部115接触,因此在接续的动作中,当使用者继续沿着正X轴方向推移第二移动件120时,第二移动件120便能藉此驱动第一移动件110朝向正X轴方向移动,而让第一移动件110从位置Pl移至位置P2,即如图2所示,让第一连接器141经由第一开口NI移出壳体130的使用状态,且此时第一定位部131与第三定位部116存在相互卡扣关系,而让第一移动件与储存模块140能被固定于位置P2,而有利于使用者以第一连接器141与其他电子装置进行对接动作而避免使其内缩回壳体130之内。
[0074]接着,当欲将第一连接器141移回壳体130内时,使用者朝负X轴方向推移第二移动件120,以让第二移动件120相对于第一移动件110从位置Pla移至位置Plb,此时凸肋122行经抵压部114以变形弹性部112,因此能让第三定位部116脱离第一定位部131,而后在凸肋122接触第二抵推部117时通过使用者持续朝向负X轴推移第二移动件120的情形下,第一移动件110得以从位置P2移回位置Pl,而让第一连接器141缩回壳体130内且再次定位于位置P1。需说明的是,由于弹性部112因抵压部114受压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仍会使抵压部114实质上处于抵接在凸肋122的状态,也即所述弹性力是因应凸肋122作用于抵压部114所产生沿Y轴的反作用力(其作用方向相反于凸肋122施加于抵压部114的作用力),再加上此时凸肋122尚朝向负X轴移动,故而能同时产生带动第一移动件110沿X轴移动的作用力。因此,对于第一移动件110而言,其仍会因上述作用力,而在第三定位部116脱离第一定位部131的同时也被第二移动件120带动而沿负X轴移动。
[0075]上述过程即是让第一连接器141移出并移回壳体130的过程,同样的操作方式也存于让第二连接器142移出或移入壳体130的过程中(即第一移动件在位置P1、P3之间移动),惟此时方向与前述相反,且相关结构变更为第三定位部116与第二定位部132的对应关系,在此便不再赘述。
[0076]综上所述,在本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随身盘通过将储存模块配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移动件上,而在壳体外设置可移动的第二移动件,且第二移动件具有伸入壳体内的凸肋以作为驱动第一移动件之用,并通过让第一移动件的第三定位部与壳体的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相互卡置,而使第一移动件能被定位于不同位置,且所述位置用以分别让储存模块的不同连接器伸出壳体之用。
[0077]再者,前述第三定位部是设置在第一移动件的弹性部上,因此当第二移动件的凸肋行经抵压部时能据以变形弹性部,而得以让第三定位部随之改变位置以脱离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据此,使用者以单轴向的推移动作便能同时完成第一移动件与壳体之间的卡置、退卡动作,相较于目前技术需以不同方向进行按压退卡后再行推移的操作方式实则简易许多。同时,也因此避免需在壳体上设置额外的按压结构以作为卡置/退卡之用,故能有效地简化随身盘的结构设计且同时具备较佳的外观。
[007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随身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沿第一轴排列的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 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轴可移动地组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移动件具有至少一弹性部及配置在所述至少一弹性部上的至少一抵压部与至少一第三定位部,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的移动路径上; 储存模块,组装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储存模块具有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适于卡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或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以定位所述第一移动件于所述壳体内的不同位置,且暴露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之一于所述壳体外;以及 第二移动件,具有至少一凸肋,穿过且伸入所述壳体内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至少一抵压部位于所述至少一凸肋的移动路径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凸肋行经且施力于所述至少一抵压部而变形所述至少一弹性部,以使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脱离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或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凸肋沿所述第一轴移动且行经所述至少一抵压部时,所述至少一凸肋与所述至少一抵压部在第二轴上彼此相对,以使所述至少一抵压部受所述至少一凸肋抵压而让所述至少一弹性部沿所述第二轴变形,所述第二轴正交于所述第一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沿第三轴配置在所述至少一抵压部旁,所述第三轴正交于所述第一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沿第三轴配置在所述至少一抵压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轴正交于所述第一轴,而所述壳体具有上壳与下壳,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分别配置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配置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是凸起,而所述至少一第三定位部为凹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还具有从所述至少一弹性部沿第三轴延伸出的至少一第四定位部,而所述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五定位部,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沿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之间,且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位于所述至少一第四定位部的移动路径上,所述至少一第四定位部适于卡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以定位所述第一移动件于所述壳体内,且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均隐藏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三轴正交于所述第一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四定位部为凸起,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为凹陷。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所述第一轴延伸的轨道,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是所述轨道上的凹陷,所述至少一第四定位部沿所述第一轴可移动而沿第二轴抵接于所述轨道,所述第二轴正交于所述第一轴。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四定位部沿所述第三轴分别位于所述弹性部的相对两侧,而所述壳体具有上壳与下壳,所述至少一第五定位部分别配置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还具有第一抵推部与第二抵推部,分别配置在所述至少一弹性部上,且所述至少一抵压部位于所述第一抵推部与所述第二抵推部之间,所述至少一凸肋在所述第一抵推部与所述第二抵推部之间移动,且第二移动件适于通过所述至少一凸肋抵推所述第一抵推部或所述第二抵推部而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所述第一轴彼此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以对应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至少一凸肋适于抵推所述第一抵推部以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经由所述第一开口推出所述壳体,或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经由所述第二开口推入所述壳体,所述至少一凸肋还适于抵推所述第二抵推部以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经由所述第二开口推出所述壳体,或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经由所述第一开口推入所述壳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一轴可移动地组装于所述壳体外。
【文档编号】G06K19/077GK205644618SQ20162026898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岑宇豪, 陈薪翔
【申请人】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