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箱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6387发布日期:2018-11-14 02: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票据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包括识读装置1'和票箱2',其中,识读装置1'内设置有识读通道11',票箱2'内设置有回收通道21',回收通道21'与识读通道11'连通,其中,识读装置1'还包括在识读通道11'上设置的识读机构12',用于获取票据信息,以供判断票据的真伪;票箱2'还包括存票腔22'和压票机构25',其中,存票腔22'设置在回收通道21'的第一侧,存票腔22'用于堆叠存放票据,存票腔22'内设有可沿票据堆叠方向往返移动的托板23',托板23'在弹性元件24'的作用下始终具有向回收通道21'的通道板211'靠拢的运动趋势;压票机构25'设置在回收通道21'的第二侧,压票机构25'包括压板251'和驱动组件252',压板251'在驱动组件252'的驱动下可穿过回收通道21'上的开口进入存票腔22'内。鉴别票据时,将票据插入识读通道11',识读机构12'获取票据信息,根据获取的票据信息判断为真的票据进入回收通道21',压票机构25'的驱动组件252'驱动压板251'穿过回收通道21'上的开口进入存票腔22'内,将回收通道21'内的票据压在托板23'上,然后驱动组件252'驱动压板251'返回复位,托板23'在弹性元件24'的作用下将票据压紧在回收通道21’的通道板211'上。

由于票据存在多种类型,比如金融票据包括汇票、支票或本票,又比如本行票据和他行票据,因此,上述票箱在回收多种类型的票据时,只能将不同种类的票据混合存放在存票腔22'内,在将票据由票箱取出时人工进行分类,因此这种票箱由于不能分类存放票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票箱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票箱不能分类存放票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票箱,包括压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用于接收第一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一票据存储空间和用于接收第二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二票据存储空间;压票机构包括第一压票组件、第二压票组件和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第一压票组件和第二压票组件均活动连接于支撑板;第一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一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第二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二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压票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连杆组件,第一压板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第一压板具有初始状态和压票状态;当第一压板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压板位于第一通道和支撑板之间;当第一压板处于压票状态时,第一压板穿过第一通道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第二压票组件包括第二压板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二压板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第二压板具有初始状态和压票状态;当第二压板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压板位于支撑板和第二通道之间;当第二压板处于压票状态时,第二压板穿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轴,第一连杆的中部和第二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轴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压板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压板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板铰接;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二轴;第三连杆的中部和第四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轴铰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压板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压板铰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板铰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压板滑动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压板滑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票箱还包括主弹性元件,主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一压票组件和第二压票组件之间,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始终具有分别向各自的初始状态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第一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使第一压板始终具有向其初始状态运动的趋势;第二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使第二压板始终具有向其初始状态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或连接于第一连杆和支撑板之间或连接于第二连杆和支撑板之间;第二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或连接于第三连杆和支撑板之间或连接于第四连杆和支撑板之间。

进一步的,压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压板由其初始状态切换至其压票状态以及驱动第二压板由其初始状态切换至其压票状态。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第一端与支撑板枢接,在电机的驱动下,第一摆杆的第二端可绕枢接轴线转动,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摆杆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摆杆与第一压票组件和第二压票组件均分离;当第一摆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摆杆驱动第一压板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当第一摆杆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摆杆驱动第二压板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分别与电机传动连接;第一摆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压板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第二摆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压板由其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摆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摆杆的第一端均与支撑板枢接,第一摆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摆杆的第二端分别绕各自的枢接轴线转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均具有各自的初始位置和各自的第一位置,当第一摆杆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摆杆的第二端与第一压票组件分离;当第一摆杆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摆杆驱动第一压板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当第二摆杆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摆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压票组件分离;当第二摆杆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摆杆驱动第二压板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步反向转动,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时处于各自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票箱还包括第一托票组件和第二托票组件;第一托票组件设置于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用于将票据夹持于第一托票组件和第一通道之间;第二托票组件设置于第二票据存储空间,用于将票据夹持于第二托票组件和第二通道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托票组件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三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托板连接,第三弹性元件使第一托板始终具有向第一通道偏压的运动趋势;第二托票组件包括第二托板和第四弹性元件;第四弹性元件的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托板连接,第四弹性元件使第二托板始终具有向第二通道偏压的运动趋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票据鉴别回收装置,包括识读装置和上述的票箱;识读装置内设置有识读通道,识读通道呈人字形,包括第一斜通道和第二斜通道;第一斜通道与票箱的第一通道连通,第二斜通道与票箱的第二通道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票箱包括压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用于接收第一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一票据存储空间和用于接收第二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二票据存储空间;压票机构包括第一压票组件、第二压票组件和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第一压票组件和第二压票组件均活动连接于支撑板;第一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一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第二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二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与相关技术中的票箱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票箱能够分类存放两种票据,更加方便易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票箱使用一个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压板向两个票据存储空间压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利于票箱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箱的压票机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箱的压票机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箱的压票机构的第三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箱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票箱的压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票箱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识读装置;3-票箱;11-底板;20-入票口;21-识读通道;22-识读器件;210-直通道;211-第一斜通道;212-第二斜通道;213-换向机构;31-箱体;32-第一箱门;33-第二箱门;311-前壁;312-左壁;313-右壁;314-顶壁;315-后壁;34-第一通道;35-第二通道;341-第一通道板;342-第二通道板;351-第三通道板;352-第四通道板;340-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50-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6-第一托票组件;37-第二托票组件;38-压票机构;361-第一托板;362-第三弹性元件;371-第二托板;372-第四弹性元件;380-容纳空间;4-第一压票组件;5-第二压票组件;6-驱动组件;8-支撑板;41-第一连杆组件;42-第一压板;43-第一弹性元件;51-第二连杆组件;52-第二压板;53-第二弹性元件;421-第一长孔;81-第二长孔;521-第三长孔;82-第四长孔;411-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10-第一轴;4111-第一连杆的第一端;4112-第一连杆的第二端;4121-第二连杆的第一端;4122-第二连杆的第二端;511-第三连杆;512-第四连杆;510-第二轴;5111-第三连杆的第一端;5112-第三连杆的第二端;5121-第四连杆的第一端;5122-第四连杆的第二端;61-电机;62-第一摆杆;620-第一支撑轴;621-第一摆杆的第一端;622-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3-传动组件;631-蜗杆;632-蜗轮;633-第一齿轮;634-第二齿轮;64-第二摆杆;640-第二支撑轴;641-第二摆杆的第一端;642-第二摆杆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特别限定,术语“前后方向”是指图2中ab箭头所指的前后方向,术语“左右方向”是指图2中cd箭头所指的左右方向,术语“上下方向”是指图2中ef箭头所指的上下方向,其余方向,均以上述方向作为参考基准。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如图2、图3所示,票据鉴别回收装置包括识读装置2和票箱3;识读装置2内设置有识读通道21,识读通道21呈人字形,包括第一斜通道211和第二斜通道212;第一斜通道211与票箱3的第一通道34连通,第二斜通道212与票箱3的第二通道35连通。具体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包括机架1、识读装置2、票箱3,以及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识读装置2和票箱3沿票据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1的底板11上,识读装置2内设置有识读通道21和识读器件22,其中,识读通道21呈人字形,包括直通道210、第一斜通道211和第二斜通道212,其中,直通道210的起始端与识读装置2的入票口20连通,第一斜通道211和第二斜通道212两者的起始端均与直通道210的末端交汇,在三者的交汇处设置有换向机构213,用于使直通道210择一地与第一斜通道211或第二斜通道212连通。其中,识读通道21的宽度方向可以是沿水平方向延伸,也可以是竖直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识读通道21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票据呈竖直姿态由入票口20插入识读通道21。识读器件22设置在识读通道21的直通道210上,用于获取票据信息,识读器件22包括图像传感器、磁头、摄像头等器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识读器件22包括两个图像传感器,分别位于直通道210的两侧,用于读取票据的正反两面的图像信息。

票箱3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底板11上,票箱3包括箱体31、第一箱门32、第二箱门33,其中,箱体31包括前壁311、左壁312、右壁313、顶壁314,以及后壁315,左壁312和右壁313两者相对平行间隔设置,前壁311和后壁315两者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且垂直地连接在左壁312和右壁313两者之间,前壁311、左壁312、右壁313,以及后壁315四者的下端与底板11垂直固定连接,四者的上端与顶壁314垂直固定连接。在箱体31上设置有用于取出箱体31内的票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设置在相邻的顶壁314和左壁312上,且呈l形设置,第二开口设置在相邻的顶壁314和右壁313上,且呈l型设置;第一箱门32与箱体31活动连接,用于敞开或者闭合第一开口;第二箱门33与箱体31活动连接,用于敞开或者闭合第二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一箱门32和第二箱门33对开设置,第一箱门32和第二箱门33均是通过两个合页与箱体3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票箱3安装在底板11上,因此票箱3没有设置底壁,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票箱3还包括底壁,前壁311、左壁312、右壁313,以及后壁315四者的下端与底壁垂直固定连接,四者的上端与顶壁314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票箱3还包括两个安全锁。两个安全锁分别设置在第一箱门32和第二箱门33上,用于将第一箱门32和第二箱门33分别固定在相对于箱体31闭合的位置上。

票箱3包括压票机构38、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用于接收第一通道34内的票据的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和用于接收第二通道35内的票据的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压票机构38包括第一压票组件4、第二压票组件5和支撑板8;支撑板8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之间;第一压票组件4和第二压票组件5均活动连接于支撑板8;第一压票组件4用于将第一通道34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第二压票组件5用于将第二通道35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具体的,箱体31内设有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均由至少一个通道板形成,其中,第一通道34具有用于接收票据的第一入口,第二通道35具有用于接收票据的第二入口,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与识读通道21的第一斜通道211的末端连通,第二入口与第二斜通道212的末端连通;第一通道34由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板341和第二通道板342形成,第二通道35由相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通道板351和第四通道板352形成。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的宽度方向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通道板341、第二通道板342、第三通道板351和第四通道板352四者依次排列在左壁312和右壁313之间,且均与底板11垂直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通道板341与左壁312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用于存储第一种票据;第四通道板352与右壁313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用于存储第二种票据。当打开第一箱门32时,可以将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完全暴露在外,当打开第二箱门33时,可以将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完全暴露在外。在第一通道34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通道板341和第二通道板342的长方形的第一长槽(图中未示出),在第二通道35上设置有贯穿第三通道板351和第四通道板352的长方形的第二长槽(图中未示出),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的长度沿第一通道34的长度方向延伸,两者的长度均大于单张票据的长度,两者的宽度均小于单张票据的宽度。

票箱3还包括第一托票组件36、第二托票组件37,其中,第一托票组件36位于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第一托票组件36包括第一托板361和第三弹性元件362,其中,第三弹性元件362的一端与左壁3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托板361连接;第一托板36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在第三弹性元件362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托板361始终具有向第一通道板341偏压的运动趋势;第二托票组件37位于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第二托票组件37包括第二托板371和第四弹性元件372,其中,第四弹性元件372的一端与右壁31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托板371连接;第二托板37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在第四弹性元件372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二托板371始终具有向第四通道板352偏压的运动趋势。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箱的压票机构的第一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票机构的第二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票机构的第三示意图。如图4至图6所示,支撑板8位于第一通道34与第二通道35之间,本实施例中,支撑板8位于第二通道板342与第三通道板351之间,且与底板1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压票组件4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且位于支撑板8的邻近于第一通道34的一侧,第一压票组件4包括第一连杆组件41和第一压板42,第一压板42通过第一连杆组件41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第一压板42具有初始状态和压票状态,当第一压板42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压板42位于第一通道34和支撑板8之间;当第一压板42处于压票状态时,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即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上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第二压票组件5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且位于支撑板8的邻近于第二通道35的一侧,第二压票组件5包括第二压板52和第二连杆组件51,第二压板52通过第二连杆组件51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第二压板52具有初始状态和压票状态;当第二压板52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压板52位于支撑板8和第二通道35之间;当第二压板52处于压票状态时,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即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

具体地,第一压票组件4的第一压板4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与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的长度相适配,其宽度与第一长槽的宽度相适配,第一压板42可以穿过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第一压板42的背离第一通道3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长孔421,支撑板8的面对第一通道3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长孔81,第一长孔421、第二长孔81两者沿第一压板4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者的长度均沿第一压板4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杆组件41包括第一连杆411、第二连杆412、第一轴410,其中,第一连杆411的中部与第二连杆412的中部通过第一轴410铰接,组成剪刀式结构,第一连杆的第一端4111与第一压板42活动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4112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杆的第一端4111与第一压板42的第一长孔421插接,且可沿第一长孔42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4112与支撑板8的第二长孔81插接,且可沿第二长孔8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杆的第一端4121与第一压板42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4122与支撑板8铰接;第一压票组件4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43,第一弹性元件43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411连接,第一弹性元件43的第二端与支撑板8连接,或者第一弹性元件43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411连接,第一弹性元件43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412连接,或者第一弹性元件43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杆412连接,第一弹性元件43的第二端与支撑板8连接,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第一连杆的第一端4111始终具有沿第一长孔421向远离第二连杆的第一端4121的运动趋势,第一连杆的第二端4112始终具有沿第二长孔81向远离第二连杆的第二端4122的运动趋势。即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始终具有相对闭合,带动第一压板42缩回容纳空间380内的运动趋势,第一弹性元件43使第一压板42始终具有向其初始状态运动的趋势;从而使第一压板42处于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4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411连接,第一弹性元件4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8连接。

第二压板5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与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的长度相适配,其宽度与第二长槽的宽度相适配,第二压板52可以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第二压板52的背离第二通道3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长孔521,支撑板8的面对第二通道35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长孔82,第三长孔521、第四长孔82两者沿第二压板5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者的长度均沿第二压板52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连杆组件51包括第三连杆511、第四连杆512、第二轴510,其中,第三连杆511的中部与第四连杆512上午中部通过第二轴510铰接,组成剪刀式结构,第三连杆的第一端5111与第二压板52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5112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5121与第二压板52铰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5122与支撑板8铰接。具体的,第三连杆的第一端5111与第二压板52的第三长孔521插接,且可沿第三长孔52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三连杆的第二端5112与支撑板8的第四长孔82插接,且可沿第四长孔8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四连杆的第一端5121与第二压板52铰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5122与支撑板8铰接;第二弹性元件53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杆511连接,第二端与支撑板8连接,或者第二弹性元件53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杆511连接,第二端与第四连杆512连接,或者第二弹性元件53的第一端与第四连杆512连接,第二弹性元件53的第二端与支撑板8连接,第二连杆组件51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53,在第二弹性元件53的作用下,第三连杆的第一端5111始终具有沿第三长孔521向远离第四连杆的第一端5121的运动趋势,第三连杆的第二端5112始终具有沿第四长孔82向远离第四连杆的第二端5122的运动趋势。即在第二弹性元件53的作用下,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始终具有相对闭合,带动第二压板52缩回容纳空间380内的运动趋势,第二弹性元件53使第二压板52始终具有向其初始状态运动的趋势。从而使第二压板52处于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53的一端与第三连杆51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8连接。

作为上述对于第一压板42和第二压板52向初始状态运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票箱3还包括主弹性元件,主弹性元件连接于第一压票组件4和第二压票组件5之间,使第一压板42和第二压板52始终具有分别向各自的初始状态运动的趋势。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票箱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压票机构38还包括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压板42由其初始状态切换至其压票状态以及驱动第二压板52由其初始状态切换至其压票状态。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和第一摆杆62。第一摆杆的第一端621与支撑板8枢接,在电机61的驱动下,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可绕枢接轴线转动,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摆杆62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摆杆62与第一压票组件4和第二压票组件5均分离;当第一摆杆6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摆杆62驱动第一压板42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当第一摆杆6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摆杆62驱动第二压板52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具体的,其中,第一摆杆62位于初始位置时,如图4所示,第一摆杆62位于两个压票组件之间,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既不与第一连杆组件41接触,也不与第二连杆组件51接触,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相对闭合,并带动第一压板42缩回至容纳空间380内,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在第二弹性元件53的作用下相对闭合,并带动第二压板52缩回至容纳空间380内,使第一压板42和第二压板52均处于初始状态;当第一摆杆62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如图5所示,第一摆杆62驱动第一连杆组件41的两个连杆张开,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使第一压板42处于压票状态;当第一摆杆62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如图6所示,第一摆杆62驱动第二连杆组件51的两个连杆张开,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从而使第二压板52处于压票状态。

具体的,第一摆杆的第一端621与电机61传动连接,在电机61的驱动下,第一摆杆62可绕第一摆杆的第一端621摆动,带动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随之摆动,使第一摆杆62位于初始位置、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当第一摆杆6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一连杆组件41的第二连杆412抵接,驱动第二连杆41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绕第一轴410转动,带动第一连杆的第一端4111沿第一长孔421向靠近第二连杆的第一端4121的方向移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4112沿第二长孔81向靠近第二连杆的第二端412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第一压板42处于压票状态;当第一摆杆6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二连杆组件51的第四连杆512抵接,驱动第四连杆51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绕第二轴510转动,带动第三连杆的第一端5111沿第三长孔521向靠近第四连杆的第一端5121的方向移动,第三连杆的第二端5112沿第四长孔82向靠近第四连杆的第二端512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第二压板52处于压票状态。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还包括传动组件63和第一支撑轴620,电机61和传动组件63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1的下方,第一支撑轴620与支撑板8枢接,传动组件63包括蜗杆631和蜗轮632,其中,蜗杆631固定套接在电机61的输出轴上,蜗轮632固定套接在第一支撑轴620上,并与蜗杆631啮合,在电机61的驱动下第一支撑轴62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摆杆的第一端621与第一支撑轴620固定连接,当第一支撑轴620绕自身轴线转动时,第一摆杆62随之绕第一支撑轴620的轴线转动。

当电机61的输出轴沿设定方向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63可以驱动第一摆杆62绕第一支撑轴620转动至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二连杆412抵接,驱动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第一压板42处于压票状态;当电机61的输出轴沿与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63可以驱动第一摆杆62绕第一支撑轴620转动,当第一摆杆6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如图6所示,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二连杆组件51的第四连杆512抵接,驱动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第二压板52处于压票状态。

下面结合图4至图6介绍本发明提供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的工作过程。

待机状态时,如图4所示,票箱3的第一摆杆62位于初始位置,第一压板42和第二压板52均处于初始状态。

当票据鉴别回收装置鉴别回收票据时,将票据由入票口20插入识读装置2,票据沿识读通道21移动,经识读器件22读取票据的票面信息并上传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据此鉴别票据的真假及种类,将鉴别为假的票据由识读装置2的入票口20退出,鉴别为真的票据将判断该票据的种类,当票据被判断为第一种票据时,控制换向机构213连通直通道210与第一斜通道211,票据由第一斜通道211进入票箱3内的第一通道34内,如图5所示,压票机构38的电机61沿设定方向转动,通过齿轮传动组件63驱动第一摆杆62绕第一支撑轴620的轴线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摆杆62驱动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第一压板42将第一通道34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然后控制电机61的输出轴沿与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驱动第一摆杆62转动至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相对闭合,带动第一压板42缩回至容纳空间380内,而位于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的第一托板361在第三弹性元件362的作用下将票据紧密地压在第二通道板342上。

当票据被判断为第二种票据时,控制换向机构213连通直通道210与第二斜通道212,票据由第二斜通道212进入票箱3内的第二通道35内,如图6所示,压票机构38的电机61沿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通过齿轮传动组件63驱动第一摆杆62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摆杆62驱动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第二压板52将第二通道35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然后控制电机61的输出轴沿设定方向转动,驱动第一摆杆62转动至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在第二弹性元件53的作用下相对闭合,带动第二压板52缩回至容纳空间380内,而位于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的第二托板371在第四弹性元件372的作用下将票据紧密地压在第四通道板352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票箱3包括压票机构38、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用于接收第一通道34内的票据的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和用于接收第二通道35内的票据的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压票机构38包括第一压票组件4、第二压票组件5和支撑板8;支撑板8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34和第二通道35之间;第一压票组件4和第二压票组件5均活动连接于支撑板8;第一压票组件4用于将第一通道34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第二压票组件5用于将第二通道35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与相关技术中的票箱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票箱3能够分类存放两种票据,更加方便易用;进一步地,压票时,第一压板42和第二压板52的移动行程相等,压力相同,无论向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还是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均能保证可靠压票。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票箱3使用一个驱动组件6驱动两个压板向两个票据存储空间压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利于票箱小型化设计。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票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票箱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票箱3的驱动组件6还包括第二摆杆64,即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分别与电机61传动连接;第一摆杆62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压板42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第二摆杆64与支撑板8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压板52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具体的,第二摆杆64与支撑板8枢接,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均与电机61传动连接,其中,第一摆杆62用于驱动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使第一压板42处于压票状态;第二摆杆64用于驱动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使第二压板52处于压票状态。

第一摆杆的第一端621和第二摆杆的第一端641均与支撑板8枢接,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和第二摆杆的第二端642分别绕各自的枢接轴线转动;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均具有各自的初始位置和各自的第一位置,当第一摆杆6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一压票组件4分离;当第一摆杆6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摆杆62驱动第一压板42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当第二摆杆64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摆杆的第二端642与第二压票组件5分离;当第二摆杆64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摆杆64驱动第二压板52由初始状态切换至压票状态。

优选的,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同步反向转动,使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同时处于各自的第一位置。具体的,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均与电机61传动连接,在电机61的驱动下,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可同步反向转动,分别具有初始位置和第一位置,其中,当第一摆杆62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摆杆64也位于初始位置,其中,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二连杆412分离,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相对闭合,第二摆杆的第二端642与第四连杆512分离,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在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相对闭合;当第一摆杆6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摆杆64也位于第一位置,其中,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与第二连杆412抵接,驱动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使第一压板42处于压票状态;第二摆杆的第二端642与第四连杆512抵接,驱动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使第二压板52处于压票状态。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还包括第二支撑轴640,第二支撑轴640与支撑板8枢接,第二摆杆的第一端641与第二支撑轴640固定套接,传动组件63还包括多个啮合连接的齿轮,其中的第一齿轮633固定套接在第一支撑轴620上,第二齿轮634固定套接在第二支撑轴640上,在电机61的驱动下第一支撑轴620和第二支撑轴640可绕自身轴线同步反向转动;当电机61的输出轴沿设定方向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63可以驱动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同时绕各自的支撑轴同步反向摆动,第一摆杆62与第二连杆412抵接,第二摆杆64与第四连杆512抵接,分别驱动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克服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53的弹性力相对张开,并分别带动第一压板42穿过第一通道34的第一长槽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340内,带动第二压板52穿过第二通道35的第二长槽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350内;当电机61的输出轴沿与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通过传动组件63可以驱动第一摆杆62和第二摆杆64同时绕各自的支撑轴转动,第一摆杆的第二端622远离第二连杆412,第二摆杆的第二端642远离第四连杆512,此时,在第一弹性元件43和第二弹性元件53的作用下,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相对闭合,带动第一压板42缩回容纳空间380内,第三连杆511和第四连杆512相对,带动第二压板52缩回至容纳空间380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