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623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馆使用的可自动借书和还书的装置。
背景技术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已是一种成熟的技术, 它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H标对象并获取 相关数据,其有识别距离远、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寿命长、可穿透非金属材料等特点,运用范围极广;RFID是实现数字 化、信息化对物体的属性、状态、编号等特征数据进行自动采集的一种全 新管理手段,可广泛应用于人员、动物、物品等方面的身份自动识别。
RFID系统采用了无线电与雷达技术,数据交换不是通过电流的触点接 通而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即通过无线的方式通信。与其他的识别方式相比, 射频识别技术能对移动的多个项目进行识别,因而应用更广泛,在国外已 有相3广泛应用,被列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我国也将RFID技 术列为"十一 五"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六大重要领域之一。 -个典型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 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读写终端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天线在标签和读写终端间传递射频信号。
有些系统还通过读写终端的RS232或RS485接口与外部计算机(上位机 主系统)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读写终端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发射天
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标签将自身编码等信 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载 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读写终端,读写终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 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 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 行机构动作。
对于目前已经成熟的RFID技术,从来没有应用在图书管理领域。 目前,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馆员读取条形码来识别并办理借还书业务, 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一、处理效率低,信息量小。 由于条形码是利用光学性质来进行识别的,因此只能单本进行识别并处理, 并且,条形码信息的存储量很小,不能满足图书馆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二、需要馆员手动扫描条形码并办理借还手续,因此,馆员的工作量就非 常大。三、读者在进行借还后,现有系统不能提供相应的单据,如此就容 易引发纠纷。四、由于借书、还书全部都由图书馆管理员手工完成,因此, 服务时间难以确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图书馆RFID读者 自助借还装置,其解决了在图书馆中,图书借还过程中处理效率低,手工 处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种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包括操作模块、射频识别天线、 射频识别读写模块、数据接口模块、触摸屏、输出设备和图书馆数据库模 块,射频识别天线的电路端与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射频端相连接,射频识 别读写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与操作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相连接,触摸屏输 出端与操作模块输入端相连接,操作模块输出端与输出设备的输入端相连 接,图书馆数据库模块的数据交换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模块与操作模块的服
务器通讯接口相连接。
该装置的所有设备均安装在一个可由读者自行调节升降的操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业务,处理效率高,信息量大,因此可以 为读者提供快速高效的RFID读写识别服务,使读者享用个性化,快捷化的 服务。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不需要馆员手工操作,读者可以自助完成 图书的借还,因此减少了人力支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图书的流通效率, 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
读者借还的整个过程简单快捷,并且可以自动打印相应单据,增加了 借还图书的透明度,有利于分清责任,因此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同时,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借书还书,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及对图书馆 藏书的使用,因此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进行详 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特别是以一种ISO 15693标准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和 13.56MHz的RFID产品为最佳实施例而对本实用新型而进行的描述。但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的描述并不是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操作模块、射频识别天线、射频识别读写模块、数据 接口模块、触摸屏、输出设备和图书馆数据库模块,其中,操作模块相当 于银行ATM机内处理信息的模块,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用于处理通过射频识 别天线传输来的图书上的RFID标签中的信息,数据接口模块用于数据传 输,图书馆数据库模块是存储所有图书信息的模块,上述模块都是公知的
模±央;射频识别读写模块为13.56MHz频段的RFID读写器,具体地,RFID 读写器为平板型RFID读写器,所述类型的读写器也是公知的;触摸屏是液 晶触模屏,输出设备是嵌入式打印机。本实用新型只需将现在公知的模块、 设备进行连接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其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射频识别天线的电路端与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射频端相连接,射频识 别读写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与操作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相连接,触摸屏输 出端与操作模块输入端相连接,操作模块输出端与输出设备的输入端相连 接,图书馆数据库模块的数据交换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模块与操作模块的服 务器通讯接口相连接。该装置的所有设备均安装在一个可由读者自行调节 升降的操作台上。
本装置能使读者自助办理借还书手续。借书时,操作模块读取触摸屏 传输过来的信息,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内的射频识别天线和射频识别读写模 块读取到读者卡内的信息和读者要借的书内的标签信息,并通过SIP2数据 接口,与图书馆数据库模块进行数据交换以办理借书手续,并打印借书单 据;还书时则更简单,读者只用把书放置射频识别天线感应范围内,读写 器读取图书标签信息,通过SIP2数据接口自动与图书馆数据库模块进行数 据交换以办理还书手续,并打印还书单据。
在图书馆的管理中,RFID系统可以帮助建立快捷简便的自助服务系 统,减少图书管理的人员数量,建立良好的安全系统,减少时间和成本, 并提高效率。当安装有RFID标签的书籍经过RFID智能安全门的时候,标 签被激活,储存在标签上的信息被立刻传输到图书馆智能安全门管理系统 服务器上,服务器后台处理数据信息,自动判别图书是否能合法地通过。
本实用新型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快捷化的服务。读者可以不用馆员 的帮助,快捷的自己办理借还手续。
本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进行的详细的描述,并不是对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的限定,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主旨未经创造性劳动而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改变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包括操作模块、射频识别天线、射频识别读写模块、数据接口模块、触摸屏、输出设备和图书馆数据库模块,其特征在于射频识别天线的电路端与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射频端相连接,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与操作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相连接,触摸屏输出端与操作模块输入端相连接,操作模块输出端与输出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图书馆数据库模块的数据交换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模块与操作模块的服务器通讯接口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识别读写模块为13.56MHz频段的RFID读写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读写器为平板型RFID读写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图书馆RFID读者自助借还装置,将射频识别天线的电路端与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射频端相连接,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与操作模块的数据通讯接口相连接,触摸屏输出端与操作模块输入端相连接,操作模块输出端与输出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图书馆数据库模块的数据交换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模块与操作模块的服务器通讯接口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读者可以自助完成图书的借还,因此减少了人力支出,降低了成本;读者借还的整个过程简单快捷,并且可以自动打印相应单据,增加了借还图书的透明度;同时,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借书还书,利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G07G1/14GK201069592SQ20072015162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奕 刘, 磊 周, 殷载立, 燕 王, 福 王, 王育新 申请人:武汉飞天智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