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读取装置及银行卡读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3913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银行卡读取装置及银行卡读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银行卡读取装置及银行卡读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为了增加用户的便利性,通常设置有供用户进行自助交易的自动存取款机等自助设备。例如,自助设备设置有银行卡读取装置、例如读卡器等,利用者通过将借记卡等银行卡插入到读卡器中,能够进行各种交易或查询操作。

以往的银行卡多为磁条卡,传统的磁条卡容易被复制,安全性较低。近年来,嵌入有IC芯片的卡(以下称为芯片卡)逐渐普及。与磁条卡相比,芯片卡存储多种信息,功能更完善,安全性更高,卡内敏感数据难以被复制。而且,芯片卡不仅具有普通磁条银行卡所有的金融功能,还具备电子现金账户,支持脱机小额支付,可以使用非接触界面,实现快速支付和智能手机支付等。

另一方面,芯片卡又分为纯芯片卡和磁条芯片复合卡。磁条芯片复合卡不仅具有芯片卡的功能,也能够与以往的磁条卡同样地使用。但是,在目前的金融机构的自助设备中,银行卡读取装置在读取银行卡时,无论当前插入的是哪种类型的银行卡,都会优先进行银行卡芯片的读取的尝试。在银行卡读取装置中,为了读取银行卡的芯片,必须使银行卡读取装置的读取头与银行卡接触并尝试上电,随后判断是否可以与银行卡芯片进行通信。随着银行卡读取装置的读取头与银行卡的接触次数增多,银行卡读取装置的读取头会逐渐老化和磨损,老化和磨损的程度越高,银行卡读取装置剩余的可使用寿命越短。另外,与银行卡的芯片的读取相比,银行卡读取装置读取磁条芯片复合卡或以往的磁条卡的磁条时,银行卡读取装置的读取头的老化和磨损程度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行卡读取装置及银行卡读取方法,通过减少与银行卡的接触次数,减少银行卡读取装置的接触头的老化和磨损,延长银行卡读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银行卡读取装置,是自助设备中使用的银行卡读取装置,具备:磁条读取部,能够读取银行卡的磁条;以及IC芯片读取部,能够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该银行卡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读卡方式决定部,根据由所述判断条件设定部设定的判断条件,决定使用所述磁条和所述IC芯片的哪一个来进行交易;以及选择部,根据所述读卡方式决定部的决定结果,选择所述磁条读取部和所述IC芯片读取部中的某一个来对银行卡进行读取。

由此,能够减少银行卡读取装置中的IC读取部分与银行卡的接触次数,减少IC接触部分的老化和磨损,延长银行卡读取装置的寿命。

优选为,还具备判断条件设定部,从所述自助设备获取表示所述银行卡读取装置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决定所述判断条件。

优选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是,所述银行卡是否具有IC芯片,所述银行卡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所述读卡方式决定部决定为使用所述IC芯片读取部来对所述银行卡的IC芯片进行读取,从而进行交易,所述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所述读卡方式决定部决定为使用所述磁条读取部来对所述银行卡的磁条进行读取,从而进行交易。

优选为,还具备IC芯片检测部,该IC芯片检测部检测所述银行卡是否具有所述IC芯片。

优选为,所述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是,是否有来自主机的IC芯片读取请求,有来自所述主机的所述IC芯片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所述读卡方式决定部决定为使用所述银行卡的所述IC芯片来进行交易,没有来自所述主机的所述IC芯片读取请求的情况下,所述读卡方式决定部决定为使用所述银行卡的所述磁条来进行交易。

优选为,在开始所述银行卡的读取时,默认使用所述磁条读取部对所述银行卡的所述磁条进行读取。

本发明的银行卡读取方法,是自助设备中使用的银行卡读取装置的银行卡读取方法,该银行卡读取装置具备:磁条读取部,能够读取银行卡的磁条;以及IC芯片读取部,能够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该银行卡读取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读卡方式决定步骤,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决定使用所述磁条和所述IC芯片的哪一个来进行交易;以及选择步骤,根据所述读卡方式决定部的决定结果,选择所述磁条读取部和所述IC芯片读取部中的某一个来对银行卡进行读取。

由此,能够减少银行卡读取装置中的IC读取部分与银行卡的接触次数,减少IC接触部分的老化和磨损,延长银行卡读取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助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自助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银行卡读取装置的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银行卡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2的银行卡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3的银行卡读取装置的框图。

图7是实施方式3的银行卡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自助设备;2 操作面板;3 操作按键;4 密码输入部;6 进出卡口;7 存取款口;8 凭条出口;9 纸币处理机构;101 网络;11 上层系统;12 接收部;13 发送部;50 银行卡读取装置;51 IC芯片读取部;52 磁条读取部;53 读卡方式决定部;54 选择部;55 IC芯片检测部;56 判断条件设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首先,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银行卡读取装置所应用的自助设备。图1是本发明的自助设备的外观示意图。在图1中,各结构的设置位置及 形状仅为示意,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实际中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各种适当的设置位置及形状。如图1所示,自助设备1例如是在银行等中用于存取款等交易的装置(自动交易装置)。该自助设备1具备操作面板(例如触摸显示屏)2、操作按键3和密码输入部4,以供用户操作来执行交易。在自助设备1上,例如在前表面上配置有进出卡口6、存取款口7、凭条出口8等。在自助设备1的内部,收纳着纸币处理机构9以及通过网络101与远程的上层系统11进行通信的接收部12和发送部13。

图2是自助设备1的内部结构图。图2中的左侧相当于进出卡口6。用户将银行卡从进出卡口6插入自助设备1内部后,经由各种输送辊和输送路径,被输送到银行卡读取装置50。银行卡读取装置50通过读取银行卡的磁条或IC芯片,取得银行卡中的数据,并与未图示的主机进行通信。

图3是实施方式1的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框图。如图3所示,在银行卡读取装置50中,包括IC芯片读取部51和磁条读取部52。IC芯片读取部51能够对银行卡的IC芯片上电而读取IC芯片中存储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磁条读取部52能够读取银行卡的磁条而获取银行卡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此外,银行卡读取装置50还具备读卡方式决定部53和选择部54。读卡方式决定部53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条件,决定使用磁条和IC芯片的哪一个来进行交易。当读卡方式决定部53决定为使用IC芯片来进行交易的情况下,选择部54选择IC芯片读取部51,通过IC芯片读取部51来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当读卡方式决定部53决定为使用磁条来进行交易的情况下,选择部54选择磁条读取部52,通过磁条读取部52来读取银行卡的磁条。选择部54例如可以通过银行卡的输送装置及其驱动装置来实现。

另外,银行卡读取装置50也可以还具备IC芯片检测部55。该IC芯片检测部55能够检测被插入的银行卡是否为带有IC芯片的银行卡。作为IC芯片检测部55,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检测方法。

上述的说明中所指的“判断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所述银行卡是否具有IC芯片。具体地说,读卡方式决定部53接受IC芯片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当IC芯片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为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选择部54选择磁条读取部52,通过磁条读取部52来读取银行卡的磁条。以下,在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即仅具有磁条时,将该银行卡称为磁条卡。 通过磁条读取部52来读取银行卡的磁条,并使用磁条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在发送交易请求成功的情况下,进入后续处理。另外,在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结束交易而将银行卡退还给用户。

另一方面,当IC芯片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为银行卡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选择部54选择IC芯片读取部51,通过IC芯片读取部51来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银行卡具有IC芯片,包括银行卡是IC芯片卡的情况和磁条IC芯片复合卡的情况。通过IC芯片读取部51来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进行IC初始化处理。在IC初始化处理成功的情况下,使用IC芯片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在发送交易请求成功的情况下,使用IC芯片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另外,在IC初始化处理失败或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选择部54选择磁条读取部52,通过磁条读取部52来读取银行卡的磁条,并使用磁条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在发送交易请求成功的情况下,使用磁条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在通过磁条读取部52来读取银行卡的磁条并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也失败的情况下,结束交易而将银行卡退还给用户。

在以往的技术中,无论当前插入的是哪种类型的银行卡,都会优先进行银行卡芯片的读取的尝试。因此,造成银行卡读取装置的过度使用,影响银行卡读取装置的使用寿命。与此相对,本发明的银行卡读取装置50仅在银行卡带有IC芯片的情况下对银行卡的IC芯片上电,在银行卡为磁条卡的情况下,不会对银行卡上电。因此,能够延长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使用寿命。

以下基于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的银行卡读取方法。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银行卡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中,银行卡被从进出卡口6插入到银行卡读取装置50。

接着,在步骤S11中,银行卡被传输到IC芯片检测部55。IC芯片检测部55检测被插入的银行卡是否具有IC芯片。

当步骤S11的判断结果为“是”、即银行卡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2,通过IC芯片读取部51来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对IC芯片上电,尝试对IC芯片读取数据。另一方面,当步骤S11的判断结果为“否”、即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后述的步骤S16。

接着,在步骤S12中对IC芯片上电后,处理进入步骤S13,判断IC芯片初始化处理是否成功。

在步骤S13的判断结果为“是”、即IC芯片初始化处理成功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4,银行卡读取装置50尝试使用IC芯片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

接着,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后,在步骤S15中判断交易请求是否发送成功。

在步骤S15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发送交易请求成功的情况下,银行卡读取装置50使用IC芯片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5的判断结果为“否”、即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后述的步骤S16。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的判断结果为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或者步骤S13的判断结果为IC芯片初始化处理失败、或者步骤S15的判断结果为使用IC芯片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尝试使用磁条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

接着,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后,在步骤S17中判断交易请求是否发送成功。

在步骤S17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发送交易请求成功的情况下,银行卡读取装置50使用磁条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7的判断结果为“否”、即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结束交易而将银行卡退还给用户。

通过以上处理,银行卡的读取遵循以下的原则进行。

(1)只有银行卡类型为IC芯片卡或磁条IC芯片复合卡、即银行卡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才对银行卡尝试上电。

(2)对于银行卡类型为磁条卡、即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不对银行卡上电。

在以往的技术中,无论当前插入的是哪种类型的银行卡,都会优先进行银行卡芯片的读取的尝试。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银行卡不具有IC芯片的情况下,避免了向银行卡上电而导致IC芯片读取部51与银行卡的多余接触,减轻了IC芯片读取部51的IC芯片接触部分的老化 和磨损,延长了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发明中,在尝试通过IC芯片进行交易而IC芯片初始化处理失败、或者使用IC芯片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不是立即结束处理,而是尝试使用磁条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

这样,即使在尝试通过IC芯片进行交易而失败的情况下,尝试通过磁条进行交易。这是因为,在磁条IC芯片复合卡的情况下,通过IC芯片和磁条都能够进行交易。由此,提高了交易成功的可能性,避免了交易失败次数的增加,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自助设备1和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构造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不做重复说明。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对银行卡进行读取时的处理流程。

在实施方式1中,读卡方式决定部55所使用的判断条件是,所述银行卡是否具有IC芯片。因此,当银行卡被插入自助设备1时,首先判断银行卡是否具有IC芯片。但是,实施方式1的银行卡读取装置50需要具备IC芯片检测功能(例如实施方式1中的IC芯片检测部55)。在本实施方式的银行卡读取装置中,即使是不具备IC芯片检测功能的自助设备,也能够同样地减少银行卡读取装置中的IC读取部分与银行卡的接触次数,减少IC接触部分的老化和磨损,延长银行卡读取装置的寿命。

具体地说,在实施方式2中,读卡方式决定部55所使用的判断条件是,是否有来自主机的IC芯片读取请求。在此,无论被插入的银行卡为何种类型(磁条卡、IC芯片卡、磁条IC芯片复合卡),都先默认使用磁条数据来进行交易,只有在主机要求使用IC芯片数据进行交易时,才对IC芯片数据上电并完成交易。

以下基于图5说明实施方式2的银行卡读取方法。

首先,在步骤S20中,银行卡被从进出卡口6插入到银行卡读取装置50。

接着,在步骤S21中,尝试使用磁条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

在步骤S21中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并与主机建立通信后,在步骤S22中,读卡方式决定部53判断是否从主机接收到IC芯片数据使用请求。

如果步骤22的判断结果为“否”、即没有从主机接收到IC芯片数据使用请求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磁条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22的判断结果为“是”、即从主机接收到IC芯片数据使用请求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4,通过IC芯片读取部51来读取银行卡的IC芯片,对IC芯片上电,尝试对IC芯片读取数据。

接着,在步骤S24中对IC芯片上电后,处理进入步骤S25,判断IC芯片初始化处理是否成功。

在步骤S25的判断结果为“是”、即IC芯片初始化处理成功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6,银行卡读取装置50尝试使用IC芯片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

接着,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后,在步骤S27中判断交易请求是否发送成功。

在步骤S27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发送交易请求成功的情况下,银行卡读取装置50使用IC芯片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另一方面,在S25的判断结果为IC芯片初始化处理失败、或者步骤S27的判断结果为使用IC芯片数据向主机发送交易请求失败的情况下,结束交易而将银行卡退还给用户。

通过以上处理,银行卡的读取遵循以下的原则进行。

(1)在读取银行卡时,先只读取磁条数据,尝试只使用磁条数据。

(2)只有当主机要求使用IC芯片数据进行交易时,读取IC芯片数据并完成交易。

在以往的技术中,无论当前插入的是哪种类型的银行卡,都会优先进行银行卡芯片的读取的尝试。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尽量使用磁条数据进行交易,只有在主机要求使用IC芯片数据时,才读取IC芯片数据。由此,避免了向银行卡上电而导致IC芯片读取部51与银行卡的多余接触,减轻了IC芯片读取部51的IC芯片接触部分的老化和磨损,延长了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使用寿命。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自助设备1和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构造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不做重复说明。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 在于,首先检测银行卡读取装置50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

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银行卡读取装置50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IC芯片检测部55)的例子,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银行卡读取装置50不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的例子。但是,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需要事先知晓所应用的银行卡读取装置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

与此相对,如图6所示,实施方式3的银行卡读取装置还具备判断条件设定部56,在开始银行卡的读取之前,判断条件设定部56首先从自助设备1取得本机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含在自助设备1的规格信息中而从自助设备1获取。

以下基于图7来说明实施方式3。

首先,在步骤S30中,银行卡被从进出卡口6插入到银行卡读取装置50。

接着,在步骤S31中,从自助设备1获取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规格信息。

在获取了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规格信息后,在步骤S32中,基于该银行卡读取装置50的规格信息,判断银行卡读取装置50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

在步骤S32的判断结果为“是”、即银行卡读取装置50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图7(即实施方式1)的步骤S11。在步骤S32的判断结果为“否”、即银行卡读取装置50不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图7(即实施方式1)的步骤S21。

由此,能够在读取银行卡之前,首先判断银行卡读取装置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并基于其结果,决定读卡方式决定部55所使用的判断条件。这样,无论银行卡读取装置是否具有IC芯片检测功能,本发明都能够应用于所有的银行卡读取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用于理解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对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和要素的合理省略,由此得到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