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819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涉及物流领域;实物体存储领域;公文、案卷、图纸交换领域;公文、案卷、图纸保管领域;公文、案卷、图纸借阅领域;枪械保管领域;贵重物品保管领域。



背景技术:

实物流转智能交换箱作为实物体交换的中间传递介质,发件方及接收方仅分别与实物流转智能交换箱进行实物传递,这种方式只能反映实物体投入时的状态,不能完全保证实物体是否夹带、错投等现象,即使出现夹带、错投的问题也只能进行事后追踪;在取物时需将柜门打开,故一般只能将所有实物体全部取出,如果只取部分实物体,剩余实物体会被看到或拿走,不能很好的保证实物体盗取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

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含有以下步骤;人机交互过程中每件实物体独立存入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投递实物体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成组合标签,RFID读头不间断自动识别扫描监测,全时、实时上报实物体在智能存取柜内的状态;用户只能面对所指定的实物体文件夹进行操作,不会影响、干扰其它实物体存放夹中的实物体;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所取的实物体只能从指定的实物体存放夹内取出;每件实物体独立存入智能存取柜中的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只针对指定的一件实物体,不影响和可存、取及用非法手段盗取其它实物体。

本发明采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实现实物体操作过程中事前预警、事中避错、事后可追溯,保证实物体进出和在全封闭柜体内的所有状态始终处于全时、实时监测和上报过程中。人机交互过程中每件经系统授权的实物体独立存入和取出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在此过程中用户只能面对所指定的实物体文件夹进行操作,同时保证其它存放夹中的实物体不被看见、接触、拿走等。存取柜内射频信号不外泄,确保数据安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成组合标签;

图2(a)是本发明系统初始化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智能存取柜状态之一图;

图3(a)是本发明实物体存入操作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智能存取柜状态之二图;

图4(a)是本发明实物体取出作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智能存取柜状态之三图;

射频电子标签1-1,二维码1-2,组合标签1-3,箱柜2-1,存取口2-2,实物体存放夹2-3,实物体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称元件、组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组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组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为便于对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柜,具有射频电子标签1-1、二维码1-2、组合标签1-3、箱柜2-1、存取口2-2、实物体存放夹2-3及实物体2-4,

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成组合标签,RFID读头不间断自动识别扫描监测,全时、实时上报实物体在智能存取柜内的状态。

本发明实现实物体操作过程中事前预警、事中避错、事后可追溯,保证实物体进出和在全封闭柜体内的所有状态始终处于全时、实时监测和上报过程中。

人机交互过程中每件经系统授权的实物体独立存入和取出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在此过程中用户只能面对所指定的实物体文件夹进行操作,同时保证其它存放夹中的实物体不被看见、接触、拿走等。

存取柜内射频信号不外泄,确保数据安全。

智能存取柜全时、实时监测实物体模式时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实物体存取柜处于全时、实时监测实物体,获知并上报实物体所处的不同状态。

实施例2: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智能存取柜实物体进柜模式时,当有实物体需要进柜时,通过设备上的扫描装置对实物体组合标签的二维码进行扫描,通过系统解析条码该实物体是否经过系统授权,如果没有,退出;

如果解析成功,系统指定空置实物体存放夹移到存、取口位置;

打开存、取口门禁;

弹出该实物体存放夹,取物人将实物体放入存放夹;

弹回该实物体存放夹;

弹回完毕后关闭存、取口门禁,

系统实时输出状态结果,用户存入完成。

智能存取柜实物体出柜模式时当有实物体需要出柜时,用户刷卡,进行验证,如果失败直接退出;

用户通过身份认证,进行验证,如果失败直接退出;

如果用户双重认证成功,取物人拍照保存;

系统指定对应的实物存放夹移到存取口位置,打开存取口门禁;

弹出该实物存放夹;取物人将实物取出存放夹;

弹回空置的存放夹;

关闭存取口门禁;

系统实时输出状态结果;

用户取出完成。

实施例3: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投递实物体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成组合标签,RFID读头不间断自动识别扫描监测,全时、实时上报实物体在智能存取柜内的状态。

人机交互过程中每件实物体独立存入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

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所取的实物体只能从指定的实物体存放夹内取出;

用户只能面对所指定的实物体文件夹进行操作,不会被看见、不会被拿走、不会影响、干扰其它实物体存放夹中的实物体;

每件实物体独立存入智能存取柜中的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只针对指定的一件实物体,不影响和可存、取及用非法手段盗取其它实物体。

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合标签,可真正实现实物体存取的事前预警、事中避错、事后可追溯。

存取柜内射频信号不外泄,确保数据安全。

实施例4: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一种具有自感知预警安全特性的实物体存取柜,设备配备N个实物体存放夹,并可控制每个实物体存放夹的位置。

每件实物体独立存入智能存取柜中的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存进、出柜过程中只针对指定的一件实物体,不影响和可存、取其它实物体。

投递实物体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合标签,RFID读头自动识别定期扫描监测、全时、实时上报实物在智能存取柜内的状态。

投递实物体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成组合标签,RFID读头不间断自动识别扫描监测,全时、实时上报实物体在智能存取柜内的状态。

人机交互过程中每件实物体独立存入指定实物体存放夹中

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所取的实物体只能从指定的实物体存放夹内取出;

用户只能面对所指定的实物体文件夹进行操作,不会被看见、不会被拿走、不会影响、干扰其它实物体存放夹中的实物体;

采用射频电子标签+二维码组合标签,可真正实现实物体存取的事前预警、事中避错、事后可追溯。

保存取柜内射频信号不外泄,确保数据安全。

所述的实物体泛指存在的一切事物但不限于以下所述如:文件、档案、卷宗、枪械、珠宝、宝石等。

实施例5: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

图1中所示组合标签是由射频电子标签1-1和二维码1-2组合而成,射频电子标签1-1和二维码1-2相互关联组成唯一的组合标签1-3,组合标签1-3一经形成,它做为与其对应的实物体2-4终身唯一身份标识,相互关联。

智能存取柜所处的三种模式:

智能存取柜全时、实时监测实物体模式;

图2(a)、图2(b)所示当智能存取柜处于全时、实时监测实物体模式时,对象内的实物体2-4进行全时、实时监测,并上报实物体2-4所处的所有状态;进行通电自检、检测设备、设备初始化、柜内实时监控步骤。

智能存取柜实物体进柜模式;

如图3(a)、图3(b)当有实物体2-4需要进箱柜2-1时,通过设备上的扫描装置对实物体组合标签1-3的二维码进行扫描,通过系统解析条码该实物体是否经过系统授权,如果没有,退出;如果解析成功系统指定空置实物体存放夹2-3移到存取口2-2;打开存取口2-2的门禁;弹回该实物体存放夹2-3;弹回完毕后关闭存、取口门禁,系统实时输出状态结果,用户存入完成。

智能存取柜实物体出柜模式;

如图4(a)、图4(b)当有实物体需要出柜时,用户刷卡,进行验证,如果失败直接退出;如果成功进行用户活体身份特征认证,如果失败,退出;如果用户活体身份特征认证成功,取物人拍照保存;系统指定对应的实物存放夹移到存取口位置,打开存取口2-2的门禁;弹出该实物体存放夹2-3;取物人将实物取出实物体存放夹2-3;弹回空置的实物体存放夹2-3;关闭存取口门禁;系统实时输出状态结果;用户取出完成。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