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税票防伪鉴别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47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税票防伪鉴别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税票防伪,尤其涉及一种税票防伪鉴别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票据鉴别仪采用紫光、红外、白光、底光、磁性、激光等检测手段及多头传感摄像系统、液晶显示、光谱分析系统等对票证、钞票的纸质、荧光特征、红外特征、印制特征、磁性油墨等进行观察检测和综合鉴别,但这种多功能票据鉴别仪通常不具备手持式设备便携的特点。同时市面上也没有比较成熟的针对税票专用的防伪鉴别仪,一些采用不加密OID(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技术的发票防伪鉴别仪甚至出现防伪发票不能防伪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便携的专业税票防伪鉴别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税票防伪鉴别仪,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鉴别税票真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税票防伪鉴别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识别模块,用于扫描识读印刷在税票上的防伪图像,并将其发送至主控CPU;主控CPU,用于接收光学识别模块发送的所述防伪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解析及编解码转换以获取其中的编码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多媒体数据;显示屏幕模块,用于显示文本、图像或视频;音频播放模块,用于播放音频;按键控制模块,通过按键电路支持用户按键操作;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建立连接并发送指令和数据;以及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模块提供供电支持,其中,主控CPU根据解析出的编码数据从所述存储模块读取多媒体数据,将其中的文本、图像或视频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模块进行显示,音频数据发送到音频播放模块进行播放,或者,主控CPU根据来自按键控制模块的无线切换指令指示无线发射模块将从存储模块读取的多媒体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进行显示或播放。

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2.4G、3G、4G、wifi网络或蓝牙与外部设备建立连接,并在数据传输之前以指令对码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外部设备包括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投影仪、电视/高清电视,设 备各自配置具有相应数据转换接口的无线接收模块以与无线发射模块建立连接并进行指令/数据的接收和数据转换。

所述税票防伪鉴别仪还包括加密IC,用于设定加密数据串,并在防伪鉴别仪开启时将所述加密数据串发送至主控CPU进行验证。

所述存储模块所存储的是经过加密的多媒体数据,主控CPU读取之后先对其进行相应算法的解密,再根据解密后数据的数据格式发送到不同的模块进行显示或播放。

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有自毁程序,当加密数据串验证不成功达到预定次数,所述自毁程序清除存储模块中的全部数据。

其中,所述显示屏幕模块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彩屏模块。

所述按键控制模块通过分压电路实现,主控CPU对按键电压取样进行模数转换来识别键值。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充电电路、USB与锂电池切换及开机电路、以及显示屏供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税票防伪鉴别仪,搭配TFT彩屏省电显示,按键多用途整合,支持MP3防伪识别音频播放与文本、图像显示及视频播放,还可选择无线推送到外部设备显示或播放,操作简单,同时具有手持式便携的特点,实现快速可靠的税票真伪鉴别。

附图说明

图1为税票防伪鉴别仪的模块结构图;

图2为按键控制模块6的按键电路图;

图3为光学识别模块1的内部电路图;

图4为电源模块7中锂电池切换及开机电路图;

图5为电源模块7中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图6为电源模块7中TFT彩屏供电电路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光学识别模块 2 主控CPU

3 存储模块 4 显示屏幕模块

5 音频播放模块 6 按键控制模块

7 电源模块 8 加密IC

9 无线发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税票防伪鉴别仪的模块结构图,包含光学识别模块1,主控CPU 2,存储模块3,显示屏幕模块4,音频播放模块5,按键控制模块6及电源模块7。

光学识别模块1用于扫描识读印刷在税票上的防伪图像,并将其发送至主控CPU 2;主控CPU 2用于接收光学识别模块1发送的所述防伪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解析及编解码转换以获取其中的编码数据;存储模块3用于存储多媒体数据;显示屏幕模块4用于显示文本、图像或视频;音频播放模块5用于播放音频;按键控制模块6通过按键电路支持用户按键操作;以及电源模块7用于为各模块提供供电支持。其中,主控CPU 2根据解析出的编码数据从存储模块3读取多媒体数据,将其中的文本、图像或视频数据发送到显示屏幕模块4进行显示,音频数据发送到音频播放模块5进行播放。

另一实施例中,税票防伪鉴别仪还包括加密IC 8,用于设定加密数据串,并在防伪鉴别仪开启时将所述加密数据串发送至主控CPU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启动。加密IC 8采用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通讯协议与主控CPU 2建立连接实现指令通信。

存储模块3所存储的是经过加密的多媒体数据,主控CPU 2读取之后先对其进行相应算法的解密,再根据解密后数据的数据格式发送到不同的模块进行显示或播放。具体来说,若多媒体数据为文本、图像或视频则发送到显示屏幕模块4进行显示,若为音频数据则发送到音频播放模块5进行播放。存储模块3可采用NSND,SPI双IC存储器来实现。

另一实施例中,存储模块3还存储有自毁程序,当加密数据串验证不成功达到预定次数,自毁程序将清除存储模块3中的全部数据。

显示屏幕模块4可采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彩屏模块,通过SPI通讯协议与主控CPU 2建立通信连接,在按键控制模块6和主控CPU 2电路的控制下,可以切换不同的操作界面,实现录入资源文件、调节音量、调节屏幕亮度等界面功能。音频播放模块5具备耳机播放和扬声器外放,主要用于播放内置的音频资源。

按键控制模块6通过分压电路实现,主控CPU 2对按键电压取样进行模数转换来识别键值。如图2所示,通过4个电阻与按键构成分压电路,主控CPU 2对电压进行取样实现模数转换以识别键值。按键控制模块6通过按键电路来实 现左右放大减小暂停返回等各种功能,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相应的界面操作。

光学识别模块1,即光学扫描头,用于扫描印刷于税务票据上的防伪图像,如隐形防伪图像元。如图3所示,光学扫描头通过CSI接口及I2C协议与主控CPU 2相连接。其中,扫描头的模式控制引脚通过Q2三极管驱动以达到合适的驱动电压与电流。

主控CPU 2采用3102主控芯片,其中包括:内置解码电路用于对防伪图像进行编解码转换,功放电路用于音频播放,模数转换电路用于按键键值识别等。

电源模块7包括USB与锂电池切换及开机电路(如图4所示),锂电池充电电路(如图5所示),TFT彩屏供电电路(如图6所示)。

如图4所示:IOD4为低电平,Q6栅极处于高阻状态,外接USB电源时,NMOS管Q6处于导通状态,PWR_ON拉高实现外接USB电源鉴别仪自动开机功能,后引脚IOD4置高,Q7导通,Q6栅极为低电平,Q6截止,断开开机电源;同时,此时PMOS管Q5栅极为高,处于截止状态,整个电路切换为USB供电。没有外接USB供电电源时,Q5栅极接地,处于导通状态,实现锂电池为电路供电。按键S8实现开关机功能。引脚BAT_DE通过分压电阻R53、R54检测电压值以随时确定电池电量。此部分采用MOS管,电阻等器件实现接通USB自动开机,双电源切换的逻辑功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PJ4054电源管理芯片进行锂电池充电管理,通过设置该款芯片引脚PROG引脚上的电阻设置电池充电电流,计算公式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为212.7mA,通过软件查询芯片1引脚CHRG的高低电平确定电池是否充满。

如图6所示:利用升压DC/DC转换器PT1301构成高压大电流应用电路,将3.7V锂电池供电或是5VUSB供电转换为9V输出电压,以点亮TFT彩屏。输出电压计算公式为:

另一实施例中,税票防伪鉴别仪还包括无线发射模块9,主控CPU 2根据来自按键控制模块6的无线切换指令指示无线发射模块9将从存储模块3读取的多媒体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进行显示或播放。相应地,所述外部设备配置有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指令和数据。根据设备的不同,其中的无线接收模块配置不同的数据转换接口,如外部设备为PC、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时,无线接收模块需配置有USB转换接口,外部设备为电视、投影仪时,无线接收模块需配置有HDMI转换接口,外部设备为高清电视时,无线接收模块需配置AVI接口等。税票防伪鉴别仪的无线发射模块9和外部设备的无线接收模块之间可采用2.4G、3G、4G、wifi或蓝牙等方式建立连接,且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可通过 指令对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系统或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