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5960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统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上课点名签到的方式低效率、可靠性差,课堂管理部分很弱或者根本没有。目前,无纸化签到和课堂管理比较流行的是以下几种手段:

1、用校园一卡通签到。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自己的一卡通设备,甚至有的学校在每个教室门口都放了读卡器,以便学生上课前刷卡签到。但显然这样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往往会出现成本高、可靠性不佳的问题。学生可以轻易的拿着别人的卡刷卡签到。老师对其更是无法监管,只能再在课堂上自行点名签到。

2、普通的二维码签到。类似于一卡通签到。简单的二维码签到市面上已经随处可见,用户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即可实现签到,比较方便。但是如果将此方法照搬至大学课堂,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首先在大学里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为了逃课想尽一切方法。普通二维码签到方式形式单一,无法防止学生将二维码拍摄并传至他人,亦或是一个学生拿别人手机代答到的问题。

3、手机蓝牙考勤。通过学生手机上自带的蓝牙功能,识别其事先约定好的ID,以实现考勤。这种方法效率较高。但缺点是同样无法杜绝代答到的情况,因为蓝牙ID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且同一用户可持多个手机进行签到。再有就是接受器(考勤机)需要设计另外的设备。这提高了实施难度和成本。

4、摄像头、人脸识别考勤技术。通过教室中放置的高清摄像头,对每一个上课在座的学生进行人脸识别,从而跟学生照片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考勤。这种方法效率最高,且无人值守,可以完全杜绝代答到的情况。但其缺点是成本太高,且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无法做到管制。

5、现有课堂管理软件对学生上课玩手机无法监管或者监管不严。据调查分析,在一些二流院校中,有77%的大学生每天都会将4-5个小时花在游戏或者手机上,整体处于一个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的状态。而由于手机的高便携性,其中更有一部分学生是把游戏玩到了课堂上,对老师的授课置之不理。这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败坏了学风,对老师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现有的课堂管理软件要么没有对课堂实时监控管理,只是做一些课堂作业、课后练习之类的辅助。要么就是监管不严,学生仍可以找到某种漏洞从而在无监管的状态下随意使用手机。另一方面,手机是现代高科技产物。如果一味的使其无效化,也未免过于极端,有助于课堂的一面且不论,有时总还是有一些紧急状况需要使用手机基本功能的。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方法的痛点比较类似,归纳一下有如下几点:

1、可靠性不强。容易钻空子,无法防止学生代签到。

2、引入高科技设备成本太高。

3、无法在课堂上监管学生手机的使用。

4、课堂上手机监管不力,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频发。

5、直接勒令禁止携带手机,或是管理软件直接使手机无效化,这又未免太过极端。手机的基本功能在紧急之处还是应当能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实现方法,上课时能够通过手机签到,并对签到信息自动统计,签到成功之后能够进行课堂手机锁定监控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包括

身份认证装置,学生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手机号码绑定,并存储在服务器上,教室的身份认证信息也存储在服务器上。

二维码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脱机二维码并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幕布上。

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通过手机APP扫描所述的二维码生成装置生成的二维码并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拍摄学生头像照片,所述的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连接到服务器,服务器统计签到信息,并将每天每门课的签到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

课堂管理装置,扫描二维码后,服务器通过所述的课堂管理装置锁定学生的手机屏幕,手机进入被管理状态,并在手机按键被使用时向服务器发送操作报告。

以及课堂信息装置,用于录入整个学期内教师所代课程的全部信息。

在教师端,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通过所述的课堂信息装置分别与所述的二维码生成装置、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及课堂管理装置连接;在学生端,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通过所述的课堂信息装置与所述的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连接,所述的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分别与所述的课堂管理装置及教师端的二维码生成装置连接。

上述的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其中,所述的学生的身份认证信息与至少一个手机号码绑定。

上述的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其中,所述的二维码生成装置生成的二维码的有效时间为20秒,所述的二维码内容为时间顺序、课程ID、教师ID、规定字串四者组合起来经过MD5不可逆算法得出的32位密文。

上述的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其中,在所述的课堂管理装置的锁定界面上设有查看时间、拍照、录音、查看课件、白名单紧急电话拨打功能。

上述的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其中,所述的教师所代课程的全部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所带教学班、自然班、上课时间。

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服务器确认学生是否签过到,若是,则执行步骤10,若否,则执行步骤。

步骤2:二维码生成装置生成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

步骤3:手机APP识别二维码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照片。

步骤4:判断是否识别并拍照成功,若否,则执行步骤5,若是,则执行步骤6。

步骤5:通过手机APP提示错误信息,并要求重新扫描二维码且拍照。

步骤6:照片与二维码识别内容上传到服务器。

步骤7:判断是否上传成功,若是,则执行步骤8,若否,则返回步骤5。

步骤8:服务器分析上传的内容。

步骤9:判断分析结构是否有错,若是,则返回步骤5,若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10:手机被锁定并开始监控。

步骤11:判断是否到了下课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12,若否,则执行步骤13。

步骤12:解除对手机的监控和锁定。

步骤13:判断手机是否有异常操作,若是,则执行步骤14,若否,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4:试图屏蔽操作,并将操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发送提醒到教师的手机上。

步骤15:判断是否屏蔽操作成功,若是,则返回步骤11,若否,则中断退出。

步骤16:判断手机是否正常使用,若否,则返回步骤11,若是,则提供基础功能使用权。

步骤17:判断是否结束使用基础功能,若是,则返回步骤11,若否,则继续提供基础功能使用权。

本发明实现了大学生上课时的无纸化签到,方便教师对考勤信息的统计,有效解决了教师上课考勤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监视并协调管理学生上课一切跟手机相关的操作,大幅减少了在课堂上玩手机学生的数量,对高校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控制起到很大帮助,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方法的流程图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方法的流程C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系统,包括身份认证装置1,学生的身份认证信息与手机号码绑定,并存储在服务器上,教室的身份认证信息也存储在服务器上,作为今后身份识别和验证之用。

二维码生成装置2,用于生成脱机二维码并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幕布上;由于国内部分高校教室中的教师机未连入因特网,二维码生成装置2 可采用“脱机”二维码生成并展示的方法供教师使用。教师创建课程时,将课程的时间表都录入系统。在上课前,系统为教师准备好课堂上使用的二维码脱机展示软件。教师每次上课前更新自己U盘里的二维码脱机展示软件,到上课时在教室里的教师机上将其运行,画面投影至课堂投影幕布。该软件负责将用作考勤的二维码展示出来。

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3,通过手机APP扫描所述的二维码生成装置2生成的二维码并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拍摄学生头像照片,所述的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3连接到服务器,服务器统计签到信息,并将每天每门课的签到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以便提供给老师。

课堂管理装置4,扫描二维码后,服务器通过所述的课堂管理装置4锁定学生的手机屏幕,手机进入被管理状态,并在手机按键被使用时向服务器发送操作报告;该状态下手机按键无法正常使用(类似于锁屏无法解锁),且学生若尝试按返回键、桌面键(苹果手机只有桌面键)、菜单键尝试关闭软件的话,系统在尝试屏蔽其效果(有的手机无法屏蔽按键效果)的同时会实时向服务器报告该操作,服务器得知这一信息后将直接将失联信息推送至教师手机上,从而达到监控不让学生端APP退出的目的。

以及课堂信息装置5,用于录入整个学期内教师所代课程的全部信息;鉴于签到是基于课堂的,因此教师一旦某学期确认使用本软件之后,需要将其所代课程全部信息录入本系统。

在教师端,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1通过所述的课堂信息装置5分别与所述的二维码生成装置2、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3及课堂管理装置4连接;在学生端,所述的身份认证装置1通过所述的课堂信息装置5与所述的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3连接,所述的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3分别与所述的课堂管理装置4及教师端的二维码生成装置2连接。

教师端进入后,通过身份认证装置1取得操作权限,可以对课堂信息装置5的内容进行调取、添加或修改。进入对应的课程后,可以选择二维码生成、上课考勤统计查看或课堂管理信息的查看。其中,二维码生成装置2生成的二维码供学生上课时考勤使用。

学生端进入后,同样需通过身份认证装置1来鉴别其身份有效性,后取出其对应的课堂信息,进入对应课堂之后调用上课考勤及统计装置3进行扫码签到工作。签到成功后进入课堂管理装置4在课堂上对其手机进行管理。

所述的学生的身份认证信息与至少一个手机号码绑定,可绑定一个手机号,也可绑定多个手机号。

所述的二维码生成装置2生成的二维码的有效时间为20秒,所述的二维码内容为时间顺序、课程ID、教师ID、规定字串四者组合起来经过MD5不可逆算法得出的32位密文。学生打开手机APP扫码签到时,系统展现的二维码按照一定时间(20秒)更新。学生只有扫描当前的二维码有效(服务器当前时间信息与数据库里存的二维码时间信息加以比对得出当前扫码是否有效)。若扫描过期二维码视为无效签到。这样可以杜绝将二维码拍照之后传给场外他人用以签到的状况。

在所述的课堂管理装置4的锁定界面上设有查看时间、拍照、录音、查看课件、白名单紧急电话拨打功能,以满足一些手机的正常使用或是紧急状态下的使用,除上述提供的功能外,一切手机功能仅在下课解锁后供学生正常使用。

所述的教师所代课程的全部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所带教学班、自然班、上课时间等。

请参见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基于高校课堂的移动电话管理及考勤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服务器确认学生是否签过到,若是,则执行步骤10,若否,则执行步骤2。

步骤2:二维码生成装置2生成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

步骤3:手机APP识别二维码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照片。

步骤4:判断是否识别并拍照成功,若否,则执行步骤5,若是,则执行步骤6。

步骤5:通过手机APP提示错误信息,并要求重新扫描二维码且拍照。

步骤6:照片与二维码识别内容上传到服务器。

步骤7:判断是否上传成功,若是,则执行步骤8,若否,则返回步骤5。

步骤8:服务器分析上传的内容。

步骤9:判断分析结构是否有错,若是,则返回步骤5,若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10:手机被锁定并开始监控。

步骤11:判断是否到了下课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12,若否,则执行步骤13。

步骤12:解除对手机的监控和锁定。

步骤13:判断手机是否有异常操作,若是,则执行步骤14,若否,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4:试图屏蔽操作,并将操作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发送提醒到教师的手机上。

步骤15:判断是否屏蔽操作成功,若是,则返回步骤11,若否,则中断退出。

步骤16:判断手机是否正常使用,若否,则返回步骤11,若是,则提供基础功能使用权。

步骤17:判断是否结束使用基础功能,若是,则返回步骤11,若否,则继续提供基础功能使用权。

本发明通过利用现代已被普及智能移动电话,首先将学生信息与手机号绑定,绑定信息记入服务器数据库。上课时以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实现考勤,二维码由教师在教师机上打开,展现至高校教室中的公屏投影幕上。学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扫描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自动统计,即实现考勤功能。

过程中为防止学生代其他人答到,要求教师机软件所展现的二维码按一定时间(20秒)变化,变化的二维码只为当前时段有效,学生扫描当前二维码为有效考勤,如学生扫描过期的二维码,则认为考勤无效。这样就杜绝了学生将二维码拍摄后发送至场外供他人扫码识别的可能。此外,在扫描二维码的同时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前置摄像头为扫码者拍摄一张面部照片,据此作为面部识别的依据,对扫码者进行面部识别后与其他识别结果作比对,看其结果是否出现一致,若一致则判断扫码者为代他人答到。从而解决现场扫码者持他人手机为其考勤的可能性。

扫码考勤成功后,软件自动对手机进行锁定加按键监控处理。整个上课期间,手机除软件提供的“拍照”,“录像”,“录音”,“看课件”,“拨打紧急电话”等功能以外,无法/难以启动其他软件。且使用者的任何非法操作,服务器自动提示管理员及教师。若使用者强行关机断开,服务器自动得知该使用者已经断线并通知教师,教师可选择是否勒令其重新连接系统。下课后系统取消手机锁定及按键监控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大学生上课时的无纸化签到,方便教师对考勤信息的统计,有效解决了教师上课考勤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监视并协调管理学生上课一切跟手机相关的操作,大幅减少了在课堂上玩手机学生的数量,对高校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控制起到很大帮助,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